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省通衢休闲养生后花園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希望产业,生态旅游业更是欠发达地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和发展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名省。党代会给上犹发展旅游业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上犹作为四省边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该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这笔宝贵的财富,打造四省通衢的区域中心休闲养生后花園。
  一、发展生态旅游,上犹有天然的禀赋
  (一)天赐山水,生态是最大的品牌。上天赐予上犹好山、好水、好生态,这是上犹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品牌。上犹的山峭壁峥嵘,古木遮日,是寻幽、探奇、观云海、送日落的天然胜地;上犹的水九曲十八弯、清澈见底,是游泳、漂流、泡温泉、赏美景的怡然之所。上犹森林覆盖率达81.4%,全年空气质量稳定在一级,水质常年稳定在I、II级,上犹江是中心城区应急供水的水源地。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園、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省级湿地公園,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境内的陡水湖、五指峰、双溪草山、燕子岩等景点无不各具特色,尽显生态之美。
  (二)四省通衢,区位是强大的后劲。上犹近距离连接赣粤高速、厦蓉高速、赣州机场、京九铁路、京广铁路、105国道、106国道和京珠高速,与广东沿海城市、港澳地区城市仅数小时车程。经过多年的“出口路”建设,上犹已经初步形成东接赣州中心城区、南贯广东韶关、西通湖南郴州、北连井冈山“四省通衢”的交通网络。上犹地处赣州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随着厦蓉高速和赣西大道的建成通车,距中心城区将只有2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人杰地灵,文化是良好的补充。只有和文化相结合,一个地方的旅游才有灵性、卖点和后劲。上犹的文化与生态相得益彰,让上犹的山山水水有了深度,有了内涵。上犹早在公元952年就已建县,是客家人南迁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境内有典雅富丽、文采斐然,蕴含深厚历史积淀的客家门楣;因地制宜、布局严谨,集威严与神秘为一体的九厅十八井等客家民居;声势浩大、精彩纷呈,寓意着对安定幸福生活向往的九狮拜象等客家民俗,无处不渗透着纯朴浓烈的客家文化,无处不飘逸着山歌号子的原态原味,无处不响彻着灯彩民谣的古风古韵,让人久久流连忘返。
  二、发展生态旅游,上犹有扎实的行动
  (一)众志成城,矢志不渝。发展生态旅游业,让青山绿水产金出银,是上犹人一以贯之的美好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早在1999年,上犹就提出了“旅游兴县”的战略构想;2003年,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2007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2010年,先后出台了《促进上犹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以及《上犹县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科学设置、启动一批休闲娱乐和旅游开发项目,配套推进打造休闲、度假品牌。上犹县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成为四省边际生态旅游区域中心,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后花園的中长期支柱产业”。赣州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后,上犹提出要围绕打造赣州的一个新区来规划和建设,把上犹建设成为赣州宜居福地,配套生活居住、文体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功能。经过十余年来的努力培育,上犹的生态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发展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共同的期盼。
  (二)规划先行,规范管理。旅游资源是稀缺资源,是经过千万年形成的,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因此,上犹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在推进景区开发时如履薄冰、慎之又慎。2007年,修编了《上犹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编制了《陡水湖景区提升规划》。在《上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各项规划的指导下,全县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为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注重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坚持依法治旅,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开展旅游综合执法,为旅游业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同时,加强导游等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行业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近年来,实现了旅游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游客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三)强势推介,打造品牌。上犹按照“培育品牌、打造精品”的理念,大力加强与省内外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联合,切实加大旅游的宣传营销力度,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旅游推介、宣传、营销活动。2006年,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三届生态旅游论坛,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喜获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两项大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2010年,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建立和完善了上犹旅游网,制作了上犹旅游风光片、上犹旅游宣传画册,发放各类旅游宣传资料3万多份,极大地扩大和提升了上犹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四)大力招商,大气建设。2006年,上犹引进安远集团投资开发陡水湖和五指峰两大景区,结束了上犹没有大企业开发旅游资源的局面;同年4月29日,上犹首家四星级酒店希桥酒店建成开业,县城至梅水一级公路开工建设,陡水湖京明度假村奠基开工;2009年,县首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度假村一期项目建成并开业,陡水湖旅游度假区山门建成,陡水湖景区旅游专线建成并通车,五指峰景区道路整修完成;2011年,梅水至陡水湖景区的一级公路除茶亭大桥外全线贯通。在深圳安远控股公司旅游投资带动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业投资累计8亿多元,完成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3多亿元,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不断优化,全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三、发展生态旅游,上犹仍有制约的瓶颈
  (一)管理体制有待理顺。陡水湖景区是上犹的核心景区,其景区地跨上犹、崇义两县,资源分属上犹、崇义、江西三和上犹江水电厂、赣州市犹江林场、赣南树木園所有,权属分散,难以统筹管理,更影响到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副县级的陡水湖风景区管理局虽然已经挂牌成立,然而级别仍显不够,副县级单位难以调度上犹、崇义两个正县级以及其他几个副县级单位;人员编制还显不足,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缺乏行政执法权,难以对景区进行有效管理。
