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的六首音乐瞬间是其创作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及悲剧性色彩,第四首音乐瞬间以技巧难度大,悲情交响色彩浓厚著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研究乐曲中的各种技巧难点,总结预备练习的方法,提供一种视觉和触觉的科学练习参考,了解和把握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中悲情澎湃的表演风格,更明确地指引读者对作品的演绎以及理解,帮助读者学习运用不同演奏手法、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技巧难点;预备练习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59-03
【本文著录格式】任莹莹. 浅析演奏技巧及预备练习——以《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为例[J].北方音乐,2020,11(21):59-61.
引言
拉赫瑪尼诺夫在1896年完成了由六首乐曲组成的《音乐瞬间op16》,这是他早期的钢琴作品,也是其创作突破瓶颈期以及迈向新的境界的代表作。作品的呈现具有强烈的拉赫玛尼诺夫式(以下简称拉式)风格及高超的技术性,音乐表现极富感染力与民族情感。尤其是第四首有着各种技术难点,如手指快速跑动、大跨度八度和弦跳跃等,所以在演奏这首作品中需要掌握各种演奏技巧以及把握拉式强烈感情和深刻的音乐民族性。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演奏练习经验,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分析与训练,分享这首作品中演奏要点的预备练习以更好地解决各演奏技巧,提出关于跑动的训练方法及准确性的提升练习。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提供一种科学的演奏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解决乐曲的技术难点以及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演奏风格。
一、作品概述
(一)作曲家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S.V.Rakhmaninov1873-1943)是19世纪初20世纪末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他出生于有着优秀音乐环境的贵族,5岁开始学琴,曾就读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优秀音乐艺术教育以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影响下,他的创作有着严密清晰的思维逻辑、气势磅礴高超的技艺以及丰富的表现力。
作为俄罗斯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俄国十月革命后他远居海外,再也未能回到家乡。在这世纪之交的动荡中,他的创作体现了强烈的情绪以及时代感,悠长的旋律表达、抒情的情景描绘无一不渗透着他对故乡深情。他的创作涉及各种体裁,尤其以钢琴作品最具特色,不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学派的钢琴音乐体系,而且其以辉煌的技巧、汹涌澎湃的情感展现了钢琴的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二)创作背景
《音乐瞬间Op.16》是拉赫玛尼诺夫在第一部钢琴协奏演奏失败后于1896所作的套曲中的第四首,仅仅在两个月写出六首光辉的沙龙小曲。这六首作品是他重大的转折点,也是其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代表。经历了童年家庭的分崩离析以及生活求学的坎坷,他在作品中用忧郁悲伤的旋律宣泄着内心的愤恨与不满,与命运斗争不放弃的情绪。
怀揣着消极有不甘的心情,《音乐瞬间》的创作在风格技法与情绪表达上有着富于浪漫主义的悲情性,尤其在第四首中,左手连绵不断动荡不安的织体渲染了阴郁愤恨的氛围,如同在黑暗中呼喊,体现了拉式风格特色的逐渐形成。
二、演奏要点的预备训练
拿到乐谱进行练习的时候,首先进行的是初步的视觉处理——读谱。正确的读谱不仅要准确识别所有音符不断提高视谱能力,还要迅速反应,并在键盘上准确找到手位。此外,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分析乐谱的作品结构,解决技术难点,从而了解并达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许多演奏者在对新曲子不熟悉的时候,通过读谱-记忆音符-触键练习的方式,眼睛离不开琴键,这样会影响识谱的进度以及作品演奏的准确性。
