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无论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历史的研究,迄今为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新的研究如何有突破,如何更有深度和广度,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一直是挥之难去的困扰。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从摆在案头的这部《市场·网络·媒体与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我们看到了突破。突破在哪里?翻阅本书,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就是俗话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越习惯的研究模式,摆脱既定的研究窠臼,本书便获得了“听唱新翻杨柳枝”的效果。
  不再纠结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本身的产生和流变,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书将中国传统戏剧置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将传统戏剧之毛紧紧附着在社会这张皮上,于是研究便有了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一览众山小的飞跃。
  演剧需要场地,这是毋庸赘言的事实。不过,把研究视角从物理学意义上固化的“场”,延伸到无形而并非虚拟的市场之“场”,就体现了著者之别具只眼。生发于各个具体地域的小剧种,又如何演变为跨地域的大剧种,沿着这样的思路,著者又导入了网络的概念。戏剧本身是文化的一種具现形式,在现代社会发达的资讯出现之前,它作为一种媒体,透过艺术的形式,将精英乃至凡庶的理念传达给民众,在传统社会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于是,市场、网络、媒体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便成为基点,架构起著者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
《市场·网络·媒体与中国传统戏剧研究》芦  玲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从目录便可以窥见,这部论著是以广角镜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与社会的密切关联。第一部分“市场与剧场:清代的社会与京剧的形成”,讲到了交通与物流网络的交汇,笔触甚至还涉及盐商与扬州的文化消费和戏剧演出,为我们展示了地方戏剧进入城市的过程。并且由上及下,不仅讲到宫廷观剧的戏剧活动和乾隆下江南与地方戏剧整合的契机,还讲到北京的各地会馆与地域文化,具体到“徽班”进京与地方戏曲的融合。
  本书尽管以京剧与社会作为主线,但并没有忽视对其他地域戏剧的考察。著者捻出的是广东地方戏剧演出的个案。这是本书第二部分的展开。在这一部分,著者具体考察了戏剧演出广告以及中介机构与戏剧演出市场,还论述了清代政府的戏曲管理政策、戏剧的社会功能,并指出了娱乐机构被操控的现象。把戏剧与社会结合得如此紧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所鲜见的。作为广义的社会文化史的个案研究,不仅在内容上充实可读,在方法论上也颇具启示意义,展示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在史料运用上,除了常见的史料之外,著者还采择了不少收藏于海外的稀见史料,比如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广东戏班文书等。
  著者何以会想到从这样的视角来进行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我想这与著者芦玲的学术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长期留学日本,先后获得东京学艺大学音乐教育学硕士和东北大学信息科学博士,还曾到美国波士顿学院访学。跨学科的学术训练,培养了著者的越界意识和广阔的视野。而长期的留学和访学经历又让著者饱熏海外风。以他山之石,攻传统之玉,便成为著者的研究特色与擅长。
  日本的田仲一成较早运用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从事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重视祭祀与戏剧的关联。这样的研究视点与研究方法启发了著者。在此基础上,著者将研究对象中国传统戏剧置放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剧烈变动的社会背景之下,考察以京剧为主的中国传统戏剧从形式到内容的生成与演变。这样的研究对于清晰考察中国传统戏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挖掘艺术形式创造中的信息发生和传播变动机制,理解文化艺术生成与社会变迁的关联,从更为广阔的视野理解人类艺术活动及其相关条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近年来一直倡导有别于唐宋变革论的宋元变革论,在研究过程中导入了美国学者施坚雅的宏区划分理论范式。阅读本书,发现著者也同样接受了施坚雅的理论启发。在施坚雅以“原基市场”理论制作的显示最小市镇与周边乡村关系图的基础上,著者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以最小市镇为小交叉点,以普通城市为大交叉点,将庞大的政治与经济都市作为各大交叉点的交汇点,以此来显示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网络结构形态。在这样的理论范式下,处理中国传统戏剧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这样的研究方式主导下的考察操作,注定会超越不少既有的线性研究。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起跳。
  笔者研究宋元变革论,也从文化下移的视点关注到传统戏剧的演生和变迁。从南宋江南南戏的产生,到入元后北戏的南下,直接影响了明代的戏剧。而城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达、印刷业的普及,又成为市民文化兴盛的促因。文化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王朝鼎革也不会带来本质改变的冲击,社会转型稳定而缓慢地潜行。著者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戏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无疑是显现社会转型的一端。这也是笔者关注本书的理由所在。
