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与写作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ll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散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作文
  发散型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质量的高低,常从流畅性(数量)、变通性(角度)、独特性(作用)三个方面去加以衡量。该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即是发散型思维作文。
  请先阅读下列各组诗词,然后分析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1.言愁:
  形态:A、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B、天边雨丝细如愁。(秦观)
  声音: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B、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
  颜色:A、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
  味道:A、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辛弃疾)
  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数量: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长度:
  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颀)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送别
  惆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乐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感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开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伤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
  二、考场作文
  例:上海市高考作文题 《父辈》
  分析:
  (1)范围和对象。和“父亲”相同吗?
  (2)怎样运用发散思维?
  A、先总结父辈的行为给人的各种感受。如可亲、可敬、可颂、可叹、可悲、可怜、可泣等。
  B、再联想到父辈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历等方方面面。 如昨天、今天、明天、生活态度、工作能力、学习风气、思想方式、人格情操。
  三、写作思维训练
  面对“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地思考,或者通过转换角度,运用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你会想到什么?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
  1.从水的形态展开联想,水有晶莹的水滴,也有汩汩的清泉,也有潺潺的小溪,还有辽阔的海洋。联想到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
  2.由滴水穿石,联想到学贵有恒,学贵有专。
  3.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联想到善于接纳别人、虚怀若谷才能壮大自己。
  4.由水流不断向前,奔腾不息,联想到人生应积极进取,人生应不断追求。
  5.由波涛动荡,起伏不定联想到人生有起有落,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6.由海浪拍打岩石联想到为人不可太刚,刚者易折,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7.由湖泊、沼泽、池塘安于平静而逐渐干枯联想到人生不能只追求安稳。
  8.由瀑布从峭壁上一跃而下联想到人生不应在平坦中徜徉,越是遭受挫折,越要放声高歌。纵然碰上一百次崖壁,拐上一千道弯,跌上一万个跟头,目标不变,信念永恒。
  9.从水的形成过程看,由高山上的雪,融化成水,蒸腾成水汽,变幻成不同形态的云,最后又变成雨落到地面。一滴水的形成要经过多方面的酝酿,一个人的一生也必须经历种种艰难曲折的过程才会成熟。
  10.从水的作用看,能滋润万物,那么人也要像水一样,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四、优秀作文欣赏
  水,灵动的历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唐古拉山脉,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泻千里,浇灌出华夏沃土,孕育了仰韶文明。
  黄河一次又一次地改道,汹涌的河水一次次向人类张开血盆大口。黄河边上满目疮痍,遍野都是饥民。然而,水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也赋予人类以灵性。大禹治水,惊叹于自然,慑服于天地。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明智的渭河水啊,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悲壮的旋律,让我们仿佛又置身于当年那浓烟滚滚,旌旗纷飞,杀声震天的壮丽场面中。是可歌可泣的历史,赋予了水无尽的雄浑;是水,演绎了一曲曲英雄颂歌。
  有人说,三四十年代,中国河流流淌的是血水,是泪水,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却也渲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曾几何时,一个主题为“环境污染”的民谣在河南一带流传开来“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却也玷污了河水原本澄澈的面容,掩盖了它的丽姿。
  然而,新世纪,中国又重新流淌出清流,淮河、西湖的治理已初见成效。中国的水,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一朝洗礼后,又恢复了它的原原本本,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洗涤了它的容颜。
  水,流过历史,穿越了它时光的沉淀,流淌出它的变迁与更迭。我们面对着水,悼古怀今,从水中汲取灵性,又去激发斗志,那么,这水又将怎样穿越今天,奔向未来?我们的子孙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水,流过历史……
  本文则是采用纵向立意法的典范之作,河水流淌,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千古兴衰尽在悠悠河水之中。作者以河为媒介,叙述了历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记载了中国的发展史。一曲河南民谣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具有时代特色,提高了文章的立意。末段面对岁月河,以史为鉴,发出对未来的思考。读来余味无穷。
  五、写作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字字形很简单,但内容却十分复杂。请看一些人的人生体验:一撇代表情感一捺代表理智,理智应当驾驭情感;一撇代表义务,一捺代表权利,要行使权利,就必然要尽好义务;一撇代表失败,一捺代表成功,失败往往伴随着成功……
  要求:也许从“人”字的字形出发,你还有别的人生体验。请以“从‘人’字看人生”为话题,谈谈你的经历和感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其他文献
相对封闭的教学与生活环境,较少的接受培训、教研的机会,造就了相对较低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就是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成长现状。  但并不是封闭就意味着落后,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老师就甘于沦为教育匠。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的教学成果一次次获奖,文章一篇篇发表,他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与这些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的说:“要感谢网络,我就是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一根小小的网线,将
期刊
十六岁的花季,温暖如风,十六岁的雨季,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雨连绵,十六岁的故事,既温馨又纯情。  葛文静是我的课代表,人如其名,温柔、端庄、娴静。她品学兼优,加之做事认真负责,工作上是我的得力助手,学习上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而他——陈×又是怎样一个学生呢?  初一他就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迟到、旷课,作业更不消说了,曾因打群架受到学校两次警告处分。进入初二,他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班主任想劝他中途
期刊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清早,当这首柔美的《相逢是首歌》回荡在整个小屋时,思绪的闸门也伴随着这悠悠的歌声而打开。多年来自己与网络不也正在尽情地演奏着相逢之歌吗?细细回忆近十年与网络牵手走过的岁月,大致分为三段:  一、初闯网络一头雾水  说起与网络的亲密接触,还要得益于2001年至2003年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进修学习。那时教授要求所
期刊
13年前,年轻的赵娜毕业后来到了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在这所小学,她寻找到了成长的支点——网络,如今的她,已经是省级骨干教师。    曾有这样一个词语令我欣然向往,那就是“阳光”,它象征着温情与和谐,它寄托着温暖与明朗。然而,13年前的我面对那所贫瘠的乡村小学时,面对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活时,感到的却是无限的疲惫与苍凉,生活中没有一点阳光的味道。在那段烦闷枯燥的日子里,我接触到了学校里那台唯
期刊
刘霄,一位中师毕业的乡村数学教师,他的天资并不高,词藻也不华丽,却已发表论文几十篇,在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做过几十场报告。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功,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上交流与学习。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思想上的准备  我是山区农村学校的教师,信息闭塞,理念滞后,教学手段落后;农村学校经费紧张,能外出学习的教师少之又少。面对这种现状,我知道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使自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科目,毋庸置疑,她应成为艺术的殿堂。听一堂好课,就像观摩一幅名画,心旷神怡,神彩飞扬;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就要求教师有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能培养出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现代的中学生个性鲜明、独立性强,因此现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与法制的日益完善,校园的法制建设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而此项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和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同时也有机的加强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一、在习惯养成中渗透法制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普及和规范,各学校纷纷加大了计算机、网络
期刊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1~5页。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在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展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期刊
歌唱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歌唱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正确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歌曲处理、形体动作等,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只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唱起歌来就会自如、完美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就能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通过歌唱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鉴赏力。  歌唱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下面,笔者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建议。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