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概念的研究受到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制约,一直深陷在“主客二分”的窠臼之中,把体育概念看成存在者或者从存在者中找出体育概念。研究者无法通过主观思维从外部掌握体育概念,而必须要借助于体育中人的视角。与辩证逻辑把人作为体育精神自我实现的中介不同,体育存在论认为体育概念并不需要扬弃自我意识,而是人先验地处在体育世界之中,从“无我”状态把自己理解为“物我”和“本我”两种状态。正是“本我”状态的超越性,体育存在者、体育中人的存在和体育存在本身才能作为概念被人从整体把握。
关键词:体育概念;存在论;超越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0)06-0097-06
Abstract:The study of sports concepts is constrained by the way of thinking of researchers. It has always been deeply trapped in the dichotomy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It regards sports concepts as beings or finds sports concepts from beings. Researchers cannot grasp sports concepts from the outside through subjective thinking, instead, must rely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in sports. Unlike dialectical logic that treats people as an intermediary for the self-realization of sports spirit, sports ontology holds that the concept of sports does not need to abandon self-awareness, but that people are a priori in the world of sports and understand themselves as "selfless". There are two states of "object self" and "inner self". It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state of "self" that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the existence of people in sports and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itself can be grasped as a concept from the whole.
Key words:sports concept; ontology; transcendence; integrity
體育的事实若论其古老程度,与人类其他文化不相上下,但体育的科学在我国到现在还委身于教育学之下。即使在当今世界,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概念却还没有找到一个坚实的地基,导致体育科学的内容四分五裂。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观点不同,其二是某一思维本身产生。这两种原因互相交织,争论不断[1]。所以,体育概念的研究需要拨云见日,理清思路,然后才能向前迈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体育概念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找到体育概念研究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思维模式,用事实性释义学的研究方法,把体育中人的存在作为起点而不是把体育看成客体的主观意识为起点,揭示出体育概念研究的真正目的:体育如何存在。
1 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分析
体育概念在我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体育这个词和现实的体育运动交织在一起,体育是指那些常见的身体活动的统称[2]。随着体育事物的发展,常识的体育观念已经“装不下”体育的内容了,例如普通人作为强身健体的篮球运动和竞技体育的篮球运动,无论是技战术还是运动目标,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于是,体育概念和体育事物开始分离,“体育”进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而体育事物成为研究者的客观对象。体育概念的研究就这样开始了。
1.1 把概念当作现成事物的思维方式
“真义体育观”第一个向常识的体育观念发起挑战,该理论认为体育事物的发展已经偏离了“正统”体育概念,因为通过相关史料和文字记载,“体育”起源于近代欧洲的“physical education”,所以体育概念唯一符合的对象就是“身体教育”[3]。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在“体育概念(已知)=体育事物(未知)”这个等式中,把体育概念当作现成的,然后用来规定什么是体育事物。这种观点看似很客观,因为有文字明确记载,但是这种“拿来主义”搞错了方向,因为“physical education”并不是体育概念,也只是体育概念产生的一个事物,不然我们如何能把与“体育”这个词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所以真义体育观的研究者根本就没有触及到概念的领域,而是一直都在客观的对象之中。
1.2 在现成事物中寻找概念的思维方式
体育概念研究的目的,正是因为“体育”存在的意义是未知的,如果体育概念也是一个现成存在的体育事物,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确定,就不需要学者去研究了,用公式表示为:体育概念(未知)=体育事物(已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开始作用于客观的体育事物,直接把体育运动看成是可经验的自然物质,用属加种差的方法进行“科学”定义,或者是对体育的外部形态抽丝剥茧。这种思维模式就好比是把体育进行解剖,最后却没有发现任何可靠的“本质”。不像物质有一个内核,而体育概念往外没有确定的“类”,往内也没有确定的“质”或者是唯一的“质”。研究者只能从外部将体育概念限定在某个范围[4]。例如身体行为加上强身健体或者是人类文化等等。这种思维模式把客观的体育看作和物质是一样的现成事物,从外部进行研究,而完全不需要体育运动中的人的视角。这就好比一个没有体育运动经历的人,用所谓理论的方法,就能掌握体育概念了?这种理论其实证实了现实中的体育运动,虽然是由场地器械和人的身体行为组成,属于存在者的范畴,但是体育概念并不属于存在者的范畴,而是这些存在者为什么存在的原因,属于存在的范畴。从存在者只能逆向推理到存在者,例如对器械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它的物质构成,对人的动作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完成动作的过程。这显然达不到研究者研究体育事物的期望,而只能加以主观的限制,才能符合常识。所以体育概念与体育事物并不是对等的,而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体育概念并不能从外部的“观察”得出,而只能是体育中的人对所从事的体育事物的理解。 1.3 把人作为“中介”的思维方式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无法得出存在者存在的意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提出了人们只能认识“客观事物”而不能认识“物自体”。海德格尔之前的哲学家,没有区分出“存在者”与“存在”,所以康德说的“物自体”等同于“物的自为存在”,也就是事物这个存在者自身存在的根据[5]。但凡我们用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只能是存在者,无论是思维的物还是自然的物,而存在是不能作为对象的[6]。如果说存在者是能感知或是有广延的物,那么存在就基本等同于“不存在”或者称之为“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顺着存在者逆向研究事物的本质却总是发现“無”的原因。即使是自然科学中组成物质的最原始的“上帝粒子”都还没找到,我们又如何能从体育事物中寻找到体育的“本质”呢?所以,体育概念无法从外部“观察”,而只能是个体的理解,理解体育存在的“无”。
