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呢?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的理念,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种“教育戏剧”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古诗词教学。给古诗词课加点“戏”,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形式感受诗词之美,是笔者古诗词教学中经常做的尝试。
一、 “戏里”有情才懂诗
《稚子弄冰》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中的古诗。诗中选取了儿童取冰嬉戏的场景,刻画了贪玩而又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关注到诗中特有的事物:金盆、彩丝、银钲、玉磬、玻璃。通过结合注释,能够了解“钲”和“磬”是乐器的一种。这些事物充满了色彩感,直接点明色彩的“金盆、彩丝、银钲”十分鲜艳,而“玉磬”和“玻璃”虽然没有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修饰,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实物而产生对颜色的联想,再加上所玩之物是冰,一种晶莹、鲜艳的色彩便呼之欲出,也为孩子的天真形象、为热闹的场面做了铺垫。
在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之后,便可以为这首诗的学习“加戏”了:“请学生们认真读诗,根据你的理解,扮演诗中的孩子,演一演诗中的情景。”
按照常规的教学,可能大多数的设计是先理解、后表演,然而,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先理解、后表演,往往会让理解和表演相脱离,理解和表演各自成为学习活动的独立环节。这样的表演,学生可能获得了乐趣,但是却失去了深入理解古诗词语言的机会,更失去了自主品味语言,获得思维提升的机会。而先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往往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学生认真读诗,做好表演准备之后,笔者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跟着其他学生的诵读节奏,开始表演诗中的孩子。表演完毕,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出现了,点评的学生往往会根据诗中的语言,评点出表演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这首诗来说,有两个层次的内容需要表演者表现出来。一个是表演者的动作。这些动作一定是根据诗中的动词得来,根据动词进行发挥。稚子弄冰,怎么弄?脱—穿—敲—碎,抓住了诗中这四个字,动作的表现依据就有了,离诗中孩子的动作之美就更近了。另一个层次就是“情”,诗中孩子的心情。对这首诗理解得深不深,到不到位,全看表演者表现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这一步没有办法领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追问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深入诗句去思考。诗中孩子取冰时欣喜、穿丝时小心、敲冰时得意、冰碎时惊讶,这些心情要表演出来,要让学生们看得出来,那才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二、“好戏”需要抓金句
卢纶的《塞下曲》(四年级下册)这首诗非常有名,因为《塞下曲》本身是唐代乐府诗中最常见的军营生活描写,相当于是一首军歌。这个题目在唐代非常著名,流传也非常广泛,很多诗人以“塞下曲”为题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写的是雪夜追敌,在气氛上非常紧张:在将士们整装待发的同时,拉满强弓之后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在这一瞬间表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气概。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不断地去诵读、去想象,甚至通过其中的一句诗,给课堂加了一点“戏”,让学生“穿越情境”去感受边塞诗中的英雄气概,感受边疆战士的阳刚之气。
在品味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先出示“月黑”,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夜晚,会看到什么?会发生什么?交流之后回到诗句之中:这个夜晚,边塞的战士有了发现,战士发现的是——雁飞高。“月黑”“雁飞高”让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回答:这么黑的夜晚,大雁为什么要高飞呢?是啊!这也正是战士们的疑问啊!
接着,请学生们读第二句“单于夜遁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原来是敌军逃跑惊飞了大雁。当学生发现到这一层的时候,“戏”就来了——敌人逃跑,这么重要的军情被我方巡逻的战士发现了,巡逻战士要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将军啊!笔者请一位有胆识的学生来扮演将军,让“将军”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接下来,笔者扮演诗中的巡逻战士,让学生们仔细看巡逻战士是怎样向将军报告消息的。笔者一边小跑到讲台,一边大喊:“报!单——于——夜|遁|逃——”
这个时候,学生尤其关注教师示范时的一切举动,他们会模仿、拿捏着教师示范的语气、语调,兴致勃勃地渴望也来报告一回。笔者会请学生先说说老师是怎么报告的,然后请学生轮流模仿着报告。当然,如果一个学生表演完就回座位了,那就有点可惜了。笔者会带着一群“巡逻战士”,绕着教室一边行进,一边报告,再加上第一句,一边吟诵,一边提高警惕:“月|黑|雁|飞——高——”接着小跑至将军:“报!单——于——夜|遁|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单于夜遁逃”成了“戏”中的“金句”,它成为了戏剧教学的灵感之源,更成为了学生走进诗句、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体验情感的智慧之门,一旦开启,便其乐无穷。
如此汇报到尽兴,笔者会郑重地请教将军:“将军,该当如何啊?”无论哪一位学生扮演将军,总会大喝一声:“追!”
