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村

来源 :中国魅力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刘秀有一天站在一座形似高楼的山上朝四周看。猛然,他看到西边的山下有一片牡丹花,花朵娇艳欲滴,在惊喜中,又往东一看,竟然看到了一片怒放的芍药花。刘秀一高兴,随即指着西边说,那里以后就叫西花园,再一指东边,那里就叫东花园吧。
  至此,西边的行政村就叫西花园村,东边的行政村就叫做东花园村,而刘秀所站的山,便被后人称之为“望花楼”了。
  
  绿化千佳村
  ——西花园村
  
  西花园村位于云阳镇西北部深山区,与鲁山县鸡乡接壤,辖10个村民小组,386户,1378人,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亩。
  近年来,该村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辛夷产业和生态旅游,完善健全村务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标准创文明新村,辛夷面积达15000亩,年产值5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80%。90%的群众依靠辛夷产业脱贫致富,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特色经济专业村”。
  从云阳镇出发,前往西花园村,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树干挺拔,枝叶茂盛的辛夷树。来到挂着“西花园文明新村”牌子的村中心,我们看到了座落在村中的一个个蘑菇厅,看到了内容纷承的文化墙。
  沿着林中鹅卵石铺就的小径,我们走过一座吊桥,通向石屋、木屋等各色农家乐宾馆。
  在一个叫“悟轩”的农家乐,坐在高高的两层厅子里,在朦朦烟雨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空中,细细的雨点打在辛夷树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啪啪声。
   在西花园村,随便一个村民都能说出地膜覆盖、拉枝开面等辛夷种植术语。
  1999年,南召县把辛夷列为头号扶贫攻坚支柱产业。以优惠政策允许承包、租赁、经营荒山,承包期50年不变。这让西花园村迎来了转机,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当地村民配合林业专家从荒山老林中筛选出3个辛夷良种,对已有辛夷树进行嫁接改造,培育标准示范园,像种田那样精心伺候辛夷树。短短几年,该村1300多口人,种植辛夷40多万株。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山上山下,凡是能围起一抔土的地方都种上良种辛夷。
  如今的西花园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成为“全国绿化千佳村”。村民们年人均纯收入单来自辛夷的就达3000多元,成了深山富裕村。人种树,树养山,山富人,成了今日西花园村的循环模式。
  
  


  人间仙景
  ——东花园村
  
  从西花园村出来,我们赶往东花园村。
  刚出西花园村,我们便看到了一块镶在悬崖中的岩石,那岩石象被精心雕刻过,一层层叠起,层次分明,独独从群山中突兀出来。
  在途中,热情的村民告诉我们,东花园村有许多的旅游、观光圣地,那些旅游圣地都有着美丽的传说。
  像那冷风岈的“拴马石”,那块上百吨的石头相传刘秀用它拴过马。还有“水葫芦漫”,这是一口古井。相传此井一年四季的水都是满的,再舀水都不会变浅。人们也总能看到一只葫芦在水上漂来漂去,但用手去抓,却无论如何也抓不住,后人称此井为“水葫芦漫”。
  “寺沟”你们听说过吗?村民问我们,未等我们回答,他便告诉我们,在三十年代,有人曾在此沟中挖到一锅银子。“是真的,”村民神秘的说。
  “相传这沟里还藏有九缸十八锅的银子呢。还有御竹林,那是刘秀种过竹子的地方”,村民骄傲的说。
  我们沉浸在村民美丽的传说中………
  


  不知不觉爬上一个山坡,我们看到了一棵高大、粗壮的古树,那树杈就有旁边的大树主干粗。各个树杈分散开来,从远处看,就象一只正欲展翅腾飞的雄鹰。
  这是一棵黄莲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据村民介绍,这棵古树已有700多年的树龄了,需要四五个成年人环抱才能围树一圈。
  走在通往东花园村的路中,我们一次次地停下了脚步,被四面山色美景所吸引。道路两旁的辛夷树枝大叶茂,本该在冬季才开的鲜花却在此刻绽放枝头。青山绿水在丝丝细雨中欲发显得葱郁。那高高尖尖的“望月楼”此刻却像是从天空镶嵌下来的。而被寨子围起来的“双朵山”此刻也被溶入雨雾中,两座山时隐时现,再往旁边看,在1000多米处,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圈黄色的栅栏,原来那就是长城之父——楚长城遗址的一部分(东沟寨坡)。
  我们穿行在青山绿水中,转过一座山,猛然被面前的景象惊呆了,在两座山扁皮山和望花山的中间,我们看到了一座近130多亩的水库,水库的水青幽幽的,在山上碧绿树叶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的绿,水中几十只鸭子在悠然游水,白色的羽毛在绿水中荡来荡去,悠闲而惬意。
  车开到东花园村的文化广场。我们看到了建造醒目而不张扬的村委会。村委会的四周可看到文化墙,文化墙上写着一些国家方针及政策,村委会前面的公厕漂亮又干净。广场上设有健身器材。
  走进村委会,我们看到了一块块“五好村镇”、“文明村镇”等几十块牌匾。村支书告诉我们,东花园村共有村民小组11个,443户,1832人。
  近年来,东花园村大力发展辛夷、食用菌等,以及以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强化了基础建设,改善了居住环境。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新村。种植辛夷1万多亩,天麻、香菇、黑木耳等100万袋,特色经济产值占农业总值的8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2700—2800多元。
  