因此笔者提出通过视觉处理的键盘联想到触觉练习的预备训练,从而找寻更好的演奏方法达到好的演奏效果。首先在视奏过程中对指法的重视尤为紧要,保证识谱的质量,接着分析作品结构加强视奏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作品,最后通过找到正确的触键方法练习,调整触键的速度、触键部位和触键,高低并变通指法让双手适应键盘的各种排列组合。
(一)视觉处理
“读谱的高级层次在于透过乐谱了解并体验隐藏在音符背后的音乐内涵和意义。”通过不停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首先乐曲的整体结构是阅读中不易察觉但尤为重要的问题。对作品结构框架的把握,可以清晰的获得感受音乐的起始、高潮以及结束,在逻辑的基础上构筑起乐曲的形态,在演奏中更具理性的变化。
其次,对音乐材料的运用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也是视觉处理中重要的部分,通过视奏中初步探究相应音乐材料的指法,总结归纳并适应其基本手位,想象音乐的实际效果,从而对乐曲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并不断从中发现音乐的新内涵,掌握和了解拉式风格所运用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材料。
1.作品结构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 No.4》调性为e小调,4/4拍急板,是单三部曲式结构。
2.视奏指法初试探
(1)主部A
首先乐谱呈现了两个小节左手六连音快速跑动的引子。
通过视觉的刺激,以六个音为一个整体,然后相应在键盘找准音的位置,熟悉基本手位。在读谱过程中,脑海中有其基本位置的手感,并能迅速反应到键盘上。
通过视觉刺激以及图示键盘的想象可以看出,两个引子主要骨干音有三个,让左手五指二指适应五度的跨度,二指一指适应六度的跨度。这是由于键距形成特定的指距,可以通过训练手指具有各种音程的指距感,提高准确性。接着是音阶的三个音变形下行,音的进行都在E到G的把位中,在视奏过程里,按照乐谱指法进行初步的键盘位置适应。
主部A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a1句通过增加右手高八度同步音型强化气势与情绪,其基本位置都是围绕这三个主干音进行的,除了第7、14小节,左手是通过八度音为低音紧接大跳(这个在后面技巧难点远距离大跳中讲述)。右手则是带有重音记号的三度双音进行的,以及后续双手同步音型进行引子部分音乐材料的重述和强调。 (2)连接
连接部是双手卡农式交替二度旋律音,分别在两个八度中来回交织。如左手是在主部中基本键盘位置为基础在扩展,添加八度起始音做铺垫,逐渐发展音乐。右手首先是以g1-e2-g2三个骨干音基础进行八度旋律音的扩展,在其平行乐句中慢慢缩小为单音旋律,此时右手需要适应从扩张性大跨度的快速跑动到一个八度内的旋律侧击。
以两句对称性的平行乐段组成且持续了 7 个小节,调性转为 e 小调弗里几亚调式,以力度为“ff”的柱式主和弦有力的爆发式的进入,在这些音流里的重复,模进仍然能看到引子的音乐素材,倒影手法的反向进行也是在此乐段中运用的非常明显的,不同的音却运用着相同的和声连接进行。在演奏过程中,高低声部的大二度旋律音不断交替出现,左右手的触键应突出旋律音,交替强调并演奏出二连音下行的叹息感。音乐的进行不断收拢减弱,进入到中部。
(3)中部B
中部在b句的材料采用了左手主持续的连续跑动,依旧是大字组与小字组两个八度内五六度的大幅度跨越后的变形音阶,主要适应“5-2-1”指法以及“2-1-5”的变形转换。右手则是双音音程的级进下行,经过变形半音阶ff的强调后迅速收回突弱。
b1句是全曲最弱的地方,左手音阶上下行来回交替后改变节拍重音造成音乐动荡不安的情绪,右手持续双音音程下行两小节后以1、2指与4、5指来回的跨度跳跃(29-35小节),逐渐把音乐推向fff又迅速渐慢收势,此时音乐冲突越来越强烈。
b2句右手出现八度和弦大跨度的跳跃以及双手同时远距离重音跨越,紧接向下模进发展,通过左右手交替颤音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引出再现段。
(4)再现部A1
引子的再现是以相同的音乐材料双手同步音型,通过两个八度的跨越进行,声势更加宏大磅礴。再现部在原有骨干音不变的基础下,添加了右手八度和弦旋律音带来更强烈的震撼力,此时右手谱例上的指法为124-135,这意味着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有六度的距离,需要掌握固定和弦的把位,构成适应这个和弦的手形利用手腕进行移动。更丰富的织体将高潮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没有停歇,一气呵成地倾泻所有痛苦的情绪。