很多时候,一场“好戏”都从不经意的言语中开始,一种情感都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升华。
三、诗中万物皆“入戏”
融入戏剧的古诗词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也要关注诗中其他的意象,让学生发现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明月、星辰、稻花、蛙声等等,让古诗词中的万事万物都“入戏”,让学生通过多种视角去体验、去想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诗境的体悟。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吟咏了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词中描绘了许多夏夜所见的景物,随着词人“夜行”的脚步,展现出了迷人的夏夜风景。这首词也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教这首词的时候,便让词中万物都鲜活地呈现在课堂之中。
笔者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辛弃疾,请他按照从讲台开始由中间穿行到教室后排,他假装“夜行黄沙道中”。然后让其他学生从词中发现该什么出场了,对了,是明月。明月在哪里呢?在横斜的枝头。那么请两三位学生站起来,表演树枝横斜的状态,再请一位个子高的学生站在后面,举起双手,做成明月的形状。这时,有喜鹊惊飞,便请学生演喜鹊飞远。明月别枝惊鹊便展现了出来。接着,有的学生用手势做“清风”,有的学生以哨音演“鸣蝉”,有的举起双手做“稻花”,有的半蹲于地出“蛙声”。所有的事物随着辛弃疾的缓缓行走,或摇动,或鸣叫,一片生机,而辛弃疾也不由得吟出这几句词来,每吟到一处,相关的事物便更加活泼了。如此一来,将词中的语言转化成了生动的场景,每一个事物都活了过来,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的感受和体悟,一定令学生难以忘怀。
最有意思的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一句,因为当辛弃疾走到尽头时,要么向左转,要么向右转,该怎么转呢?请两边的学生把这两句的情境展现出来,谁展现得最恰当,辛弃疾就往谁的方向转。学生要反复研究这两句,要弄清楚“茅店”“社林”的含义,还要弄明白和“溪桥”的位置关系,最终呈现出来,让学生们点评,哪个更切合词意,辛弃疾便一边吟诵,一边走向那里。
当在教学过程中如此演绎的时候,学生深入到古诗词之中,在研读、品味语言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思维的提升。当我们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去切身感受诗人彼时彼刻的内心世界時,我们不妨在字里行间寻找能够用戏剧再现的事物,让学生用“戏剧实践”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也全身心地走进那个优美的世界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一、 “戏里”有情才懂诗
《稚子弄冰》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中的古诗。诗中选取了儿童取冰嬉戏的场景,刻画了贪玩而又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关注到诗中特有的事物:金盆、彩丝、银钲、玉磬、玻璃。通过结合注释,能够了解“钲”和“磬”是乐器的一种。这些事物充满了色彩感,直接点明色彩的“金盆、彩丝、银钲”十分鲜艳,而“玉磬”和“玻璃”虽然没有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修饰,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实物而产生对颜色的联想,再加上所玩之物是冰,一种晶莹、鲜艳的色彩便呼之欲出,也为孩子的天真形象、为热闹的场面做了铺垫。
在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之后,便可以为这首诗的学习“加戏”了:“请学生们认真读诗,根据你的理解,扮演诗中的孩子,演一演诗中的情景。”
按照常规的教学,可能大多数的设计是先理解、后表演,然而,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先理解、后表演,往往会让理解和表演相脱离,理解和表演各自成为学习活动的独立环节。这样的表演,学生可能获得了乐趣,但是却失去了深入理解古诗词语言的机会,更失去了自主品味语言,获得思维提升的机会。而先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往往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学生认真读诗,做好表演准备之后,笔者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跟着其他学生的诵读节奏,开始表演诗中的孩子。表演完毕,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出现了,点评的学生往往会根据诗中的语言,评点出表演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这首诗来说,有两个层次的内容需要表演者表现出来。一个是表演者的动作。这些动作一定是根据诗中的动词得来,根据动词进行发挥。稚子弄冰,怎么弄?脱—穿—敲—碎,抓住了诗中这四个字,动作的表现依据就有了,离诗中孩子的动作之美就更近了。另一个层次就是“情”,诗中孩子的心情。对这首诗理解得深不深,到不到位,全看表演者表现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这一步没有办法领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追问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深入诗句去思考。诗中孩子取冰时欣喜、穿丝时小心、敲冰时得意、冰碎时惊讶,这些心情要表演出来,要让学生们看得出来,那才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二、“好戏”需要抓金句
卢纶的《塞下曲》(四年级下册)这首诗非常有名,因为《塞下曲》本身是唐代乐府诗中最常见的军营生活描写,相当于是一首军歌。这个题目在唐代非常著名,流传也非常广泛,很多诗人以“塞下曲”为题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写的是雪夜追敌,在气氛上非常紧张:在将士们整装待发的同时,拉满强弓之后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在这一瞬间表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气概。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不断地去诵读、去想象,甚至通过其中的一句诗,给课堂加了一点“戏”,让学生“穿越情境”去感受边塞诗中的英雄气概,感受边疆战士的阳刚之气。
在品味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先出示“月黑”,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夜晚,会看到什么?会发生什么?交流之后回到诗句之中:这个夜晚,边塞的战士有了发现,战士发现的是——雁飞高。“月黑”“雁飞高”让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回答:这么黑的夜晚,大雁为什么要高飞呢?是啊!这也正是战士们的疑问啊!