  东花园村多渠道筹了近50万元,建了乡村党校、万人学校、计生学校、青年文明之家,硬化道路实施“四改”建文化广场。并配置了舞台和文化娱乐设施;建文化中心户一户;藏书500余册;建公厕一所;村内安装了装饰灯、路灯,栽植五彩玉兰3000余棵等。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成“农家乐”宾馆3、4家。
  随后,我们来到了一家“农家乐”,一进农家乐,我们就被一个奇观所吸引——一个又一个的燕子窝悬挂于房顶。这可真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奇观。
  村支书说,目前的东花园村,山清水秀,绝对是个生态旅游的好地方。希望能有更多的开发商看到东花园村的旅游前景,来此投资。村委会也将给这些投资商大开绿灯,创造一切优惠条件,全程协助他们办好一切协议与手续。并许诺,如果有签30年合同的,他们也将会免除这些开发商在此前8年的一切费用。
  东花园村,这个山光美景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村庄,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村庄,它将会是我们开发生态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典范。
其他文献
云阳税务所是随着南召县地税局分税制的实施,于1994年9月份成立。2006年10月按照农村税务所合署办公的要求,把原皇后乡税务所、小店乡税务所合并到云阳税务所统一办公,以求达到从简从严的方针政策。  云阳税务所在上级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围绕以“组织收入”为工作重心,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税收工作方针。以创建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目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连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合
期刊
慵懒的午后,啜一杯淡淡的清茶,闲观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生活的真味尽品其中,繁忙中没有半点的失落,平淡中倒多了几份真实。古诗云:“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忘机”,一语道出饮茶之真谛。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相传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
期刊
这是个乐观开朗的小姑娘,她安静地坐在“新苗”电子琴培训班的琴房里,双手放在健盘上,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周围镶着一圈长而黑亮的睫毛,眨动之间,透出一股聪明伶俐的可人劲儿。  随着音乐声起,她灵巧的手开始在键盘上跳动,神情专注,弹出的是一曲《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那优美的乐曲,轻快的弦律,瞬间将我们带到了她所演奏的音乐故事中。她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节拍及手腕的动作而轻轻摆动着。她轻闭双眼,完全沉浸在音乐
期刊
河南省云阳恒雪实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总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年产量8万吨,产值1.2亿元。员工2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50人。首批获得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食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主导产品是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恒雪”牌小麦粉及健康型家庭通用面粉和“恒雪”牌挂面。    企业产品质量稳定,已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
期刊
王敬敏先生,现住南阳卧龙区,祖籍山西,军旅书画家,以研究汉画为主,其作品被联合国科教文收藏,其108米汉画长卷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前,汉画大师王敬敏又一杰作问世,他拔山涉水,走遍了河南、江苏、山东、河北、新疆、甘肃、湖北等几个省份,不顾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走访名人,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杰作——十二生肖汉画拓片长十二米宽五十厘米的长卷。上边有著名作家二月河的题词,有著名书法家李永建先生的大作
期刊
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5公里的杏花山上。杏花山风景秀丽,由于背风向阳,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湿润温暖非常适宜生物生存发展。  中原人类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生息的。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就群居在杏花山下,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这是中原人类的共同祖先。与杏花山猿人遗址相毗邻的小空山猿人遗址,则是我国发现的直立人阶段第二处人类已会用
期刊
提起长城,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北京八达岭长城。可是,那并不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仅是如今保存最完整的长城。  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我国最早的长城则是分布在辽阔中原大地的楚长城,但是很遗憾,由于历史岁月的侵袭,剩下的也只是些残留的部分。  最早的长城在河南  公元前五世纪末,春秋战国之际诸候并立各自称王,都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侵犯。  根据历史记载,楚国于公元前七世纪时,在现今河南、湖北一带修
期刊
在河南南阳中国名镇云阳以北2公里处,有一幽雅僻静的历史名山鹿鸣山,当年王莽赶走刘秀时曾和刘同住此山过夜,龙虎同居,居然相安无事。刘秀因此先行一步,甩开追赶而得以光复汉室,并传为佳话。旗杆山与鹿鸣山接踵而立,因刘秀在此驻军插旗而得名,因此,民间对此地早有风水宝地,祥山瑞谷之说。      相传当年刘秀逃至此山夜宿,半夜时,王莽追兵至,群鹿齐鸣,惊醒了刘秀,因而得名“鹿鸣山”。  鹿鸣山耸峙着它那黑色
期刊
云阳镇南召店社区,经过社区建设者、管理者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这里已初步建设成为了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周到、文化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道德风尚良好的现代文明社区,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之路。2008年6月7日,南召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张佳君就南召店社区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和谐魅力社区接受了本刊采访。       >>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本”理念,是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