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设疑”是一种艺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正所谓“由疑而问,由问而学”。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有限,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引导,对加速孩子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不平衡向新的平衡转化显得十分必要。
一、贵在引导
在对幼儿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涉及到天文地理各个方面,但从教学要求来看,他们的疑问又显得比较零散,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又使其注意力集中在预定的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引导幼儿的思维沿着预定方向行进。
按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4一-7岁是儿童直觉思维阶段,主要依靠直接感知事物进行思维,因此,感觉器官是幼儿接受外来信息的主要通路,所以,应从兴趣入手,使观察成为幼儿探索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师必须在幼儿整个观察过程中,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告诉幼儿观察的目的和要求,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过程按一定的目的进行,这是观察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让幼儿带着目的去观察事物,教师适时的提问设疑,把幼儿的目光和思维引向对事物本质的观察,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够把观察活动引向纵深,延续了幼儿对事物观察的时间,加强了观察的持续性。
例如让幼儿观察动物时,总是强调“有顺序地”即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外到里的进行观察,无论观察什么动物,教师的提问总是“这是什么?它长的怎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这种有顺序的提问如果是为了教会儿童观察的方法,那是好的,但用多了就会使孩子感到枯燥厌烦。如在幼儿对狐狸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要抓住孩子最感兴趣的事件提问,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教师要给你们看一只狡猾的动物,幼儿都能说出这是狐狸。以前教师会接着问:狐狸长什么样子?这是幼儿情绪就会低落下来,勉强回答狐狸的身体特征,但是这是如果教师这样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狐狸呢(出示图片)?有的孩子会说它的尾巴是蓬松的,有的孩子说它嘴巴是尖尖的,还用小手在脸上做个狐狸嘴巴的样子。老师又问:为什么说狐狸是狡猾?幼儿有多种回答:狐狸走路时会用尾巴扫掉自己的脚印,不让别人找到它;狐狸看到有人来捉它就会放臭屁,把那人熏跑,自己逃掉;狐狸躲在水草里,用水草盖在自己头上,偷偷去捉野鸭吃等等。
再例如让幼儿玩游戏《有趣的圆》中,教师一般先出示己画有若干圆的大白纸,问小朋友:“都有什么东西是圆的?”然后再让幼儿发挥想像力,这样孩子可能只是在圆上添画几笔,如果孩子想像力不是很丰富的,那么他就会不知所措,如果教师不是以添画的形式出现,一开始就出现太阳、小鸟、汽球、苹果、柿子、西瓜、圆盘、碗等等。然后向幼儿提出来:“请你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哪里是一样的?”有的幼儿会说:“太阳、小鸟、汽球它们都在天上。”还有的会说:“苹果、西瓜、柿子是水果,它们都一样。”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同样的图形,它是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儿就会带着好奇心再一次支观察,有些幼儿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图形一一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对圆进行添画,就会把幼儿的思维引向对事物本质的观察。
孩子们的观察活动是按这样的一个程序进行的,即带着问题观察一一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一一产生再观察的愿望一一再观察一一一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而要有效的维持这一过程,教师适时的设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重在转化
教师应该是幼儿“发散思维”的鼓励者,所设计的提问应该是依据“发散思维特点”:使孩子的思路开阔、善于变通,从而对一个问题总是能作出多种回答。
《乌鸦和狐狸》是个很有趣的故事,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上叼着的一块大肥肉,就夸乌鸦羽毛乌光油亮,胜似孔雀羽毛,声音美的象个歌唱家,乌鸦被恭维得忘乎所以,真的唱起来,一块大肥肉就掉到了狐狸嘴里。
一般在讲完这个故事后,总是问孩子“为什么说狐狸是狡猾的,乌鸦怎么会上狐狸的当呢?”等等,而孩子总是遗憾的想,怎样才能使狐狸的阴谋不能得逞?如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骗了乌鸦的大肥肉,乌鸦用什么办法才能夺回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的极大兴趣,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闸门,有的说,正当狐狸要吞那块大肥肉的时候,乌鸦一下子飞下来用尖嘴巴啄狐狸的眼睛,狐狸痛的“哎呀”一声,肉就从嘴上掉下来了;有的说乌鸦“哇”的一声叫来一群小蜜蜂,把狐狸刺得满脸都是大疙瘩,肉就夺回来了;还有的想出了一条妙计,乌鸦看狐狸将肉衔到嘴里就对狐狸说“那块肉是有毒的,我正想扔了它呢。”狐狸一听就问乌鸦:“这是真的吗?”乌鸦正等着狐狸的问话呢,肉就被乌鸦衔回去了。
