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沉思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间,进行哲思阐述与由衷慨叹,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向,要热情地讴歌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
  一、生命在有限与无限之间
  生命时间观是中国文人喜欢思考的命題。朱良志教授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这样论述:“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十分重视生命,以生命的目光去看待时间。它总是将时间和生命联系在一起,时间被理解为变易、流动,时间也即生命本身,以流动的时间去统领万物,从而把世界变成一有机生命整体;这种时间观认为,时间是生命过程的有秩序地展开;时间又呈现无往不复的特征,等等。这种时间观可称为‘生命时间观’。”[1]严文井也把对“生命”的沉思是放进“时间”这个特定的参照物中去考量,把“生命”分在时间的“有限”与“无限”之中。
  首先,他在文章开头写“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就是把“生命”放在“时间”的参照物中去描述,“过去了的时间”表示的是时间的有限,“永不再回来”表示的是时间的无限,时间在向前奔跑;一个“再”字隐隐透出作者对时间流逝与生命过去的惋惜。而“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就是有限生命的一个阶段,人在这个有限生命阶段之中,会有一些丢失的印记,他取了平平常常的并且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生活现象,如“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和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一点点与人开玩笑的兴味”,来作为对生命容易流逝印记的代表物,引发读者与之对“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的共鸣。严文井先生写的这些容易丢失的印记,与周国平先生在《失去的岁月》一文谈到的普鲁斯特式幸福机缘有相似之处,即:“当普鲁斯特的主人公口含一块泡过茶水的玛德莱娜小点心,突然感觉到一种奇特的快感和震颤的时候,便是碰对了密码。一种当下的感觉,也许是一种滋味,一阵气息,一个旋律,石板上的一片阳光,与早已遗忘的那个感觉巧合,因而混合进了和这感觉联结在一起的昔日的心境,于是昔日的生活情景便从这心境中涌现出来。”[2]朱良志教授认为这是时间生命之“节”,他说:“时间的变化具有‘节’的特征,使生命呈阶段性发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命特征。”[3]
  其次,作者再次对生命时间观进行追述:“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对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表明了有限生命的可贵之处是你曾经拥有,也被你所有过,但生命的流逝与离开,是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永远不会再返回”,再次强调时间的无限性。而在“有限的岁月”中,不管是什么人,庸者、君子、小人或是权贵,哪怕是智者,对生命的老去也无能为力。叔本华说:“平庸的人和明智者之间的典型差别反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在评估和考虑是否存在危险时,前者只是提出并且考虑这一问题:相类似的危险是否曾经发生,后者却思考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4]智者肯定会思考与预见过生命流逝的危险,但生命与时间的流逝,智者也是无法杜绝和制止的,可见生命与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所以周国平说:“因为失去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因为失去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才知道时间。”[5]
  最后,作者对个体生命进行具化操作设喻,把“个人生命”设喻为“不像一件衬衣”,衬衣脏了,不能洗涤;衬衣破了,不能缝补。这好比个体生命在自然生理历程中,会出现高龄衰弱和多病一样,无法复原;在社会生活历程中,会出现名誉受损和被诋毁一样,无法恢复。对生命存在过的不良的印迹,作者继续追述人们的无能为力:“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因为,“我们的生和死、幸福和灾祸早已记录在案”[6]。忘却印迹,并不就代表着能取消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表明我们不能掌控生命,非常可悲,非常可怜。有限生命在无限时光之中,一去不复返。
  二、生命在静止与运动之间
  针对着人们“非常可怜”无法掌控的有限生命,并且留存下“忧愁”的印迹,作者要求“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奥地利学者弗兰克尔形象地描述悲观主义者的行为,他说:“悲观主义者就像一个人,他带着害怕和悲伤看他的日历,由于他每天撕去一张,随着一天天的过去,日历变得越来越薄。”[7]“日历变得越来越薄”,意味着生命越来越短暂,悲观主义者运用了“静止”的观点去看待生命。但生命是要向前发展的,向前运动的,因此,作者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流逝,提出“我们没有时间悲观”。
  首先,要看到生命的运动。作者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提出不要悲观的有力辨析:“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而生命自身的神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流动,即生命的传递性;二是永远不朽,由生命传递既而产生了延续与不朽,即生命的永恒论。我们都知道生命的特征,是有传递性的,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也即遗传和繁殖的能力”[8]。并且生命的神奇还在于“生命永不停滞,每一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9]。而生命的永恒论,叔本华是这样阐释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看上去都有理由和权利永恒不变地存在。但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保留这种权利,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的。”[10]