(5)尾声
尾声部分采用了连接部的材料,高八度以ffff强烈的缓缓下行,此时右手保持了最初的旋律,左手在第一乐句时稍有变化,通过一级六级四级的开放和弦中下行移动,回到原本的音域最初图2中的骨干音。最后以双手交替颤动下行将力量爆发集中与最后主和弦中,如同交响乐中光辉的鼓声呐喊。
(二)触觉练习
1.触键方法
触键方法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与尝试中找到最自然最合适的,可以通过改变触键的速度、方向以及变化触键部位探寻声音,掌握技巧。通常我们在预备训练中,需要通过长期慢练才能更有效的把握演奏难点,在慢练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各个要素需要与快速练习时相契合,以快速准确弹奏为目的,逐漸改变触键方法适应。
(1)触键速度
在这首作品中,要保证的是音符连接的放慢而不是动作的放慢,这样才能使得在快速演奏过程更好的协调动作。手指挥动速度的快慢直接作用于键盘的速度,影响和控制音色的变化,触键速度越快、音色越明亮、力度越大。
因此在左手快速跑动及带重音的右手双音音程中触键的速度要始终保持快速,首先在预备练习中通过单纯手指的快速挥动,以养成良好的手指支撑能力,逐渐在加速过程中运用手腕、手臂的带动让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右手不带重音的双音音程的触键速度要稍微缓慢,运用手腕的移动表达婉转的抒情性与歌唱性。
(2)触键部位
触键就是手指与琴键的连接,用指尖触键,皮肤与键面接触的感觉相比起指腹触键接触面小,指感稍差。然而指尖触键比指腹触键要更省力,这是由前者指尖到指掌关节的距离短后者相对较长,在相同力度下,前者力臂小,后者大相对费力,所以大量快速跑动的技巧中用指尖触键,旋律线条性更强的部分用指腹触键会更合理。
在这首作品中,虽然左手一直保持连续快速的跑动,但是其中开头的骨干音是三者大跨度的快速移动紧接着是半音密度的快跑,所以需要利用结合指腹触键与指尖触键的方法,前三音把手铺平利用指腹贴面更大,能够更精准的捕捉距离感以及更好控制下键力度,后面连带将手指收拢,以三个音为一组用指尖奏出华丽快速的半音下行。
(3)触键高低
在慢练的预备训练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手指独立性,需要时掌关节抬起幅度稍大,保证每个手指都能独立、灵活、利落地触键。然而当速度逐渐加快练习中,慢慢减少手指的抬高。最后以低指贴键,以最小的手指动作弹出最轻巧最清晰的声音,运用手腕手臂的带动降低力量的消耗,提高准确性并能减少肌肉的疲劳。
2.指法的变通
指法的科学性在于它在键盘排列和手指长势及转移间找到合理安排。尊重和使用谱面上的指法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通过长期练习采用乐谱的规定指法并无法达很好地演奏效果时,可以尝试变通指法,更好地解决一些技巧难点。在这首作品中,笔者提出特殊指法的可能性,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
(1)左手
左手的快速跑动贯通了全曲,把握左手大量音群跑动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是掌握全曲的关键,在引子中(如谱例1)左手的前两个六连音是在三指大跨度之后以g音为基础进行环绕下行,由于无名指相对较弱,并且需要不停转指进行,此时左手指法521324可换为521212,后以123指为主进行半音的缓缓下行,同音同指更能提高准确性,后面音乐材料相同的地方可采用此指法变通。
(2)右手
右手的难点在于双音的整齐度以及八度和弦大跨度跳跃,其中主部A中的双音旋律需要突出高音声部,乐谱中是利用连续的35指双音进行强调,由于级进的快速移动很难保持纵向的手指敲击,此时也可以采取垫指法,双音后迅速用大拇指支撑,使旋律连接更加紧密,强调重音旋律。 八度和弦大跨度跳跃中,需要第一个音的充分支撑,以肩为轴心最快速度找到远距离的键,手臂放松,也需要保证手架子的牢固,保持指尖的紧张感,因此此时的1、5指要支撑好手掌框架,建立八度和弦的固定把位。乐谱中是采用124-135的指法,利用手腕的带动进行。但由于1、4指跨度太大会导致手更加紧张僵硬,或因个人手指长度问题导致困难,根据手指特性所以也可采用135-135的指法,保证架子的稳固,尤其要多注意5指的支撑,突出冠音旋律。
三、演奏风格