在讲故事《三颗星星》的时候,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认识红绿灯,在教育他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天上一颗红星星不小心掉在了树上,所有的小汽车都停住了,然后,就是绿星星和黄星星来帮红星星想办法。一般教师都是在讲完这个故事后提问幼儿:“星星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如果在讲到红星星掉到树上后问:“红星星掉到树上后,为什么小汽车都不开了呢?”孩子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这个问题孩子很感兴趣,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因为小汽车司机看见红星星掉下来了,司机想帮红星星,所以停住了。”有的说:“红星星掉在了树上,把树砸歪了,挡住了小汽车的路,所以小汽车就不能开了。”还有的说:“红星星掉下来后,发出的光太强了,司机睁不开眼睛,所以停车了。”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样。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怕孩子“打乱”自己的提问计划,而应主动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发现。
例如有一天,幼儿园下午吃水果,可是轩轩小朋友却不吃。我问他:“为什么不吃水果?”轩轩告诉我说:“我不爱吃。”我就告诉他吃水果如何如何好,可以补充维生素。可他却一脸不爱听,怎么办呢?对了把这个问题让小朋友自己讨论。于是,我便让其他小朋友说说吃水果有什么好处?帮帮说:“妈妈说多吃水果好,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让我们快快长大。”军军说:“多吃香蕉能让大便出来,我大便不出来,妈妈就让我吃香蕉,可管用了。”强强说:“我妈妈说多吃水果可以美容,妈妈每天都给我买水果吃。”我连忙称赞小朋友说的对。忽然,英英插了一句:“吃水果太多了也不好。”点点说:“你乱说,多吃水果是好的。”幼儿发生争论,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英英,一派支持点点。幼儿有不同意见,说明他们在思考,这时,我没有过早的干预他们,而是将这一争论留给幼儿,引导他们去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建议他们回家想办法来寻找正确的答案。 第二天,英英拿了一本《知识百科全书》立马吸引了许多幼儿。我和小朋友一起查到了因香蕉、柿子吃太多会腹泻,桔子吃多了会上火,有的人还会流鼻血呢。幼儿们都认真的查着、听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幼儿查找知识的途径多了,有什么疑问的时候,我们做为老师和家长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一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幼儿的探索过程。从中,幼儿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知识,更提高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我爱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的幼儿园不漂亮,这时,教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用鼓励的口气问他:“你说幼儿园什么不漂亮呢?”孩子说幼儿园花儿太少,没有假山和水,当教师问怎么把幼儿园打扮得更漂亮呢?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幼儿园中音盖个音乐喷泉,又会唱歌又会喷水,幼儿园就更漂亮了;幼儿园应该有一座小山,让我们做登山运动;幼儿园要有个游泳池,夏天来了,我们就可以学游泳了;幼儿园要多养些小动物,要有一块大草坪等等。
虽说孩子的回答不时不尽人意,可是如果教师抓住机会转化问题,那样得到的将不仅是新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孩子思维的发展。
三、妙在开窍
和成人一样,幼儿也有两种常见的思维形式:一种是求同思维,其思维是直线的单一的,对问题只有一种或只有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另一种是求异思维,其思维是多线条的,它对一个问题能提供多种答案。
例如问孩子:什么东西是透明的?一个孩子说:1、玻璃窗;2、玻璃杯;3、玻璃板;4、眼镜;5、药水瓶;6、灯泡;另一个孩子说:1、玻璃;2、水;3、塑料袋;4、蜻蜓翅膀。前一个孩子答案虽然说出了许多物品,但他的思维始终是单线的,跳不出玻璃制品,后一个孩子虽说的物品数量比较少,但质量是高的,思路变换很快,能说出不同性质的透明物品。
如幼儿十分羡慕“齐天大圣”孙悟空,认为它很了不起,会72变,什么东西都能变。这时,教师提出了“假如”的提问,引起了孩子们大胆新奇的想象: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蓝天上去;有的说假如我是一辆大卡车,我要把最好吃的最好玩的都送到台湾去;还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发明一种药,让坏人吃了变好人。教师不再向幼儿提供教师能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开始要求幼儿讲述他们的所想愿望,目的在于促进幼儿思维,而不是问一系列按预定目标引出测验性的问题。
