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报》关于1974-1998年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1974-1998年,《中国体育报》亚运会报道呈现以下“刻板印象”:“唯金牌论”、“唯中国论”、“英雄主义”、“运动员被看作民族象征”,并得出这一现象的解读:1.时代背景:社会的整个大时代背景是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的重要推手;2.内在原因:媒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3.专业运作:媒体的运作。
关键词 中国体育报 刻板印象 民族 英雄
一、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焦点。连淑芳博士认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其主要特点就是一经形成就具有较高稳定性,很难随现实变化而变化,因此,往往阻碍人们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和接受事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Lippmam)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就提出了“固有的成见”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刻板印象”。
二、“刻板印象”的媒体呈现
笔者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体育报》1974年-1998年间7届亚运会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只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唯金牌论”的刻板印象
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亚运会报道中,“金牌”似乎成了媒体关注的唯一,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报道亚运会的时候大都把版面、时段更多的给予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而对其他运动员的关注微乎其微。在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由于受“唯金牌论”的影响,每届比赛的报道模式都惊人的相似:开赛前期,主要对可能拿到金牌的选手和参赛对的训练进行报道;在赛事期间,主要对父母及家乡父老乡亲观看比赛的报道;访谈报道集中在夺金选手庆功和夺金选手英雄事迹报告会的范畴。
(二)“唯中国论”的“刻板印象”
在报道中最可怕的还不是“唯金牌论”,而是“唯中国论”的“刻板印象”。例如1994年广岛亚运会题为《团体实力出现端倪 仍是中国强 男女体操诸队亮相 中亚欠火候》、《中国女队亚洲无敌》的报道、1978年曼谷亚运会题为《中国健儿成为注视中心》的报道,1990年北京亚运会题为《北京亚运会——亚洲人的骄傲》的报道,其中不乏“中国体育事业迈向光辉里程”、“中国健儿相当出色”、“中国运动员属于一流水平”等字眼。
(三)“英雄主义”的“刻板印象”
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亚运会报道,报纸的版面往往都是以胜利者和成功者为焦点。冠军成为客服各种艰难走向成功的英雄,在欢呼、拥簇、聚焦于金牌获得者的胜利时刻,“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而其他运动员早已被遗忘。
(四)作为“民族象征”的运动员
运动员成了民族强弱的象征,承载着民族强盛的伟大使命,在媒体的眼中他们没有自己的感情,有的只有国人的厚望、国家的重托,他们成了国家和人民对外宣扬国威的手段和工具,成了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桥梁。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题为《国运兴 亚运兴》的报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题为《亚洲人民的骄傲》、《我国手球男队勇挫日本夺得冠——中华健儿打出威风 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报道,1998年曼谷亚运会题为《“日本狼”是怎么来的》、《从亚运举坛谈“狼”论“虎”》、《要让五星红旗永不落——亞运会赛艇比赛后记》的报道。
三、亚运报道“刻板印象”的解读
(一)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国家沦丧,国人遭受压迫,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摧残,通过一批批仁人志士的献身奋斗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但是长期以来遭受重创的民族自信心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恢复。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正值结束国内动乱,面向改革开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环境,客服困难、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加入亚运会之际,把金牌作为标志性战果,成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之路。竞技体育在唤起全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无法忘记领奖台上国歌奏响时,运动员的热泪盈眶;也无法忘记五星红旗升起时,亿万观众的欢呼雀跃;更无法忘记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给全国人们的精神鼓舞。
(二)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媒体人把大型运动比赛仅仅看成是一场竞技比赛,是对金牌的你争我夺,是和平时代“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舞台,看不到亚运会所承载的精神方面的深层价值,看不到亚运会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谐和交流的宗旨。
(三)媒体专业化程度低
1974年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征亚运会,媒体对于中国代表团参与亚运的报道也是没有任何先例,加之国家体育类媒体的报道经验欠缺,最初几届亚运会报道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那时的亚运会报道还相当的不成熟,更谈不上专业,媒体上呈现的亚运会报道大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新闻”,对于比赛的报道大都是从第一分开始到比赛结束。报道的深度、广度、视角等等都是比较的单一,更谈不上栏目的多样化了。
参考文献:
[1] 张朝夕.破除“刻板印象”解读奥运真谛——浅析奥运报道中的两个误区[J].电视研究.2008(5):54.
[2] 汪露.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31):3.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2003.
