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教育中,绘本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图画故事,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幼儿有所学、有所悟。绘本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如何实施绘本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注重引导,鼓励幼儿独立阅读
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时,往往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幼儿的感受,忽视了幼儿的需求,没有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要将独立阅读和集体阅读有效结合,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先抛出问题:“小猫最喜欢吃什么?”有的幼儿回答:“喜欢吃鱼。”有的回答:“喜歡吃老鼠。”有的回答:“喜欢吃猫粮。”教师肯定了其中一名幼儿的答案,带领幼儿进入“小猫钓鱼”的学习中来。小猫在钓鱼时,一会儿看见蜻蜓飞过,就去追蜻蜓;一会儿看见蝴蝶飞过,就去追蝴蝶,而这个过程中,猫妈妈的桶里已经有好几条鱼了。此时,教师就可问幼儿:“小猫和妈妈是一起来钓鱼的,为什么小猫的桶里一条鱼都没有,而猫妈妈已经有好几条了?”幼儿就回答:“小猫去追蜻蜓和蝴蝶了。”教师继续提问:“大家觉得小猫这样的做法好不好?”幼儿摇摇头。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更加深刻地掌握绘本知识,明白了做事三心二意是不好的,从而在绘本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尊重幼儿规律,提升幼儿阅读热情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时,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不同的绘本内容,教师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认真倾听幼儿的意见,不断挖掘绘本中的价值,从而生动有趣地表达出绘本内容,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怪叔叔》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将幼儿五五分组,让其中一名幼儿扮演“怪叔叔”,来吸引其他幼儿,演练“防拐”的过程,还可让幼儿分别发言,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防拐意识。又如,在教学《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中开展手工活动,教幼儿叠彩虹花,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再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一绘本时,教师可运用表演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学会自主思考,从小马过河这一件事情中,学会凡事不要只听他人的意见,而要自主探索,不断尝试,这样才会得到最公正的答案。
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绘本的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运用引导法、提问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进行绘本教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手工活动、自编图、绘画、剪纸等活动,能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丰富的教学模式,还能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绘本教学的目标。
三、结合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技巧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多重的身份和角色,以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引导者,更是鼓励者、参与者和倾听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技巧,提升教学效率。
1.合理运用导入法。教师结合绘本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可以从绘本的封面导入,从绘本的标题导入,从绘本的角色导入,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小鸡遇到小猪》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向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如果在路上遇到朋友们,会怎么打招呼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小鸡遇到小猪时是怎么打招呼的。”幼儿一听这些就很感兴趣,通过角色导入的方法,直接投入到绘本的学习中。
2.演绎绘本内容。生动形象地演绎绘本内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认真负责、认真备课,明确绘本故事的发展脉络和细节,了解绘本角色的性格特点,从而进行更准确的讲述。
3.合理提问。教师在绘本教学时,要把握课堂节奏,抓住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提问。如,教师可在绘本故事的高潮,对幼儿进行提问,也可在悬念之处,停止阅读,对幼儿提问,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
4.合作讨论。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运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能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讨论时间,能让他们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社区家校联动,拓宽绘本阅读的范围
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社区、家庭、幼儿园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的阅读体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从绘本出发,拓宽幼儿绘本阅读的范围,从课堂中逐渐延伸到家庭,再到社区,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健康的社区阅读环境,让幼儿逐步掌握绘本知识,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促进情感的沟通。
例如,教师可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带领幼儿自创表演剧目,然后挑选优秀的剧目,投入到社区的表演中。一位家长自创了《小熊送西瓜》的剧目,受到了幼儿、教师和其他家长的认可,于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家丰富了该故事的内容,然后再表演反馈给更多的社区,实现了良好互动。这个故事讲的是小熊受妈妈的嘱托,给乡下的奶奶送西瓜。可是在半路上,小熊看到了蜻蜓,就想奶奶或许也喜欢蜻蜓,于是就放下西瓜追蜻蜓去了,在追蜻蜓的路上,它又遇见了蝴蝶,在追蝴蝶的路上又看见了向日葵……小熊就这样反复地追,反复地放弃,以至于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幼儿在表演该故事时,学到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幼儿、教师也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了校园内外的互动和沟通,让幼儿从小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另外,家长应多带领幼儿欣赏多种文化,让他们不断地感悟不同地区的生活差异,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拓展视野。
教师与家长应为幼儿选择优秀的绘本,让幼儿有所学、有所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夯实阅读基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总之,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以幼儿为主体,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爱上绘本阅读,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 舒)