黑格尔的哲学,依然是主客思维的延续。为了弥补知性思维的缺陷,解决主体无法到达客体的问题,黑格尔用“精神”统一了所有的思维物与自然物,它从低级别的“意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绝对知识”[7]。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意识无法到达存在的问题,因为所谓客体意识也和主体意识一样是存在者。黑格尔把个体性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中介,“精神”扬弃了自我意识,从而达到概念阶段[8]。与康德的“人是目的”的命题不同,黑格尔认为“人是中介”,只有“精神”才是实体。例如人(个体性)通过运动技术(普遍性)的练习,而形成自己的动作(特殊性)。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学习过程)被扬弃达到运动技术自动化。黑格尔的“扬弃”其实是精神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精神”从主体走进客体,经过第一次否定,再从客体回到主体,经过第二次否定,“精神”从“自我意识”升级成为概念,作为个体的意识,在完成了精神的使命后被扬弃。用这种理论来解释运动技术自动化以后的人的行为,就是人扬弃了自己的意识,是“精神”从整体上把握了动作。
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颠倒,用“物质”来取代“精神”,人依然是“中介”,最后这个“概念”成为某种“物质规律”而已。比起前两种思维方式所得出的体育概念不能令人满意来说,最后这种思维方式才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待体育事物的方式。运动技战术的教学、运动员的行为规范、比赛规则的制定、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等等内容,都是建立在这种概念之上。这种辩证思维的体育概念不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它是最具体也是最抽象的,是精神运动的过程。总之,体育是一种精神,但是个体一旦将其作为概念把握,就要扬弃个体的主观意识。因为在古典哲学里,人的主体性等于人的意识。例如运动技术自动化这种现象,要么用唯心辩证法解释为体育精神代替了意识,要么用唯物辩证法解释为肌肉记忆取代了意识。总之,不再是那个原本的自己了。其实,体育事物更多的需要亲身实践而不是理论思考,它的概念的把握不需要自然科学那样的论证结果,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于“意识”这个东西,它的概念就是人对体育事物的整体把握。只是,人的思维模式深陷在主客二分的窠臼中,看不到“整体把握”背后的“无”,所以才人为设定其他的东西。本文认为体育概念是人对体育事物整体把握,把握的意思是“无意识的理解”。体育事物不仅仅包括器械、场地、规则等存在者,还有最特殊的存在者——人,也只有通过人才能理解存在者的存在,包括自己存在的意义。
2 体育中人的存在
存在论与认识论不同,后者建立在意识之上,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通常我们认为的学习活动,是主体的意识“进入”客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客体。例如我们学习运动技术,一般认为是首先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表象,通过实践的反馈不断矫正这个表象,从而建立我们的动作,我们就算是掌握这门技术了。但是意识只能作用于有限的特殊事物,那么从有限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概念,从有限上升到无限,有什么根据呢? 存在论并不把事物作为意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对象,而是海德格尔认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人并不是通过意识认识单独的事物然后用意识把它们整合成整体,而是人本身就生存在所有事物组成的意义整体之中[6]。在此整体之中人并不需要发明语言将某个单独的事物表达出来,因为人已经理解了这些事物存在的意义。意识行为是把这种理解指出来,让别人“看”到,所以认识论是建立在存在论的基础之上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会从生活中发展出如此多的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呢?例如体育事物组成的世界?那是因为人在这个意义整体中不只是理解了事物存在的意义,而且还理解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人在使用自然工具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文明,这是因为人在理解自身存在的基础上,通过意识的作用把这种理解展现出来,体育运动才能创造出来。所以体育概念是指体育中的人对自己的特殊理解方式。如果没有这种特殊性,体育就不会从战争、游戏、祭祀等等其他事物中创造出来。同理,如果人们在体育运动中不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体育就退回到战争、游戏、祭祀等等其他的事物,甚至是消失。
有学者认为体育中的人事后的口述可以把研究者带回到现场[9]。这种陈述是通过主观意识的回忆形成,已经被意识加工过了。从存在论上阐述体育中人的存在,需要经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我们观察到的“经验”,然后用“事实性释义学”的方法表述出来。简单说,就是胡塞尔提出的“回到事情本身”。传统认识论建立在精确的计算之上,将可经验事物通过“质”或者“量”的转换,从其本来的意义整体中剥夺出来,这样使事物失去了源始的存在基础,也就失去了“客观性”[6]。体育中的人如果是从意识开始,那么为了解释概念阶段的无意识,就需要借助“扬弃”这个概念。而存在论认为,体育中的人是从无意识的我开始,达到概念的阶段也就不需要其他概念的解释,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视角来描述体育中的人如何理解体育世界中的存在者——人和非人的存在者。
2.1 从“无我”到“物我”的存在方式
体育中人最原始的存在方式到底是身体还是意识?传统认知理论认为是意识,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是身体[10]。内隐认知理论认为内隐认知比外显认知具有更强力、无意识、自动性、迁移性等等优点[11]。互动理论奠基者米德认为意识分为“主我”与“客我”两种意识[12]。这些理论都认为单一的认识理论不足以解释人复杂的学习现象,但是都没有摆脱“主客”思维,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基于人的主体性。体育存在论认为,体育中的人一开始是没有主体性,是“无我”的状态。当他接触到体育事物,他就要尝试去展示他对事物的理解,这并不是从意识开始的,也不是从身体开始的,而是从“情绪”开始[6]。例如,小孩子看见滚动的皮球情不自禁去追逐。通过一种情绪的带入,表明他处于体育事物组成的意义整体之中。这就是从“无我”到“物我”的过程。即使是成年人开始从事体育运动,他的情绪已经被意识掩盖,但是在运动前依然会出现焦虑、恐慌、兴奋等情绪,这种不自主的状态表明他在自身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体育之中。 从情绪开始,人就被投进到体育世界中,然后他就只能去理解这个世界并且将这个世界展示出来,除非他脱离这个世界。但是人生存着,他总是在某个世界中。在此过程中,人对体育的理解,也就是体育概念从“无我”一步步地充实自己,这个充实是内容,是体育事物所组成的意义整体,也就是“物我”。“物我”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从体型、行为习惯、运动技能等等方面,都已经彻底融入了体育这个世界的整体之中。
“物我”其实也是另一种“无我”,因为展示的是公共的观点或者物质的规律,他并没有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況呢?因为人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规定自己有意识与无意识状态。意识就像浮在“我”之上的东西,人会把自己的每次理解都看成是意识的作用,因为意识必然会把自己固定在某个现成的物上,使“我”从结果上来理解自己。例如,我们在投篮命中率不高的情况下会反思自己的动作,经过有意识的调整后命中率又上去了,我们会将其归功于意识的功劳。但是很多研究证实了意识对运动流畅状态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破坏运动流畅状态[13]。从“无我”到“物我”,其实是意识对人的异化。