谢盖尔·鲁宾斯坦曾说:“技术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动行为出现的,之后以完成某种行为所需要的方法发挥它的功能。”技术的训练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音乐目的,充分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这首作品中充满了富于浪漫主义的悲情色彩,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音乐和声相互交织,展现了清晰地逻辑与复杂的织体,透视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浓郁震撼、低沉昏暗的音乐特色与风格神韵。通过视觉处理对作品的初步了解,进行触觉上的预备练习,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解决技术难点,通过不断训练从而把握肌肉运动的惯性,才能熟练并自如地展现音乐动机的呈现。把握好作品的风格,不仅在速度与节奏弹性上要根据音乐内容进行,力度与音乐语气也要根据作曲家的性格特征展开,这都是在预备练习的基础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充满了俄罗斯气质和民族主义精神,时常流露出具有幻想性和悲劇性的心绪,在音乐瞬间中深刻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又使他的音乐十分动人,极富诗意。磅礴的力量,强烈的震撼力、感人肺腑的旋律,鲜明突出的音乐形象,复杂多变的声部织体,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通过对第四首音乐瞬间的学习和分析,总结各种技巧的预备练习,掌握演奏的难点,才能更好的表达与演绎作品,把握拉式演奏风格。
参考文献
[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
[2]闫大为.钢琴演奏基本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3]但昭义.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0).
[4]潘一鸣.成功之路——谈钢琴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10).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3).
[6]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9).
[7][美]乔治·考切维斯基,朱迪.钢琴演奏的艺术——一种科学的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5).
作者简介:任莹莹(1996—),女,广东河源,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钢琴)。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技巧难点;预备练习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1-0059-03
【本文著录格式】任莹莹. 浅析演奏技巧及预备练习——以《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no4》为例[J].北方音乐,2020,11(21):59-61.
引言
拉赫瑪尼诺夫在1896年完成了由六首乐曲组成的《音乐瞬间op16》,这是他早期的钢琴作品,也是其创作突破瓶颈期以及迈向新的境界的代表作。作品的呈现具有强烈的拉赫玛尼诺夫式(以下简称拉式)风格及高超的技术性,音乐表现极富感染力与民族情感。尤其是第四首有着各种技术难点,如手指快速跑动、大跨度八度和弦跳跃等,所以在演奏这首作品中需要掌握各种演奏技巧以及把握拉式强烈感情和深刻的音乐民族性。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演奏练习经验,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分析与训练,分享这首作品中演奏要点的预备练习以更好地解决各演奏技巧,提出关于跑动的训练方法及准确性的提升练习。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提供一种科学的演奏训练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解决乐曲的技术难点以及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演奏风格。
一、作品概述