  接着,作者用地面上平凡的“小草”来论说生命流动的神奇。小草本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最卑微的,最柔弱的。可就是这样卑微与柔弱的小草,它的生命都那么的倔强,在“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之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小草在寒冬中枯萎,在春风中吹生,而更不用说其他尊贵与强悍的生命,更具有强大生命力。“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一万年前”与“一万年后”,时间在发生着漫长的变化,而小草则从寒冬与春风中持续着转换变化,在时空中保持着“是这样”与“也是这样”,看似静止不动,可是又向前运动与发展,保持着不朽与永恒的姿态,这就是小草不朽与永恒的神奇,生命流动的神奇。   最后,作者又用春天里山坡上的“小牛犊”来展说生命的流动与不朽。恩格斯在《辩证的物质运动观》中说:“运动,就它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并且先学会理解这些最低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最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11]我们看到了小牛犊“它们的跳跳蹦蹦”,以及“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尼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牛犊生命的流动与不朽,他说:“请看一看在你身旁吃着草走过的牧群:它们不知道什么是昨天,什么是今天,它们来回跳着,吃着,歇息着,消化着,又跳着,就这样从早到晚,日复一日。”[12]恩格斯则认为,生命的流动与不朽是运动与平衡的统一,即“在活的有机体中我们看到一切最小的微粒和较大器官的继续不断的运动,这种运动在正常的生存时期是以总的有机体的持续平衡为其结果,然而又经常处于运动之中,这是运动和平衡的活的统一”[13]。所以,作者才说:“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生命在静止与运动之间,生命的运动与生命的发展,给生命自身的神奇注入了活力。
  三、生命在毁灭与永存之间
  严文井说:“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生命奇迹一,暂时分开是静止的观点;生命奇迹二,永久合体是运动的观点。但这也符合恩格斯“辩证的物质运动观”中物质的可分性,即“在一定化学的界限内,每一个物体都是可分的”[14]。作者接着写道:“它是一具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这是生命延续论。美国哲学家麦克尔·路克斯是这样阐释生命延续论的:“一个具体个别通过整体地和完全地存在于每个不同的时间点而在时间内持续。以这种方式解释持续的哲学家已被叫做延续论者。”[15]生命的“暂时”是“存在于每个不同的时间点”,生命的“离开前去”是“在时间内持续”,生命的“个体内住一会儿”是“整体地和完全地存在”。在奇迹二中,作者对生命写道:“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在生命延续论中,“希望”是生命能够延续的动因与动力,“永不休止”是它的决心与毅力,“繁殖”是它的本性与天性,“蔓延”是它的扩张与占领,“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是它的成功与实力。因此,生命是永不疲倦的。
  在对生命暂时分开的沉思过程中,作者想到了善与恶、暴君、屠杀、毁灭,他写道:“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而暴君的暴行,涉及到了人类的正义感、社会的进步、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等,继而产生了不屈的生命。因此,作者说暴君“他们消灭不了生命”。即使个体生命被杀害了,个体生命消逝了,可是个体生命的正义感依然存在,因此,作者持有生命永恒论的说法,说“它却永远存在”,不必悲观,并呼唤说:“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生命永恒论的观点认为:“时间只是事物在其延伸的另处一个维。在其延伸中,每个时间点,每个事物和每个事件都有它自己的适当地位。这种延伸仅仅是世界的时间次序,并且,这种次序是固定的和稳定的。”[16]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写道:“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我们知道,爱情是一种相互吸引且美好与甜蜜的情愫,“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方式来赞美生命,就是对生命产生强烈的无私依恋和无限向往,继而产生幸福感。古罗马政治家米西纳斯是这样看待生命的,他说:“就是失去一条手臂,生痛风病,双腿残缺,拔光摇动的牙齿,只要生命存在,我会感到满足。”[17]这不仅仅是赞美生命,而是热爱生命。
  由于生命无法毁灭,“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看似很矛盾,其实是很有哲理的。因为,“凋谢的花朵”只是生命的暂时分开来,花朵凋谢的背后却是生命的永存,生命依然“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给世界以色彩,强调了生命体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及给世界带来审美愉悦;生命给世界以芬芳,强调了生命体美好的德行与声名,以及给世界带来美好的嗅觉感受。