  (二)发展环境有待创优。当前,上犹生态旅游发展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台的关于扶持旅游业发展的 具体优惠政策仅限于县一级层面,在省、市层面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还很不够,旅游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二是投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市场化运作程度低,旅游开发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三是旅游产业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慢,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
  (三)自身素质有待提升。由于上犹自身财力有限,缺乏“真金白银”,对景区的投入力度不足,景区基础设施还很落后,景区自身素质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旅游产品种类少。景点以观光类为主,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卖点,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产品开发少,缺乏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等高品位旅游产品与之配套,因此难以适应旅游者多层次的需求,二是旅游景区老化进程加快。近年来,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度挖掘,体验项目设计少,游客的参与度低,缺乏新的热点产品牵引客源市场。三是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交通滞后的影响,使得一些景区“美在深山无人看”,景区和景区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四、发展生态旅游,上犹要有务实的举措
  随着厦蓉高速等道路通车,上犹的外部条件逐步改善,正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难得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把上犹打造成四省边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是摆在全体上犹人面前一次难得的机遇和重大的挑战。上犹属丘陵地貌,缺乏有知名度的名山大川,发展观光旅游缺乏震撼性的景区资源,因此,上犹必须牢牢把握打造“休闲养生后花園”这一主题,结合天赐山水的自身禀赋,重点提升休闲度假、养生健身等功能,让游客来到上犹,就像真正来到了自己的后花園。住得舒心、玩的愉快、游的自在。
  (一)项目为先,创优生态旅游发展环境。项目是抓手,是载体。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以项目为龙头,着力创优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上马占地2000亩的生态体育公園、投资15亿元的4A级旅游城、陡水湖欧陆风情小镇等大型旅游项目,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积极包装符合条件的大型旅游项目,争取进入省、市旅游产业项目库,以期在涉旅资金、招商引资、用地指标、财税政策、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等方面享受更多政策优惠,为生产旅游产业发展争取更高的平台和更强劲的动力。争取赣西大道早日开工建设,打通融人中心城区主动脉。建立县旅游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盘活旅游资产存量,吸纳社会资本,规范市场化操作程序。积极做好陡水湖景区4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打造生态旅游业核心景区。
  (二)城市为景,打造宜居宜游花同之城。推动城市建设生态化,把城市建成景区,把建筑建成景观,把县城建成后花園的一颗明珠,使游客在县城就能感受到犹江之韵、生态之美。坚持以山水、同林、宜居为主导,增强县城休闲、娱乐、旅游集散等功能。通过整体开发南河湖、建设旅游文化城、迎宾大道和上犹大桥,推动新城区向东西两翼扩张,配套建设精品住宅小区,休闲公園,文化娱乐城、商贸集市等设施。特别是建设中的迎宾大道,全长8.9公里,宽40米,按照双向6车道标准设计,沿路辅以樱花、桂花、香樟作为点缀,建成后将成为一条绚丽缤纷、让八方来宾眼前一亮、心旷神怡的景观大道。依托仙人湖,开发画舫游犹江、仙人湖音乐喷泉等水上旅游精品项目。在县城高标准建设集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旅游展示、旅游监控、旅游投诉、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办公及演艺、乘车、用餐、房务预订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超市”和游客集散中心。建好四大主题公園和城市绿地,推进森林进城工程,建设滨江生态长廊,将上犹县城打造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森林城市、花園城市和旅游城市。
  (三)文化为魂,促进文化旅游深度结合。站在为上犹生态旅游业注入灵魂的高度,深入挖掘民俗地域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实现各大景区差异化、品牌化、品位化,加快上犹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客家方言、客家门楣、厅堂贴对、民间唢呐曲牌等客家文化要素,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以九狮拜象这一独一无二的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善的客家大型表演艺术为龙头,结合上犹特有的龙灯、马灯、牛牯灯、茶篮灯等灯彩艺术,打造客家灯彩舞蹈品牌。以客家门楣第一村——園村为龙头,深入挖掘客家门楣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家族传承,引导游客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依托上犹独特的奇石资源,推动奇石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响“中国石艺之乡”品牌。推动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大力发展赏茶、采茶、品茶等文化旅游项目。
  (四)民生为本,培育富民安民新兴产业。以旅游为中心指导村镇建设,坚持突出重点,精品带动。在赣丰线、犹梅一级路沿线建设农家乐、生态农庄、生态漂流等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建设好梅水園村、梅水白水寨、梅水洋田、陡水月仔、东山镇莲塘、黄埠合溪、油石梅岭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赣南乡村旅游第一目的地和全国乡村生态漂流目的地。围绕油茶、茶油、桂花苗木等“两茶一苗”产业基地以及新农村建设点,结合“吃、住、游、购、娱”等要素,打造一批辐射能力强、示范作用强、带动能力强的生态旅游示范園。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做旺乡村人气,吸引在外务工的上犹籍人士回家创业。大力推广“乡村旅游产业协会+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餐馆、农家旅馆、农活体验等项目,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力争在五年内把生态旅游培育成为综合收入超7,5亿元的富民产业和安民产业。
  (五)生态为媒,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上犹要打造四省边际的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与周边县市优势景区的联系与合作,打造一条上犹县城一南河湖一陡水湖一崇义阳岭一大余梅关的绿色生态核心线路。一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旅游管理机构地位,加强对生态旅游产业的管理和监督。针对陡水湖横跨两县的特点,加强与各权属单位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加强与崇义县的协调,明确各权属单位的权力、职责和利益,着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各方认同、职责明确、操作性强、利益分配合理的大陡水湖景区一体化管理机制。二是要构建畅通网络。以陡水湖景区、阳岭景区、梅关景区为核心,完善各大中心景区至分散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畅通赣州至陡水湖景区的森林小火车线路,开通上犹至崇义水路交通线,全方位构筑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网,逐步实现快速交通的全面融合,产生“同城效应”,保证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快捷方便”。三是要推动景区深度融合。推动景区强强联合,针对共同管辖的景区、或能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景区,采取多县联合的方式共同开发,共同创建国家星级旅游区、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如整合陡水湖、阳岭旅游资源共同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合齐云山、燕子岩地质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園,整合五指峰、齐云山生态资源联合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其他文献