(一)作曲家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S.V.Rakhmaninov1873-1943)是19世纪初20世纪末著名的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他出生于有着优秀音乐环境的贵族,5岁开始学琴,曾就读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优秀音乐艺术教育以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影响下,他的创作有着严密清晰的思维逻辑、气势磅礴高超的技艺以及丰富的表现力。
作为俄罗斯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俄国十月革命后他远居海外,再也未能回到家乡。在这世纪之交的动荡中,他的创作体现了强烈的情绪以及时代感,悠长的旋律表达、抒情的情景描绘无一不渗透着他对故乡深情。他的创作涉及各种体裁,尤其以钢琴作品最具特色,不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学派的钢琴音乐体系,而且其以辉煌的技巧、汹涌澎湃的情感展现了钢琴的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二)创作背景
《音乐瞬间Op.16》是拉赫玛尼诺夫在第一部钢琴协奏演奏失败后于1896所作的套曲中的第四首,仅仅在两个月写出六首光辉的沙龙小曲。这六首作品是他重大的转折点,也是其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代表。经历了童年家庭的分崩离析以及生活求学的坎坷,他在作品中用忧郁悲伤的旋律宣泄着内心的愤恨与不满,与命运斗争不放弃的情绪。
怀揣着消极有不甘的心情,《音乐瞬间》的创作在风格技法与情绪表达上有着富于浪漫主义的悲情性,尤其在第四首中,左手连绵不断动荡不安的织体渲染了阴郁愤恨的氛围,如同在黑暗中呼喊,体现了拉式风格特色的逐渐形成。
二、演奏要点的预备训练
拿到乐谱进行练习的时候,首先进行的是初步的视觉处理——读谱。正确的读谱不仅要准确识别所有音符不断提高视谱能力,还要迅速反应,并在键盘上准确找到手位。此外,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分析乐谱的作品结构,解决技术难点,从而了解并达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许多演奏者在对新曲子不熟悉的时候,通过读谱-记忆音符-触键练习的方式,眼睛离不开琴键,这样会影响识谱的进度以及作品演奏的准确性。
因此笔者提出通过视觉处理的键盘联想到触觉练习的预备训练,从而找寻更好的演奏方法达到好的演奏效果。首先在视奏过程中对指法的重视尤为紧要,保证识谱的质量,接着分析作品结构加强视奏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作品,最后通过找到正确的触键方法练习,调整触键的速度、触键部位和触键,高低并变通指法让双手适应键盘的各种排列组合。
(一)视觉处理
“读谱的高级层次在于透过乐谱了解并体验隐藏在音符背后的音乐内涵和意义。”通过不停地学习和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首先乐曲的整体结构是阅读中不易察觉但尤为重要的问题。对作品结构框架的把握,可以清晰的获得感受音乐的起始、高潮以及结束,在逻辑的基础上构筑起乐曲的形态,在演奏中更具理性的变化。
其次,对音乐材料的运用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也是视觉处理中重要的部分,通过视奏中初步探究相应音乐材料的指法,总结归纳并适应其基本手位,想象音乐的实际效果,从而对乐曲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并不断从中发现音乐的新内涵,掌握和了解拉式风格所运用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材料。
1.作品结构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 No.4》调性为e小调,4/4拍急板,是单三部曲式结构。
2.视奏指法初试探
(1)主部A
首先乐谱呈现了两个小节左手六连音快速跑动的引子。
通过视觉的刺激,以六个音为一个整体,然后相应在键盘找准音的位置,熟悉基本手位。在读谱过程中,脑海中有其基本位置的手感,并能迅速反应到键盘上。
通过视觉刺激以及图示键盘的想象可以看出,两个引子主要骨干音有三个,让左手五指二指适应五度的跨度,二指一指适应六度的跨度。这是由于键距形成特定的指距,可以通过训练手指具有各种音程的指距感,提高准确性。接着是音阶的三个音变形下行,音的进行都在E到G的把位中,在视奏过程里,按照乐谱指法进行初步的键盘位置适应。
主部A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a1句通过增加右手高八度同步音型强化气势与情绪,其基本位置都是围绕这三个主干音进行的,除了第7、14小节,左手是通过八度音为低音紧接大跳(这个在后面技巧难点远距离大跳中讲述)。右手则是带有重音记号的三度双音进行的,以及后续双手同步音型进行引子部分音乐材料的重述和强调。 (2)连接
