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重度的童话爱好者,日常会带一本童话书在包里,闲时拿出来翻读几页。
儿子小时候,我经常会读童话给他听。但他渐渐大了之后,有了自己的阅读喜好,更喜欢读科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当然,我推荐给他的童话,如果对他胃口,他也会很喜欢。
有一次,我送五年级的儿子上课,带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一本关于幻想世界起源的童话书《原来如此的故事》,儿子上课,我看书。
看着看着就看到了《袋鼠变形记》这篇故事,故事大意是——
最早的时候,袋鼠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模样,那时的袋鼠四条腿都很短,浑身灰不溜秋,软毛蓬乱。它找了一位又一位巫师,希望他们能把它变得独一无二,和其他动物不一样。一位大巫师答应了它,并叫来一只老是饿着肚子的大黄野狗去追袋鼠。
害怕被野狗追上,袋鼠一直跑啊跑啊,跑了好远好远。它钻过了深草丛,穿过了浅草丛,跨过了南回归线,越过了北回归线,两条后腿都跑痛了。它又跳过了一片碎石,跳过了一堆尘灰,跳过了一条河,跳过了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开始,它只能跳一米远,后来能跳三米远,最后能跳出五米远。它的后腿越来越有力、越来越长。它就这样跳呀,跳呀,简直没法停下来。
后来,它就成了现在袋鼠的样子。
故事就是这样简单。当我读到大巫师和袋鼠的一段对话时,心里突然亮了一下。
对话如下:
大巫师问袋鼠:“你为什么不谢谢大黄狗?谢谢它为你所做的一切?”
累得筋疲力尽的袋鼠说:“它把我追出了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它使我弄混了正常吃饭的时间;它把我变成了这副模样,这恐怕一辈子也变不回去了;它还使我的腿着了魔。”
大巫师说:“也许是我的错,可难道不是你自己要求我把你变得与众不同吗?”
这几句对话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我想起临出门上课前儿子跟我的讨论。他有些不想上数学课,说:“数学课还要去上吗?老师讲得太快了,态度又不好。”
我意识到,儿子担心的或许并不是老师讲得快,而是他没有听懂。做题目时老师又会说一些“还没做出来吗”“这都做不出来”这样的话,让他难堪。
下了课,我们找到一家餐馆。等餐的时候,我就把这个故事拿出来给儿子看,儿子很快看完。
我跟他讨论读这个故事的感受,他说:“有点儿感受,但一时还说不清楚。”我说:“我跟你分享一段我特别喜欢的细节。”然后就把大巫师和袋鼠的那段对话轻轻读给他听。
儿子听了后“噢”了一声,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我问他:“你听了是什么感受?”他说:“我想听你说说。”
我说:“你觉不觉得这个大巫师就像是命运,我们就像这袋鼠。我们向命运请求,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可是命运并没有一根魔术棒,点一下我们,说声‘变’,就能把我们变成独一无二的人。命运派出大黄狗这样的人或者事来追我们,我们看起来是逃命,其实是一种历练。经历了这一番奔跑、历练,最终我们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儿子没有作声。
我又说:“好比数学课,老师态度不好,会说一些压迫性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解决,一方面妈妈可以与老师沟通,请他多鼓励你;一方面,你也可以不用太在意他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谨记自己的目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过一会儿,儿子突然说:“《星际迷航》里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无知不可怕,无知不学才可怕。’反正不懂我就问呗。”
我一时没接上茬,儿子又重复了一遍:“无知不可怕,无知不学才可怕。”
下午,儿子开开心心地去上数学课了,我继续阅读我的童话书,内心有一种无言的喜悦。
閱读是什么?阅读就是拆掉思维里的墙,睁大眼睛,看到更大的世界。这个更大的世界,不是地域更阔大、物质更丰富,而是生命的可能性更多样。当你遇到一个困难,以为只能束手无策时,阅读会帮你打开一扇窗,指给你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一道新的风景。然而,这条路仍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唯二的,而只是无数道路中的一条而已。
启动阅读,就是启动生命无限可能的按钮。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