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必须走合作学习的模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富的载体,中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教会学生掌握了“文言”,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走合作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中,起始阶段是给课定调,我们在这一阶段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其求知的内驱使力,为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
  (一)以新奇的知识吸引学生
  例如,教学《岳阳楼记》(范仲淹)。我们可以这样引入:《岳阳楼记》不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情操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就是对洞庭湖的描绘,也是景物描寫中的一绝。“朝晖夕阴”的万千气势,“淫雨霏霏”的阴风浊浪,“春和景明”的上下天光,把巴陵胜状刻画得有声有色,如在眼前。然而,你们是否想到:据有一种说法,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也没有登过岳阳楼,笔下所描绘的巴陵胜状,非亲眼所观,而是虚拟的。既是虚拟的,为何又写得如此逼真,叫人拍案叫绝呢?如此导引,学生定会被吸引,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深入课文中去辨别、评析材料的可信度。
  (二)以感情吸引学生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如教《诗八首》,我们可以这样起始:人们一谈到诗,往往会联想到驰骋的想象、充沛的感情、鲜明的形象、音乐般的语言,会联想到优美、动人、鼓舞、力量。确实如此,诗,像种子一样,有一股顽强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而出以后,它的芳香会和民族精神融合,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读的古诗八首,有的距今已900年,有的距今达1500年之久,然而,诵读咀嚼,仍可闻到其中的芳香。采用此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中寓含的民族精神的热爱,而且学生在诵读时定会情感倍增。
  (三)以直观演示吸引学生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如《口技》可由洛桑学艺的录像导入,《愚公移山》则可由歌曲导入。
  二、明确目标,自主阅读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开展,怎样组织,都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为实现学习目标服务。待学习目标明确后,老师就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在首次阅读时,可以结合课文学习重点,借助文章下面的注解来粗略把握课文内容和文章中心。如对叙事类文章要弄清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对说理类文章要弄清观点、材料、论证方法,对说明类文章要弄清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等。其次,再读课文,强调要求。教师要要求并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采用圈点勾画法勾出生字、生词,借助注解或工具书明白它的形、音、义,自觉地学习和吸收课文中的有关知识。最后,熟读课文,质疑问难。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和难句,自己实在没有办法解决的可由小组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在班上解决,学生用尽办法也不能解决的,老师才给予提示性的帮助。
  三、解决疑难,品味鉴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一)以读代讲,培养语感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指导文言文诵读,要在“形”和“神”上下功夫。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一一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句读,最后,再让学生反复读。朗读糅合了读者的生活感悟、语言技巧,诵读时只有对文字的领悟越深,才能做到“以情带声,以声带情”。
  (二)师生互动,课堂添趣
  学生们都是活泼好动的,老师可以设计多变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有趣的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形式上,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文章采用演出式、绘画式、讲述式、演唱式、看幻灯片等方法。
  (三)改讲读为点拨,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字词句的理解上。长期以来,我们常把“讲读”错误理解为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和读,以教代替学,越俎代庖,压抑了学生的思维。而“点拨”教学则会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收到良好效果。
  四、立足课堂,向外延伸
  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要注意引发,把学生的学习和沸腾的实际联系起来,使课有时代的活水。如某位老师在教《活板》(沈括)时,在理解文字含义的同时,为使学生充分认识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老师先说明毕升去世后400年,欧洲才有活字印书,然后说明科技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列举当代印刷进展的情况,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胶印,有的说彩色印刷,有的说喷墨印刷,有的说静电印刷,有的说电脑排版等等,下课以后学生还谈论不止,说得头头是道。
  语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是新的模式出现,也要百花齐放,不能拘囿于某一个程式,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活泼的生命力。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句话:教学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其他文献
源县是典型江南的山区县,白墙黑瓦、青山缘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目前全县农村中心完小有21所。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没有标准篮球场地的中心完小有13所,全县农村小学校至今没有一所建成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地。在这种现状下,如何开展农村小学校的足球教学活动。我县的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巧设小场地的设施与标准  足球场地的特点是场地大,构图简单设施简易,不同于其它场地比较复杂,只要因地制宜巧妙设
期刊
【摘要】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现结合自己三十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教师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尊重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不
期刊
初中化学大面积实施课改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许多教师的教学仍是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总是把考、教分离。教学活动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持否定或肯定的态度,跟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
期刊
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主播的思维模式和播讲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媒体、自媒体以及线上线下双向发展的广播电视对于新型传媒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媒介环境的变革也要求我们对播音人才的创新培养。新闻人才的培养在高校,而在培养播音人才的新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形式也应该日益完善,教学过程与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基础的思维培养逐步实现到全媒体实践。  一、满足数据新闻需求的新型思维  (一)受众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和结构,使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获得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有效地改进了教育学的活动方式,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从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解决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學习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去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有了这样的课堂环境,学生往往就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手段,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声音、图象、动画及景象相结合,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中学习语言。总体来说,多媒体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好处。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图象丰富,给学生美的享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处于成长中的孩童也是如此。在语言类学习的课中穿插一
期刊
一、“生活”就是教育的理论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
期刊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每天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时代要求我们教育要培养创作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3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