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云的画,适合静静地品。
“绿水谣”系列大都是刘云2015年的作品,不似《梦绕家园》《翠岭》等系列纯水墨艺术,以彩墨为主基调,黄、红、褐、橙,甚至蓝,画面明净朴素,墨彩双驰,气象豪迈,格调清新,独到新颖。有的以褐色为主。远处的山坡被夕阳渲染得通体橙红,光线顽强地透过褐色的树林,执意地照射到波澜不惊的水面,把原本阴凉的世界装点得无比清亮。夕阳照射最集中的林中,反射出一道亮丽的光芒。这样的晚霞胜景,给人以希望、以向往,生命的张力跃然纸上。
有的则以绿色为主。前景的树、山,少有的留白,水中有天空的倒影,清澈晴朗。云在翱翔,水深的地方,山的倒影,或绿或蓝;水的涟漪,或深或浅。树的挺拔,山的雄浑,无一不透着勃勃生机。还有一些尺牍小品,这在刘云以前的作品中不多见。方寸毫厘之间拿捏造势,比例均衡,量裁得宜,集束简约而不乏丰富的细节。袅袅的青色炊烟、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笔直的高铁、高架桥、蔬菜大棚、养花暖房、清新的山地、幽静的山谷,或云或雨或雾或霁,墨彩交融,蕴涵深邃。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韵味扑面而来。
如果说“绿水谣”系列是细节让人感怀,家乡云水地系列则是气势让人倾倒。
水,或涨或清或湍;丘陵田垄,或雄奇或绵延或幽深;田野光线充足,五彩纷呈。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在林中的农舍,或露出犄角一隅,或展示一个背影,还有层层叠叠的岩石相伴。有的水更绿,远处的山更加茂密,倒影更加清晰可鉴;有的是午后阳光的直射,树枝的反光柔软而低沉,树叶的感光亮丽而刺眼;有的是乌云飘过,遮住了一小片天空,有了影子,稳稳地覆盖在森林中,那一片树越发葱茏,越发葳蕤;有时是一轮朝阳初升,云蒸霞蔚,背阳的一面却又晓岚氤氲,怡然自在;有的寂静的湖水清澈见底,让人相信那一定是天堂的倒影。
画面设色恬淡润丽,冷暖相间。造型上,写意与具象完美结合,层次感、形式感强烈。有泉石跌宕之致,自然顺畅,洋溢着动人的抒情意味。布局上,气势磅礴,动静相谐,抒发和炫染了作者庄严、平静、宽容和忍让的心性,又饱含着作者的生命豪情和热爱自然的思想。不言而喻,对故土的情深谊长是作者生活的源泉,是他直白的审美底色。三湘大地是他艺术的根基。
中国山水画原本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东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这样论述:“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贤者澄怀味象”。观赏山水画,犹如置身于真实山水之间。山水画创作的目的,就是让画者和观者精神愉悦。刘云的山水画安静、沉稳,使人能够从中得到慰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刘云的这批作品,内涵淳朴、真诚,画面中的主观性、抒情性和理性化等信息更趋明朗。它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失范和迷误等精神危机而导致现代人的手足无措的一味镇定剂,是对急功近利的时代风气的一种劝谏,是对水污染、雾霾、食品安全等生态污染导致的人人自危的逃离感的一种参照。时代变迁的波诡云涌,刘云的画作总是那最让人熨帖的一幅。
刘云的画,适合慢慢地悟。
刘云2015年的新作,不像“山水清音”系列色彩凝重、对照强烈、电光雷鸣,而是清新典雅,令人耳目一新。“家乡吉祥水”系列,“太行秋韵”系列的光影还原让人心旷神怡。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却透着阳光的慰藉与土壤的气味;清晨的太行山上,饱满又含蓄内敛的阳光,似乎比真正的“日出”更加壮丽,这种壮丽又是如同太行山一样的安静低调。
“清风掠过”系列、“绿水绕家园”系列,题材宽泛,手法丰富,功力深厚,笔墨洒脱,立意新颖。借鉴油画的光影写意,细腻深情,幽静素雅毫无媚俗之感。这种对光的细微描写、对云雾变化的捕捉,让我想起莫奈的《干草堆》,颜料堆得很厚,重重疊叠挤压成光的层次与温度。刘云的新作,对光与影、水与气、霞与云的描绘,更加细腻独到,千变万化又气象宏大。他对树、山、农舍、高铁、教堂的描绘无一不是通过气象的变化来表现。他的油画基础让他的画有如光与影、云与雾、霞与云交织的壮丽的交响,如梦如幻,如诗如歌。这与莫奈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望刘云作品,宏大的叙事框架,开放的视野,浪漫的情怀,博大而通透的表现手法,深远的境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为青年艺术家树立了标杆。
(作者单位:永州市文联)