接着,请学生们读第二句“单于夜遁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原来是敌军逃跑惊飞了大雁。当学生发现到这一层的时候,“戏”就来了——敌人逃跑,这么重要的军情被我方巡逻的战士发现了,巡逻战士要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将军啊!笔者请一位有胆识的学生来扮演将军,让“将军”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接下来,笔者扮演诗中的巡逻战士,让学生们仔细看巡逻战士是怎样向将军报告消息的。笔者一边小跑到讲台,一边大喊:“报!单——于——夜|遁|逃——”
这个时候,学生尤其关注教师示范时的一切举动,他们会模仿、拿捏着教师示范的语气、语调,兴致勃勃地渴望也来报告一回。笔者会请学生先说说老师是怎么报告的,然后请学生轮流模仿着报告。当然,如果一个学生表演完就回座位了,那就有点可惜了。笔者会带着一群“巡逻战士”,绕着教室一边行进,一边报告,再加上第一句,一边吟诵,一边提高警惕:“月|黑|雁|飞——高——”接着小跑至将军:“报!单——于——夜|遁|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单于夜遁逃”成了“戏”中的“金句”,它成为了戏剧教学的灵感之源,更成为了学生走进诗句、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体验情感的智慧之门,一旦开启,便其乐无穷。
如此汇报到尽兴,笔者会郑重地请教将军:“将军,该当如何啊?”无论哪一位学生扮演将军,总会大喝一声:“追!”
很多时候,一场“好戏”都从不经意的言语中开始,一种情感都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升华。
三、诗中万物皆“入戏”
融入戏剧的古诗词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也要关注诗中其他的意象,让学生发现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明月、星辰、稻花、蛙声等等,让古诗词中的万事万物都“入戏”,让学生通过多种视角去体验、去想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诗境的体悟。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吟咏了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词中描绘了许多夏夜所见的景物,随着词人“夜行”的脚步,展现出了迷人的夏夜风景。这首词也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教这首词的时候,便让词中万物都鲜活地呈现在课堂之中。
笔者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辛弃疾,请他按照从讲台开始由中间穿行到教室后排,他假装“夜行黄沙道中”。然后让其他学生从词中发现该什么出场了,对了,是明月。明月在哪里呢?在横斜的枝头。那么请两三位学生站起来,表演树枝横斜的状态,再请一位个子高的学生站在后面,举起双手,做成明月的形状。这时,有喜鹊惊飞,便请学生演喜鹊飞远。明月别枝惊鹊便展现了出来。接着,有的学生用手势做“清风”,有的学生以哨音演“鸣蝉”,有的举起双手做“稻花”,有的半蹲于地出“蛙声”。所有的事物随着辛弃疾的缓缓行走,或摇动,或鸣叫,一片生机,而辛弃疾也不由得吟出这几句词来,每吟到一处,相关的事物便更加活泼了。如此一来,将词中的语言转化成了生动的场景,每一个事物都活了过来,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的感受和体悟,一定令学生难以忘怀。
最有意思的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一句,因为当辛弃疾走到尽头时,要么向左转,要么向右转,该怎么转呢?请两边的学生把这两句的情境展现出来,谁展现得最恰当,辛弃疾就往谁的方向转。学生要反复研究这两句,要弄清楚“茅店”“社林”的含义,还要弄明白和“溪桥”的位置关系,最终呈现出来,让学生们点评,哪个更切合词意,辛弃疾便一边吟诵,一边走向那里。
当在教学过程中如此演绎的时候,学生深入到古诗词之中,在研读、品味语言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思维的提升。当我们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去切身感受诗人彼时彼刻的内心世界時,我们不妨在字里行间寻找能够用戏剧再现的事物,让学生用“戏剧实践”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也全身心地走进那个优美的世界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