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是网络舆情监测室接受政府部门委托、以盈利为目的,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的实时监控,按照政府部门要求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的过程。近年来,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发展迅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网络舆情监测规则以及网络舆情监测成果。但是,在公共网络舆情监测中,舆情信息处理粗放、监测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前,政府加大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在这种政治传播环境下,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会走向精细化、规范化。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社会综治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5-0023-04
一、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背景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1.话题设置的重要性降低。李普曼认为,民众不是直接对他们所处的世界作出反应,而是对他们意识中的世界作出反应,真实的世界广阔、复杂且变化迅速,人们很难直接作出反应,一些人或者组织按照自己的目的编排议程,塑造民众的意识,影响舆情的形成。[1]
这一方面表现在传统媒体舆情塑造能力的下降。赵鼎新先生曾对中国传统媒体舆论塑造能力进行分析。他认为,由于主流媒体处于政府的保障之下,这使其专业性受到干扰,影响到民众的信任程度,同时也造成一些媒体从业者并不以经济利益为考量,长期艰苦的调查性报告个案很多,这其中不乏一些踩线的敏感信息报道。
廉思先生针对舆情传播归纳的“被动接收”和“消极认可”已经不能解释很多网络舆情现象。在网络时代,普遍怀疑,制造舆情成为当前舆情传播的规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将网络时代的舆情状况归纳为“大众麦克风”时代,意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电子新闻的发布者。[2]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例,呼格吉勒图案在2014年8、9、10、11月份的微博数据分别为86、230、5415、20050,电子新闻数据分别为0、0、76、439。我们可以认为,这其中微博起到了引领作用,电子新闻进行了跟进,而电子新闻的跟进又进一步增加了话题的热度。这种现象在“念斌”案中也有表现。
虽然个人发布电子新闻,设置议程的能力显然不能跟专业化的电子新闻从业者相比,但毫无疑问降低了电子新闻从业者这种话题设置能力,一些个人发布的热点信息,成为电子新闻从业者话题设置的重要内容。个人摆脱了以往主要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开始成为影响议程设置的重要力量,甚至议程设置者。话题设置的门槛降低,话题设置的重要性下降,主流的舆情话题变得繁杂。这其中的一些账号特别突出。如念斌的姐姐、呼格吉勒图的母亲。
2.观点庞杂、碰撞激烈。网络舆情的操作平台多样,使用简单,普及度高,已经成为政治传播的日常工具,依托于其上的网络舆情量巨大。但这些舆情观点并不一致,而是处在激烈碰撞的状态。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认为,在舆情塑造过程中,总会有某些观点占据上风,不同观点的人要么随波逐流,要么保持缄默,从而在舆情中消失。这种情况在网络时代得到一些变化,相同观点组团的成本大大降低,一些哪怕是非主流的观点,也能找到很多共鸣,取得主流的感受。诸如当前学界的儒宪、毛左,普世价值派,在民间几乎没有影响,但却是指点江山,似乎能拯救世界。这一方面增加了表达的自由,打破了沉默的螺旋模型,同时也降低了主流舆论的塑造能力,一些舆情观点变得十分偏执。新媒体平台上“五毛”和“美分”的相互攻击,“毛粪”与“汉奸”之间的剑拔弩张,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以念斌重新被布控为例,电子新闻与微博,不同媒体之间,乃至同一媒体、不同时间的电子新闻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态度。例如念斌案当年办案警察:坚信念斌是凶手(新华网)、念斌姐姐:福建警方涉嫌刑讯逼供应回避查案(北青网);评论:念斌再成犯罪嫌疑人能拿出铁证吗(中国电子新闻网)、评论:审视“念斌案”应摒弃道德站位(正义网);念斌被重新立案侦查律师:终审无罪后再立案不违法(东北网)、念斌又成嫌疑人,终审权威何在(财经网)。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内涵
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是网络舆情监测室接受政府部门委托、以盈利为目的,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的实时监控,按照政府部门要求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的过程。
