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澄沙之味》:省略“叙事”与风景“意象”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着重对影片《澄沙之味》(导演河濑直美,2010)的“叙事”和风景展开分析。《澄沙之味》以非叙事的方式“叙事”,在省略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同时,将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照作为“叙事”动力,并与河濑直美电影中一贯的风景符号相结合。影片既实现了关怀麻风病人的目的,又引发了对个体生命的反思,并对个人影像的发展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摄影机有所启示。
  关键词:《澄沙之味》 河濑直美 日本电影
  河濑直美(以下简称河濑)是一名日本女性导演,其作品充溢着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且大都植根于河濑的故乡——奈良。从《萌之朱雀》到《沙罗双树》,河濑的电影始终聚焦于奈良这一场所。不同的是,改编自明川哲也a同名小说的电影《澄沙之味》,已然消解了奈良这一场所,将影片的关注点聚焦在个体生命之上,并将个体生命放置在风景之中。正如德江与树交流、若菜与金丝雀交流的背后,是这些人物的边缘化表现。河濑对于叙事矛盾的省略以及对风景的展示,形成一种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在关注边缘人物的同时引发对个体生命的思考。
  一、何谓“澄沙之味”
  影片被译为“澄沙之味”,所谓“澄沙”,指的是过滤后较细的红豆沙,“澄沙之味”也就是红豆沙的味道。红豆沙通常被认定为甜甜的味道,但影片中却有一种红豆沙是咸的味道。首先,豆沙表面上指铜锣烧的馅儿——将红豆浸泡、冲洗、蒸煮、加糖制成的泥状甜食。德江对于豆沙有着约半个世纪的敬畏与守候,她早于“太阳先生”起床,鼓励豆子们“努力好好工作”。相对于饼皮来说,豆沙对铜锣烧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德江上岗之前,豆沙并不可见,影片中出现的是千太郎所做的金黄饼皮,唯一可见的地方,是女同学手中夹杂着樱花的豆沙,它因为不纯粹而被嫌弃。如果说有着创伤经验的千太郎是饼皮,那么患有麻风病的德江就是豆沙。其次,当镜头跟随千太郎深入麻风病人之家时,千太郎尝到了咸味道的豆沙,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不被关注。正如房东口中铜锣烧都是甜味道的说辞,它的不被关注正如德江的不被关注。由此可见,豆沙暗指吉井德江以及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的麻风病患者。在某种意义上,“澄沙之味”也是一种被忽视的味道,正如麻风病人“我们想要活在阳光照耀下的社会”的心灵渴求。
  二、省略“叙事”
  电影《澄沙之味》以樱花树下的一家铜锣烧店为背景,围绕千太郎、吉井德江、若菜三个社会边缘人展开治愈系的故事。不爱吃甜食的千太郎早年因暴力致残事件被迫成为铜锣烧店的店长,在行尸走肉般的还债生活中遇到即将高中辍学的若菜以及前来应聘兼职的吉井德江。经过深思熟虑,千太郎决定雇用德江来制作豆沙,德江的豆沙使铜锣烧店一夜之间爆红,但让人揪心的是口碑爆棚的豆沙背后是一双麻风病人的手。因为流言,铜锣烧店面临危机,德江被迫回到麻风病人中心,并受到千太郎和若菜的探望。最终,德江因肺炎悄然离世,但她对于人生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化了千太郎。本片与传统影片的叙事方法不同,导演故意省略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把重心放在叙事技巧上,而是以一种独特的个人化的关怀与省略构成全片,形成一种非叙事的“叙事”结构。
  首先,关怀是本片的独特之处。影片以千太郎、吉井德江、若菜三个边缘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来推动叙事的发展。这种关怀发生于个体生命之间,正如影片中千太郎与若菜的关系是不可见的,但他们的关系却又是亲密无间的,这种亲密无间表现在千太郎经常送不合格的煎饼给若菜,以及若菜总是像幽灵一样陪伴在千太郎的身边。缺乏母亲陪伴的若菜是“陪伴”的化身,她在饭桌上建议千太郎收下德江,也是她推动千太郎去麻风病人中心看望德江,她与千太郎构成了一种相互关怀的人生状态。德江与千太郎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德江之所以去铜锣烧店,是因为她看到了千太郎绝望的眼神并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遭遇——因麻风病被隔离和因麻风病而未能出生的孩子,她对千太郎的关注也是对其未能出生的孩子的关怀。这种关怀还体现在人与人交流的物质媒介上,尤其是信件的使用上。在千太郎绝望之际,德江给千太郎寄来了一封信。信件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媒介,不仅传达了德江对于铜锣烧店以及千太郎本人的关心,而且也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交流,正是德江对于千太郎的关心,促使千太郎进入麻风病人中心探望德江,从而目睹了麻风病人的现状,达到了关怀这一群体的目的。