英文单词“play”,把体育中人的“物化”勾勒了出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play”可以与空间概念词语构成隐喻认知,而“玩”这方面是空缺[14]。人在“play”中,已经前理论地理解身体将要做出的行为范围,这种理解是从模糊到清晰的。但是“play”还有“扮演”的意思。很多研究把“play”理解为游戏,就是在一种规则下扮演某个角色,并且认为这是体育的起源方式。不可否认,体育不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有很多的形式是从其他领域“移植”过来,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其他的事物演变成如今的体育项目。但是一个游戏里面的内容可以一千多年保持不变,而体育项目则不行。阿伦·古特曼在《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中对play、gams、contests、sports做出了区分[15]。所以人在“play”状态下,一般会从“玩”发展成“扮演”,虽然看起来有十分熟练的运动技能,但是他有可能不再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2.2 从“物我”到“本我”的存在方式
在有关内隐认知的实验中,大量证据表明,意识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充足的时间和合适的信息容量。要想观察到人的内隐学习方式,实验条件都比较苛刻,需要进入特定的学习环境,迫使人的意识产生“注意瞬脱”现象,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内,提供一定的信息负荷,外显认知失效,内隐认知开始浮现出来[16]。有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员更容易进入注意瞬脱的状态,也就是说,随着反应时间缩短,信息负荷增大,运动员更容易进入无意识的学习状态[17]。这说明,在意识的表层下面,人们依然可以完成任务,甚至是做出高难度的动作。这种行为背后的“主体”并不是一个相对于外在客体的主体,而是一个融入周围环境的主体。所以这种主体并不需要从外部去认识客体,因为他已经内隐地理解了它们存在的意义。这种理解相对于意识的认识也有缺点,那就是它无法表达出来,一旦表达出来就只是一个体育事物,而不是这些事物存在的意义。所以,人在体育中的“物我”表达出来就是身体行为,身体行为也只是体育事物,这些特定的行为就被记录下来成为“运动技术”。例如“文字”“数字”“姿势”等等都是从其他事物中产生的“符号”。“符号”只能表达意识的内容,而不能表达“本我”的内容,这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
在体育中,潜藏在意识之下一直在发挥作用的“本我”,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被自己发现,但是转瞬即逝。他依然是某种情绪带来的,那就是“畏惧”。例如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与平时的练习情况不同,但是却需要自己做出抉择,随着时间的临近,就会发现平时发号施令的主体不见了,自己面对的是未知的境界,自己的身体也不听使唤,这就会让人产生“畏惧”的情绪。体育中的人经常会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在“本我”面前溜掉,就会失去发现自己存在意义的机会。例如,足球运动员在教学中依据年龄进行分组,如果两个年龄有一定差距的孩子在互相竞争,年龄大的往往意识更加成熟,更不容易带到“本我”的面前,如果一直以“物我”的状态成长,他就根本不会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也不会真正地理解体育概念[18]。
体育运动与其他事物不同,更加注重从幼儿阶段开始训练。如果从认识论来说,年龄越大越占优势。体育运动仅仅从技能评价来说,年龄确实占有优势,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来说,越是儿童时期练习,基础更为牢固。这种“基础”建立在对“本我”的理解之上。“本我”的理解用存在论来阐述,可以描述为“正在存在”,“物我”可以描述为“已经存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物我”把自己从过去带到当前,“本我”把自己从未来带到当前。所以“本我”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体育只是一种现实的重演,则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就好比一场比赛的胜负通过理论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体育就会演变成“戏剧”而失去体育的本质。当体育中的人理解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因它不确定而“畏惧”,而是乐于发现它强大的力量,可以说这个人就真正理解了体育概念。
3 体育存在本身
体育中人的理解就是对自己存在的展示,无论是“物我”还是“本我”,都是他的存在,但是体育存在本身却需要在“本我”的理解之上才能被揭示。体育存在本身是体育中人的“本我”理解的整体性。从认识论的角度,体育概念是普遍性,体育事物是特殊性,我们可以从特殊事物中抽象出体育概念,把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什么。从存在论的角度,体育存在本身是普遍性,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是特殊性,只是体育存在本身不是存在者,不是实体,它是体育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所以不是从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性,而是阐述体育存在本身的结构,即体育存在者、体育中人的存在和体育存在本身如何形成整体关系。体育概念的整体性是研究者对形式逻辑的无力感而发出的呐喊,如果体育概念依然是从体育事物中抽象出来,这种整体性无法从体育自身得出[19]。体育存在者是组成体育意义整体的必要结构,体育中的人把体育存在者的意义展示出来,并且把自己存在的意义一并展示出来,体育存在本身是体育中的人对体育存在者意义整体的超越,这个超越的过程能够理解和展示并且被意识进行综合加工而成为新的体育存在者。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个超越的结构阐述出来。 3.1 体育存在的超越性
存在不是存在者,它必须也必定超越存在者本身,即它和它的结构总是在一切存在者及其属性之外[20]。超越性是一般存在的本质,当然也是体育存在的本质,如果失去超越性,体育不会存在。体育不是个别的体育事物的集合,例如足球、足球场地、足球运动员、足球规则、足球运动技术等等事物组成了足球运动。它们并不像原子组成分子那样的集合体。体育中每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所有事物组成了一个意义整体。如果一个高尔夫球落在了与世隔绝小山村,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意义整体不是存在者,它能够被体育中的人先验地理解,是人们能够参与体育的前提,否则我们看见一个足球和一个球门也不知道要把足球踢进球门。当然体育事物也与非体育事物处于意义整体中,例如足球、生产足球、销售足球等等一系列的人与事物也处于一个意义整体之中。所以,体育事物所组成的意义整体是一个小世界,处于更大的世界之中。体育运动早期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取材方便。例如田径运动中的铁饼、标枪,一开始就是战斗武器,甚至运动员也只是在比试战斗技巧而已,是一种偶然的事物。但是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场地器材专门化、运动技术专门化,体育事物就与开始的事物大不一样。这些事物变化的原因,是处于体育意义整体中的人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展示,也就是“本我”的理解自己的存在而产生的。
在体育中存在,就具有超越性。前文已经分析过,“无我”“物我”“本我”都只是体育中的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这种理解并不是主观意志的选择,而是一种存在状态,它们都具有超越性,但是只有“本我”状态下,才能理解并展示出来。体育中的“本我”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它超越意识和意识产生的所有存在者,走到“现在”的前面,是尚未发生之事的存在,也就只能是一種能在。无论是集体项目或者是个人项目、同场竞技还是隔网对抗,体育项目中如果没有超越的机制,就如人没有了生命。前文的分析中表明人如果要从“物我”状态进入“本我”状态,不能受到意识的干扰,要逼迫意识不能发挥作用。体育中的人无论是使用器械还是与他人的互动,都必须面临一定时间内处理复杂信息的情况。例如控球之后的选择、体操的落地之前的身体控制、跳水的落水之前的身体控制、对方肢体打过来的躲闪等等。在意识逃离之际,“本我”才算是恢复“主体”的地位,完全地占有身体。学者们追问体育的逻辑起点,不约而同地都与“身体”有关,例如“身体行为”“体力活动”“身体练习” 等[21]。体育运动必然与身体有关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在“本我”状态下,身体行为是处理短时间复杂情况的无意识选择,属于存在论问题。
3.2 体育存在的整体性
