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一个小说读者而言,如何鉴赏小说固然十分重要,但首先还得明确我们为何要鉴赏小说,或者说,小说之美究竟表现在哪里?本文对此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鉴赏研究 小说之美 小说解读
一、小说之美探踪
1.逼真之美
文学皆有虚构,但文学又都讲究逼真之美,这是从艺术真实的要求上来说的。再者,文学又有所谓主情与主事之别,诗歌、散文是主情的,戏剧、小说是主事的,因而在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上,戏剧、小说这类主事的叙事文学就要比主情的文学占有优势,这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了。不过,戏剧的逼真美与小说的逼真美并不一样。戏剧以有限的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的真实,总给人以似真非真的感觉,小说则常常可以充分自由地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论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可达到酷似现实世界的地步。所以,人们常把小说作品称之为“生活的画卷”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这就突出地表明了小说艺术的逼真之美。
一方面,小说可以在更广阔的程度上对生活作如实、具体的描写;另一方面,小说对生活的逼真摹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又必须以刻画小说人物为中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因而,小说人物形象的逼真才是小说逼真之美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正是如此,小说的逼真之美也就不是以量的多少来衡量,而是看作者所反映的生活真实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审美内涵的典型性,或是否体现了作家崇高的审美理想。小说一旦将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之后,它就能在读者想象的世界里创造出一个远比生活的真实更具特色、更具魅力、更具新鲜感的崭新境界。
2.丰厚之美
一部好的小说就像一种含孕深广的人生,使你置身于富有立体感的真实而广阔的生活里,它总是多侧面地给读者以体验、暗示、劝诫或憧憬。小说艺术的丰厚之美,不在所表现的生活面如何广阔,而在本质上的凝聚;不在所写人物的多少,而在形象塑造的典型性;不在现象上的热闹,而在思想内涵的深邃;不在篇幅的长短,而要看整体上是否充实,是否有玩味的余地。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艺术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小说的丰厚之美重点则在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多大的概括性、宽泛性或多义性。小说家运用形象思维来创造形象,而形象总是永远大于思想的。或者说,小说形象总有确定的一面(作品所赋予形象的含义),也有不确定的一面(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与修养对形象的体会与鉴赏),这样,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也就不是单纯划一的了,从而体现出小说的丰厚之美。换句话说,小说读者从确定的一面见出不确定的一面,以自己的经验和修养对它那不确定的一面给予种种不同的确定,这即是形象单纯而内容丰厚的小说之所以吸引人的奥秘之一。
3.铸灵之美
所谓铸灵之美,即指小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铸造人的灵魂。人性不是消极地由社会所赋予,它的生理基础带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其根本的还在于后天培养。人的可贵之处,也在于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
大凡对美的事物的鉴赏,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不过,在小说鉴赏中,由于小说还具有逼真之美和丰厚之美,这为小说的铸灵之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鉴赏一篇优秀的小说,就像我们感受生活之美那样身心并入、潜移默化,乃至于整个人格都注入进去,从而受到灵魂的陶冶。
美与人的性灵应该像春风与杨柳那样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而感受小说之美,正是培养我们细致入微的性格和纯正高尚趣味的最好途径之一。作家杨沫曾深情地说:“读起苏联的革命小说,渐渐,我的心情变了,我从忧郁、苦恼变得欢快、活泼;我从满目的凄凉、污浊中,看到了高尚和光明;我从诅咒憎恨罪恶的人生,变得热爱并歌颂美好崇高的事业,我终于找到出路了!”(《青春是美好的》)这就生动地记叙了杨沫在小说鉴赏过程中情感受到净化的情形。
4.认识之美
凡文学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而作家要反映它,必然就得带上自己的情感色彩与审美认识,因而我们鉴赏文学,实际上也就是对作家所反映的生活的一种再认识与再评价。小说是生活的艺术的反映,同时小说的逼真之美又要求我们在鉴赏小说的过程中希望认识到更多的东西,使得小说的认识之美显示出更为细腻、更为真实的特色。晚清时的曼殊在他的《小说丛话》中就说:“欲觇一国之风俗,及国民之程度,与夫社会风潮之所趋,莫雄于小说。盖小说者,乃民族最精确、最公平之调查录也。”这是不错的。
不过,小说鉴赏的认识之美,其心理过程始终伴随着艺术形象与艺术情感进行。我们常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但不少人把文学这部教科书做了片面的直解,以为鉴赏小说所获取的认识之美与阅读一般教科书是等同的,忽视了小说鉴赏是属于审美的范畴,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点。认识与审美,二者在小说中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而一般科学论文却不具有审美的功能。
二、小说鉴赏的审美要求
1.从“看故事”到“看人物”
从传统的理论来解释,小说当然都要讲故事。我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就看重故事。魏晋小说以怪异闻名,唐宋传奇以传奇吸引人,宋元话本也以故事见长,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也少不了故事这个东西。但是,小说是不是就只是讲故事呢?或者说鉴赏小说是不是就是看看故事了事?我们的鉴赏兴趣应该摆在哪里?
