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又调节着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注意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基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上好见面课,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首先,应在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⑴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⑵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⑶水可以烧开也可以用冷水浇开……然后,向学生讲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⑴一怀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⑵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⑶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最后讲一些物理的趣闻和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有趣。
二、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是准确的,因此判断出现了错误。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大家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教师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具有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使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善于设疑,激起学生兴趣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创新教学的要求。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看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在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有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还有: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我提出: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从“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四、指导做好“探究实验”,体会学习的乐趣
做好“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时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学生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探究实验”可以深化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进行“密度”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地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地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时,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的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人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乐此不疲、自动地觅取珍宝。这样,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一、上好见面课,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首先,应在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⑴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⑵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⑶水可以烧开也可以用冷水浇开……然后,向学生讲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⑴一怀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⑵冬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⑶高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最后讲一些物理的趣闻和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有趣。
二、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是准确的,因此判断出现了错误。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大家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教师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具有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使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善于设疑,激起学生兴趣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创新教学的要求。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看同学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在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有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还有: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眼睛和眼镜》一节时,我提出: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从“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四、指导做好“探究实验”,体会学习的乐趣
做好“探究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时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学生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探究实验”可以深化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进行“密度”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地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地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时,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的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人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乐此不疲、自动地觅取珍宝。这样,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