人并不只是在体育中存在具有超越性,现实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正是因为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就必然要超越,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那么体育事物为什么会与其他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呢?答案就在于“本我”理解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最终目的,也就说“本我”理解始终是对自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通过身体行为而展现。体育存在是借助身体符号成为历史事物,有些事物的存在主要是借助文字、数字、音律、图画等等成为历史事物。文字与图画无疑是最容易保存下来的,但并不是最容易理解的。在“本我”理解基础上,身体、行为、历史这三者组成了一个整体,而与其他事物的存在有了明显区别。有学者认为相较于形而上学范式,现象学范式下的体育哲学身体研究在理论观念上秉承了身心一元的论调,将人视为一个包含了身体、心智、社会历史背景的整体性的人[22]。
从存在论探讨体育概念,并不能把体育概念定义为是什么东西,而是体育事物为何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存在着,只要我们尝试着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就达到了目的。梅洛·庞蒂批判行为主义理论把人的行为看成是条件反射,他认为身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具有综合与判断的能力[23]。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正如前文分析所指,人只要处于某种环境之中,在他把视线聚焦到某个事物之前,他就已经对整个环境有了某种程度的理解。那么他的身体行为就不是平时理解的那种盲目或者机械的反应,也不仅仅是经过意识“计算”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对自己在此环境中存在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统观的和不可描述的。所以,身体在极短时间内做出的复杂行为,就是排除了主观意识的作用,而完全是这种统观的理解,也就是对体育的“本我”理解。这种行为并不是一开始就完美的解决问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它的进展十分缓慢,但它的每一步都是在超越自我,也就是说以自己的可能性存在。直到这些行为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它们就从可能性固定下来,并且塑造身体,变成特定的行为,从而产生体育事物。体育事物作为历史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结果,而是基于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的理解创造出来。体育史并不是体育事物通过世俗的时间串联起来的东西,而是体育存在本身就有历史性。
身体、行为、历史构成了体育存在的整体,而人又在这个整体中“本我”地理解自己。例如,生产劳动、戏剧中也有着相当多的专门动作,但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去理解自己,而是理解他物或者他人。体育存在者、体育存在本身、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的理解,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类似于DNA的螺旋结构。而能够被我们从外部观察的只有体育存在者,如各种运动项目、各种运动规则、各种运动形式。只能在特殊的情况下被观察到的是对自己存在的理解,而完全不可描述的是体育存在本身。所以体育概念不是规定体育是什么,而只能描述体育如何存在。这个过程中,人并不需要被“扬弃”,而是始终都在事实之中,并且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4 小结
体育概念如果是从具体的体育项目中抽象出的某类事物,那么这个事物根本就没有本质,因为从存在者只能找到存在者。本质是存在的根据,不是存在者的根据。根据是人在世界中向着能在的自由存在[24]。所以体育的本质是体育中的人向着自己的可能性存在。体育存在的意义,不在历史中,也不在场地器械中,也不在身体动作中,而是与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本我”理解有关,只有从体育中人的存在入手,我们才能窥见隐藏在体育现象背后的存在结构。体育运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根源就在于体育中的人有着独特的存在方式。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想“本我”地理解自己必须经历重大的人生变故才有可能,这种情况塑造的就不仅仅是身体,而是整个人生。所以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体育中的人,在“本我”地理解层次上,有着更多时间与空间来展示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才是体育真正的价值所在。虽然,人们可以在主观意识上,选择自己参与体育的目的,但是如果一项体育运动中的人无法“本我”地理解自己的存在,这项运动就将失去超越性,紧接着这个整体就会分崩离析,它要么成为别的事物,要么渐渐消失,只能在历史资料中被记录。 参考文献:
[1]孙旭静,付杰.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反思与超越[J/OL].[2020-06-21].体育学刊,https://doi.org/10.16237/j.cnki.cn44-1404/g8.20200604.002.
[2]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2):8-12.
[3]韩丹.论体育概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6):1-11.
[4]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7(12):1-5.
[5]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5.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
[7]黑格爾.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8]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6.
[9]张震.身体的诠释——《体育与科学》工作坊学术沙龙“体认的运动心灵塑造与显现论的运动身体图式”主题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7,38(6):16-21.
[10]叶浩生.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3,45(4):481-488.
[11]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6-63.
[12]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55.
[13]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体育科学,2005(3):85-94.
[14]杜雪梅. 对英汉语教学中“玩”与“play”的文化语义认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5]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等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3-16.
[16]王树明,季浏.内隐学习对运动员注意瞬脱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281-285.
[17]王树明.记忆负荷对运动员注意瞬脱影响的试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2):93-98.
[18]约根·格哈茨,米夏埃尔·穆茨,陈燕.对世上最美小事的实证研究:足球和社会科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60-69.
[19]刘丽娜.体育系统整体观解读与概念研究思考[J].体育学刊,2019,26(6):8-12.
[20]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55.
[21]方千华,王润斌,徐建华,等.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J].体育科学,2017,37(6):3-23.
[22]高强,程一帆.从“体育哲学中的身体”到“体育中的身体”——对体育哲学身体研究范式的现象学批判与重建[J].体育科学,2019,39(4):29-38.