  其次,在表现人与人相互关怀的同时,电影更有意味的是导演对于激烈矛盾的省略。这种省略不仅表现在流言方面,而且体现在对主人公身世甚至是死亡的轻描淡写。简言之,“部分代替整体,部分唤起我们对整体的联想”b。导演对于麻風病流言的表现仅仅是从铜锣烧店外顾客的变化来呈现的,从排队盛况到门庭冷落,一夜之间改变了德江以及千太郎的命运。比起关注流言本身所承载的冲击力,导演直接把关注点放在流言的结果上。正如德江所言,“有时候也会被社会的愚昧所伤害”。同时,导演在处理三个充满故事性的人物时,对于他们的创伤性遭遇也只是轻描淡写。无论是“暴力致残事件”“高中辍学的孩子”,还是“麻风病创伤的经历”都具备一定的关注度以及话题性,但是导演并没有展开讲述这些故事性的话题,而是在千太郎、德江、若菜彼此关怀的过程中娓娓道来。尤其是千太郎,一开始对自己的身世刻意回避,在被德江感化之后,才试图倾吐自己的心声。所以,导演并没有将这些矛盾作为叙事的动力,而是在彼此交流中作为关怀的一部分。德江的死亡同样被轻描淡写,只是在千太郎和若菜再次进入麻风病人中心时被告知,死亡的原因是肺炎而非麻风病。之所以对上述内容省略,是因为导演聚焦于个人以及生存状态本身,省略手法的背后恰恰是一种纯粹的人道主义关怀。
  三、风景“意象”
  在电影《澄沙之味》中,河濑赋予自然万物生命,不仅有樱花树对于时间的呈现,金丝雀对于困境与自由的诠释,还有月亮等的隐喻。首先,樱花树不仅建构起了影片的时间,而且也构成了个体生命的时间。正如梅洛-庞蒂所言,“一部电影并非诸多影像的总和,而是一种时间形式”c。影片始于樱花盛开,也终于樱花盛开,不同的是德江化成了樱花树,而樱花树下的千太郎获得了新生。在这个轮回的过程中,樱花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并追问个体生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对抗时间。是千太郎做煎饼似的机械状态,还是高中生因式分解时间的状态?德江对樱花树招手就仿佛是向时间以及生命起舞,尽管起舞的背后是生存的艰难与困境,是生而为人的无奈与坚强。其次,被困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是电影中人物的象征,德江、若菜、千太郎都因某种原因被囚禁在“笼子”里。德江的人生受困于麻风病,随时都可能被社会的愚昧所伤害,她渴望生活在阳光照耀下的社会,以至于放弃约定,放飞马尔文(金丝雀的名字)。若菜则受困于家庭缺失的阴影中,得不到母亲陪伴的若菜只有与马尔文为伴。所以,如果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象征了他们被囚禁的生命状态,那么放飞金丝雀就象征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求。在若菜与德江约定养马尔文的时候,月亮成为他们的见证者。有意味的是树梢上的残月与德江死后的全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笼子里的马尔文就像是残月一般暗淡无光,而放飞金丝雀与“努力发光让别人看到”正是德江所信奉的人生真谛。风景在片中的存在表明,隐喻用已知事物代替未知事物,更确切地说,它通过把未知事物转换为已知的说法来表达。d不仅如此,导演用自然风景构筑了一个神秘的时空,个体生命在这个时空中生,在这个时空中死,在这个客观的时间序列里如何生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面临的问题。总之,河濑用自然风光构建了个体的生命时空,并在这个时空中探讨生命存在的方式,在关怀与省略的过程中,成为我们普通人共鸣的材料,为电影的探索提供了一种可能。
  四、结语
  电影《澄沙之味》与其说是讲述一件事,不如说是讲述一种状态: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状态。也正是这种关怀让笔者不断反思,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自处?就像河濑始终赋予自然万物以灵性一样,我们存在于“樱花”盛开与凋零般的时空中,生活在甜“豆沙”的刻板印象中,是否说明我们也是被锁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在这些“意象”的背后,河濑不仅表达了对麻风病/汉森氏病人的关怀,同时也对生命进行发问: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否在被关注的同时也在被忽视,是否也受困于生命的旋涡之中?