[4] 杨建营,陈春军.从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主题歌探析中国时代精神的变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4(2):40-43.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报》关于1974-1998年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1974-1998年,《中国体育报》亚运会报道呈现以下“刻板印象”:“唯金牌论”、“唯中国论”、“英雄主义”、“运动员被看作民族象征”,并得出这一现象的解读:1.时代背景:社会的整个大时代背景是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的重要推手;2.内在原因:媒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3.专业运作:媒体的运作。
关键词 中国体育报 刻板印象 民族 英雄
一、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焦点。连淑芳博士认为:“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其主要特点就是一经形成就具有较高稳定性,很难随现实变化而变化,因此,往往阻碍人们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和接受事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Lippmam)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就提出了“固有的成见”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刻板印象”。
二、“刻板印象”的媒体呈现
笔者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体育报》1974年-1998年间7届亚运会报道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亚运会报道“刻板印象”只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唯金牌论”的刻板印象
在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亚运会报道中,“金牌”似乎成了媒体关注的唯一,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报道亚运会的时候大都把版面、时段更多的给予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而对其他运动员的关注微乎其微。在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由于受“唯金牌论”的影响,每届比赛的报道模式都惊人的相似:开赛前期,主要对可能拿到金牌的选手和参赛对的训练进行报道;在赛事期间,主要对父母及家乡父老乡亲观看比赛的报道;访谈报道集中在夺金选手庆功和夺金选手英雄事迹报告会的范畴。
(二)“唯中国论”的“刻板印象”
在报道中最可怕的还不是“唯金牌论”,而是“唯中国论”的“刻板印象”。例如1994年广岛亚运会题为《团体实力出现端倪 仍是中国强 男女体操诸队亮相 中亚欠火候》、《中国女队亚洲无敌》的报道、1978年曼谷亚运会题为《中国健儿成为注视中心》的报道,1990年北京亚运会题为《北京亚运会——亚洲人的骄傲》的报道,其中不乏“中国体育事业迈向光辉里程”、“中国健儿相当出色”、“中国运动员属于一流水平”等字眼。
(三)“英雄主义”的“刻板印象”
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亚运会报道,报纸的版面往往都是以胜利者和成功者为焦点。冠军成为客服各种艰难走向成功的英雄,在欢呼、拥簇、聚焦于金牌获得者的胜利时刻,“银牌仅仅是一种安慰奖,而铜牌则几乎不被议论”,而其他运动员早已被遗忘。
(四)作为“民族象征”的运动员
运动员成了民族强弱的象征,承载着民族强盛的伟大使命,在媒体的眼中他们没有自己的感情,有的只有国人的厚望、国家的重托,他们成了国家和人民对外宣扬国威的手段和工具,成了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桥梁。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题为《国运兴 亚运兴》的报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题为《亚洲人民的骄傲》、《我国手球男队勇挫日本夺得冠——中华健儿打出威风 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报道,1998年曼谷亚运会题为《“日本狼”是怎么来的》、《从亚运举坛谈“狼”论“虎”》、《要让五星红旗永不落——亞运会赛艇比赛后记》的报道。
三、亚运报道“刻板印象”的解读
(一)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国家沦丧,国人遭受压迫,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摧残,通过一批批仁人志士的献身奋斗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但是长期以来遭受重创的民族自信心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恢复。二十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正值结束国内动乱,面向改革开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环境,客服困难、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加入亚运会之际,把金牌作为标志性战果,成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之路。竞技体育在唤起全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无法忘记领奖台上国歌奏响时,运动员的热泪盈眶;也无法忘记五星红旗升起时,亿万观众的欢呼雀跃;更无法忘记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给全国人们的精神鼓舞。
(二)内部原因
长期以来,媒体人把大型运动比赛仅仅看成是一场竞技比赛,是对金牌的你争我夺,是和平时代“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舞台,看不到亚运会所承载的精神方面的深层价值,看不到亚运会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和谐和交流的宗旨。
(三)媒体专业化程度低
1974年亚运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征亚运会,媒体对于中国代表团参与亚运的报道也是没有任何先例,加之国家体育类媒体的报道经验欠缺,最初几届亚运会报道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那时的亚运会报道还相当的不成熟,更谈不上专业,媒体上呈现的亚运会报道大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新闻”,对于比赛的报道大都是从第一分开始到比赛结束。报道的深度、广度、视角等等都是比较的单一,更谈不上栏目的多样化了。
参考文献:
[1] 张朝夕.破除“刻板印象”解读奥运真谛——浅析奥运报道中的两个误区[J].电视研究.2008(5):54.
[2] 汪露.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31):3.
[3]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2003.
[4] 杨建营,陈春军.从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主题歌探析中国时代精神的变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4(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