[23]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 杨大春,张尧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4]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43-205.
关键词:体育概念;存在论;超越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20)06-0097-06
Abstract:The study of sports concepts is constrained by the way of thinking of researchers. It has always been deeply trapped in the dichotomy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It regards sports concepts as beings or finds sports concepts from beings. Researchers cannot grasp sports concepts from the outside through subjective thinking, instead, must rely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 in sports. Unlike dialectical logic that treats people as an intermediary for the self-realization of sports spirit, sports ontology holds that the concept of sports does not need to abandon self-awareness, but that people are a priori in the world of sports and understand themselves as "selfless". There are two states of "object self" and "inner self". It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state of "self" that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the existence of people in sports and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itself can be grasped as a concept from the whole.
Key words:sports concept; ontology; transcendence; integrity
體育的事实若论其古老程度,与人类其他文化不相上下,但体育的科学在我国到现在还委身于教育学之下。即使在当今世界,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概念却还没有找到一个坚实的地基,导致体育科学的内容四分五裂。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观点不同,其二是某一思维本身产生。这两种原因互相交织,争论不断[1]。所以,体育概念的研究需要拨云见日,理清思路,然后才能向前迈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体育概念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找到体育概念研究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思维模式,用事实性释义学的研究方法,把体育中人的存在作为起点而不是把体育看成客体的主观意识为起点,揭示出体育概念研究的真正目的:体育如何存在。
1 体育概念研究的思维分析
体育概念在我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体育这个词和现实的体育运动交织在一起,体育是指那些常见的身体活动的统称[2]。随着体育事物的发展,常识的体育观念已经“装不下”体育的内容了,例如普通人作为强身健体的篮球运动和竞技体育的篮球运动,无论是技战术还是运动目标,都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异。于是,体育概念和体育事物开始分离,“体育”进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而体育事物成为研究者的客观对象。体育概念的研究就这样开始了。
1.1 把概念当作现成事物的思维方式
“真义体育观”第一个向常识的体育观念发起挑战,该理论认为体育事物的发展已经偏离了“正统”体育概念,因为通过相关史料和文字记载,“体育”起源于近代欧洲的“physical education”,所以体育概念唯一符合的对象就是“身体教育”[3]。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在“体育概念(已知)=体育事物(未知)”这个等式中,把体育概念当作现成的,然后用来规定什么是体育事物。这种观点看似很客观,因为有文字明确记载,但是这种“拿来主义”搞错了方向,因为“physical education”并不是体育概念,也只是体育概念产生的一个事物,不然我们如何能把与“体育”这个词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所以真义体育观的研究者根本就没有触及到概念的领域,而是一直都在客观的对象之中。
1.2 在现成事物中寻找概念的思维方式
体育概念研究的目的,正是因为“体育”存在的意义是未知的,如果体育概念也是一个现成存在的体育事物,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确定,就不需要学者去研究了,用公式表示为:体育概念(未知)=体育事物(已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开始作用于客观的体育事物,直接把体育运动看成是可经验的自然物质,用属加种差的方法进行“科学”定义,或者是对体育的外部形态抽丝剥茧。这种思维模式就好比是把体育进行解剖,最后却没有发现任何可靠的“本质”。不像物质有一个内核,而体育概念往外没有确定的“类”,往内也没有确定的“质”或者是唯一的“质”。研究者只能从外部将体育概念限定在某个范围[4]。例如身体行为加上强身健体或者是人类文化等等。这种思维模式把客观的体育看作和物质是一样的现成事物,从外部进行研究,而完全不需要体育运动中的人的视角。这就好比一个没有体育运动经历的人,用所谓理论的方法,就能掌握体育概念了?这种理论其实证实了现实中的体育运动,虽然是由场地器械和人的身体行为组成,属于存在者的范畴,但是体育概念并不属于存在者的范畴,而是这些存在者为什么存在的原因,属于存在的范畴。从存在者只能逆向推理到存在者,例如对器械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它的物质构成,对人的动作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完成动作的过程。这显然达不到研究者研究体育事物的期望,而只能加以主观的限制,才能符合常识。所以体育概念与体育事物并不是对等的,而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体育概念并不能从外部的“观察”得出,而只能是体育中的人对所从事的体育事物的理解。 1.3 把人作为“中介”的思维方式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无法得出存在者存在的意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提出了人们只能认识“客观事物”而不能认识“物自体”。海德格尔之前的哲学家,没有区分出“存在者”与“存在”,所以康德说的“物自体”等同于“物的自为存在”,也就是事物这个存在者自身存在的根据[5]。但凡我们用来作为研究对象的,只能是存在者,无论是思维的物还是自然的物,而存在是不能作为对象的[6]。如果说存在者是能感知或是有广延的物,那么存在就基本等同于“不存在”或者称之为“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顺着存在者逆向研究事物的本质却总是发现“無”的原因。即使是自然科学中组成物质的最原始的“上帝粒子”都还没找到,我们又如何能从体育事物中寻找到体育的“本质”呢?所以,体育概念无法从外部“观察”,而只能是个体的理解,理解体育存在的“无”。
