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在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教育基础等方面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在差异感,陌生感,压力感的促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一种包括混乱,无力,孤独,愤怒,敌意,挫折,疏离,压抑等多种负性情绪的心理不适应感。因此,探讨由文化适应引发的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阶段:心理孤独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离开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常常感到孤单、孤独、愤怒和压抑以及总是对当地文化挑三拣四。他们会尽量避免和当地人接触,却更经常地和本国人及同是“外国人”的他国人在一起。这个阶段的负面感觉比第二阶段要强烈得多。
第五阶段:接受及融合期。再过一段时间,当人们渐渐习惯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时,他们开始接受并将其视作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一切来。他们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国文化和批评当地文化了。
当对语言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之后,人们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来越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了。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或个人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低,从而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则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高,而疏远主流文化,则采用了分离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觉得维持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都较高,从而积极融入两种文化的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边缘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策略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据郑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结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的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班集体,通过种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文化适应,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edfield. R. , Linton. R. ,
【关键词】文化适应 心理健康
一、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最初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人类学家将文化适应定义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心理学家 Graves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文化适应的概念,强调不同文化接触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文化适应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期。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有趣、令人兴奋不已,简直就是一次大冒险。人们着迷于文化的不同,兴高采烈地愿意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这种新的文化。
第二阶段:冲突期。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疲倦、焦虑、有挫败感,甚至开始想家了,再加上由于文化不同带来的困扰以及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如语言、住房、学校、工作、交通及购物,人们经常会觉得无所适从。
第三阶段:首次调整期。当人们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开始觉得有些希望了,有些自信了,与他人的联系也多了起来。日常生活上遇到的烦恼少了,因此可以集中精力工作了。这时,人们又处于调整期的波峰段。
第四阶段:心理孤独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离开家人和朋友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因而常常感到孤单、孤独、愤怒和压抑以及总是对当地文化挑三拣四。他们会尽量避免和当地人接触,却更经常地和本国人及同是“外国人”的他国人在一起。这个阶段的负面感觉比第二阶段要强烈得多。
第五阶段:接受及融合期。再过一段时间,当人们渐渐习惯了新文化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时,他们开始接受并将其视作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一切来。他们也不再那么炫耀自己本国文化和批评当地文化了。
当对语言和生活方式越来越熟悉及日常生活走上正轨之后,人们就不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越来越像在家里一样自在了。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是在两种及以上的文化环境间展开的。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双向的影响过程。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弱势文化群体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调适。John Berry从文化适应的策略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即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
少数民族文化群体或个人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低,从而积极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则采用了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觉得维持母体文化的价值较高,而疏远主流文化,则采用了分离的文化适应模式;如果个体觉得维持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价值都较高,从而积极融入两种文化的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整合的文化策略;反之,如果个体既不想维持母体文化,又不想与主流文化积极互动,此时,个体采用了边缘化的文化策略。
三、文化适应策略
(一)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策略
根据郑雪和David Sung于2003年提出的研究结论,“强的主族与客族文化认同及整合的文化适应方式有助于提高的个体的幸福感水平,促使他们对异质文化环境的心理适应”。采用文化整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构,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班集体,通过种种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积极互动,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母体文化的联系,从而形成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的心理文化适应,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推广双语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
心理学家萨皮尔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 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决定个体的心理过程 ,人们通过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一切认知活动。那些对教学语言(汉语)越是熟悉和理解的个体 ,在学校教育中会表现越好。有研究表明,那些接触教学语言(汉语)时间越早、 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 ,受主流文化影响越大 ,在主流文化环境中就越容易适应。目前,语言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拓展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双语教育,结合当地民族教育现状完善双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是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了解汉民族文化,为文化适应作必要的准备。
总之,文化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试的过程。通过掌握文化适应的规律性,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未来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中坚,在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edfield. R. , Linton.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