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写好人,反过来,写人又总离不开故事,离开故事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故事在小说中却并不一定都要具有明显的存在形式,甚至我们发现有些作品所写的故事也并不是有头有尾的,而只是人物生活的某些片断或某一个特定的侧面,或者只是作者对某些人和事的印象,断续而不衔接,相关而不相连,但作者以这种特异的形式所刻画的,仍然还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大都属于这类情况。如果我们只是抱着一个欣赏故事的心理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那就得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鉴赏现代的所谓意识流小说、哲理小说、文化小说等,更是如此。
既然小说创作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那么小说鉴赏的主要兴趣也就要摆在小说的人物身上,要看这个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用什么笔墨塑造的,有着怎样的个性,蕴含着一些什么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是经常听人说“会看小说的看人物,不会看小说的看故事”这样的话吗?这对于小说鉴赏而言的确是顶顶重要的。 2.努力捕捉丰厚的生活底蕴
作为以叙事见长的小说艺术,侧重于对生活的冷静客观的再现,但是,一篇小说,只要是好的小说,就不是作者随意用词句和事件组合而成的玩意儿,也不是作者运用小说形式美的种种技巧来取悦他人的劳作。应该说,它是一种尝试,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者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力图寻求生活经历的意义,力图理解各种事物是怎样意味深长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创造,从而实现小说教育读者、启迪读者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的实现却不是由作者直接说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意向都潜藏在一系列小说形象的背后。因此,鉴赏小说就如同我们走入身边的实际生活中,这里面谁是谁非,孰优孰劣,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作家在创作小说时所做的努力和我们鉴赏小说时为寻找生活意义而作的努力并行不悖。不同的是,作家所面对的是日常的实际生活,我们所面对的是作家根据个人的经历所创造出来的生活。
正由于小说所表现的生活蕴藏了丰厚的内涵,西方美学家往往把这种生活形象称作“有意味的形式”,我国古代美学家则把它称之为“象外之象”或“理外之理”。就鉴赏而言,从小说生活形象中发现它的意义,捕捉它的底蕴,或者说从“有意味的形式”中咀嚼出“意味”来,也就成了小说鉴赏的另一重要任务。
3.“钻进去”与“跳出来”
调动自己的丰富记忆努力钻入到作品中去,与小说中的人物的命运息息相通,从而获得一种感情的“净化”、审美的快适,这叫做小说鉴赏的“钻进去”。但小说鉴赏也不可一味地只顾“钻入”,将小说中的生活与现实完全等同,它又需要读者从作品中不时地“跳出来”,用我们的政治观点与美学观点对作品进行独立的思考。美国作家利昂?塞米利安说:“在一个真正作家的气质中,总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受节制的激情只是激情而已,而有所节制的激情则是天才”(《现代小说美学》)。从小说创作而言,作家的确需要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此为“钻进去”),但这种激情又必须“有所节制”(此为“跳出来”),切忌让那种“痴狂的激情”完全左右了作家的头脑,那就近乎危险了。小说鉴赏也是同理,创作与鉴赏本是一种逆向的创作。
“钻进去”与“跳出来”总是一对矛盾,在实际的小说鉴赏中,很多情况下也就是未能处理好这一矛盾。我们说,太钻进去了不行,但完全跳出来游离作品也不行,在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一个程度的标准呢?或者说两者之间究竟保持一个多大的“距离”呢?把这些说清楚是不容易的。朱光潜说:“……‘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第25页)事实上,读者还是难以把握这个分寸的。我们只是感到,要想获得“不即不离”的鉴赏境界,不论怎样都得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钻进去”切忌走到庸俗的自然主义的路途上去,“跳出来”又要注意防止闹出“瞎子断匾”似的笑话。在这样一个总体原则之下再追求那种“不即不离”的鉴赏,从而使“钻进去”和“跳出来”这一矛盾较好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鉴赏研究 小说之美 小说解读
一、小说之美探踪
1.逼真之美
文学皆有虚构,但文学又都讲究逼真之美,这是从艺术真实的要求上来说的。再者,文学又有所谓主情与主事之别,诗歌、散文是主情的,戏剧、小说是主事的,因而在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上,戏剧、小说这类主事的叙事文学就要比主情的文学占有优势,这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了。不过,戏剧的逼真美与小说的逼真美并不一样。戏剧以有限的艺术真实反映生活的真实,总给人以似真非真的感觉,小说则常常可以充分自由地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无论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可达到酷似现实世界的地步。所以,人们常把小说作品称之为“生活的画卷”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这就突出地表明了小说艺术的逼真之美。