一、注重引导,鼓励幼儿独立阅读
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时,往往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幼儿的感受,忽视了幼儿的需求,没有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要将独立阅读和集体阅读有效结合,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独立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先抛出问题:“小猫最喜欢吃什么?”有的幼儿回答:“喜欢吃鱼。”有的回答:“喜歡吃老鼠。”有的回答:“喜欢吃猫粮。”教师肯定了其中一名幼儿的答案,带领幼儿进入“小猫钓鱼”的学习中来。小猫在钓鱼时,一会儿看见蜻蜓飞过,就去追蜻蜓;一会儿看见蝴蝶飞过,就去追蝴蝶,而这个过程中,猫妈妈的桶里已经有好几条鱼了。此时,教师就可问幼儿:“小猫和妈妈是一起来钓鱼的,为什么小猫的桶里一条鱼都没有,而猫妈妈已经有好几条了?”幼儿就回答:“小猫去追蜻蜓和蝴蝶了。”教师继续提问:“大家觉得小猫这样的做法好不好?”幼儿摇摇头。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更加深刻地掌握绘本知识,明白了做事三心二意是不好的,从而在绘本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尊重幼儿规律,提升幼儿阅读热情
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活动时,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不同的绘本内容,教师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认真倾听幼儿的意见,不断挖掘绘本中的价值,从而生动有趣地表达出绘本内容,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怪叔叔》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将幼儿五五分组,让其中一名幼儿扮演“怪叔叔”,来吸引其他幼儿,演练“防拐”的过程,还可让幼儿分别发言,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防拐意识。又如,在教学《彩虹色的花》这一绘本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中开展手工活动,教幼儿叠彩虹花,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再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一绘本时,教师可运用表演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让幼儿学会自主思考,从小马过河这一件事情中,学会凡事不要只听他人的意见,而要自主探索,不断尝试,这样才会得到最公正的答案。
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绘本的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运用引导法、提问法、表演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进行绘本教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手工活动、自编图、绘画、剪纸等活动,能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丰富的教学模式,还能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绘本教学的目标。
三、结合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技巧
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多重的身份和角色,以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引导者,更是鼓励者、参与者和倾听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技巧,提升教学效率。
1.合理运用导入法。教师结合绘本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可以从绘本的封面导入,从绘本的标题导入,从绘本的角色导入,以此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小鸡遇到小猪》这一绘本时,教师可向幼儿提出问题:“大家如果在路上遇到朋友们,会怎么打招呼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小鸡遇到小猪时是怎么打招呼的。”幼儿一听这些就很感兴趣,通过角色导入的方法,直接投入到绘本的学习中。
2.演绎绘本内容。生动形象地演绎绘本内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要求教师认真负责、认真备课,明确绘本故事的发展脉络和细节,了解绘本角色的性格特点,从而进行更准确的讲述。
3.合理提问。教师在绘本教学时,要把握课堂节奏,抓住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提问。如,教师可在绘本故事的高潮,对幼儿进行提问,也可在悬念之处,停止阅读,对幼儿提问,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
4.合作讨论。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运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能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讨论时间,能让他们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社区家校联动,拓宽绘本阅读的范围
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社区、家庭、幼儿园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的阅读体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从绘本出发,拓宽幼儿绘本阅读的范围,从课堂中逐渐延伸到家庭,再到社区,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健康的社区阅读环境,让幼儿逐步掌握绘本知识,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促进情感的沟通。
例如,教师可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带领幼儿自创表演剧目,然后挑选优秀的剧目,投入到社区的表演中。一位家长自创了《小熊送西瓜》的剧目,受到了幼儿、教师和其他家长的认可,于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家丰富了该故事的内容,然后再表演反馈给更多的社区,实现了良好互动。这个故事讲的是小熊受妈妈的嘱托,给乡下的奶奶送西瓜。可是在半路上,小熊看到了蜻蜓,就想奶奶或许也喜欢蜻蜓,于是就放下西瓜追蜻蜓去了,在追蜻蜓的路上,它又遇见了蝴蝶,在追蝴蝶的路上又看见了向日葵……小熊就这样反复地追,反复地放弃,以至于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幼儿在表演该故事时,学到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幼儿、教师也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了校园内外的互动和沟通,让幼儿从小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另外,家长应多带领幼儿欣赏多种文化,让他们不断地感悟不同地区的生活差异,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拓展视野。
教师与家长应为幼儿选择优秀的绘本,让幼儿有所学、有所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夯实阅读基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总之,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要以幼儿为主体,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爱上绘本阅读,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