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从2004年开始,连续十年开展公共文化“主题年”活动,并注重提档升级、品牌打造。“美丽海宁大舞台” 活动就是对文化活动开展方式进行的大胆创新,是为“种文化”成果搭建了更高层次、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是对群众文化成果的大展示、大检阅、大演练。活动不仅扩大了参与面,而且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达到了文化惠民、文化亲民、文化共享的社会效应。
一、“美丽海宁大舞台”的产生背景
从2004年开始,海宁市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全面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2007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在全市182个行政村230个村级文化阵地,建立农村文化阵地专职管理员队伍,实现了“阵地有人管、队伍有人建、活动有人搞”的目标。在专职管理员队伍的引领下,农村文化阵地蓬勃发展,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培育成效显著。但要保持农村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必须有一个新的力量进行推动,必须要构筑一个新的载体。继而在2009年,产生“美丽海宁大舞台”暨海宁市“种文化”系列展示活动。
二、“美丽海宁大舞台”的保障机制
“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展示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活动列入主题年实施意见,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活动资金列入年初预算,统一搭建固定的舞台,配备全套的灯光、音响、舞美装置和演出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展示平台。6年来,市财政投入“美丽海宁大舞台”的资金达300余万元,政府的经费保障成为展示活动坚实的后盾。
三、“美丽海宁大舞台”的活动内容
2009年到2014年,海宁市连续六年举办了“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活动以“美丽海宁”为主题,由各镇(街道)、村(社区)、行业、特殊群体等参与展演。2009年为镇(街道)专场,连续12场的演出共有参演演员1847人,演出节目164个。2010年为村(社区)专场,全市13个村(社区)的专场演出,共演出节目175个;2011年为艺术门类专场,历时11天,演出节目178个。2012年为行业专场,历时16天,演出节目127个。2013年由各镇(街道)、村(社区)自愿报名进行展演,整个展演时间跨度3个月,共上演26场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2014年,“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进一步提升,在海宁市城北、城南两大区块建设了两处室外固定舞台,每周二、四定期开展活动,并接受社会免费预约使用。整个展演时间跨度全年,演出共56场,演出节目756个,演员人数5000多人次,观众达9万多人次。
四、“美丽海宁大舞台”的社会效应。
(一) “美丽海宁大舞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年来,“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共举办了134场文艺演出,演员人数15000多人次,观众人数达25万多人次。活动成为海宁市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吸引全市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今年的演出终于等到了,我年年都来看,几乎场场都看。”今年63岁的市民王建康是每年“美丽海宁大舞台”的忠实观众。他说,“其实,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演出。乘乘凉、看看演出,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我会唱歌,我还想上台当演员呢!” 群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的不断高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美丽海宁大舞台” 唱响了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奏响文化惠民最强音。
(二)“美丽海宁大舞台”实现群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自“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本着“人人乐在其中”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注重活动的公益性、娱乐性和互动性,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群众参与度,最大程度地为群众提供展示和表演的平台,使之成为从专业演员的“你演我看”,到普通民众的自娱自乐,形成以专业队伍演出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广场文化盛宴。一台台简朴的文艺演出,借助“美丽海宁大舞台”这个平台,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全面展示了群众文化、地域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诸多方面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卓有成效的耕耘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普通观众成为了舞台主角,真正实现自娱、自乐、自编、自导、自演,起到“活了文化 乐了百姓”的作用。“美丽海宁大舞台”引导群众从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三) “美丽海宁大舞台”创作了一批原创群众文艺作品
“美丽海宁大舞台”展示活动的常年举行,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群众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体系以及文艺人才的培养机制,助推了原创群众文艺作品的集中生产。潮乡海宁,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名人文化,又有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美丽海宁大舞台”上,上演了一个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彩节目,如袁花镇夹山文化礼堂灶画艺术家董子良现场表演作画,在民乐演奏的美妙背景下,一条素淡清雅的鱼儿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如盐官镇桃园村姑娘们表演的舞蹈《桃园姑娘采桑忙》,她们用曼妙的舞姿演绎采桑劳作的情景,优美的旋律,婀娜的舞姿,将桃园村的生态美与江南女子的柔情演绎得美轮美奂;又如“家纺之都”许村妇女们的走秀表演《魅力许村》,她们穿上自己亲手裁剪的一件件“家纺”时装,伴着动感的节奏,迈着轻盈的步伐,把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里妇女们幸福美满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反映群众踊跃参与“五水共治”活动的有小品《五水共治不忽悠》、快板《五水共治展新貌》、舞蹈《水·韵》等,让观众们深刻地感受到潮乡儿女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参与到治水活动中去。一个个接地气的原生态节目,注重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美丽海宁大舞台”真正营造出“百姓舞台百姓演百姓看”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广阔的活动平台,更多的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享受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亲民。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文化馆)
