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诗词课加点“戏”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呢?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的理念,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在戏剧实践中学习”,这种“教育戏剧”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古诗词教学。给古诗词课加点“戏”,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形式感受诗词之美,是笔者古诗词教学中经常做的尝试。
  一、 “戏里”有情才懂诗
  《稚子弄冰》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中的古诗。诗中选取了儿童取冰嬉戏的场景,刻画了贪玩而又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关注到诗中特有的事物:金盆、彩丝、银钲、玉磬、玻璃。通过结合注释,能够了解“钲”和“磬”是乐器的一种。这些事物充满了色彩感,直接点明色彩的“金盆、彩丝、银钲”十分鲜艳,而“玉磬”和“玻璃”虽然没有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修饰,但是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实物而产生对颜色的联想,再加上所玩之物是冰,一种晶莹、鲜艳的色彩便呼之欲出,也为孩子的天真形象、为热闹的场面做了铺垫。
  在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之后,便可以为这首诗的学习“加戏”了:“请学生们认真读诗,根据你的理解,扮演诗中的孩子,演一演诗中的情景。”
  按照常规的教学,可能大多数的设计是先理解、后表演,然而,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先理解、后表演,往往会让理解和表演相脱离,理解和表演各自成为学习活动的独立环节。这样的表演,学生可能获得了乐趣,但是却失去了深入理解古诗词语言的机会,更失去了自主品味语言,获得思维提升的机会。而先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理解,往往会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品味语言美的能力。
  学生认真读诗,做好表演准备之后,笔者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跟着其他学生的诵读节奏,开始表演诗中的孩子。表演完毕,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时候有趣的事情出现了,点评的学生往往会根据诗中的语言,评点出表演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这首诗来说,有两个层次的内容需要表演者表现出来。一个是表演者的动作。这些动作一定是根据诗中的动词得来,根据动词进行发挥。稚子弄冰,怎么弄?脱—穿—敲—碎,抓住了诗中这四个字,动作的表现依据就有了,离诗中孩子的动作之美就更近了。另一个层次就是“情”,诗中孩子的心情。对这首诗理解得深不深,到不到位,全看表演者表现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这一步没有办法领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追问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深入诗句去思考。诗中孩子取冰时欣喜、穿丝时小心、敲冰时得意、冰碎时惊讶,这些心情要表演出来,要让学生们看得出来,那才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二、“好戏”需要抓金句
  卢纶的《塞下曲》(四年级下册)这首诗非常有名,因为《塞下曲》本身是唐代乐府诗中最常见的军营生活描写,相当于是一首军歌。这个题目在唐代非常著名,流传也非常广泛,很多诗人以“塞下曲”为题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写的是雪夜追敌,在气氛上非常紧张:在将士们整装待发的同时,拉满强弓之后戛然而止,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在这一瞬间表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气概。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不断地去诵读、去想象,甚至通过其中的一句诗,给课堂加了一点“戏”,让学生“穿越情境”去感受边塞诗中的英雄气概,感受边疆战士的阳刚之气。
  在品味这首诗的时候,笔者先出示“月黑”,请学生说一说,这样的夜晚,会看到什么?会发生什么?交流之后回到诗句之中:这个夜晚,边塞的战士有了发现,战士发现的是——雁飞高。“月黑”“雁飞高”让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回答:这么黑的夜晚,大雁为什么要高飞呢?是啊!这也正是战士们的疑问啊!
  接着,请学生们读第二句“单于夜遁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原来是敌军逃跑惊飞了大雁。当学生发现到这一层的时候,“戏”就来了——敌人逃跑,这么重要的军情被我方巡逻的战士发现了,巡逻战士要赶紧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将军啊!笔者请一位有胆识的学生来扮演将军,让“将军”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接下来,笔者扮演诗中的巡逻战士,让学生们仔细看巡逻战士是怎样向将军报告消息的。笔者一边小跑到讲台,一边大喊:“报!单——于——夜|遁|逃——”
  这个时候,学生尤其关注教师示范时的一切举动,他们会模仿、拿捏着教师示范的语气、语调,兴致勃勃地渴望也来报告一回。笔者会请学生先说说老师是怎么报告的,然后请学生轮流模仿着报告。当然,如果一个学生表演完就回座位了,那就有点可惜了。笔者会带着一群“巡逻战士”,绕着教室一边行进,一边报告,再加上第一句,一边吟诵,一边提高警惕:“月|黑|雁|飞——高——”接着小跑至将军:“报!单——于——夜|遁|逃——”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单于夜遁逃”成了“戏”中的“金句”,它成为了戏剧教学的灵感之源,更成为了学生走进诗句、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体验情感的智慧之门,一旦开启,便其乐无穷。
  如此汇报到尽兴,笔者会郑重地请教将军:“将军,该当如何啊?”无论哪一位学生扮演将军,总会大喝一声:“追!”
