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终关怀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死亡时获得安宁、平静、舒适,让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和阴影。我国对临终关怀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临终关怀;发展;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17-0219-02
  作者简介:马瑄(197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大连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方面的研究;倪雪(1995-),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大连科技学院本科在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死亡,一个冷漠但却并不陌生的字眼,大多数人不愿提及,然而却终究需要面对。临终关怀就是针对即将离世的病人,对他们进行身体上的照顾及心理上的安慰,以减轻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同家属一起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使他们有尊严,无遗憾的离开人世。
  为顺应社会和老龄化问题的要求,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中国临终关怀临床实践服务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
  一、我国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必要性
  第一,死亡是不可避免,无法逃避的,因而临终关怀是人类普遍的需求。尽管目前医疗卫生环境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的死亡人数仍不可小视,死亡不仅给病人本身带来身心折磨,也严重影响了病人家属。人的一生会经历多次丧亲丧友之痛,最后亲身面临死亡,在死亡面前人类是渺小无力的,因而表现出恐惧的心理。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现状,我国临终关怀的任务十分重大,且刻不容缓。
  第二,由于计划生育带来的家庭模式的影响,加之老龄化的到来,子女负担加重,临终关怀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化问题,更是每一个进入老龄化国家的需要,我国发展临终关怀正是立足于本国国情。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温饱问题解决,提升生活质量成为现代社会的需求,死的质量问题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临终事业成为了必然选择。第四,发展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体现了生命质量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最后,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由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终关怀的发展对病人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甚至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帮助,为老人提供一个善终之地,让他们安然离世,不仅是传统孝道的要求,也是今后现实的需求。
  二、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不足
  制约我国临终事业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资金的来源不足,国外的临终关怀机构大多能获得慈善事业的支持和政府的拨款,而我国慈善事业支持方面极为匮乏,只有李嘉诚先生捐资的公益性服务机构。目前情况下,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拿出专项经费大力支持临终事业的发展相对困难。由家庭自己支付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因为大部分临终关怀病人为恶性肿瘤晚期病人,之前治疗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已是相当大部分的开支,临终关怀的费用早已无力承担。因此,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二)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临终关怀的重点是充分考虑到病人的意愿,让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活的更加有意义,有价值。对于临终关怀这类特殊病人群体,医护人员更应做到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像战友一样与他们并肩作战,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而不是同情心,针对不同病情,不同时期的状态及表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安慰和支持,我国这类的专业护理人员比较匮乏,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专业规范,随意性较大。
  (三)适用人群及病情具有局限性
  我国临终关怀的人群偏重于恶性肿瘤晚期,病情伴随剧烈疼痛的病人,且大部分是老年人。在国际上,临终关怀服务的人群,包括各类群体,不仅仅限于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还有心脏病,艾滋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先天性疾病等众多非肿瘤性疾病。可见,我国的临终关怀的对象过于单一,适用的病情也很有限。
  (四)政府及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在临终关怀发展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制度法律政策还相对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不健全,使不少开设临终关怀的医院和机构,因资金不足,政策不完善还有其他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够好,甚至倒闭。此外,在临终关怀方面,我国慈善和社会群体的关注度也很低,因而使其发展受到了制约。
  (五)地域经济因素的影响显著
  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形势是沿海向内地递减,临终关怀的开展情况也是由沿海地区向内陆明显减少,可见,经济发展好的地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也较为显著,反之,则发展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情相适应。
  三、主要制约因素
  (一)文化背景及传统孝道的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成为了最高的行为准则,大多数中国子女都希望父母临终前能陪伴左右,以尽孝心,认为将老人送到临终关怀机构由专业护理人员陪同是不孝的表现,并且借助医疗器材帮助以延缓父母生命,忽略了提升其生命的质量。作为医者也不能做到见死不救,因而不能充分考虑患者自己的意愿。中国整个医疗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伦理大环境,这也影响了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士气。
  (二)经济条件因素
  据调查显示,美国临终关怀产业运作形式,非营利性机构占65%,营利性机构占11%,政府资助机构达到4%,不确定类型15%,虽然我国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保证非营利机构正常运行且维持继续发展,这将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三)宣传及普及力度不够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有很大的实际需求并且正在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展还很不成熟,目前缺少针对临终关怀这一特殊服务的专门政策,行业标准也处于空白,借助各种渠道对临终关怀理念的宣传、普及程度远远不够,一些理念和服务方式被大众所接受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都制约着临终关怀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体系
  对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及现状,建立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不现实,因而我们可以建立社区家庭型的临终关怀病房,或者附属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其中家庭型的临终关怀病房适用于离医院较远的山区和农村。附属于医院的病房则适应大多数临终病人,在病人病情恶化或者需要帮助时,由医院提供人力物力资源,缓解病情的同时,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好的作用。
  (二)加强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最初是由美国提出来的,加强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使之能坦然面对死亡,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这和我们临终关怀的主旨是相同的,所以,加强死亡教育对于临终关怀的发展是必要的。
  (三)创新治疗方法
  临终关怀病人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对他们而言,疼痛严重影响了其生命质量,在目前情况下,止痛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加之对这类药品的严格管理,使得我们必须创新物理疗法、精神疗法等治疗方法,例如,通过音乐疗法,根据不同病人的爱好及其状态,选择合适的音乐,从而缓解他们的疼痛感。
  (四)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为建立专业合格的临终关怀队伍,可以增设更多的临终关怀专业,安排临终关怀课程,并辅助以大量的实习,加强与临终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同时积极开展学术探讨,向国外取经,学习先进的护理方式方法,加以改进,做到适应我国发展的需要。
  (五)健全与完善医疗体系、法律制度
  临终关怀作为医疗卫生体系方面的服务,建立健全医疗体系,对临终关怀事业发展起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尝试将临终关怀加入医疗保险中去的方式来完善医疗体系,这需要政府、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将临终关怀带入制度化、专业化的轨道中。
  [参考文献]
  [1]李骥,李义庭,郭浩明,李爽.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1.
  [2]苏永刚,马娉,陈晓阳.英国临终关怀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2(2).
  [3]吕振波,张晋.老龄化背景下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辽中医学院学报,2015,2,13(1).
其他文献
摘要:计划生育国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不管从整体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出发,都能够促进实现国家人口总量的下降,以确保和保证未来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计划生意基本国策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侵犯人权的事件,例如强制引产,严重侵犯了孕妇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和隐私权。如何保证人权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强制引产;冲突;人权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教学理论上来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必须探索出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探索并找到一套适合
在高速公路桥梁管理当中,混凝土工程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必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于我国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一系列问题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
在HCl水溶液中,三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CTAB、SDS和TritonX 100)对镍均有缓蚀作用,其缓蚀效率、腐蚀活化能的大小顺序是:CTAB>TritonX 100>SDS.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可作为缓蚀
目的 研究口腔癌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 8年7月~2018年12月,根据患者到专科护理门诊时
[摘要]根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接受的施教主体、受教主体、活动载体的设计和内容及接受环境等因素,提出了接受机制的涵义,同时也提出了高校应构建领导、传授、监督考评等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一系列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载体 接受机制 受教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58-0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社会适应能力是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各种社会问题以及不同的社会条件而做出的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自我调解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现代社会对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职业素养的关键一年,也是由医学生转变为医生不可或缺的阶段。通过实习前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实习目标、实习
本文研究了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对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isting p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