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各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非关税壁垒之一。本文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主要出口创汇行业——服装出口行业的研究,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表现形式以及其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提出我国服装出口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服装出口;应对策略
1、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形式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一定的技术标准以规范进口商品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其符合GATT长期以来确认并被WTO所传承的非歧视性原则。实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环保为借口,阻止某一特定国家的特定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是一种非关税贸易障碍措施[1]。
发达国家为了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及其产品市场准入的做法进一步推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迅速发展[2]。
1.2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才刚刚出现了十几年,但是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加征额外的关税以此来提高该进口产品的成本,削减其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
2)实行环境配额制度。配额是非关税壁垒常用的数量限制措施,其根据某一出口国特定产品的环保实绩来按时期分配给该出口国产品进口的最高数量。
3)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要求在取得许可证的基础上才能允许进口或出口也就是在出口前获得了进口国的预先通知同意。
4)直接限制或禁止进出口。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绿色贸易壁垒。
5)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与标准。如IS0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产品从备料、生产到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标[3]。
6)绿色补贴与反补贴。绿色补贴是指一国对其出口企业进行财政支持以帮助其治理环境。针对绿色补贴,一些国家认为其违反WTO的公平竞争原则,对接受过绿色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反补贴税。
2、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服装出口行业的影响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带来了明显的或潜在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装出口产品被拒,出口量下滑。
因不符合进口国相关产品绿色标准,中国许多服装产品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从1996 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2)增加了中国服装企业的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变相提高了服装价格,也增加了产品环保方面的投入,导致我国服装业人力成本优势下降。
3)增大了中国服装企业的运营风险。
出口服装货物遭到遭遇绿色贸易壁垒,使得产品滞销,打乱企业原定经营计划,增加处理成本,同时较大的订单也可能带来现金流上周转的困难。
3、中国服装出口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不足
1)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
政府和行业对环保认识还远远不足。企业和监管部门仍处于被发达国家牵着转,到处补漏救火的层次,没有真正上升到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的阶段。
2)没有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
我国现有的零碎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包括环境保护部门、卫生部门、海关、经贸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等多个部门颁布实施,这些部门在绿色贸易壁垒措施问题上缺乏联络与磋商,更谈不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应对机制。
3)我国环境标准体系需要完善、提高。
我国的服装产品许多指标没有强制性要求和国家标准。没有严格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强制性标准。相比发达国家仍很落后,有待完善。
4)行业管理与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企业整体上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不健全,导致产品指标不达标。如印染行业,整体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落,环境污染严重[4]。
5)行业供应链长,各环节控制难。
纺织服装行业包括了上下游的方方面面,一个环节环保指标不达标,就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品出现不达标项。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相对比较零散,抱团意识不强,整体发展意识不足,对于一个企业要实现对上游产品的有效控制,对下游企业负责,其成本大,难度大。
4、中国服装出口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供参考:
1)从根本上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必须端正了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认识心态,才可能从根本去重视、认识和解决问题。
2)技术创新,坚持以质量取胜战略。
服装企业应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服装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不断优化。
3)跨国经营,避免绿色贸易壁垒。
通过在出口国设厂开展跨国经营,能绕过设限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限制,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有效地扩大出口,提高市场占有率。
4)积极推进实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积极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环境理念和管理體系来升级企业的环境质量管理,获取相应的认证与环境标志,获取产品在绿色贸易壁垒中的通行证。
5)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合作,组建生态纺织服装供应链。
绿色贸易壁垒不仅仅冲击直接出口企业,最终会传递到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我国企业必须改变狭隘的观念,进行联手,使企业间不仅有竞争关系,更有合作和互补关系,尤其是在供应链条上,上下游企业应发挥整合优势,从全行业的各个链条上统一的进行绿色质量控制,组建生态纺织服装供应链,以最小的整合成本来实现最大的全产业链利益。
5、结论
绿色贸易壁垒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我国的服装企业应该从意识上高度重视绿色环保,从管理体系上认真学习国际贸易中的绿色条款加强对产品环保质量的管理措施,从技术上加大创新提升产品的绿色技术指标,在产业上全行业合作上下产业链共同优化升级,逐步适应新的形势和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瞿晴,李锋.我国绿色壁垒理论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04):
[2] 董悦,白玲.绿色壁垒与可持续贸易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4):
[3] 王婉玲,周波.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绿色竞争力[J].理论导刊,2009(12):99-100.
