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人才需要培养,培养年轻干部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认清目前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年轻干部进行培养。
关键词: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存在问题;培养建议
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我们的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准确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清楚认识到在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最终使使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起来,为我们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一、正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年轻干部的成长的自身规律,主要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自我成长期、基层锻炼期、基本成熟期和任职成熟期四个阶段。年轻干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成长过程虽然与其主观努力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领导的培养,取决于组织提供的机会和平台。
快速成才,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是勤于学习,储备技能。在学习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勤奋工作,创造成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三是把握机遇,展现自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机遇。重大场合的表现、艰苦环境的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才干等,都是年輕干部成长的有利时机。
健康成长,需要外部强劲推动。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但必须通过各级组织培养教育的外因推动才能起作用。首先,必须抢占时间的制高点,早发现苗子早培养,避免干部素质提高滞后于年龄增长的现象。其次,必须抢占手段的制高点,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大力度培养,力戒各种形式化、功利化现象。再次,必须抢占管理的制高点,不断激发内在的成长动力,保证干部按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坚持把干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勇于创新、实绩突出、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为定位”、“争先保位”、“平庸免职”、“靠走关系无市场”的用人导向。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把“阳光操作”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在干部动议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进行公布。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用人观念,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促使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总的来看,年轻干部的成长都是从主客观不一致开始的,即主观的素质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逐步达到一致,使自身素质与客观需要在一定层次上得到了统一,同时年轻干部也在成长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二、当前培养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我们发现了一些与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成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稍有成绩就要求组织提拔重用,遇到困难或挫折,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有个别年轻干部因此离岗辞职。
二是存在着一些观念的阻碍,如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平衡等。尤其是论资排辈观念,是影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主观因素中比较传统的观念,过分强调台阶在干部选任中的作用,不能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和年轻干部成长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求全责备的观念则是造成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干部,不敢用既有明显优点又存在突出缺点的年轻干部。
三是机制存在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不活,特别是干部能下的出口难以疏通,正是由于干部选拔任用中事实上存在的出口难以畅通加之有“平衡照顾”的情况存在,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受到阻滞。
四是部分单位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培养措施,不敢把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上考验,既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也抑制了部分工作卓有成效的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五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在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组织部门甚至上级领导的权力较大,具有决定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选任轻教育、凭关系乃至个人好恶决定干部选任的缺陷,以致出现了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良倾向和腐败现象,在群众中影响极坏,也给我们的干部选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提名、考察、任命等权力运作分离制度,以防止干部聘任一个人说了算、任人唯亲等问题的发生,把真正有德有才的干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保障我们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三、对培养年轻干部的建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培养是前提,任用是方式,取得实绩是目的。因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支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树立重教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教育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不加强教育,年轻干部就不能提高素质、不断进步。一是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成人教育要从“文凭”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突出提高干部的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各类教育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
(二)树立备人才的观念,广纳各方面人才。一要打破现有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神秘化操作方式,树立“广后备”的观念,打破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将选人的视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二要分类分层建立人才库,在身份构成中,要有干部、工人其他身份的人才;在类别构成中,要有党政领导人才,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要有高、中、低层次比例合理的后备人才。三要把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选拔任用作为单位主要领导或“一把手”年度考核,届中、换届考察和各种评议的重要内容,在各级党组织建立培养责任机制,使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树立强实践的观念,增长年轻干部才干。一是拓宽实践领域。对从基层逐级提拔上来的,应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对于长期在机关工作,要放到基层锻炼;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可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二是改进实践锻炼方法。加大干部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等锻炼力度,积极探索推行上挂下派、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负责重点项目或产业建设、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等实践锻炼方法,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增长才干。三是健全和完善实践锻炼干部管理机制。制定年轻干部在同一单位任职或同一岗位工作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促进多岗锻炼,健全实践锻炼干部跟踪管理考核制度,确保干部实践锻炼工作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树立构格局的观念,形成多方面共同参与培养的新格局。一是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工作机制。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协调工作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人才新的引进办法,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可直接引进,对特殊职位、特殊专业急需人才可采用“雇员”等方式解决。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机制改革,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逐步建立重要人才国家投保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存在问题;培养建议