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以民间网络舆情为主,但不止于此,在发展过程中,主流媒体和官方声音也成为了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内容,在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过程中,官方声音、主流媒体(含境外媒体)、大V公知、民众态度,都成为监测对象。以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对象为中心,向上向下进行舆情搜集和分析,加工反映给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再根据获得的信息调整、处理。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现状
(一)网络舆情信息来源
1.系统采集。数据中心采用雷达通过多种方式不间断的采集各类信息,形成大数据库。大数据库中的信息,舆情平台可通过检索、设置过滤规则等方式获得内容。不在大数据库中的信息,可通过数据中心增加配置采集渠道的方式补充设置。
补充数据来源,可以通过设置专项信息模块和关键词的方式实现,比如想搜集某单位的信息,可以将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姓名/职务,主要机构名称/别称,与各种词汇如检举/贪污/调查等,组成“与”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采集到电子新闻/微博/论坛/博客的相关信息,一般适用实时舆情监测。
2.人工采集。到各大数据库,如世界报刊库等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人工采集。各个搜索引擎,如谷歌学术等;各大门户网站、电子新闻网站,如网易、凤凰等五大门户网站。微博的采集方式类似,以新浪微博为例,设关键词,卡时间段,经过人工判断采集所用信息,一般只采用原创精选微博,不要转发。这一采集方式适用于过往舆情变化梳理。
(二)网络舆情监测规则
1相关度。相关度主要以人物、事件为标准。时间根据需要设定,人物和事件要具体考虑所进行的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实际,根据客户情况和要求设定。以政法部门为例,人物就包括政法委、综治办、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及领导,以及这些部门和人物关注的其他人物,如社会活动分子、疆独藏独分子等。而事件自然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之类的具体事项。 2.重要程度。(1)事件本身的重要程度。以社会稳定事件为例,事件的参与人数,伤亡人数,发生的场所都是重要考量。一般情况下,达到标准的参与人数要过百,亡(伤)人数要过十,发生场所需要广场、车站等公共场合。有无出现打砸抢烧、武警是否出动等也是参照因素。(2)媒体的重要程度。重要媒体的对象十分广泛,如反映最高领导层声音的人民网、新华网等;代表国内媒体专业水平的“北方系”(财新网、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和“南方系”(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南风窗等)。港台媒体和欧美澳主流媒体也是重点关注对象(英:BBC中文网等;美: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港:南华早报等;台:台湾联合社等)。还有一些对大陆成见较深的媒体。以及重点微博账号,以粉丝数量为具体考量(@徐昕、@袁裕来律师)。
3.热度。热度是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另一个维度。评价标准包括信息总量、转发数、评论数、关注度等,对于此类事件,具体到微博,就是转发和评论量大,具体到电子新闻,就是转载量和评论量大。事件从出来到形成一定的热度一般有时间差。关于如何判别可能发酵的事件,胡钰先生将其形容为:“热点电子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意见”[3],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简明易传播、反常规、有态度、合乎逻辑”[4],涉及到具体事件,中外、民族、官民、贫富是热点集中的地方。
4.实时度。最能概括实时度的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四小时”。从某舆情监测平台上随机连续选取上午、下午、晚上各3条精编电子新闻。统计其加精编时间、电子新闻报道时间和时间差。
9条预警舆情信息其中6条预警舆情信息在报道发生的一个小时之内,1条略多于一个小时,2条超过4小时;5条预警微博信息,两条在发布一小时之内,3条略多于一小时,均在4小时之内。总体来看,基本符合“黄金四小时”的预警规则。
(三)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结果
信息预警指的是相关、重要、热点信息的实时预警。使舆情服务对象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信息,并尽快做出反应。以2014年11月份为例,平台采集网络电子新闻总量399861,精编电子新闻总量2875,平台采集网络微博总量527539,精编微博总量413。信息总量十分大,精编信息总量并不多,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信息预警任务繁重。
预警信息构成中,以随机选取2014年11月份的200条预警信息为例,其中内媒140,外媒60;褒义88,贬义68,中性44;内褒82,内中32,内贬26,外褒6,外中12,外贬42就内外媒来看,内媒占多数,外媒占少数;就性质来看褒义最多,贬义其次,中性最少。以随机选取2014年11月份的100条精编微博,其中新浪微博78,腾讯微博6,搜狐微博2,网易微博1,推特13。其中新浪微博占绝大多数。[5]