黑格尔的哲学,依然是主客思维的延续。为了弥补知性思维的缺陷,解决主体无法到达客体的问题,黑格尔用“精神”统一了所有的思维物与自然物,它从低级别的“意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绝对知识”[7]。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意识无法到达存在的问题,因为所谓客体意识也和主体意识一样是存在者。黑格尔把个体性作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中介,“精神”扬弃了自我意识,从而达到概念阶段[8]。与康德的“人是目的”的命题不同,黑格尔认为“人是中介”,只有“精神”才是实体。例如人(个体性)通过运动技术(普遍性)的练习,而形成自己的动作(特殊性)。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学习过程)被扬弃达到运动技术自动化。黑格尔的“扬弃”其实是精神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精神”从主体走进客体,经过第一次否定,再从客体回到主体,经过第二次否定,“精神”从“自我意识”升级成为概念,作为个体的意识,在完成了精神的使命后被扬弃。用这种理论来解释运动技术自动化以后的人的行为,就是人扬弃了自己的意识,是“精神”从整体上把握了动作。
如果把这种思维方式颠倒,用“物质”来取代“精神”,人依然是“中介”,最后这个“概念”成为某种“物质规律”而已。比起前两种思维方式所得出的体育概念不能令人满意来说,最后这种思维方式才是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待体育事物的方式。运动技战术的教学、运动员的行为规范、比赛规则的制定、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等等内容,都是建立在这种概念之上。这种辩证思维的体育概念不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它是最具体也是最抽象的,是精神运动的过程。总之,体育是一种精神,但是个体一旦将其作为概念把握,就要扬弃个体的主观意识。因为在古典哲学里,人的主体性等于人的意识。例如运动技术自动化这种现象,要么用唯心辩证法解释为体育精神代替了意识,要么用唯物辩证法解释为肌肉记忆取代了意识。总之,不再是那个原本的自己了。其实,体育事物更多的需要亲身实践而不是理论思考,它的概念的把握不需要自然科学那样的论证结果,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于“意识”这个东西,它的概念就是人对体育事物的整体把握。只是,人的思维模式深陷在主客二分的窠臼中,看不到“整体把握”背后的“无”,所以才人为设定其他的东西。本文认为体育概念是人对体育事物整体把握,把握的意思是“无意识的理解”。体育事物不仅仅包括器械、场地、规则等存在者,还有最特殊的存在者——人,也只有通过人才能理解存在者的存在,包括自己存在的意义。
2 体育中人的存在
存在论与认识论不同,后者建立在意识之上,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通常我们认为的学习活动,是主体的意识“进入”客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客体。例如我们学习运动技术,一般认为是首先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表象,通过实践的反馈不断矫正这个表象,从而建立我们的动作,我们就算是掌握这门技术了。但是意识只能作用于有限的特殊事物,那么从有限的事物中获得普遍的概念,从有限上升到无限,有什么根据呢? 存在论并不把事物作为意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对象,而是海德格尔认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人并不是通过意识认识单独的事物然后用意识把它们整合成整体,而是人本身就生存在所有事物组成的意义整体之中[6]。在此整体之中人并不需要发明语言将某个单独的事物表达出来,因为人已经理解了这些事物存在的意义。意识行为是把这种理解指出来,让别人“看”到,所以认识论是建立在存在论的基础之上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会从生活中发展出如此多的形形色色的不同事物呢?例如体育事物组成的世界?那是因为人在这个意义整体中不只是理解了事物存在的意义,而且还理解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人在使用自然工具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文明,这是因为人在理解自身存在的基础上,通过意识的作用把这种理解展现出来,体育运动才能创造出来。所以体育概念是指体育中的人对自己的特殊理解方式。如果没有这种特殊性,体育就不会从战争、游戏、祭祀等等其他事物中创造出来。同理,如果人们在体育运动中不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体育就退回到战争、游戏、祭祀等等其他的事物,甚至是消失。
有学者认为体育中的人事后的口述可以把研究者带回到现场[9]。这种陈述是通过主观意识的回忆形成,已经被意识加工过了。从存在论上阐述体育中人的存在,需要经过“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处理我们观察到的“经验”,然后用“事实性释义学”的方法表述出来。简单说,就是胡塞尔提出的“回到事情本身”。传统认识论建立在精确的计算之上,将可经验事物通过“质”或者“量”的转换,从其本来的意义整体中剥夺出来,这样使事物失去了源始的存在基础,也就失去了“客观性”[6]。体育中的人如果是从意识开始,那么为了解释概念阶段的无意识,就需要借助“扬弃”这个概念。而存在论认为,体育中的人是从无意识的我开始,达到概念的阶段也就不需要其他概念的解释,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的视角来描述体育中的人如何理解体育世界中的存在者——人和非人的存在者。
2.1 从“无我”到“物我”的存在方式
体育中人最原始的存在方式到底是身体还是意识?传统认知理论认为是意识,具身认知理论认为是身体[10]。内隐认知理论认为内隐认知比外显认知具有更强力、无意识、自动性、迁移性等等优点[11]。互动理论奠基者米德认为意识分为“主我”与“客我”两种意识[12]。这些理论都认为单一的认识理论不足以解释人复杂的学习现象,但是都没有摆脱“主客”思维,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基于人的主体性。体育存在论认为,体育中的人一开始是没有主体性,是“无我”的状态。当他接触到体育事物,他就要尝试去展示他对事物的理解,这并不是从意识开始的,也不是从身体开始的,而是从“情绪”开始[6]。例如,小孩子看见滚动的皮球情不自禁去追逐。通过一种情绪的带入,表明他处于体育事物组成的意义整体之中。这就是从“无我”到“物我”的过程。即使是成年人开始从事体育运动,他的情绪已经被意识掩盖,但是在运动前依然会出现焦虑、恐慌、兴奋等情绪,这种不自主的状态表明他在自身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体育之中。 从情绪开始,人就被投进到体育世界中,然后他就只能去理解这个世界并且将这个世界展示出来,除非他脱离这个世界。但是人生存着,他总是在某个世界中。在此过程中,人对体育的理解,也就是体育概念从“无我”一步步地充实自己,这个充实是内容,是体育事物所组成的意义整体,也就是“物我”。“物我”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从体型、行为习惯、运动技能等等方面,都已经彻底融入了体育这个世界的整体之中。
“物我”其实也是另一种“无我”,因为展示的是公共的观点或者物质的规律,他并没有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況呢?因为人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规定自己有意识与无意识状态。意识就像浮在“我”之上的东西,人会把自己的每次理解都看成是意识的作用,因为意识必然会把自己固定在某个现成的物上,使“我”从结果上来理解自己。例如,我们在投篮命中率不高的情况下会反思自己的动作,经过有意识的调整后命中率又上去了,我们会将其归功于意识的功劳。但是很多研究证实了意识对运动流畅状态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会破坏运动流畅状态[13]。从“无我”到“物我”,其实是意识对人的异化。
英文单词“play”,把体育中人的“物化”勾勒了出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play”可以与空间概念词语构成隐喻认知,而“玩”这方面是空缺[14]。人在“play”中,已经前理论地理解身体将要做出的行为范围,这种理解是从模糊到清晰的。但是“play”还有“扮演”的意思。很多研究把“play”理解为游戏,就是在一种规则下扮演某个角色,并且认为这是体育的起源方式。不可否认,体育不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有很多的形式是从其他领域“移植”过来,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其他的事物演变成如今的体育项目。但是一个游戏里面的内容可以一千多年保持不变,而体育项目则不行。阿伦·古特曼在《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中对play、gams、contests、sports做出了区分[15]。所以人在“play”状态下,一般会从“玩”发展成“扮演”,虽然看起来有十分熟练的运动技能,但是他有可能不再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2.2 从“物我”到“本我”的存在方式