连接部是双手卡农式交替二度旋律音,分别在两个八度中来回交织。如左手是在主部中基本键盘位置为基础在扩展,添加八度起始音做铺垫,逐渐发展音乐。右手首先是以g1-e2-g2三个骨干音基础进行八度旋律音的扩展,在其平行乐句中慢慢缩小为单音旋律,此时右手需要适应从扩张性大跨度的快速跑动到一个八度内的旋律侧击。
以两句对称性的平行乐段组成且持续了 7 个小节,调性转为 e 小调弗里几亚调式,以力度为“ff”的柱式主和弦有力的爆发式的进入,在这些音流里的重复,模进仍然能看到引子的音乐素材,倒影手法的反向进行也是在此乐段中运用的非常明显的,不同的音却运用着相同的和声连接进行。在演奏过程中,高低声部的大二度旋律音不断交替出现,左右手的触键应突出旋律音,交替强调并演奏出二连音下行的叹息感。音乐的进行不断收拢减弱,进入到中部。
(3)中部B
中部在b句的材料采用了左手主持续的连续跑动,依旧是大字组与小字组两个八度内五六度的大幅度跨越后的变形音阶,主要适应“5-2-1”指法以及“2-1-5”的变形转换。右手则是双音音程的级进下行,经过变形半音阶ff的强调后迅速收回突弱。
b1句是全曲最弱的地方,左手音阶上下行来回交替后改变节拍重音造成音乐动荡不安的情绪,右手持续双音音程下行两小节后以1、2指与4、5指来回的跨度跳跃(29-35小节),逐渐把音乐推向fff又迅速渐慢收势,此时音乐冲突越来越强烈。
b2句右手出现八度和弦大跨度的跳跃以及双手同时远距离重音跨越,紧接向下模进发展,通过左右手交替颤音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引出再现段。
(4)再现部A1
引子的再现是以相同的音乐材料双手同步音型,通过两个八度的跨越进行,声势更加宏大磅礴。再现部在原有骨干音不变的基础下,添加了右手八度和弦旋律音带来更强烈的震撼力,此时右手谱例上的指法为124-135,这意味着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有六度的距离,需要掌握固定和弦的把位,构成适应这个和弦的手形利用手腕进行移动。更丰富的织体将高潮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没有停歇,一气呵成地倾泻所有痛苦的情绪。
(5)尾声
尾声部分采用了连接部的材料,高八度以ffff强烈的缓缓下行,此时右手保持了最初的旋律,左手在第一乐句时稍有变化,通过一级六级四级的开放和弦中下行移动,回到原本的音域最初图2中的骨干音。最后以双手交替颤动下行将力量爆发集中与最后主和弦中,如同交响乐中光辉的鼓声呐喊。
(二)触觉练习
1.触键方法
触键方法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与尝试中找到最自然最合适的,可以通过改变触键的速度、方向以及变化触键部位探寻声音,掌握技巧。通常我们在预备训练中,需要通过长期慢练才能更有效的把握演奏难点,在慢练的过程中则需要注意各个要素需要与快速练习时相契合,以快速准确弹奏为目的,逐漸改变触键方法适应。
(1)触键速度
在这首作品中,要保证的是音符连接的放慢而不是动作的放慢,这样才能使得在快速演奏过程更好的协调动作。手指挥动速度的快慢直接作用于键盘的速度,影响和控制音色的变化,触键速度越快、音色越明亮、力度越大。
因此在左手快速跑动及带重音的右手双音音程中触键的速度要始终保持快速,首先在预备练习中通过单纯手指的快速挥动,以养成良好的手指支撑能力,逐渐在加速过程中运用手腕、手臂的带动让音与音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右手不带重音的双音音程的触键速度要稍微缓慢,运用手腕的移动表达婉转的抒情性与歌唱性。
(2)触键部位
触键就是手指与琴键的连接,用指尖触键,皮肤与键面接触的感觉相比起指腹触键接触面小,指感稍差。然而指尖触键比指腹触键要更省力,这是由前者指尖到指掌关节的距离短后者相对较长,在相同力度下,前者力臂小,后者大相对费力,所以大量快速跑动的技巧中用指尖触键,旋律线条性更强的部分用指腹触键会更合理。
在这首作品中,虽然左手一直保持连续快速的跑动,但是其中开头的骨干音是三者大跨度的快速移动紧接着是半音密度的快跑,所以需要利用结合指腹触键与指尖触键的方法,前三音把手铺平利用指腹贴面更大,能够更精准的捕捉距离感以及更好控制下键力度,后面连带将手指收拢,以三个音为一组用指尖奏出华丽快速的半音下行。
(3)触键高低
在慢练的预备训练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手指独立性,需要时掌关节抬起幅度稍大,保证每个手指都能独立、灵活、利落地触键。然而当速度逐渐加快练习中,慢慢减少手指的抬高。最后以低指贴键,以最小的手指动作弹出最轻巧最清晰的声音,运用手腕手臂的带动降低力量的消耗,提高准确性并能减少肌肉的疲劳。
2.指法的变通