三、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问题
1.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实务粗放。采集信息主要依赖时间、地点、事件设定采集规则,类别只有贬义、褒义,有中性。判别信息依据关键词。而分析信息的手段是简单的数理统计,或者根据电子新闻写摘要。
以社会综治领域某舆情服务项目为例,此项目由某社会综治领域某相关部门,外包给某舆情监测室,某舆情监测室的高级舆情分析师根据客户需设定采集规则,搭建社会综治专用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其他舆情分析师在此平台上二次选取符合要求的信息,通过内部通讯工具,按照一定的格式,报送到此社会综治领域相关部门,此部门在进行分类、整理、存档、上报、处理。监测过程中对信息的十分有限。
2.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不规范。由于一些单位进行舆情监测的目的是做出一份与部门利益相合的舆情报告,这也反映在舆情监测的过程中,数据造假和有倾向的选取分析材料都出现在舆情监测中。以社会综治领域某舆情服务项目为例,客户要求做出总体态度为正面的舆情报告出来,如此,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除事实描述外,就倾向采用正面评价和建设性批评,而对负面评价仅就有代表性的选择采用,这样使报告的直观感受十分正面,虽然主要舆情观点都没有遗漏,但对于实际舆情构成状态反映不准确。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趋势
1.舆情传播环境的变化。当前,党和政府对网络很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各级部门对习近平讲话精神的领会和贯彻是深入有力的。
2.网络舆情可能出现的两种变化趋向。当前政治传播环境的改变,势必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趋向是政府重新取得对于舆情的塑造能力,网络舆情的活力下降,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必要性下降。新浪微博活跃用户数量自2013年以来的下降可以佐证这个推论。另一种可能的趋势是网络舆情更加隐晦,承载舆情的新媒体平台更加多样、多变,对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提出更高的要求。微信公众账号的活跃和增长可以佐证这个推论。这两种趋向可能是并存的。如此,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为了提供更为即时、准确、有效的网络舆情信息,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势必做出一些调整。
3.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趋势。(1)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时捕捉到舆情信息,是进行网络监测的前提。在当前舆情信息趋向隐晦、分散的情况下,间接的信息来源可能不足够。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有必要直接与新媒体从业者取得联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与新媒体平台上有影响的、不同分野人物直接保持沟通,以期第一时间获得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事件看法和态度。新媒体从业者和有影响的新媒体使用者可以从其中获得新的经济收益来源和更有效用的信息传播渠道。(2)提高信息预判能力—分析手段的精确、多样。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与现代分析技术和科学分析模型的结合是另一种发展趋向。现代分析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的运用;而科学分析模型包括信息生命周期模型、信息空间模型。现代分析技术和科学分析模型的引入,可以提高信息预判能力,对目前主要依靠分析师主观判断的情况形成有益的补充。(3)规范监测行为。在当前公务网络舆情监测蓬勃、粗放发展的情况下,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从业者有必要确立规范,规范监测行为,确立底线的操守,杜绝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不能以窃取隐私的方式进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监测行为以及根据监测行为产生的反馈都不应该对新媒体信息发布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伤害。在使用舆情信息时应该标明来源,避免可能出现的版权问题。公务网络监测从业者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要求,以真实作为监测的品质,而不应贪图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共舆情[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4.
[3]胡钰.电子新闻和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65.
[4]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8-9.