在有关内隐认知的实验中,大量证据表明,意识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充足的时间和合适的信息容量。要想观察到人的内隐学习方式,实验条件都比较苛刻,需要进入特定的学习环境,迫使人的意识产生“注意瞬脱”现象,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内,提供一定的信息负荷,外显认知失效,内隐认知开始浮现出来[16]。有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员更容易进入注意瞬脱的状态,也就是说,随着反应时间缩短,信息负荷增大,运动员更容易进入无意识的学习状态[17]。这说明,在意识的表层下面,人们依然可以完成任务,甚至是做出高难度的动作。这种行为背后的“主体”并不是一个相对于外在客体的主体,而是一个融入周围环境的主体。所以这种主体并不需要从外部去认识客体,因为他已经内隐地理解了它们存在的意义。这种理解相对于意识的认识也有缺点,那就是它无法表达出来,一旦表达出来就只是一个体育事物,而不是这些事物存在的意义。所以,人在体育中的“物我”表达出来就是身体行为,身体行为也只是体育事物,这些特定的行为就被记录下来成为“运动技术”。例如“文字”“数字”“姿势”等等都是从其他事物中产生的“符号”。“符号”只能表达意识的内容,而不能表达“本我”的内容,这就是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
在体育中,潜藏在意识之下一直在发挥作用的“本我”,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被自己发现,但是转瞬即逝。他依然是某种情绪带来的,那就是“畏惧”。例如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遇到突发情况,与平时的练习情况不同,但是却需要自己做出抉择,随着时间的临近,就会发现平时发号施令的主体不见了,自己面对的是未知的境界,自己的身体也不听使唤,这就会让人产生“畏惧”的情绪。体育中的人经常会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在“本我”面前溜掉,就会失去发现自己存在意义的机会。例如,足球运动员在教学中依据年龄进行分组,如果两个年龄有一定差距的孩子在互相竞争,年龄大的往往意识更加成熟,更不容易带到“本我”的面前,如果一直以“物我”的状态成长,他就根本不会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也不会真正地理解体育概念[18]。
体育运动与其他事物不同,更加注重从幼儿阶段开始训练。如果从认识论来说,年龄越大越占优势。体育运动仅仅从技能评价来说,年龄确实占有优势,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来说,越是儿童时期练习,基础更为牢固。这种“基础”建立在对“本我”的理解之上。“本我”的理解用存在论来阐述,可以描述为“正在存在”,“物我”可以描述为“已经存在”。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物我”把自己从过去带到当前,“本我”把自己从未来带到当前。所以“本我”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可能性”。如果体育只是一种现实的重演,则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就好比一场比赛的胜负通过理论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体育就会演变成“戏剧”而失去体育的本质。当体育中的人理解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因它不确定而“畏惧”,而是乐于发现它强大的力量,可以说这个人就真正理解了体育概念。
3 体育存在本身
体育中人的理解就是对自己存在的展示,无论是“物我”还是“本我”,都是他的存在,但是体育存在本身却需要在“本我”的理解之上才能被揭示。体育存在本身是体育中人的“本我”理解的整体性。从认识论的角度,体育概念是普遍性,体育事物是特殊性,我们可以从特殊事物中抽象出体育概念,把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什么。从存在论的角度,体育存在本身是普遍性,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是特殊性,只是体育存在本身不是存在者,不是实体,它是体育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所以不是从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中抽象出一个普遍性,而是阐述体育存在本身的结构,即体育存在者、体育中人的存在和体育存在本身如何形成整体关系。体育概念的整体性是研究者对形式逻辑的无力感而发出的呐喊,如果体育概念依然是从体育事物中抽象出来,这种整体性无法从体育自身得出[19]。体育存在者是组成体育意义整体的必要结构,体育中的人把体育存在者的意义展示出来,并且把自己存在的意义一并展示出来,体育存在本身是体育中的人对体育存在者意义整体的超越,这个超越的过程能够理解和展示并且被意识进行综合加工而成为新的体育存在者。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这个超越的结构阐述出来。 3.1 体育存在的超越性
存在不是存在者,它必须也必定超越存在者本身,即它和它的结构总是在一切存在者及其属性之外[20]。超越性是一般存在的本质,当然也是体育存在的本质,如果失去超越性,体育不会存在。体育不是个别的体育事物的集合,例如足球、足球场地、足球运动员、足球规则、足球运动技术等等事物组成了足球运动。它们并不像原子组成分子那样的集合体。体育中每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所有事物组成了一个意义整体。如果一个高尔夫球落在了与世隔绝小山村,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意义整体不是存在者,它能够被体育中的人先验地理解,是人们能够参与体育的前提,否则我们看见一个足球和一个球门也不知道要把足球踢进球门。当然体育事物也与非体育事物处于意义整体中,例如足球、生产足球、销售足球等等一系列的人与事物也处于一个意义整体之中。所以,体育事物所组成的意义整体是一个小世界,处于更大的世界之中。体育运动早期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取材方便。例如田径运动中的铁饼、标枪,一开始就是战斗武器,甚至运动员也只是在比试战斗技巧而已,是一种偶然的事物。但是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场地器材专门化、运动技术专门化,体育事物就与开始的事物大不一样。这些事物变化的原因,是处于体育意义整体中的人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展示,也就是“本我”的理解自己的存在而产生的。
在体育中存在,就具有超越性。前文已经分析过,“无我”“物我”“本我”都只是体育中的人对自己存在方式的理解,这种理解并不是主观意志的选择,而是一种存在状态,它们都具有超越性,但是只有“本我”状态下,才能理解并展示出来。体育中的“本我”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它超越意识和意识产生的所有存在者,走到“现在”的前面,是尚未发生之事的存在,也就只能是一種能在。无论是集体项目或者是个人项目、同场竞技还是隔网对抗,体育项目中如果没有超越的机制,就如人没有了生命。前文的分析中表明人如果要从“物我”状态进入“本我”状态,不能受到意识的干扰,要逼迫意识不能发挥作用。体育中的人无论是使用器械还是与他人的互动,都必须面临一定时间内处理复杂信息的情况。例如控球之后的选择、体操的落地之前的身体控制、跳水的落水之前的身体控制、对方肢体打过来的躲闪等等。在意识逃离之际,“本我”才算是恢复“主体”的地位,完全地占有身体。学者们追问体育的逻辑起点,不约而同地都与“身体”有关,例如“身体行为”“体力活动”“身体练习” 等[21]。体育运动必然与身体有关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在“本我”状态下,身体行为是处理短时间复杂情况的无意识选择,属于存在论问题。
3.2 体育存在的整体性
人并不只是在体育中存在具有超越性,现实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正是因为人只要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就必然要超越,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那么体育事物为什么会与其他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呢?答案就在于“本我”理解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最终目的,也就说“本我”理解始终是对自己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通过身体行为而展现。体育存在是借助身体符号成为历史事物,有些事物的存在主要是借助文字、数字、音律、图画等等成为历史事物。文字与图画无疑是最容易保存下来的,但并不是最容易理解的。在“本我”理解基础上,身体、行为、历史这三者组成了一个整体,而与其他事物的存在有了明显区别。有学者认为相较于形而上学范式,现象学范式下的体育哲学身体研究在理论观念上秉承了身心一元的论调,将人视为一个包含了身体、心智、社会历史背景的整体性的人[22]。
