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寻思,拔出数学的“理性”世界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nking34875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总是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怪《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要源于生活,数学要植根于生活。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依托,要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正因数学与生活的难解难分,以至于我们在教学时,常常搞不清哪些是数学,哪些是生活。当我们将数学“等同于”生活时,我们的数学也就失去了其独立性,失去了其本真。为此我们应慢慢寻思,还数学一个“理性”的世界。
  一、在数学概念的辨析中,要找准属于数学的实质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教材体系中,为了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故而教材编写组在编写教材时融入了大量的、丰富的生活感性元素。然而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也清楚地认识,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其本质是理性的,所以,当我们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后,还应该上升到理性高度,给学生呈现一个理性的世界。
  例如:《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接纳“轴对称”的概念,我们教师常常会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找寻一些类似于轴对称事物,如飞机、奖杯等,进而引出“轴对称”的图形,乃至概念。但当我们是从数学角度的寻思时,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师与教材编写的初衷还是有一点出入的:教材是通过飞机、奖杯等一些实物,引出对称现象;再除去与数学无关的非本质属性,如,颜色、材质、方位等,进而呈现出一个为“平面图形”;最后再由这个“平面图形”的对折与“完全重合”,提炼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是一个从实物到图形、从立体到平面的抽象过程,准确地说,实物是对称的,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然而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却常常省去了这一过程,直接由“轴对称”的事物,引出“轴对称”的图形,以至于老师口中的“轴对称”概念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违背数学实质的。
  二、在数学价值的考量中,要守住思维取向的底线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数学曾一度因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而丧失其独立性,要知道,当我们将数学定位于“工具数学”时,数学往往就会因服务的功利,而失去其独立体系发展的可能。因此,作为一门科学的数学,理应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形成数学意识与应用能力。
  例如:“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如果我们仅从“工具数学”“功利数学”的角度展开教学的话,那么当我们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后,我们的教学似乎就可以宣告结束了。然而这是我们想看到的数学吗?显然不是,我们的数学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考:量角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如何进行度量?除了量角器,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器具进行角的度量?当我们从培养思维的角度去统筹教学设计时,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因我们的教学安排而习得有效的思维策略,进而灵活地进行实践运用和数学发展。
  三、在数学性质的把握上,要偏向文化体系的层面
  当我们细细研读数学历史,就不难发现,数学经历着三个有梯度的阶段:一个是公式定理(知识)阶段,一个是方法策略阶段,一个就是文化价值阶段。应该说,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最具生命力的特征,它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的精神,为此,我们在数学性质的把握上,要偏向文化层面,并使之成为学生终生发展的给养。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数学一个重要内容,表面上是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一个数或一类数,实质上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朦胧的“代数”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无限”思想。为此,我在教学时,在“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一个数或一类数”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首先,我们将学生带到熟悉的儿歌中——“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然后,带领学生慢慢地进入“代数”环节,“一只、两只、三只”太麻烦了,我们可以临时地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变成“n只”“a只”,也可以“x只”等;其次,渗透无限的思想,“一只、两只、三只……”到底是多少只呢?当学生明白可以是“无数只”后,再次出示字母:“n”“a”“x”,它们就可以表示我们数不清的“无数只”。这样,学生就会在我们的教学中,渐渐地领会出数学的博大精深。
  数学是一个“理性”的学科,我们的教学只有遵循其实质,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则是辅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适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
目标教学是达成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只有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才有利于营造素质教育的教学氛围,教师教育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开展课外活动,是丰富素质
5岁左右的幼儿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再单一,他们不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这个时期的幼儿思维非常活跃,是发散思维发展的转折期。那么,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发散性思维又有何意义呢?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发散性思维的
在日常听课和上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临近下课却因为时间的关系草草收场或是来不及进行课堂小结或是由教师的几句话一带而过或是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等套话形式的场面。千篇一律地问“学会了什么”恰恰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语文课堂中的“一课一得”,“得”基本上都是知识点。将“一课一得”的“得”局限于知识点,未免有点单薄,总让我感觉到这样的语文课堂小结不够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