[5]习近平.习近平谈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DB/OL].人民网,2013-11-15.
责任编辑 宋桂祝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社会综治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5-0023-04
一、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背景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1.话题设置的重要性降低。李普曼认为,民众不是直接对他们所处的世界作出反应,而是对他们意识中的世界作出反应,真实的世界广阔、复杂且变化迅速,人们很难直接作出反应,一些人或者组织按照自己的目的编排议程,塑造民众的意识,影响舆情的形成。[1]
这一方面表现在传统媒体舆情塑造能力的下降。赵鼎新先生曾对中国传统媒体舆论塑造能力进行分析。他认为,由于主流媒体处于政府的保障之下,这使其专业性受到干扰,影响到民众的信任程度,同时也造成一些媒体从业者并不以经济利益为考量,长期艰苦的调查性报告个案很多,这其中不乏一些踩线的敏感信息报道。
廉思先生针对舆情传播归纳的“被动接收”和“消极认可”已经不能解释很多网络舆情现象。在网络时代,普遍怀疑,制造舆情成为当前舆情传播的规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将网络时代的舆情状况归纳为“大众麦克风”时代,意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电子新闻的发布者。[2]以呼格吉勒图案为例,呼格吉勒图案在2014年8、9、10、11月份的微博数据分别为86、230、5415、20050,电子新闻数据分别为0、0、76、439。我们可以认为,这其中微博起到了引领作用,电子新闻进行了跟进,而电子新闻的跟进又进一步增加了话题的热度。这种现象在“念斌”案中也有表现。
虽然个人发布电子新闻,设置议程的能力显然不能跟专业化的电子新闻从业者相比,但毫无疑问降低了电子新闻从业者这种话题设置能力,一些个人发布的热点信息,成为电子新闻从业者话题设置的重要内容。个人摆脱了以往主要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开始成为影响议程设置的重要力量,甚至议程设置者。话题设置的门槛降低,话题设置的重要性下降,主流的舆情话题变得繁杂。这其中的一些账号特别突出。如念斌的姐姐、呼格吉勒图的母亲。
2.观点庞杂、碰撞激烈。网络舆情的操作平台多样,使用简单,普及度高,已经成为政治传播的日常工具,依托于其上的网络舆情量巨大。但这些舆情观点并不一致,而是处在激烈碰撞的状态。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认为,在舆情塑造过程中,总会有某些观点占据上风,不同观点的人要么随波逐流,要么保持缄默,从而在舆情中消失。这种情况在网络时代得到一些变化,相同观点组团的成本大大降低,一些哪怕是非主流的观点,也能找到很多共鸣,取得主流的感受。诸如当前学界的儒宪、毛左,普世价值派,在民间几乎没有影响,但却是指点江山,似乎能拯救世界。这一方面增加了表达的自由,打破了沉默的螺旋模型,同时也降低了主流舆论的塑造能力,一些舆情观点变得十分偏执。新媒体平台上“五毛”和“美分”的相互攻击,“毛粪”与“汉奸”之间的剑拔弩张,正是这种现象的体现。以念斌重新被布控为例,电子新闻与微博,不同媒体之间,乃至同一媒体、不同时间的电子新闻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态度。例如念斌案当年办案警察:坚信念斌是凶手(新华网)、念斌姐姐:福建警方涉嫌刑讯逼供应回避查案(北青网);评论:念斌再成犯罪嫌疑人能拿出铁证吗(中国电子新闻网)、评论:审视“念斌案”应摒弃道德站位(正义网);念斌被重新立案侦查律师:终审无罪后再立案不违法(东北网)、念斌又成嫌疑人,终审权威何在(财经网)。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内涵
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是网络舆情监测室接受政府部门委托、以盈利为目的,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的实时监控,按照政府部门要求上报网络舆情信息的过程。
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以民间网络舆情为主,但不止于此,在发展过程中,主流媒体和官方声音也成为了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内容,在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过程中,官方声音、主流媒体(含境外媒体)、大V公知、民众态度,都成为监测对象。以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对象为中心,向上向下进行舆情搜集和分析,加工反映给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再根据获得的信息调整、处理。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现状