事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企业的兴衰存亡。我们的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准确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清楚认识到在培养使用年轻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最终使使年轻干部健康快速成长起来,为我们的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一、正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年轻干部的成长的自身规律,主要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自我成长期、基层锻炼期、基本成熟期和任职成熟期四个阶段。年轻干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成长过程虽然与其主观努力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领导的培养,取决于组织提供的机会和平台。
快速成才,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是勤于学习,储备技能。在学习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勤奋工作,创造成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三是把握机遇,展现自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机遇。重大场合的表现、艰苦环境的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才干等,都是年輕干部成长的有利时机。
健康成长,需要外部强劲推动。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但必须通过各级组织培养教育的外因推动才能起作用。首先,必须抢占时间的制高点,早发现苗子早培养,避免干部素质提高滞后于年龄增长的现象。其次,必须抢占手段的制高点,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大力度培养,力戒各种形式化、功利化现象。再次,必须抢占管理的制高点,不断激发内在的成长动力,保证干部按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坚持把干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勇于创新、实绩突出、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为定位”、“争先保位”、“平庸免职”、“靠走关系无市场”的用人导向。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把“阳光操作”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在干部动议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进行公布。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用人观念,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促使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总的来看,年轻干部的成长都是从主客观不一致开始的,即主观的素质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逐步达到一致,使自身素质与客观需要在一定层次上得到了统一,同时年轻干部也在成长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二、当前培养年轻干部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我们发现了一些与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成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稍有成绩就要求组织提拔重用,遇到困难或挫折,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有个别年轻干部因此离岗辞职。
二是存在着一些观念的阻碍,如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平衡等。尤其是论资排辈观念,是影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主观因素中比较传统的观念,过分强调台阶在干部选任中的作用,不能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和年轻干部成长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求全责备的观念则是造成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干部,不敢用既有明显优点又存在突出缺点的年轻干部。
三是机制存在问题。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不活,特别是干部能下的出口难以疏通,正是由于干部选拔任用中事实上存在的出口难以畅通加之有“平衡照顾”的情况存在,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受到阻滞。
四是部分单位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年轻干部培养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培养措施,不敢把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上考验,既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热情,也抑制了部分工作卓有成效的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五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在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组织部门甚至上级领导的权力较大,具有决定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选任轻教育、凭关系乃至个人好恶决定干部选任的缺陷,以致出现了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良倾向和腐败现象,在群众中影响极坏,也给我们的干部选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提名、考察、任命等权力运作分离制度,以防止干部聘任一个人说了算、任人唯亲等问题的发生,把真正有德有才的干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保障我们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三、对培养年轻干部的建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培养是前提,任用是方式,取得实绩是目的。因此,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支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树立重教育的观念,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教育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不加强教育,年轻干部就不能提高素质、不断进步。一是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是成人教育要从“文凭”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突出提高干部的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各类教育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
(二)树立备人才的观念,广纳各方面人才。一要打破现有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神秘化操作方式,树立“广后备”的观念,打破身份、资历、职业、文凭界限,将选人的视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使各类人才充分涌现。二要分类分层建立人才库,在身份构成中,要有干部、工人其他身份的人才;在类别构成中,要有党政领导人才,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型人才;在层次构成中,要有高、中、低层次比例合理的后备人才。三要把年轻干部培养管理、选拔任用作为单位主要领导或“一把手”年度考核,届中、换届考察和各种评议的重要内容,在各级党组织建立培养责任机制,使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树立强实践的观念,增长年轻干部才干。一是拓宽实践领域。对从基层逐级提拔上来的,应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对于长期在机关工作,要放到基层锻炼;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可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二是改进实践锻炼方法。加大干部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等锻炼力度,积极探索推行上挂下派、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负责重点项目或产业建设、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等实践锻炼方法,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增长才干。三是健全和完善实践锻炼干部管理机制。制定年轻干部在同一单位任职或同一岗位工作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促进多岗锻炼,健全实践锻炼干部跟踪管理考核制度,确保干部实践锻炼工作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树立构格局的观念,形成多方面共同参与培养的新格局。一是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工作机制。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到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协调工作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人才新的引进办法,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可直接引进,对特殊职位、特殊专业急需人才可采用“雇员”等方式解决。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机制改革,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逐步建立重要人才国家投保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政治待遇和工资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