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MOOC的混合式互动实验教学方法的分析探讨

来源 :科技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OC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上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倡导并实现了国家“互联网+教育”的行动.实验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互联网+实验教育”,是实验教师从业者探讨的方向之一.分析讨论了MOOC在实验教学上的一些可行性研究,使用MOOC替代传统实验课程的一些环节如课前预习和课后结果反馈等,能够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同时也分析了实验MOOC的不足,勉励同行从业者一起探讨改革方向和方法.
其他文献
传统供应商信息管理是基于中心化的思想,以流程、职责、角色、功能等因素的设置构建信任.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管理方法的基于区块链供应商管理方法,将供应商信息上链、流转和共享,实现各方数据、信息之间的双向透明,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应链管理问题,降低企业间的信任成本和供应链管理成本,并成功应用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业务协同场景中,对其他行业具有借鉴意义,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网络课堂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网络课堂学习能力考查及教学成果验收的重要方法.利用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设计出一套网络课堂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数学的网络课堂学习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在分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及职业岗位的基础上指出积极推进高职院校集成电路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地方高职院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结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与厦门联芯公司合作的“二元制”班经验,基于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地区优势和福建版“二元制”职业教育品牌,提出了构建高职集成电路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太阳能电池冷却方式的优缺点,对新型的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PV-SAHP)进行了实验研究.搭建了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PV-SAHP),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温度平均下降10℃,最高降温可达18℃,光伏发电效率提升约5%,由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
在分析颜色识别分拣系统的应用场合及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颜色识别分拣的硬软件系统,采用颜色传感器TCS3200识别采集的颜色信息,单片机收到信息后,通过驱动步进电机的转动送到相应的颜色区,并进行相应的语音信息播报.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本系统具有识别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为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室线上平台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对线上实验室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简述了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的内涵、意义特点,概述了实验室线上平台的发展状况,从而提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室线上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措施,提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区域交通拥堵,以区域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引入饱和度、有效绿灯时长、周期时长和相位差作为约束,构建了一种城市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诱导协同的一体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的遗传算法对协同模型进行求解.通过VISSIM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的协同模型和求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实施协同以后,区域路网中各路段的流量得到了均衡,减少了区域路网的总行程时间,提高了模型求解的效率.
为了研究安阳市冬季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及形成原因,选取2017-02-12—02-20日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对污染期间气象要素、大气颗粒物组分特征和天气背景场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中PM2.5/PM10比值基本保持在0.7左右,表明重污染过程主要来自细颗粒物PM2.5的贡献.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平均质量浓度为33.4 g/m3,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55.4%,其中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所占比例分别为34.7%、16.7%、4%,说明硝酸盐对于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重污染过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预制生产技术正逐步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轨枕的运输和养护作为轨枕预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技术问题颇多,逐渐不能匹配轨枕生产智能化的理念.提出了双块式轨枕智能运输与养护技术,全面取代传统人工作业方式,通过试点应用,在轨枕生产过程中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可为后续轨枕运输与养护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同时也反映出双块式轨枕的生产只有向着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才能高质量、高效率.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工科需求,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手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通过增加增材制造等新兴制造技术、合理运用视频和线上教学资源、设置课程项目设计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目标达成效果,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