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骨灰的相关民法问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ern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型案件逐渐涌现出来。涉及骨灰纠纷的案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有关骨灰的相关民法问题,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立法,且专家学者对此类案件的看法各有不同,法院判决也没有统一的依据。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骨灰“纠纷”案件中的突出问题,从而对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骨灰;祭奠利益;继承;分葬
  一、骨灰是否属于物权的客体
  学界有“骨灰物权说”,实际上是指将骨灰纳入物权法体系,通过现行物权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规则规制骨灰纠纷案件的处理。但是该学说在现行法视野下存在如下三点不足:
  第一,骨灰物权说突破了我国民法关于物之定义,虽然我国物权法并没有明确对“物”进行定义,但作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一般具备以下属性:(1)非人格性;(2)原則上须有有体性;(3)可支配性;(4)独立性;(5)有用性。将骨灰定义为民法上的物,最大的理论障碍是物之“非人格性”和“有用性”。该观点认为,“人格权”或“人格利益”其权利主体为拥有生命的人,人一旦死亡,作为人身遗存的骨灰,并不具有人格属性。不过现行法律已经承认了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无形的人格利益的保护。关于“有用性”,骨灰物权说主要认为,骨灰之有用性主要体现在其精神价值层面,基于此应将骨灰纳入物权法保护领域。但却不能骨灰纳入物权法“物”的范畴。第二,从现行法律角度看,物权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在物权法中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没有关于骨灰作为物权客体的规定。物权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没有关于骨灰作为物权客体的规定。第三,按照继承法,遗嘱继承之物须是死者生前所有之物,骨灰在死者生前并不客观存在,死者无法通过遗嘱继承的方式赋予被继承人处置骨灰的相应权利。因此,现行法律不承认骨灰属于物权的客体。
  本文认为,对骨灰的属性应理解为“祭奠利益”,即死者的近亲属通过某种仪式表达对死者的追悼、追思、敬爱。关于侵害骨灰的祭奠利益,涉及骨灰这一物质载体,不同于因侵害死者名誉等无形人格利益造成死者近亲属对死者敬爱之精神利益贬损。若死者名誉受损,死者的近亲属对死者的敬爱感情也可能会受伤。因而,上述关于“祭奠利益”的界定较为合理。
  二、对于骨灰的侵害是否构成精神损害赔偿
  如前所述,骨灰作为一种“祭奠利益”。对于骨灰所承载的祭奠利益的侵害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方式主要为排除妨害,责任方式应为赔偿性质的,因损害结果为精神痛苦,一旦造成损害,利益受害人享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人须承担赔礼道歉、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责任。
  三、骨灰能否继承和分葬
  继承人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继承,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骨灰与尸体都不是财产权利的客体。显然,人的尸体、骨灰既不能成为债权的客体。所以,骨灰是不能继承的。
  虽然骨灰不是物权意义上的物,但对骨灰按物权意义上的物进行类比分析具有民法体系内在的合理性。虽然对遗体进行分割将对死者亲属产生巨大伤害,也有违社会伦理。但是遗体火化为骨灰后不再保持人体的外型,其粉末形态是其成为可分物客观基础。因此,骨灰是类似于物权按份共有之可分物。参照物权法,按份共有人随时可以提出分割要求。但是,骨灰并不是财产法意义上的物,骨灰系可分物的说法不能成立。并且,骨灰承载了死者应该享有的受到体面、尊重之对待的人格利益。基于此,骨灰是不能分葬的。
  当死者近亲属发生骨灰“争夺”纠纷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遗骨保护问题作过一些规定,但没有明确遗骨的归属,更没有明确骨灰的性质和归属,而这正是处理骨灰安置纠纷的前提。骨灰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是逝者亲人寄托哀思的重要对象物,死者的近亲属享有精神性利益和对亲人骨灰的处置权,但应当尊重死者遗愿、尊重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根据这些原则,在处理骨灰纠纷时,应按照尊重死者遗嘱、死者遗属协商、参照法定继承、尊重风俗习惯、综合分析判断、骨灰分割安置等方式处理,同时这也是处理骨灰安置纠纷应采取的方式的优先顺序。
  参考文献:
  [1]潘元松:《论骨灰的民法调整与保护》,载《人民司法》2012 年第 7 期。
  [2]谢谦.论尸体的所有权及行使[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孙维飞:《祭奠纠纷的类案研究》,载《交大法友》2012 年第 1 期,第 166 页。
  [4]徐贞、邹小敏:《论骨灰的性质及民法规制》,载《法制与社会》2012 年第 7 期。
  [5]郭健. 我国遗产范围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陈娟. 骨灰的民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夏佼.“祭奠权”法律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环境经营及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述进行了界定;其次就当前形势,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阐述了环境经营下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最后基于环境经营的理念,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已与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等经营活动并列,成为评价企业发展持续与否的一大重要指标
期刊
【摘要】:近代整体历史有两个渊源,一是基督教的普世史,二是人文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整体史理论和进步史观。而伴随着20世纪世界范围内新形势及新问题的出现,整体历史出现了显著变化,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史与“整体世界史观”阶段。  【关键词】:整体历史;全球史;整体世界史观  一、全球史的出现  在20世纪初,人类就已经在地理意义上完成了对整个地球的探索,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科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对于自我意识强及其热衷于创新的高校师生来说,新媒体一方面无疑成为了汲取信息和知识最理想的途径和渠道,但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新阵地。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以及传播特点,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  一、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社会发展中,不仅要做好实际中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思想上的工作,银行企业也是如此。在目前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银行企业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建立坚实的企业发展后盾。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在银行企业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银行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给我国的安老养老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客观事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顾服务功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新选择。  【关键词】: 服务需求;社区照顾;居家养老  一、居家养
期刊
“互联网+”来势汹汹,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正成为一股强劲态势迅速渗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不少传统行业开始转型升级,集中于线下销售的传统行业开始依托互联网向线上转移。同时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使传统行业不得不利用好互联网,开拓创新新局面。  以衣为首的服装行业,转型可谓水到渠成,服装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率先引领以服装为首的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服装品牌”已在服
期刊
【摘要】:人民调解制度在中国文化中孕育而生,近代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上享有 “东方一枝花”,“东方经验”的美誉。但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人民调解逐渐被忽略,主要体现在调解纠纷的数量及其参与调解案件数量的比例急剧下降、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单薄、人民调解缺乏经费支持。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繁多,主要原因有,社会结构的变迁、理论上的误区、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文化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家和民族文化进步的必要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在阐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群众文化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提升,尤其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城市,居住小区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居住形式。虽然我国城市建设速度较快,但是在总体的居住小区设计水平还不够高,未能充分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在阐述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称呼四;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创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职能要实现从“管制”向“服务”的重大转变,加之全球信息化的到来,网络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网络上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全国绝大多数省级政府网站和大部分市级政府网站都有专门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网站或页面,热心公众事务的网民可以针对政府部门和各行业职能部门的表现给与评价或者提出建议。但整个网上评议的过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领导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