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教学要以调用学生经验为起点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可以看出,学生生活经验是重点,真正的阅读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生活,立足个人经验,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兴趣,才能推促阅读教学走向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学生个体经验才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标精神、教材内容与单元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
例如,在讲解写人的课文时,教师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先介绍课文人物,接着引出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人物性格,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古诗时,一般都是先让学生背一背古诗,接着引出新诗,逐一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读通顺、会背诵,等等。从其教学流程来看,教师都是严格按照“复习—导入—讲解—总结—练习”这一流程进行的。从教学设计来看,一般都是从学生已有旧知出发,接着为学生讲解新知。这种流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但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思考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主要讲述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人生哲理。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借助名人名言或用理性的思考方式进行导入,从表面上看,这些设计很有条理,但学生却很懵懂。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具体事例入手,从他们平日所见、所做以及别人的反馈评价入手,契合学生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剧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站在成人角度进行解读,而要转换思维,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其活动环节、对话情境,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活动流程与对话情节,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才有可能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继而将教学持续深入。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所有的教学效果,都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对于作者而言,生活经验是他们创作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也是他们与文本、作者对话,把握文本主题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只有结合学生自己獨特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才能最终实现个性阅读。同时,在教学的活动环节,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比对,以此让学生结合文本要求重新建构新知。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句话中有“拉”“背”“挑”与“翻山越岭”几个动词,一方面写出了母亲日常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点出了母爱的伟大。只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发挥想象:母亲为什么要带着弟弟妹妹上路?母亲为什么要辛苦地翻山越岭?除了这些,母亲每天还会做些什么?这样从点到面,从文本内容到学生生活,不仅有效填补了文本空白,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理解了“翻山越岭”这一词语不仅指现实中的座座山岭,而且还包括生活中的重重阻碍。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环节,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的艰辛;经过这样对比,学生也能从中揣摩出母亲的性格,虽然她身体羸弱,但是性格坚强,敢于担当。在教学中增加这样一个拓展环节,母亲的立体形象、课文背后的情感主题,学生就会很快理解。
教学设计中活动环节的设计,固然需要立足教学目标,但活动的主体还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设计活动环节,以便引导他们及时触摸文本,让他们通过体验、探究的方式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真正的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是一种生命的流淌。对于学生来说,对文本的解读,也是知识和经验不断发展和重构的过程。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总结提升环节,同样也需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开放性与发展性原则,进行相应的活动设计,以便能有效推促学生的理解力和经验的升华,继而实现课堂生命的生长、学生个体的发展。
还以《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为例。经过活动环节,学生被文本中母亲坚强、无私的精神品质所感染,也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乃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为课堂教学总结升华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增设随文练笔环节,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以便让他们的经验在重构的基础上得以升华。教师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要求他们写一件事或一个片段,如有可能,在教学设计前,教师也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范例,这样从文本到教师范例,再到学生创作,就能较好地搭建一个从仿写到创作的平台,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也能丰富个人经验,提升表达能力。如果忽略学生生活经验,随意拔高要求,增加设计难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挥,继而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母亲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但是直接让他们写,又容易提笔忘词。《第一次抱母亲》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徐徐铺开,为学生写自己的母亲打开了思路。在激发他们写一写自己母亲的同时,也从中渗透了物化思想、经验升华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作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赏识他们,这样就会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虽然他们写作的语言有点稚嫩,但情感却很真挚,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精彩所在,也是教学设计中进行主题升华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在设计中增加练笔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以学生经验为基点,在加深对文本主题理解的同时,也能升华文本主题,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不仅体现在学习参与上,更多还体现在是否结合学生的经验上。如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即便有收获,那也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即使经验有发展,那也是量的叠加,无法实现质的突破。发展是立足学生经验,由学生的体验实现的持续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在其已有经验上发展,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建构,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推促课堂精彩持续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岳 舒)