一方面,小说可以在更广阔的程度上对生活作如实、具体的描写;另一方面,小说对生活的逼真摹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又必须以刻画小说人物为中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因而,小说人物形象的逼真才是小说逼真之美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内容。也正是如此,小说的逼真之美也就不是以量的多少来衡量,而是看作者所反映的生活真实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审美内涵的典型性,或是否体现了作家崇高的审美理想。小说一旦将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之后,它就能在读者想象的世界里创造出一个远比生活的真实更具特色、更具魅力、更具新鲜感的崭新境界。
2.丰厚之美
一部好的小说就像一种含孕深广的人生,使你置身于富有立体感的真实而广阔的生活里,它总是多侧面地给读者以体验、暗示、劝诫或憧憬。小说艺术的丰厚之美,不在所表现的生活面如何广阔,而在本质上的凝聚;不在所写人物的多少,而在形象塑造的典型性;不在现象上的热闹,而在思想内涵的深邃;不在篇幅的长短,而要看整体上是否充实,是否有玩味的余地。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艺术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小说的丰厚之美重点则在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多大的概括性、宽泛性或多义性。小说家运用形象思维来创造形象,而形象总是永远大于思想的。或者说,小说形象总有确定的一面(作品所赋予形象的含义),也有不确定的一面(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与修养对形象的体会与鉴赏),这样,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也就不是单纯划一的了,从而体现出小说的丰厚之美。换句话说,小说读者从确定的一面见出不确定的一面,以自己的经验和修养对它那不确定的一面给予种种不同的确定,这即是形象单纯而内容丰厚的小说之所以吸引人的奥秘之一。
3.铸灵之美
所谓铸灵之美,即指小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铸造人的灵魂。人性不是消极地由社会所赋予,它的生理基础带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其根本的还在于后天培养。人的可贵之处,也在于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和创造性。
大凡对美的事物的鉴赏,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不过,在小说鉴赏中,由于小说还具有逼真之美和丰厚之美,这为小说的铸灵之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鉴赏一篇优秀的小说,就像我们感受生活之美那样身心并入、潜移默化,乃至于整个人格都注入进去,从而受到灵魂的陶冶。
美与人的性灵应该像春风与杨柳那样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而感受小说之美,正是培养我们细致入微的性格和纯正高尚趣味的最好途径之一。作家杨沫曾深情地说:“读起苏联的革命小说,渐渐,我的心情变了,我从忧郁、苦恼变得欢快、活泼;我从满目的凄凉、污浊中,看到了高尚和光明;我从诅咒憎恨罪恶的人生,变得热爱并歌颂美好崇高的事业,我终于找到出路了!”(《青春是美好的》)这就生动地记叙了杨沫在小说鉴赏过程中情感受到净化的情形。
4.认识之美
凡文学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而作家要反映它,必然就得带上自己的情感色彩与审美认识,因而我们鉴赏文学,实际上也就是对作家所反映的生活的一种再认识与再评价。小说是生活的艺术的反映,同时小说的逼真之美又要求我们在鉴赏小说的过程中希望认识到更多的东西,使得小说的认识之美显示出更为细腻、更为真实的特色。晚清时的曼殊在他的《小说丛话》中就说:“欲觇一国之风俗,及国民之程度,与夫社会风潮之所趋,莫雄于小说。盖小说者,乃民族最精确、最公平之调查录也。”这是不错的。
不过,小说鉴赏的认识之美,其心理过程始终伴随着艺术形象与艺术情感进行。我们常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但不少人把文学这部教科书做了片面的直解,以为鉴赏小说所获取的认识之美与阅读一般教科书是等同的,忽视了小说鉴赏是属于审美的范畴,具有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点。认识与审美,二者在小说中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而一般科学论文却不具有审美的功能。
二、小说鉴赏的审美要求
1.从“看故事”到“看人物”
从传统的理论来解释,小说当然都要讲故事。我国小说自诞生以来就看重故事。魏晋小说以怪异闻名,唐宋传奇以传奇吸引人,宋元话本也以故事见长,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也少不了故事这个东西。但是,小说是不是就只是讲故事呢?或者说鉴赏小说是不是就是看看故事了事?我们的鉴赏兴趣应该摆在哪里?