(一)网络舆情信息来源
1.系统采集。数据中心采用雷达通过多种方式不间断的采集各类信息,形成大数据库。大数据库中的信息,舆情平台可通过检索、设置过滤规则等方式获得内容。不在大数据库中的信息,可通过数据中心增加配置采集渠道的方式补充设置。
补充数据来源,可以通过设置专项信息模块和关键词的方式实现,比如想搜集某单位的信息,可以将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姓名/职务,主要机构名称/别称,与各种词汇如检举/贪污/调查等,组成“与”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采集到电子新闻/微博/论坛/博客的相关信息,一般适用实时舆情监测。
2.人工采集。到各大数据库,如世界报刊库等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人工采集。各个搜索引擎,如谷歌学术等;各大门户网站、电子新闻网站,如网易、凤凰等五大门户网站。微博的采集方式类似,以新浪微博为例,设关键词,卡时间段,经过人工判断采集所用信息,一般只采用原创精选微博,不要转发。这一采集方式适用于过往舆情变化梳理。
(二)网络舆情监测规则
1相关度。相关度主要以人物、事件为标准。时间根据需要设定,人物和事件要具体考虑所进行的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实际,根据客户情况和要求设定。以政法部门为例,人物就包括政法委、综治办、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及领导,以及这些部门和人物关注的其他人物,如社会活动分子、疆独藏独分子等。而事件自然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之类的具体事项。 2.重要程度。(1)事件本身的重要程度。以社会稳定事件为例,事件的参与人数,伤亡人数,发生的场所都是重要考量。一般情况下,达到标准的参与人数要过百,亡(伤)人数要过十,发生场所需要广场、车站等公共场合。有无出现打砸抢烧、武警是否出动等也是参照因素。(2)媒体的重要程度。重要媒体的对象十分广泛,如反映最高领导层声音的人民网、新华网等;代表国内媒体专业水平的“北方系”(财新网、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和“南方系”(南方周末、南都周刊、南风窗等)。港台媒体和欧美澳主流媒体也是重点关注对象(英:BBC中文网等;美: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港:南华早报等;台:台湾联合社等)。还有一些对大陆成见较深的媒体。以及重点微博账号,以粉丝数量为具体考量(@徐昕、@袁裕来律师)。
3.热度。热度是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另一个维度。评价标准包括信息总量、转发数、评论数、关注度等,对于此类事件,具体到微博,就是转发和评论量大,具体到电子新闻,就是转载量和评论量大。事件从出来到形成一定的热度一般有时间差。关于如何判别可能发酵的事件,胡钰先生将其形容为:“热点电子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意见”[3],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简明易传播、反常规、有态度、合乎逻辑”[4],涉及到具体事件,中外、民族、官民、贫富是热点集中的地方。
4.实时度。最能概括实时度的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四小时”。从某舆情监测平台上随机连续选取上午、下午、晚上各3条精编电子新闻。统计其加精编时间、电子新闻报道时间和时间差。
9条预警舆情信息其中6条预警舆情信息在报道发生的一个小时之内,1条略多于一个小时,2条超过4小时;5条预警微博信息,两条在发布一小时之内,3条略多于一小时,均在4小时之内。总体来看,基本符合“黄金四小时”的预警规则。
(三)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结果
信息预警指的是相关、重要、热点信息的实时预警。使舆情服务对象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信息,并尽快做出反应。以2014年11月份为例,平台采集网络电子新闻总量399861,精编电子新闻总量2875,平台采集网络微博总量527539,精编微博总量413。信息总量十分大,精编信息总量并不多,占信息总量的比例很低,信息预警任务繁重。
预警信息构成中,以随机选取2014年11月份的200条预警信息为例,其中内媒140,外媒60;褒义88,贬义68,中性44;内褒82,内中32,内贬26,外褒6,外中12,外贬42就内外媒来看,内媒占多数,外媒占少数;就性质来看褒义最多,贬义其次,中性最少。以随机选取2014年11月份的100条精编微博,其中新浪微博78,腾讯微博6,搜狐微博2,网易微博1,推特13。其中新浪微博占绝大多数。[5]
三、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问题
1.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实务粗放。采集信息主要依赖时间、地点、事件设定采集规则,类别只有贬义、褒义,有中性。判别信息依据关键词。而分析信息的手段是简单的数理统计,或者根据电子新闻写摘要。