总之,教师由单纯的知识“讲述人”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幼儿完全由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善于提出问题,不仅是组织好教育活动的关键,而且这样的设疑,对提高幼儿思维水平,口语表达质量都有直接作用。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
[2] 《幼儿心理学》。
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有限,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引导,对加速孩子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不平衡向新的平衡转化显得十分必要。
一、贵在引导
在对幼儿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的问题总是千奇百怪,涉及到天文地理各个方面,但从教学要求来看,他们的疑问又显得比较零散,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又使其注意力集中在预定的教学内容上,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设置一系列的疑问引导幼儿的思维沿着预定方向行进。
按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4一-7岁是儿童直觉思维阶段,主要依靠直接感知事物进行思维,因此,感觉器官是幼儿接受外来信息的主要通路,所以,应从兴趣入手,使观察成为幼儿探索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师必须在幼儿整个观察过程中,首先用提问的方式告诉幼儿观察的目的和要求,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过程按一定的目的进行,这是观察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让幼儿带着目的去观察事物,教师适时的提问设疑,把幼儿的目光和思维引向对事物本质的观察,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够把观察活动引向纵深,延续了幼儿对事物观察的时间,加强了观察的持续性。
例如让幼儿观察动物时,总是强调“有顺序地”即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从外到里的进行观察,无论观察什么动物,教师的提问总是“这是什么?它长的怎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这种有顺序的提问如果是为了教会儿童观察的方法,那是好的,但用多了就会使孩子感到枯燥厌烦。如在幼儿对狐狸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要抓住孩子最感兴趣的事件提问,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教师要给你们看一只狡猾的动物,幼儿都能说出这是狐狸。以前教师会接着问:狐狸长什么样子?这是幼儿情绪就会低落下来,勉强回答狐狸的身体特征,但是这是如果教师这样问:你怎么知道这是狐狸呢(出示图片)?有的孩子会说它的尾巴是蓬松的,有的孩子说它嘴巴是尖尖的,还用小手在脸上做个狐狸嘴巴的样子。老师又问:为什么说狐狸是狡猾?幼儿有多种回答:狐狸走路时会用尾巴扫掉自己的脚印,不让别人找到它;狐狸看到有人来捉它就会放臭屁,把那人熏跑,自己逃掉;狐狸躲在水草里,用水草盖在自己头上,偷偷去捉野鸭吃等等。
再例如让幼儿玩游戏《有趣的圆》中,教师一般先出示己画有若干圆的大白纸,问小朋友:“都有什么东西是圆的?”然后再让幼儿发挥想像力,这样孩子可能只是在圆上添画几笔,如果孩子想像力不是很丰富的,那么他就会不知所措,如果教师不是以添画的形式出现,一开始就出现太阳、小鸟、汽球、苹果、柿子、西瓜、圆盘、碗等等。然后向幼儿提出来:“请你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哪里是一样的?”有的幼儿会说:“太阳、小鸟、汽球它们都在天上。”还有的会说:“苹果、西瓜、柿子是水果,它们都一样。”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同样的图形,它是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儿就会带着好奇心再一次支观察,有些幼儿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图形一一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对圆进行添画,就会把幼儿的思维引向对事物本质的观察。
孩子们的观察活动是按这样的一个程序进行的,即带着问题观察一一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一一产生再观察的愿望一一再观察一一一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而要有效的维持这一过程,教师适时的设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重在转化
教师应该是幼儿“发散思维”的鼓励者,所设计的提问应该是依据“发散思维特点”:使孩子的思路开阔、善于变通,从而对一个问题总是能作出多种回答。
《乌鸦和狐狸》是个很有趣的故事,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上叼着的一块大肥肉,就夸乌鸦羽毛乌光油亮,胜似孔雀羽毛,声音美的象个歌唱家,乌鸦被恭维得忘乎所以,真的唱起来,一块大肥肉就掉到了狐狸嘴里。
一般在讲完这个故事后,总是问孩子“为什么说狐狸是狡猾的,乌鸦怎么会上狐狸的当呢?”等等,而孩子总是遗憾的想,怎样才能使狐狸的阴谋不能得逞?如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骗了乌鸦的大肥肉,乌鸦用什么办法才能夺回来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的极大兴趣,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闸门,有的说,正当狐狸要吞那块大肥肉的时候,乌鸦一下子飞下来用尖嘴巴啄狐狸的眼睛,狐狸痛的“哎呀”一声,肉就从嘴上掉下来了;有的说乌鸦“哇”的一声叫来一群小蜜蜂,把狐狸刺得满脸都是大疙瘩,肉就夺回来了;还有的想出了一条妙计,乌鸦看狐狸将肉衔到嘴里就对狐狸说“那块肉是有毒的,我正想扔了它呢。”狐狸一听就问乌鸦:“这是真的吗?”乌鸦正等着狐狸的问话呢,肉就被乌鸦衔回去了。