  以传统戏剧为研究载体,说到底,著者从事的还是一种历史研究。对于历史研究,无论领域和内容如何,我觉得都应当纳入思想的射程。历史,不仅如克罗齐所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还如克林伍德所云“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传统戏剧本身是物化了的精神形态,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一切文化折射的都是一定的思想意识。长期上演的传统戏剧剧目,不仅给人带来艺术的愉悦享受,还在无形中把剧目浸透的思想意识传达给观众。这种思想意识的内涵,既有正统的部分,也有非正统的部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有着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我以为,对这种文化现象的考察,也是戏剧社会史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
其他文献
在意大利美声歌剧中,我第一热爱的是贝里尼的《诺尔玛》,平时在普及歌剧的讲座中,我讲得最多的也是《诺尔玛》。自从歌剧女皇玛丽亚·卡拉斯在二十世纪中期历史性地唱红了这部歌剧后,诺尔玛这个集戏剧、抒情、花腔于一体的角色就成为顶尖女高音的标杆之一,或被称为女高音中的珠穆朗玛峰。在卡拉斯之后,虽然有琼·萨瑟兰、贝弗利·希尔斯、蒙特塞拉特·卡巴耶等一流女高音演唱这个角色,并留有CD、DVD,但她们的总体实力和
期刊
说到诗人艾青,熟悉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读者会想到他的许多名篇,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黎明的通知》《雨花石》等等。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登上文坛到一九九六年逝世,艾青贡献给我们的优秀诗篇实在太多,但我这里只讲他三首有关欧洲和法国的诗歌,就是有名的《芦笛》,还有或许不那么有名的《巴黎》与《马赛》。  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都写于艾青诗歌创作的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或译《马丁·朱述尔维特》)是一八四二年狄更斯(1812-1870)访美的副产品。  受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邀请,狄更斯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方面为减轻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为已经签约的《美国札记》(或译《游美札记》)搜集素材。与此同时,狄更斯还怀有热切的希望,要亲眼看一看“新生共和国”的景象。《马丁·瞿述伟》[ 英] 查尔斯·狄更斯著叶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期刊
提起耆英,可是个近代史上有名的大反派:作为钦差大臣赴南京与英使璞鼎查谈判,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复于两广总督任上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或章程,他与英国公使约定的两年后进广州城一说,又伏下列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祸苗。而咸丰帝惶急之际的一个荒唐决策,使得耆英再次出山,主持与四国公使在天津的谈判,是那段暗黑岁月的一个小插曲。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出于民国间一位外交官之
期刊
《熊镇》[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郭腾坚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 年版  有时会这么琢磨:体育运动,尤其在对抗性强的项目里,一组对手间,是否有一种无形的规则网在起作用?显然,在这个规则下允许双方频频发生某种对身体动作语言的解读,但离开了赛场该规则网可能无法继续起作用。发生在集体项目中时, 教练对场上形势局面的解读,关于对手及队友状态的判断与策略,其实都属于对这一临时规则网络的即兴解读。说得浅
期刊
雷耶斯:那么,我是谁?  此处大海止息,土地伊始。雨落入惨白的城市,携带浊泥的河水滚流着,岸边的湿地盈满潮水。  《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一书的叙述,始于诗人雷耶斯从巴西回到他阔别十六年的祖国葡萄牙。在一九一九年,他迁徙至里约热内卢并定居于此;十六年后,诗人搭载“高地桥梁”号倏忽而归,那是一九三五年底,欧洲的情形不容乐观,那是安东尼奥·萨拉查建立第二共和国后的第三年。翌年,这个国家便卷入西班牙
期刊
与许多着迷的读者一样,我一向爱看描写旅游的作品。我生长在小镇,那里仿佛终年波澜不惊,多亏了游记,我足不出户,就从南美洲游历到亞洲,从俄罗斯游历到非洲,甚至移步外太空。对旅游的满腔热爱一直伴随我长大。因此当机会降临,让我可以帮助一本旅游故事书走进更多读者的时候,我决定全力以赴。  所有游记都是一次美妙的探险,但《驰想日》在一些方面尤为独特。首先是因为有件事许多读者从未认真想过:几乎所有的英语游记都是
期刊
王勃画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流传千古,成为格言式的佳句,你能想象得出,它竟是出自年仅十九岁的青年诗人之手吗?  这年轻人就是初唐诗人王勃。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在《戏为六绝句》(其二)中,曾经讥讽那些企图否定初唐诗风代表人物的错误倾向,他指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话说得很尖刻,又可看出他对王、杨、卢、骆这四位被称为“初唐四杰”的诗人的诗风的
期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客》杂志的作者名单里有三个约翰:约翰·契弗、约翰·奥哈拉、约翰·厄普代克。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也都彼此心存敬意。在谈论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契弗时,厄普代克曾有过精辟的论断:“也许他在向往去远洋的美国人的血液中,孕育了真正的讲故事的古老才华,人们只需跟约翰·契弗相处五分钟,他往四周瞧瞧,便会用富有教养的卷舌音飞快地说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简练词句来,讲出一个个故事。”当然,今天的我们
期刊
读柳和城先生的《橄榄集》,仿佛走进一个商务印书馆的博物馆,里面关于商务印书馆的史料琳琅满目:进进出出穿西装的、穿长衫的,尽是商务印书馆的人;书中介绍的,尽是商务印书馆曾经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一百多年的商务印书馆出过数以万计的书,和城也择其要者娓娓道来。所以,读过《橄榄集》,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增长知识。  一是研究有厚度。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座高山。但凡上过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