以社会综治领域某舆情服务项目为例,此项目由某社会综治领域某相关部门,外包给某舆情监测室,某舆情监测室的高级舆情分析师根据客户需设定采集规则,搭建社会综治专用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其他舆情分析师在此平台上二次选取符合要求的信息,通过内部通讯工具,按照一定的格式,报送到此社会综治领域相关部门,此部门在进行分类、整理、存档、上报、处理。监测过程中对信息的十分有限。
2.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不规范。由于一些单位进行舆情监测的目的是做出一份与部门利益相合的舆情报告,这也反映在舆情监测的过程中,数据造假和有倾向的选取分析材料都出现在舆情监测中。以社会综治领域某舆情服务项目为例,客户要求做出总体态度为正面的舆情报告出来,如此,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除事实描述外,就倾向采用正面评价和建设性批评,而对负面评价仅就有代表性的选择采用,这样使报告的直观感受十分正面,虽然主要舆情观点都没有遗漏,但对于实际舆情构成状态反映不准确。
(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趋势
1.舆情传播环境的变化。当前,党和政府对网络很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各级部门对习近平讲话精神的领会和贯彻是深入有力的。
2.网络舆情可能出现的两种变化趋向。当前政治传播环境的改变,势必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趋向是政府重新取得对于舆情的塑造能力,网络舆情的活力下降,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必要性下降。新浪微博活跃用户数量自2013年以来的下降可以佐证这个推论。另一种可能的趋势是网络舆情更加隐晦,承载舆情的新媒体平台更加多样、多变,对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提出更高的要求。微信公众账号的活跃和增长可以佐证这个推论。这两种趋向可能是并存的。如此,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为了提供更为即时、准确、有效的网络舆情信息,公务网络舆情监测势必做出一些调整。
3.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的发展趋势。(1)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时捕捉到舆情信息,是进行网络监测的前提。在当前舆情信息趋向隐晦、分散的情况下,间接的信息来源可能不足够。公务网络舆情监测有必要直接与新媒体从业者取得联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与新媒体平台上有影响的、不同分野人物直接保持沟通,以期第一时间获得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事件看法和态度。新媒体从业者和有影响的新媒体使用者可以从其中获得新的经济收益来源和更有效用的信息传播渠道。(2)提高信息预判能力—分析手段的精确、多样。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与现代分析技术和科学分析模型的结合是另一种发展趋向。现代分析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的运用;而科学分析模型包括信息生命周期模型、信息空间模型。现代分析技术和科学分析模型的引入,可以提高信息预判能力,对目前主要依靠分析师主观判断的情况形成有益的补充。(3)规范监测行为。在当前公务网络舆情监测蓬勃、粗放发展的情况下,公务网络舆情监测从业者有必要确立规范,规范监测行为,确立底线的操守,杜绝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不能以窃取隐私的方式进行公务网络舆情监测,监测行为以及根据监测行为产生的反馈都不应该对新媒体信息发布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伤害。在使用舆情信息时应该标明来源,避免可能出现的版权问题。公务网络监测从业者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要求,以真实作为监测的品质,而不应贪图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共舆情[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4.
[3]胡钰.电子新闻和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65.
[4]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8-9.
[5]习近平.习近平谈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DB/OL].人民网,2013-11-15.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