  很多时候,一场“好戏”都从不经意的言语中开始,一种情感都在全身心的投入中升华。
  三、诗中万物皆“入戏”
  融入戏剧的古诗词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也要关注诗中其他的意象,让学生发现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明月、星辰、稻花、蛙声等等,让古诗词中的万事万物都“入戏”,让学生通过多种视角去体验、去想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诗境的体悟。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吟咏了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词中描绘了许多夏夜所见的景物,随着词人“夜行”的脚步,展现出了迷人的夏夜风景。这首词也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教这首词的时候,便让词中万物都鲜活地呈现在课堂之中。
  笔者先请一位学生来扮演辛弃疾,请他按照从讲台开始由中间穿行到教室后排,他假装“夜行黄沙道中”。然后让其他学生从词中发现该什么出场了,对了,是明月。明月在哪里呢?在横斜的枝头。那么请两三位学生站起来,表演树枝横斜的状态,再请一位个子高的学生站在后面,举起双手,做成明月的形状。这时,有喜鹊惊飞,便请学生演喜鹊飞远。明月别枝惊鹊便展现了出来。接着,有的学生用手势做“清风”,有的学生以哨音演“鸣蝉”,有的举起双手做“稻花”,有的半蹲于地出“蛙声”。所有的事物随着辛弃疾的缓缓行走,或摇动,或鸣叫,一片生机,而辛弃疾也不由得吟出这几句词来,每吟到一处,相关的事物便更加活泼了。如此一来,将词中的语言转化成了生动的场景,每一个事物都活了过来,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的感受和体悟,一定令学生难以忘怀。
  最有意思的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一句,因为当辛弃疾走到尽头时,要么向左转,要么向右转,该怎么转呢?请两边的学生把这两句的情境展现出来,谁展现得最恰当,辛弃疾就往谁的方向转。学生要反复研究这两句,要弄清楚“茅店”“社林”的含义,还要弄明白和“溪桥”的位置关系,最终呈现出来,让学生们点评,哪个更切合词意,辛弃疾便一边吟诵,一边走向那里。
  当在教学过程中如此演绎的时候,学生深入到古诗词之中,在研读、品味语言的同时,也收获了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思维的提升。当我们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去切身感受诗人彼时彼刻的内心世界時,我们不妨在字里行间寻找能够用戏剧再现的事物,让学生用“戏剧实践”的方式,全身心投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也全身心地走进那个优美的世界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诗与绘画、诗与音乐有着相通之处,亦有区别之处。相通之处在于,诗与画都通过形象来表达情趣,诗与乐都通过声音来表达情趣;区别之处在于三者所用的符号不同,绘画以线条和色彩为符号,音乐以声音为符号,诗歌主要以语言为符号。但毋庸置疑,三者最为相通相近,可称为姐妹艺术。古诗教学中,三者自然应该首先考虑相互融合,即通过不同符号之间的相互转化,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审美感受、想象思维的发展。  一、绘画助
听到王洁老师执教的《母鸡》一课,不由眼前一亮,巧妙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多重比较,自主发现作家在表达对动物的感情时的表达方式(尤其突出的是“前后对比”),在比较中悟情得法,王老师教得简洁大气,学生学得自然自主,课堂生成让人觉得生长力很强,充满了执教者的匠心智慧。  及至研读这一单元,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更是内心洞明。由此生发感慨,这一单元的教学,何不就活用“比较”这一策略,引导学生探寻并习
图解故事,是借助思维导图将阅读所得体系呈现的一种阅读方式。利用思维导图,将读物的内容、情节、主题等用图片、语词的形式,进行结构化、条理性的概括罗列,一张图就是一个紧扣某切入点展开的故事解读体系。  一、绘制情节流程图,清晰洞见条理之美  情节流程图能清晰地呈现整本书的结构、线索,将一本书浓缩成一张图,是“把书读薄”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条理性、概括性。《乌丢丢的奇遇》是一本温情
本学期开学不久,李利会老师就和我们商量要我上一节关于写作的研究课。李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学校教研之后,指出工作室的研究课可以和学校的教研课进行融合。于是,我们开始了选材、设计、试讲、调整、反思的磨课历程。  选材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  为了上好这节实用的写作课,我们开始重新审读课标和五年级上册的《教师教学用书》,想从课标和教学参考书中寻找到写作课的切入点。在教学参考书的使用说明中,我们找到了本册教材关
一、回顾内容,以背驱动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夹竹桃》。这篇课文是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大家都读过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课文写夹竹桃韧性的那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嗯,在这个自然段作者赞美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板书:韧性)  生:我觉得夹竹桃的花色给人印象很深。课文中写道:“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的确非常
板书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元素,我们设计、运用板书,不能只关注表现课文的“范度”“信度”,还应充分挖掘其美学特质,彰显其助教利学的“美度”,发挥其悦目、怡情、感染、熏陶、启思、创新等美育功能,承担起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过程中的独当之任。  一、讲究形式之美  好的板书,在注意内容科学的同时,讲究形式之美,体现出很强的艺术性。以独具个性的样式吻合课文的独特气质,以赏心悦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的情境以及字理、看图、归类识字诸方法认识“烧”“灭”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正确书写“旁”“赶”等9个生字,会写“空地”“唱歌”等11个词语。  2. 通过为课文配插图、为插图做解说的学习活动,想象画面,续编故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以及雪孩子与小白兔之间的情谊。  3. 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4. 感受句式特征并抄写。  教学过程:  活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生欣赏美图。  同学们,在这个世界上呀,有着神奇的四兄妹,他们总能在不同的时间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美景,让我们赶紧来瞧瞧他们是谁。  2.发现图片的不同特征,说说每一幅图都有些什么,相机小结图片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借此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字。  3.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统称“四季”。(板书:四季。
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广泛,可以说对古今中外“语文”教育均有深入和具指导意义的论述。本文拟就张先生一贯倡导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作一些阐发性的研究。  要研究语文教学效率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两个概念,即“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效率”。我们看看张先生是怎么说的。  什么是“语文”?张先生说:“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
100年前,1919年,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是一个转折处,“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巅峰。这是一个民族的觉醒!1919年,叶圣陶,25岁,加入“新潮社”,发表了第一首白话诗和第一篇白话小说,写了第一篇序言,父亲去世,搬家到甪直。这是青年叶圣陶人生的转折处,也是甪直的叶圣陶一次人生的觉醒!  一  1919年3月,叶圣陶经顾颉刚介绍加入新潮社,在甪直设立《新潮》杂志“代卖处”。“新潮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