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写好人,反过来,写人又总离不开故事,离开故事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故事在小说中却并不一定都要具有明显的存在形式,甚至我们发现有些作品所写的故事也并不是有头有尾的,而只是人物生活的某些片断或某一个特定的侧面,或者只是作者对某些人和事的印象,断续而不衔接,相关而不相连,但作者以这种特异的形式所刻画的,仍然还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大都属于这类情况。如果我们只是抱着一个欣赏故事的心理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那就得不到什么东西。特别是鉴赏现代的所谓意识流小说、哲理小说、文化小说等,更是如此。
既然小说创作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那么小说鉴赏的主要兴趣也就要摆在小说的人物身上,要看这个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用什么笔墨塑造的,有着怎样的个性,蕴含着一些什么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不是经常听人说“会看小说的看人物,不会看小说的看故事”这样的话吗?这对于小说鉴赏而言的确是顶顶重要的。 2.努力捕捉丰厚的生活底蕴
作为以叙事见长的小说艺术,侧重于对生活的冷静客观的再现,但是,一篇小说,只要是好的小说,就不是作者随意用词句和事件组合而成的玩意儿,也不是作者运用小说形式美的种种技巧来取悦他人的劳作。应该说,它是一种尝试,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者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力图寻求生活经历的意义,力图理解各种事物是怎样意味深长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创造,从而实现小说教育读者、启迪读者的目的。不过,这一目的的实现却不是由作者直接说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意向都潜藏在一系列小说形象的背后。因此,鉴赏小说就如同我们走入身边的实际生活中,这里面谁是谁非,孰优孰劣,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作家在创作小说时所做的努力和我们鉴赏小说时为寻找生活意义而作的努力并行不悖。不同的是,作家所面对的是日常的实际生活,我们所面对的是作家根据个人的经历所创造出来的生活。
正由于小说所表现的生活蕴藏了丰厚的内涵,西方美学家往往把这种生活形象称作“有意味的形式”,我国古代美学家则把它称之为“象外之象”或“理外之理”。就鉴赏而言,从小说生活形象中发现它的意义,捕捉它的底蕴,或者说从“有意味的形式”中咀嚼出“意味”来,也就成了小说鉴赏的另一重要任务。
3.“钻进去”与“跳出来”
调动自己的丰富记忆努力钻入到作品中去,与小说中的人物的命运息息相通,从而获得一种感情的“净化”、审美的快适,这叫做小说鉴赏的“钻进去”。但小说鉴赏也不可一味地只顾“钻入”,将小说中的生活与现实完全等同,它又需要读者从作品中不时地“跳出来”,用我们的政治观点与美学观点对作品进行独立的思考。美国作家利昂?塞米利安说:“在一个真正作家的气质中,总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受节制的激情只是激情而已,而有所节制的激情则是天才”(《现代小说美学》)。从小说创作而言,作家的确需要有一种“近于痴狂的激情”(此为“钻进去”),但这种激情又必须“有所节制”(此为“跳出来”),切忌让那种“痴狂的激情”完全左右了作家的头脑,那就近乎危险了。小说鉴赏也是同理,创作与鉴赏本是一种逆向的创作。
“钻进去”与“跳出来”总是一对矛盾,在实际的小说鉴赏中,很多情况下也就是未能处理好这一矛盾。我们说,太钻进去了不行,但完全跳出来游离作品也不行,在这二者之间是否有一个程度的标准呢?或者说两者之间究竟保持一个多大的“距离”呢?把这些说清楚是不容易的。朱光潜说:“……‘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第25页)事实上,读者还是难以把握这个分寸的。我们只是感到,要想获得“不即不离”的鉴赏境界,不论怎样都得把握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钻进去”切忌走到庸俗的自然主义的路途上去,“跳出来”又要注意防止闹出“瞎子断匾”似的笑话。在这样一个总体原则之下再追求那种“不即不离”的鉴赏,从而使“钻进去”和“跳出来”这一矛盾较好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