一、准备阶段:以学生经验为起点,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学生个体经验才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标精神、教材内容与单元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
例如,在讲解写人的课文时,教师的教学流程大多是先介绍课文人物,接着引出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人物性格,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古诗时,一般都是先让学生背一背古诗,接着引出新诗,逐一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读通顺、会背诵,等等。从其教学流程来看,教师都是严格按照“复习—导入—讲解—总结—练习”这一流程进行的。从教学设计来看,一般都是从学生已有旧知出发,接着为学生讲解新知。这种流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但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思考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主要讲述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人生哲理。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借助名人名言或用理性的思考方式进行导入,从表面上看,这些设计很有条理,但学生却很懵懂。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具体事例入手,从他们平日所见、所做以及别人的反馈评价入手,契合学生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剧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站在成人角度进行解读,而要转换思维,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解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其活动环节、对话情境,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活动流程与对话情节,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才有可能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继而将教学持续深入。
二、活动环节:以学生经验为焦点,重构经验体系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所有的教学效果,都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对于作者而言,生活经验是他们创作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也是他们与文本、作者对话,把握文本主题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只有结合学生自己獨特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才能最终实现个性阅读。同时,在教学的活动环节,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比对,以此让学生结合文本要求重新建构新知。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句话中有“拉”“背”“挑”与“翻山越岭”几个动词,一方面写出了母亲日常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点出了母爱的伟大。只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发挥想象:母亲为什么要带着弟弟妹妹上路?母亲为什么要辛苦地翻山越岭?除了这些,母亲每天还会做些什么?这样从点到面,从文本内容到学生生活,不仅有效填补了文本空白,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理解了“翻山越岭”这一词语不仅指现实中的座座山岭,而且还包括生活中的重重阻碍。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环节,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能从中感受到一个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母亲的艰辛;经过这样对比,学生也能从中揣摩出母亲的性格,虽然她身体羸弱,但是性格坚强,敢于担当。在教学中增加这样一个拓展环节,母亲的立体形象、课文背后的情感主题,学生就会很快理解。
教学设计中活动环节的设计,固然需要立足教学目标,但活动的主体还需要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设计活动环节,以便引导他们及时触摸文本,让他们通过体验、探究的方式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提升主题:以学生经验为基点,构建高效课堂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真正的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是一种生命的流淌。对于学生来说,对文本的解读,也是知识和经验不断发展和重构的过程。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总结提升环节,同样也需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开放性与发展性原则,进行相应的活动设计,以便能有效推促学生的理解力和经验的升华,继而实现课堂生命的生长、学生个体的发展。
还以《第一次抱母亲》一课为例。经过活动环节,学生被文本中母亲坚强、无私的精神品质所感染,也会联想到自己的母亲,乃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为课堂教学总结升华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增设随文练笔环节,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以便让他们的经验在重构的基础上得以升华。教师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母亲,要求他们写一件事或一个片段,如有可能,在教学设计前,教师也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范例,这样从文本到教师范例,再到学生创作,就能较好地搭建一个从仿写到创作的平台,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也能丰富个人经验,提升表达能力。如果忽略学生生活经验,随意拔高要求,增加设计难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挥,继而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母亲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但是直接让他们写,又容易提笔忘词。《第一次抱母亲》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徐徐铺开,为学生写自己的母亲打开了思路。在激发他们写一写自己母亲的同时,也从中渗透了物化思想、经验升华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作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赏识他们,这样就会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虽然他们写作的语言有点稚嫩,但情感却很真挚,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精彩所在,也是教学设计中进行主题升华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在设计中增加练笔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以学生经验为基点,在加深对文本主题理解的同时,也能升华文本主题,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不仅体现在学习参与上,更多还体现在是否结合学生的经验上。如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即便有收获,那也是一堆无意义的符号;即使经验有发展,那也是量的叠加,无法实现质的突破。发展是立足学生经验,由学生的体验实现的持续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在其已有经验上发展,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建构,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推促课堂精彩持续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