[提要]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史来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尤其是中国的近代历史,它几乎就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的历史,其过程充满着艰辛和国人的奋斗足迹,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其突出代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天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全方面阐述,而且要把它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意义宣扬出来,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德育;太平天国运动 
期刊
[提要]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大一阶段的英语学习的困惑,提出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在独立学院学生中开展适应性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其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准确定位学生英语水平,尊重学生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实施自主化学习,顺利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过渡阶段  [作者简介]周萍(1981—),女
期刊
[提要]晋商题材的电视剧把家族剧和主旋律剧融为一体,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受众面。晋商剧《乔家大院》和《走西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晋商剧不仅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的题材,丰富了中国电视剧的内涵,而且有助于提高观众的人文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晋商剧;艺术特色;乔家大院;走西口  [作者简介]温娟娟(1987—),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学生。(江西南昌330000)   
期刊
90年风雨沧桑,90年铸就辉煌。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全面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落实到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中去。  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全面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紧密结合
期刊
“谢谢党,谢谢政府。”水库移民卢佳梅紧紧握住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熊盛文的手,连声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由衷的感激。  这是发生在2011年7月6日江西省水库移民示范村建设经验交流会参观现场的感人一幕。  今年52岁的卢佳梅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家里生活一直很困难。2008年其所在的分宜县芦塘村古岭组被列入水库移民示范村后,她一家的生活才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她享受了农村低保,住上了崭新的三层小楼房
期刊
在水乡古镇小纪,有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名字始终与“创业标兵”、“光彩之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搏击商海20余年,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将一个小作坊式的化工厂发展成为年产值近2亿元的江都市重点企业,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创业标兵”、“优秀党员”,今年5月又当选为“江都市劳动模范”。他,扶贫济困20余年,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累计为地方公益事业、弱势群体捐助资金300余万元,被地方党
期刊
编者按:江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调研报告——《关于江西省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对江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详实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肯定性批示。现将报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根据省政协201 1年:工作要点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带领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
期刊
吉安县永和镇是一座千年古镇,面积69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3万人,耕地2.6万亩。永和镇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这里的人们曾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由于种种原因,永和镇贫困状况依然突出。到2005年底,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30%农户还生活在年人均收入1500元绝对贫困线以下。  2001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
期刊
我市“十一五”期间把社会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支持贫困村建设,改变贫困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认真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在社会扶贫工作中创新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五年来,我市共筹集社会扶贫和公益项目建设资金近5亿元,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直接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就达1.5亿余元,为我市的扶贫开发作出
期刊
2011年,江西改善民生的步伐走得坚实有力,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诸多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江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每年解决一批带普遍性的民生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就改善民生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记者的专访。  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改善民生是最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