[4] 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2(1):25-27.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服装出口;应对策略
1、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形式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一定的技术标准以规范进口商品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其符合GATT长期以来确认并被WTO所传承的非歧视性原则。实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环保为借口,阻止某一特定国家的特定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是一种非关税贸易障碍措施[1]。
发达国家为了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以“环境保护”名义在国际贸易中引入“环境条款”,借以歧视乃至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及其产品市场准入的做法进一步推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迅速发展[2]。
1.2 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才刚刚出现了十几年,但是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进口产品加征额外的关税以此来提高该进口产品的成本,削减其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
2)实行环境配额制度。配额是非关税壁垒常用的数量限制措施,其根据某一出口国特定产品的环保实绩来按时期分配给该出口国产品进口的最高数量。
3)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要求在取得许可证的基础上才能允许进口或出口也就是在出口前获得了进口国的预先通知同意。
4)直接限制或禁止进出口。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绿色贸易壁垒。
5)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与标准。如IS0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产品从备料、生产到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标[3]。
6)绿色补贴与反补贴。绿色补贴是指一国对其出口企业进行财政支持以帮助其治理环境。针对绿色补贴,一些国家认为其违反WTO的公平竞争原则,对接受过绿色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应的反补贴税。
2、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服装出口行业的影响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带来了明显的或潜在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装出口产品被拒,出口量下滑。
因不符合进口国相关产品绿色标准,中国许多服装产品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从1996 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2)增加了中国服装企业的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变相提高了服装价格,也增加了产品环保方面的投入,导致我国服装业人力成本优势下降。
3)增大了中国服装企业的运营风险。
出口服装货物遭到遭遇绿色贸易壁垒,使得产品滞销,打乱企业原定经营计划,增加处理成本,同时较大的订单也可能带来现金流上周转的困难。
3、中国服装出口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不足
1)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不足。
政府和行业对环保认识还远远不足。企业和监管部门仍处于被发达国家牵着转,到处补漏救火的层次,没有真正上升到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的阶段。
2)没有建立统一的部门协调机制。
我国现有的零碎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包括环境保护部门、卫生部门、海关、经贸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等多个部门颁布实施,这些部门在绿色贸易壁垒措施问题上缺乏联络与磋商,更谈不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应对机制。
3)我国环境标准体系需要完善、提高。
我国的服装产品许多指标没有强制性要求和国家标准。没有严格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强制性标准。相比发达国家仍很落后,有待完善。
4)行业管理与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企业整体上环保技术和管理措施不健全,导致产品指标不达标。如印染行业,整体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落,环境污染严重[4]。
5)行业供应链长,各环节控制难。
纺织服装行业包括了上下游的方方面面,一个环节环保指标不达标,就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品出现不达标项。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相对比较零散,抱团意识不强,整体发展意识不足,对于一个企业要实现对上游产品的有效控制,对下游企业负责,其成本大,难度大。
4、中国服装出口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供参考:
1)从根本上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必须端正了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认识心态,才可能从根本去重视、认识和解决问题。
2)技术创新,坚持以质量取胜战略。
服装企业应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服装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不断优化。
3)跨国经营,避免绿色贸易壁垒。
通过在出口国设厂开展跨国经营,能绕过设限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限制,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有效降低成本,进一步有效地扩大出口,提高市场占有率。
4)积极推进实施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积极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环境理念和管理體系来升级企业的环境质量管理,获取相应的认证与环境标志,获取产品在绿色贸易壁垒中的通行证。
5)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合作,组建生态纺织服装供应链。
绿色贸易壁垒不仅仅冲击直接出口企业,最终会传递到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我国企业必须改变狭隘的观念,进行联手,使企业间不仅有竞争关系,更有合作和互补关系,尤其是在供应链条上,上下游企业应发挥整合优势,从全行业的各个链条上统一的进行绿色质量控制,组建生态纺织服装供应链,以最小的整合成本来实现最大的全产业链利益。
5、结论
绿色贸易壁垒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此,我国的服装企业应该从意识上高度重视绿色环保,从管理体系上认真学习国际贸易中的绿色条款加强对产品环保质量的管理措施,从技术上加大创新提升产品的绿色技术指标,在产业上全行业合作上下产业链共同优化升级,逐步适应新的形势和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瞿晴,李锋.我国绿色壁垒理论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04):
[2] 董悦,白玲.绿色壁垒与可持续贸易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4):
[3] 王婉玲,周波.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绿色竞争力[J].理论导刊,2009(12):99-100.
[4] 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2(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