责任编辑 孙 婵
“绿水谣”系列大都是刘云2015年的作品,不似《梦绕家园》《翠岭》等系列纯水墨艺术,以彩墨为主基调,黄、红、褐、橙,甚至蓝,画面明净朴素,墨彩双驰,气象豪迈,格调清新,独到新颖。有的以褐色为主。远处的山坡被夕阳渲染得通体橙红,光线顽强地透过褐色的树林,执意地照射到波澜不惊的水面,把原本阴凉的世界装点得无比清亮。夕阳照射最集中的林中,反射出一道亮丽的光芒。这样的晚霞胜景,给人以希望、以向往,生命的张力跃然纸上。
有的则以绿色为主。前景的树、山,少有的留白,水中有天空的倒影,清澈晴朗。云在翱翔,水深的地方,山的倒影,或绿或蓝;水的涟漪,或深或浅。树的挺拔,山的雄浑,无一不透着勃勃生机。还有一些尺牍小品,这在刘云以前的作品中不多见。方寸毫厘之间拿捏造势,比例均衡,量裁得宜,集束简约而不乏丰富的细节。袅袅的青色炊烟、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笔直的高铁、高架桥、蔬菜大棚、养花暖房、清新的山地、幽静的山谷,或云或雨或雾或霁,墨彩交融,蕴涵深邃。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时代韵味扑面而来。
如果说“绿水谣”系列是细节让人感怀,家乡云水地系列则是气势让人倾倒。
水,或涨或清或湍;丘陵田垄,或雄奇或绵延或幽深;田野光线充足,五彩纷呈。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在林中的农舍,或露出犄角一隅,或展示一个背影,还有层层叠叠的岩石相伴。有的水更绿,远处的山更加茂密,倒影更加清晰可鉴;有的是午后阳光的直射,树枝的反光柔软而低沉,树叶的感光亮丽而刺眼;有的是乌云飘过,遮住了一小片天空,有了影子,稳稳地覆盖在森林中,那一片树越发葱茏,越发葳蕤;有时是一轮朝阳初升,云蒸霞蔚,背阳的一面却又晓岚氤氲,怡然自在;有的寂静的湖水清澈见底,让人相信那一定是天堂的倒影。
画面设色恬淡润丽,冷暖相间。造型上,写意与具象完美结合,层次感、形式感强烈。有泉石跌宕之致,自然顺畅,洋溢着动人的抒情意味。布局上,气势磅礴,动静相谐,抒发和炫染了作者庄严、平静、宽容和忍让的心性,又饱含着作者的生命豪情和热爱自然的思想。不言而喻,对故土的情深谊长是作者生活的源泉,是他直白的审美底色。三湘大地是他艺术的根基。
中国山水画原本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东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这样论述:“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贤者澄怀味象”。观赏山水画,犹如置身于真实山水之间。山水画创作的目的,就是让画者和观者精神愉悦。刘云的山水画安静、沉稳,使人能够从中得到慰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刘云的这批作品,内涵淳朴、真诚,画面中的主观性、抒情性和理性化等信息更趋明朗。它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失范和迷误等精神危机而导致现代人的手足无措的一味镇定剂,是对急功近利的时代风气的一种劝谏,是对水污染、雾霾、食品安全等生态污染导致的人人自危的逃离感的一种参照。时代变迁的波诡云涌,刘云的画作总是那最让人熨帖的一幅。
刘云的画,适合慢慢地悟。
刘云2015年的新作,不像“山水清音”系列色彩凝重、对照强烈、电光雷鸣,而是清新典雅,令人耳目一新。“家乡吉祥水”系列,“太行秋韵”系列的光影还原让人心旷神怡。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却透着阳光的慰藉与土壤的气味;清晨的太行山上,饱满又含蓄内敛的阳光,似乎比真正的“日出”更加壮丽,这种壮丽又是如同太行山一样的安静低调。
“清风掠过”系列、“绿水绕家园”系列,题材宽泛,手法丰富,功力深厚,笔墨洒脱,立意新颖。借鉴油画的光影写意,细腻深情,幽静素雅毫无媚俗之感。这种对光的细微描写、对云雾变化的捕捉,让我想起莫奈的《干草堆》,颜料堆得很厚,重重疊叠挤压成光的层次与温度。刘云的新作,对光与影、水与气、霞与云的描绘,更加细腻独到,千变万化又气象宏大。他对树、山、农舍、高铁、教堂的描绘无一不是通过气象的变化来表现。他的油画基础让他的画有如光与影、云与雾、霞与云交织的壮丽的交响,如梦如幻,如诗如歌。这与莫奈的油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望刘云作品,宏大的叙事框架,开放的视野,浪漫的情怀,博大而通透的表现手法,深远的境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为青年艺术家树立了标杆。
(作者单位:永州市文联)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