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班级管理仍以“警察式”和“保姆式”的管理为主。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高中生在各个方面已经具备自主管理的条件,这使得在高中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具备自主管理的可能。同时随着自主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班级的自主管理已经成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班級自主化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
1 班级管理和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双方参与。教师与学生班委会一起管理班级。
什么是班级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准确的说是“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主教育,作为班级管理领导者的班主任,应顺着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主意识的高层次,倡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
2 班级自主管理的历史渊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时代就非常重视培养其弟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相比之下,孟子及其弟子的教育思想更直接地表达出发展学生自求自得学习方法的倾向。正所谓“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入宋明时期,朱熹的教育思想则更加全面地表达了其重视学生自主性的价值取向,朱熹倡导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实际上是以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自主管理的高度认识而提出的。
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自主管理的概念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蔡元培主张在学生管理中采用学生自治的管理方式。他提出“我们既自以是人,尊重自己的人格,且尊重他人的人格,本无须他人代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极为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他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问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自主教育,学生在管理班级和自我的实践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负责,进而对同学、班级、学校负责,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班级自主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3 如何實施班级自主管理?
3.1 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将学生常规管理的各项内容细化,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全体学生分解为一个个的基层管理单位,通过小组等基层管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来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和调控。各班管理层面岗位设置不尽相同例如:分层管理:副班主任-班委-小组长-学生;轮流值班:常务班委会、值月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轮流当班长、组长等。各管理岗位的设置和人员安排都体现了民主原则,大多是通过竞选或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的。都能做到各司其职,职责明确,使班级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3.2 民主决策,制定班规,坚持依法治班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班主任放手发动学生,依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管理制度-班规。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晚自习、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浓缩校规形成班规。还有的班级实行“档案化管理”等。由于“班规”是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的,学生最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认识便于统一,这样“班规”对学生的约束力更强。
3.3 全体激励,共勉奋进,活跃班集体
全体激励就是动员班级所有成员参与,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的统一格局。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价值,发掘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激励,班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少数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甚至讽刺挖苦激励对象的现象,使整个班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4 建立较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推动工作开展的巨大动力。各班在管理实践中都建立了较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即自评-组评-师评。并制定了详细的评价内容,涉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工作目标,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这样,通过各种内外部诱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形成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巨大力量,使德育的外在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主观要求,由评他到评己,由他律到自律。
总之,班级自主管理要真正做到提高一批优秀学生,促进一批中等学生,带动一批落后学生,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管理中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
1 班级管理和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双方参与。教师与学生班委会一起管理班级。
什么是班级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准确的说是“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主教育,作为班级管理领导者的班主任,应顺着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主意识的高层次,倡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
2 班级自主管理的历史渊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时代就非常重视培养其弟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相比之下,孟子及其弟子的教育思想更直接地表达出发展学生自求自得学习方法的倾向。正所谓“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入宋明时期,朱熹的教育思想则更加全面地表达了其重视学生自主性的价值取向,朱熹倡导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实际上是以基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自主管理的高度认识而提出的。
进入近代后,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自主管理的概念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蔡元培主张在学生管理中采用学生自治的管理方式。他提出“我们既自以是人,尊重自己的人格,且尊重他人的人格,本无须他人代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极为重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他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问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自主教育,学生在管理班级和自我的实践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负责,进而对同学、班级、学校负责,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班级自主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3 如何實施班级自主管理?
3.1 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将学生常规管理的各项内容细化,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全体学生分解为一个个的基层管理单位,通过小组等基层管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来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和调控。各班管理层面岗位设置不尽相同例如:分层管理:副班主任-班委-小组长-学生;轮流值班:常务班委会、值月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轮流当班长、组长等。各管理岗位的设置和人员安排都体现了民主原则,大多是通过竞选或民主选举的形式产生的。都能做到各司其职,职责明确,使班级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
3.2 民主决策,制定班规,坚持依法治班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班主任放手发动学生,依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制定管理制度-班规。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晚自习、等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浓缩校规形成班规。还有的班级实行“档案化管理”等。由于“班规”是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的,学生最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认识便于统一,这样“班规”对学生的约束力更强。
3.3 全体激励,共勉奋进,活跃班集体
全体激励就是动员班级所有成员参与,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的统一格局。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价值,发掘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激励,班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少数学生对班级漠不关心,甚至讽刺挖苦激励对象的现象,使整个班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4 建立较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推动工作开展的巨大动力。各班在管理实践中都建立了较完善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即自评-组评-师评。并制定了详细的评价内容,涉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工作目标,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这样,通过各种内外部诱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形成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巨大力量,使德育的外在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主观要求,由评他到评己,由他律到自律。
总之,班级自主管理要真正做到提高一批优秀学生,促进一批中等学生,带动一批落后学生,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管理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