从存在论探讨体育概念,并不能把体育概念定义为是什么东西,而是体育事物为何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存在着,只要我们尝试着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就达到了目的。梅洛·庞蒂批判行为主义理论把人的行为看成是条件反射,他认为身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具有综合与判断的能力[23]。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正如前文分析所指,人只要处于某种环境之中,在他把视线聚焦到某个事物之前,他就已经对整个环境有了某种程度的理解。那么他的身体行为就不是平时理解的那种盲目或者机械的反应,也不仅仅是经过意识“计算”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对自己在此环境中存在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统观的和不可描述的。所以,身体在极短时间内做出的复杂行为,就是排除了主观意识的作用,而完全是这种统观的理解,也就是对体育的“本我”理解。这种行为并不是一开始就完美的解决问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它的进展十分缓慢,但它的每一步都是在超越自我,也就是说以自己的可能性存在。直到这些行为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它们就从可能性固定下来,并且塑造身体,变成特定的行为,从而产生体育事物。体育事物作为历史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结果,而是基于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的理解创造出来。体育史并不是体育事物通过世俗的时间串联起来的东西,而是体育存在本身就有历史性。
身体、行为、历史构成了体育存在的整体,而人又在这个整体中“本我”地理解自己。例如,生产劳动、戏剧中也有着相当多的专门动作,但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去理解自己,而是理解他物或者他人。体育存在者、体育存在本身、体育中人对自己存在的理解,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类似于DNA的螺旋结构。而能够被我们从外部观察的只有体育存在者,如各种运动项目、各种运动规则、各种运动形式。只能在特殊的情况下被观察到的是对自己存在的理解,而完全不可描述的是体育存在本身。所以体育概念不是规定体育是什么,而只能描述体育如何存在。这个过程中,人并不需要被“扬弃”,而是始终都在事实之中,并且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4 小结
体育概念如果是从具体的体育项目中抽象出的某类事物,那么这个事物根本就没有本质,因为从存在者只能找到存在者。本质是存在的根据,不是存在者的根据。根据是人在世界中向着能在的自由存在[24]。所以体育的本质是体育中的人向着自己的可能性存在。体育存在的意义,不在历史中,也不在场地器械中,也不在身体动作中,而是与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本我”理解有关,只有从体育中人的存在入手,我们才能窥见隐藏在体育现象背后的存在结构。体育运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根源就在于体育中的人有着独特的存在方式。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想“本我”地理解自己必须经历重大的人生变故才有可能,这种情况塑造的就不仅仅是身体,而是整个人生。所以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体育中的人,在“本我”地理解层次上,有着更多时间与空间来展示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才是体育真正的价值所在。虽然,人们可以在主观意识上,选择自己参与体育的目的,但是如果一项体育运动中的人无法“本我”地理解自己的存在,这项运动就将失去超越性,紧接着这个整体就会分崩离析,它要么成为别的事物,要么渐渐消失,只能在历史资料中被记录。 参考文献:
[1]孙旭静,付杰.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反思与超越[J/OL].[2020-06-21].体育学刊,https://doi.org/10.16237/j.cnki.cn44-1404/g8.20200604.002.
[2]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2):8-12.
[3]韩丹.论体育概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6):1-11.
[4]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7(12):1-5.
[5]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5.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5.
[7]黑格爾.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8]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6.
[9]张震.身体的诠释——《体育与科学》工作坊学术沙龙“体认的运动心灵塑造与显现论的运动身体图式”主题述评[J].体育与科学,2017,38(6):16-21.
[10]叶浩生.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3,45(4):481-488.
[11]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56-63.
[12]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55.
[13]王进.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J].体育科学,2005(3):85-94.
[14]杜雪梅. 对英汉语教学中“玩”与“play”的文化语义认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5]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等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3-16.
[16]王树明,季浏.内隐学习对运动员注意瞬脱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281-285.
[17]王树明.记忆负荷对运动员注意瞬脱影响的试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2):93-98.
[18]约根·格哈茨,米夏埃尔·穆茨,陈燕.对世上最美小事的实证研究:足球和社会科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1):60-69.
[19]刘丽娜.体育系统整体观解读与概念研究思考[J].体育学刊,2019,26(6):8-12.
[20]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55.
[21]方千华,王润斌,徐建华,等.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建构:逻辑进路、研究进展与视域前瞻[J].体育科学,2017,37(6):3-23.
[22]高强,程一帆.从“体育哲学中的身体”到“体育中的身体”——对体育哲学身体研究范式的现象学批判与重建[J].体育科学,2019,39(4):29-38.
[23]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 杨大春,张尧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4]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4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