指法的科学性在于它在键盘排列和手指长势及转移间找到合理安排。尊重和使用谱面上的指法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通过长期练习采用乐谱的规定指法并无法达很好地演奏效果时,可以尝试变通指法,更好地解决一些技巧难点。在这首作品中,笔者提出特殊指法的可能性,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
(1)左手
左手的快速跑动贯通了全曲,把握左手大量音群跑动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是掌握全曲的关键,在引子中(如谱例1)左手的前两个六连音是在三指大跨度之后以g音为基础进行环绕下行,由于无名指相对较弱,并且需要不停转指进行,此时左手指法521324可换为521212,后以123指为主进行半音的缓缓下行,同音同指更能提高准确性,后面音乐材料相同的地方可采用此指法变通。
(2)右手
右手的难点在于双音的整齐度以及八度和弦大跨度跳跃,其中主部A中的双音旋律需要突出高音声部,乐谱中是利用连续的35指双音进行强调,由于级进的快速移动很难保持纵向的手指敲击,此时也可以采取垫指法,双音后迅速用大拇指支撑,使旋律连接更加紧密,强调重音旋律。 八度和弦大跨度跳跃中,需要第一个音的充分支撑,以肩为轴心最快速度找到远距离的键,手臂放松,也需要保证手架子的牢固,保持指尖的紧张感,因此此时的1、5指要支撑好手掌框架,建立八度和弦的固定把位。乐谱中是采用124-135的指法,利用手腕的带动进行。但由于1、4指跨度太大会导致手更加紧张僵硬,或因个人手指长度问题导致困难,根据手指特性所以也可采用135-135的指法,保证架子的稳固,尤其要多注意5指的支撑,突出冠音旋律。
三、演奏风格
谢盖尔·鲁宾斯坦曾说:“技术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自动行为出现的,之后以完成某种行为所需要的方法发挥它的功能。”技术的训练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音乐目的,充分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这首作品中充满了富于浪漫主义的悲情色彩,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音乐和声相互交织,展现了清晰地逻辑与复杂的织体,透视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浓郁震撼、低沉昏暗的音乐特色与风格神韵。通过视觉处理对作品的初步了解,进行触觉上的预备练习,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解决技术难点,通过不断训练从而把握肌肉运动的惯性,才能熟练并自如地展现音乐动机的呈现。把握好作品的风格,不仅在速度与节奏弹性上要根据音乐内容进行,力度与音乐语气也要根据作曲家的性格特征展开,这都是在预备练习的基础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充满了俄罗斯气质和民族主义精神,时常流露出具有幻想性和悲劇性的心绪,在音乐瞬间中深刻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又使他的音乐十分动人,极富诗意。磅礴的力量,强烈的震撼力、感人肺腑的旋律,鲜明突出的音乐形象,复杂多变的声部织体,丰富多彩的和声语言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通过对第四首音乐瞬间的学习和分析,总结各种技巧的预备练习,掌握演奏的难点,才能更好的表达与演绎作品,把握拉式演奏风格。
参考文献
[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
[2]闫大为.钢琴演奏基本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3]但昭义.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0).
[4]潘一鸣.成功之路——谈钢琴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10).
[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3).
[6]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9).
[7][美]乔治·考切维斯基,朱迪.钢琴演奏的艺术——一种科学的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5).
作者简介:任莹莹(1996—),女,广东河源,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