一、“美丽海宁大舞台”的产生背景
从2004年开始,海宁市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全面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2007年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在全市182个行政村230个村级文化阵地,建立农村文化阵地专职管理员队伍,实现了“阵地有人管、队伍有人建、活动有人搞”的目标。在专职管理员队伍的引领下,农村文化阵地蓬勃发展,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培育成效显著。但要保持农村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必须有一个新的力量进行推动,必须要构筑一个新的载体。继而在2009年,产生“美丽海宁大舞台”暨海宁市“种文化”系列展示活动。
二、“美丽海宁大舞台”的保障机制
“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展示活动的效果和质量,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活动列入主题年实施意见,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活动资金列入年初预算,统一搭建固定的舞台,配备全套的灯光、音响、舞美装置和演出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展示平台。6年来,市财政投入“美丽海宁大舞台”的资金达300余万元,政府的经费保障成为展示活动坚实的后盾。
三、“美丽海宁大舞台”的活动内容
2009年到2014年,海宁市连续六年举办了“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活动以“美丽海宁”为主题,由各镇(街道)、村(社区)、行业、特殊群体等参与展演。2009年为镇(街道)专场,连续12场的演出共有参演演员1847人,演出节目164个。2010年为村(社区)专场,全市13个村(社区)的专场演出,共演出节目175个;2011年为艺术门类专场,历时11天,演出节目178个。2012年为行业专场,历时16天,演出节目127个。2013年由各镇(街道)、村(社区)自愿报名进行展演,整个展演时间跨度3个月,共上演26场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2014年,“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进一步提升,在海宁市城北、城南两大区块建设了两处室外固定舞台,每周二、四定期开展活动,并接受社会免费预约使用。整个展演时间跨度全年,演出共56场,演出节目756个,演员人数5000多人次,观众达9万多人次。
四、“美丽海宁大舞台”的社会效应。
(一) “美丽海宁大舞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年来,“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共举办了134场文艺演出,演员人数15000多人次,观众人数达25万多人次。活动成为海宁市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吸引全市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今年的演出终于等到了,我年年都来看,几乎场场都看。”今年63岁的市民王建康是每年“美丽海宁大舞台”的忠实观众。他说,“其实,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演出。乘乘凉、看看演出,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我会唱歌,我还想上台当演员呢!” 群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的不断高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美丽海宁大舞台” 唱响了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奏响文化惠民最强音。
(二)“美丽海宁大舞台”实现群众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自“美丽海宁大舞台”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本着“人人乐在其中”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注重活动的公益性、娱乐性和互动性,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群众参与度,最大程度地为群众提供展示和表演的平台,使之成为从专业演员的“你演我看”,到普通民众的自娱自乐,形成以专业队伍演出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广场文化盛宴。一台台简朴的文艺演出,借助“美丽海宁大舞台”这个平台,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全面展示了群众文化、地域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诸多方面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卓有成效的耕耘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普通观众成为了舞台主角,真正实现自娱、自乐、自编、自导、自演,起到“活了文化 乐了百姓”的作用。“美丽海宁大舞台”引导群众从文化成果的享受者,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三) “美丽海宁大舞台”创作了一批原创群众文艺作品
“美丽海宁大舞台”展示活动的常年举行,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群众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体系以及文艺人才的培养机制,助推了原创群众文艺作品的集中生产。潮乡海宁,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丰富的名人文化,又有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美丽海宁大舞台”上,上演了一个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彩节目,如袁花镇夹山文化礼堂灶画艺术家董子良现场表演作画,在民乐演奏的美妙背景下,一条素淡清雅的鱼儿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如盐官镇桃园村姑娘们表演的舞蹈《桃园姑娘采桑忙》,她们用曼妙的舞姿演绎采桑劳作的情景,优美的旋律,婀娜的舞姿,将桃园村的生态美与江南女子的柔情演绎得美轮美奂;又如“家纺之都”许村妇女们的走秀表演《魅力许村》,她们穿上自己亲手裁剪的一件件“家纺”时装,伴着动感的节奏,迈着轻盈的步伐,把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里妇女们幸福美满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反映群众踊跃参与“五水共治”活动的有小品《五水共治不忽悠》、快板《五水共治展新貌》、舞蹈《水·韵》等,让观众们深刻地感受到潮乡儿女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参与到治水活动中去。一个个接地气的原生态节目,注重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美丽海宁大舞台”真正营造出“百姓舞台百姓演百姓看”的浓厚氛围。真正做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广阔的活动平台,更多的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享受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亲民。
(作者单位:浙江海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