  a 明川哲也,作家、诗人、歌手,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教授,代表作品有《多摩川物语》《花鲷》。
  b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c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电影与新心理学》,方尔平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6页。
  d 〔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4页。
  作 者: 李鹏飞,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批评。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卡夫卡的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比较接近,他的小说可以当作哲学文本去解读。《饥饿艺术家》是关于人类生存境遇的现代寓言,在这部作品中,卡夫卡探询了孤独、封闭的空间、最终的自我否定等“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卡夫卡对于笼子、城堡、地洞、地窖有终生的迷恋,这些狭小而封闭的空间是他小说中常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世界和他人的恐惧,对于生存的未知和绝望。  关键词:卡夫卡 《饥饿艺术家》 孤独者 现代寓言  《
期刊
摘 要:《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海明威大量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以及自然现象的描述,达到了烘托气氛、塑造人物以及深化主题的创作目的。可以说,在这部著作中,正是因为使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才使得其意境更加深远,对战争中的人类的永恒情感有了一种幻灭的毁灭感。  关键词:永别了武器 象征主义手法 运用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永别了,武器》
期刊
摘 要:《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文中称《爱达或爱欲》)是20世纪著名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气息的田园牧歌式的作品,小说主要通过讲述维恩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为我们勾勒出了冲破乱伦禁忌的三种不同的爱欲书写模式——激情之爱、浪漫之爱与绝望之爱。展现了纳博科夫对现代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困境与精神危机的深切关怀。爱是人对生存境遇的回答,“乱伦则是人对孤立乏味
期刊
摘 要:希拉里·曼特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对历史小说《狼厅》进行了现代意义探析,二者分别对应叙事理论中不同表达形式的人物话语以及内聚焦和外聚焦,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其创作的历史文本中渗透的深入思考和折射的现代启示有助于读者的进一步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狼厅》 叙事 历史小说 现代意味  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分别摘取了2009年和2012年英国布克文学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绿蒂和《浮士德》中的格蕾琴,认为她们是菲勒斯中心主义下“母性”和“妻性”的理想化身,而非真实的女性,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救赎意味。她们的形象回应了菲勒斯中心主义下“永恒女性”的文学传统。  关键词:绿蒂 格蕾琴 “母性” “妻性” 菲勒斯中心主义  18世纪的伟大诗人歌德塑造了大量富有理想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少年维特的烦恼》与《浮士德
期刊
摘 要:“情,痴语也,情不痴不深”,也就是只有达到痴的程度,感情才会深刻,甚至是“痴而入妙”。《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不少无理之中见深情的奇想痴语,成为一篇之中最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警句。这里从词语搭配、修辞、对比映衬等角度选取几句,与大家一道欣赏、品味。  关键词:词语搭配 修辞 对比映衬 无理而妙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和吴乔《围炉诗话》,均有关于“无理而妙”的论述。所谓“无理”,就是违
期刊
摘 要:辛格以爱尔兰西部阿伦岛为背景的独幕剧《骑马下海的人》讲述了茅丽娅最后一个儿子巴特利为去大陆卖马而葬身大海的故事。八位男性家庭成员全部丧生的结局使该剧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悲剧效果。事实上,阿伦岛的自然条件远不如剧中所描述的那样严酷。辛格描摹的吞噬茅丽娅亲人的狂暴大海无疑指向了日益侵蚀岛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辛格在“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努力将爱尔兰与英国工业化文明相分离的结果,也使
期刊
摘 要: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小说《时间之间》是莎翁经典剧作《冬天的故事》的后现代仿拟式书写,书中蕴含着俄底浦斯悲剧中分裂、防御、整合三角关系的隐喻。主人公列奥精神上的全能自恋使之处在非黑即白的分裂状态,随之引发的防御心理阻断了他和好友赛诺以及妻子女儿的亲密链接。列奥的自我整合之路离不开完美女性宝丽和帕蒂塔的协助,她们引导他走出原始自恋,看到真实世界,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  关键词:温特森 《
期刊
摘 要:“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的刘禹锡一生历经八朝,先后被贬达二十三年之久,尽管数遭贬谪、忧患愤懑、坎坷苦难,但他积极乐观、坚韧不屈,豁达心态与忧国爱民意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尤其是贬谪期间创作的诗歌,正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刘禹锡 贬谪诗 艺术特色  大历七年(772年),刘禹锡生于“时难年荒世业空”“骨肉流离道路中” 的动乱时代。他二十二岁登进士第、声名鹊起
期刊
摘 要:《扬鞭集》是刘半农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收录了其一百十九首新诗,诗中书写了民间生活的众多苦难,刻画了小人物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本文将通过诗歌中“色彩”“声音”等象征意象的描写及语言符号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探讨其与民间文学的发展的关系,结合刘半农新诗与当代社会背景的紧密联系,分析诗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视听意象 语言符号 民间文学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