  最后,文章慨叹生命,生命在毁灭与永存之间,“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凋谢”本来是指植物花叶的零落,这里却指个体生命的死亡与陨灭。“不朽”是指生命现象的永存与永生。当死亡和永存结合为一体,这种生命形式反差极大的集合体竟然存在,这便是生命的奇迹,也是作者沉思与哲思的主题结论——永久的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不屈的。严文井通过生命的有限与无限、静止与运动、毁灭与永存,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来论说了生命的延续性、永久性,为我们打开了一门对生命沉思的明亮之窗,窥见了永久生命的广阔的天空,并在生活之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正如歌德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一样,他在《自然赞美》中说:“生命是自然最美的发明,死亡是自然的手段,以多得生命。”[18]
  参考文献:
  [1][3]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53,91.
  [2][5][6]周国平著.周国平自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52,50,50.
  [4][10](德)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4,203.
  [7](奥)弗兰克尔著.何忠强、杨凤池译.追寻生命的意义[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23.
  [8]方舟子著.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61.
  [9](美)露易丝著.徐克茹译.生命的重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5.
  [11][13][14](德)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编.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4,146,144.
  [12](德)尼采著.李秋零译.不合时宜的沉思[M].上海:華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7.
  [15][16](美)麦克尔·路克斯著.朱新民译.当代形而上学导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46,252.
  [17](法)蒙田著.潘丽珍等译.蒙田随笔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6.
  [18]王岳川编.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4.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贯穿高中阶段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何整本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人教版教材中位于必修一,在部编版的新教材中位于选择性必修的中册。就鲁迅很多作品都涉及“说”与“不说”的二元对立,如《野草·题辞》《呐喊·自序》《“感旧”以后(下)》,但《记念刘和珍君》是一个更特殊的文本,因为它更为可视化地集中展现了鲁迅在“说”与“不说”之间进行抉择的矛盾心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尝试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更重视联系现实的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都十分注重“事理论述”,要求作文必须事清理明,必须联系现实。凡是高分作文一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人云亦云泛泛之辈则鲜有佳作。   作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必须使用现实材料,为了突出事理的价值,也可以单独设一段来联系现实。这样做有什么益处呢?第一说明作文言之有物;第二说明作文有针对性;第三使议论有深度;第四说明作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读书习惯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的。教师自己不阅读,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教师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很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读书,将引入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教师读书的现状及反思  (一)从教师自身读书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比别的群
散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研习文本到挖掘深意,对散文的学习是一个步步深化、不断攀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情感世界、价值观的开拓和形成,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地完成散文教学过程,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这一特点是重要突破口。  一、形散  (一)散文自身特点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中提到“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童
纵观近五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作文,从题型上来看,都属于材料作文,而且材料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观点性、思辨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给材料的基础上,既没有现成的题目,也没有规定的话题,但是写什么必须自己从材料中去发现、提取、演绎等。与命题作文相比,其审题和立意的难度有所加大,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对于思辨性材料作文,其一般都会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