在讲故事《三颗星星》的时候,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认识红绿灯,在教育他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天上一颗红星星不小心掉在了树上,所有的小汽车都停住了,然后,就是绿星星和黄星星来帮红星星想办法。一般教师都是在讲完这个故事后提问幼儿:“星星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如果在讲到红星星掉到树上后问:“红星星掉到树上后,为什么小汽车都不开了呢?”孩子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这个问题孩子很感兴趣,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因为小汽车司机看见红星星掉下来了,司机想帮红星星,所以停住了。”有的说:“红星星掉在了树上,把树砸歪了,挡住了小汽车的路,所以小汽车就不能开了。”还有的说:“红星星掉下来后,发出的光太强了,司机睁不开眼睛,所以停车了。”等等,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样。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怕孩子“打乱”自己的提问计划,而应主动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去发现。
例如有一天,幼儿园下午吃水果,可是轩轩小朋友却不吃。我问他:“为什么不吃水果?”轩轩告诉我说:“我不爱吃。”我就告诉他吃水果如何如何好,可以补充维生素。可他却一脸不爱听,怎么办呢?对了把这个问题让小朋友自己讨论。于是,我便让其他小朋友说说吃水果有什么好处?帮帮说:“妈妈说多吃水果好,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让我们快快长大。”军军说:“多吃香蕉能让大便出来,我大便不出来,妈妈就让我吃香蕉,可管用了。”强强说:“我妈妈说多吃水果可以美容,妈妈每天都给我买水果吃。”我连忙称赞小朋友说的对。忽然,英英插了一句:“吃水果太多了也不好。”点点说:“你乱说,多吃水果是好的。”幼儿发生争论,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英英,一派支持点点。幼儿有不同意见,说明他们在思考,这时,我没有过早的干预他们,而是将这一争论留给幼儿,引导他们去探究,自己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建议他们回家想办法来寻找正确的答案。 第二天,英英拿了一本《知识百科全书》立马吸引了许多幼儿。我和小朋友一起查到了因香蕉、柿子吃太多会腹泻,桔子吃多了会上火,有的人还会流鼻血呢。幼儿们都认真的查着、听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幼儿查找知识的途径多了,有什么疑问的时候,我们做为老师和家长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一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幼儿的探索过程。从中,幼儿不仅得到了正确的知识,更提高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我爱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的幼儿园不漂亮,这时,教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用鼓励的口气问他:“你说幼儿园什么不漂亮呢?”孩子说幼儿园花儿太少,没有假山和水,当教师问怎么把幼儿园打扮得更漂亮呢?幼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幼儿园中音盖个音乐喷泉,又会唱歌又会喷水,幼儿园就更漂亮了;幼儿园应该有一座小山,让我们做登山运动;幼儿园要有个游泳池,夏天来了,我们就可以学游泳了;幼儿园要多养些小动物,要有一块大草坪等等。
虽说孩子的回答不时不尽人意,可是如果教师抓住机会转化问题,那样得到的将不仅是新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孩子思维的发展。
三、妙在开窍
和成人一样,幼儿也有两种常见的思维形式:一种是求同思维,其思维是直线的单一的,对问题只有一种或只有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另一种是求异思维,其思维是多线条的,它对一个问题能提供多种答案。
例如问孩子:什么东西是透明的?一个孩子说:1、玻璃窗;2、玻璃杯;3、玻璃板;4、眼镜;5、药水瓶;6、灯泡;另一个孩子说:1、玻璃;2、水;3、塑料袋;4、蜻蜓翅膀。前一个孩子答案虽然说出了许多物品,但他的思维始终是单线的,跳不出玻璃制品,后一个孩子虽说的物品数量比较少,但质量是高的,思路变换很快,能说出不同性质的透明物品。
如幼儿十分羡慕“齐天大圣”孙悟空,认为它很了不起,会72变,什么东西都能变。这时,教师提出了“假如”的提问,引起了孩子们大胆新奇的想象: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蓝天上去;有的说假如我是一辆大卡车,我要把最好吃的最好玩的都送到台湾去;还有的说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发明一种药,让坏人吃了变好人。教师不再向幼儿提供教师能知道答案的问题,而开始要求幼儿讲述他们的所想愿望,目的在于促进幼儿思维,而不是问一系列按预定目标引出测验性的问题。
总之,教师由单纯的知识“讲述人”变为幼儿学习的“引路人”,幼儿完全由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善于提出问题,不仅是组织好教育活动的关键,而且这样的设疑,对提高幼儿思维水平,口语表达质量都有直接作用。
参考文献:
[1] 《幼儿教育》。
[2] 《幼儿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