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正在进行晨间谈话时,某家长来电话说:孩子在等班车的时候,有两个同班的幼儿在车站众目睽睽之下说自己孩子偷了东西,而自己的孩子在不停地说没有,这种情况让等候在一边的家长很难堪,希望老师给予帮助。我当即就这个问题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活动。
“他偷了我的彩纸!”——我首先请当事的珊珊上来,没想到她一过来就对着扬扬大喊:“老师,他偷了我的东西。”“你能告诉老师他拿了你的什么东西吗?”“他拿了我的彩色纸。我背着书包。他把我的拉链拉开从书包里拿的。”
“我喜欢,我拿了!”——“老师,我没偷她的彩纸。”扬扬说。这时在场的第三个小朋友笑笑理直气壮地说:“我看见的,我看见的,扬扬他拿了。”扬扬满脸通红地看着我说:“老师,我很喜欢她的彩纸,但我拿了一次,第二次,我真的没拿,只是拉开珊珊的书包看看,我真的没有拿。”
原来近阶段班级在进行折纸活动,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花花绿绿的彩纸,同伴间都在相互交换。珊珊带来了一叠漂亮的亮光彩纸,分给了很多要好的同伴。唯独没给一起坐班车的扬扬。因为两个人有过小矛盾,所以扬扬偷偷从珊珊的箩筐里拿了一张彩纸。我问扬扬:“你当时害怕吗?”他说:“怕。怕小朋友看见!”“那你为什么还要拿?”“那张纸很漂亮,我很喜欢,想拿来折百合花!”“如果你喜欢,可以问珊珊借。”“可是……可是……她不给我。”他支吾了半天。趁热打铁,我马上问他:“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两,你会怎样?”“我会生气。”他大声回答道。“你喜欢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他不借给你,你可以请老师帮忙,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你可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相信他们也一定会给你买的,但是,千万不要去拿小朋友的东西,他们找不到东西,会着急,也会难过。”这时他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下次不会了。”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珊珊赔礼道歉,第二天还带了一包纸返送给珊珊,两个人又成了好朋友。
在这件事中我发现孩子在拿同伴物品的时候有过害怕的不良情绪体验,也意识到了做这件事情的后果是不好的。但和我们成人眼中的“偷”显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孩子犯了错,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当意外发生时……
佟彩华
大班美术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耳边听到惊恐的尖叫声:“老师,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我抬头一看吓一大跳,只见那个小女孩一只眼里满是红红的液体,正顺着脸庞往下淌,我立刻奔到孩子的身边一边帮她清理红色的液体,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孩子也被吓坏了,哭着说:“老师,我把颜料挤到眼睛里了。”原以为是什么坚硬的东西戳进去了的我,一听这话,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随即拉着孩子来到了教室旁边的卫生间,用一块干净的毛巾帮着清洗,接着又用温温的水帮她清洗了几遍,直到孩子能看得见,没有刺激的感觉了,又给她的眼睛上了一滴眼药水,事情才算告了一个段落。
其他同样惊魂未定的孩子们面对突然其来的危险,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目光呆滞,我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都有可能是伴随孩子的哭声从“实践”中而来,我正好趁此机会告诉幼儿在危险面前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活动后的谈话环节,我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相互探究下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应该怎么做。我还在班级游戏区设立了“危险事情心理咨询角”“安全预防角”“紧急事件处理中心”等区域,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模拟实践中加深印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还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带领幼儿参观消防战士救火、抢险等模拟场面。
过去都称呼教师为“教书匠”,我想教帅不单只是教教书本上的那些枯燥无味的安全知识,还应该教给孩子们生活中的经验,让安全知识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让安全意识转变为安全自卫、防卫能力,特别是遇到突然其来的危险时,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时刻都要敲响安全的警钟!
“他偷了我的彩纸!”——我首先请当事的珊珊上来,没想到她一过来就对着扬扬大喊:“老师,他偷了我的东西。”“你能告诉老师他拿了你的什么东西吗?”“他拿了我的彩色纸。我背着书包。他把我的拉链拉开从书包里拿的。”
“我喜欢,我拿了!”——“老师,我没偷她的彩纸。”扬扬说。这时在场的第三个小朋友笑笑理直气壮地说:“我看见的,我看见的,扬扬他拿了。”扬扬满脸通红地看着我说:“老师,我很喜欢她的彩纸,但我拿了一次,第二次,我真的没拿,只是拉开珊珊的书包看看,我真的没有拿。”
原来近阶段班级在进行折纸活动,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花花绿绿的彩纸,同伴间都在相互交换。珊珊带来了一叠漂亮的亮光彩纸,分给了很多要好的同伴。唯独没给一起坐班车的扬扬。因为两个人有过小矛盾,所以扬扬偷偷从珊珊的箩筐里拿了一张彩纸。我问扬扬:“你当时害怕吗?”他说:“怕。怕小朋友看见!”“那你为什么还要拿?”“那张纸很漂亮,我很喜欢,想拿来折百合花!”“如果你喜欢,可以问珊珊借。”“可是……可是……她不给我。”他支吾了半天。趁热打铁,我马上问他:“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两,你会怎样?”“我会生气。”他大声回答道。“你喜欢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他不借给你,你可以请老师帮忙,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你可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相信他们也一定会给你买的,但是,千万不要去拿小朋友的东西,他们找不到东西,会着急,也会难过。”这时他看着我的眼睛说:“老师,我下次不会了。”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珊珊赔礼道歉,第二天还带了一包纸返送给珊珊,两个人又成了好朋友。
在这件事中我发现孩子在拿同伴物品的时候有过害怕的不良情绪体验,也意识到了做这件事情的后果是不好的。但和我们成人眼中的“偷”显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孩子犯了错,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当意外发生时……
佟彩华
大班美术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耳边听到惊恐的尖叫声:“老师,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我抬头一看吓一大跳,只见那个小女孩一只眼里满是红红的液体,正顺着脸庞往下淌,我立刻奔到孩子的身边一边帮她清理红色的液体,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孩子也被吓坏了,哭着说:“老师,我把颜料挤到眼睛里了。”原以为是什么坚硬的东西戳进去了的我,一听这话,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随即拉着孩子来到了教室旁边的卫生间,用一块干净的毛巾帮着清洗,接着又用温温的水帮她清洗了几遍,直到孩子能看得见,没有刺激的感觉了,又给她的眼睛上了一滴眼药水,事情才算告了一个段落。
其他同样惊魂未定的孩子们面对突然其来的危险,他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目光呆滞,我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教育契机: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都有可能是伴随孩子的哭声从“实践”中而来,我正好趁此机会告诉幼儿在危险面前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活动后的谈话环节,我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孩子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相互探究下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应该怎么做。我还在班级游戏区设立了“危险事情心理咨询角”“安全预防角”“紧急事件处理中心”等区域,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模拟实践中加深印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还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带领幼儿参观消防战士救火、抢险等模拟场面。
过去都称呼教师为“教书匠”,我想教帅不单只是教教书本上的那些枯燥无味的安全知识,还应该教给孩子们生活中的经验,让安全知识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扎根,让安全意识转变为安全自卫、防卫能力,特别是遇到突然其来的危险时,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时刻都要敲响安全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