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关键词】 新课标;主体;互动; 科学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均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逃避的责任。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新课程实践能力。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结合我多年实践经验,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物理空间里自由飞翔。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教学手段要适应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顾及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合理地、科学地综合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在教学安排上,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发表不同意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极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在《大气压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交流、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在自主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并重视物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重视物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物理奥秘的热情。
  
  二、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探究和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要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物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物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中学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趣味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 “水透镜取火”、“瓶子吞鸡蛋”等。以此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科学和技术的密切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纵向互动与学生间的横向互动,纵横交织,演奏出一曲美妙的交响曲,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中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更加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互动将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三、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探究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若要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命脉,就应善于鼓励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注重科学探究,要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去发现,将学到的物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验教学过程、感受参与的乐趣,加深对物理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地应用物理规律。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手脑并用,把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融为一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主动培养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学生发挥创造潜能提供独特的创造性环境。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因此,将科学探究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总之,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给他们留些自主活动的时间;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充满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快乐;教师要赞扬、鼓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读写算2011年第26期思品教育研究思品教育研究2011年第26期读写算
其他文献
【摘要】学好高中思想政治需掌握、并恰当运用必要的学习方法。而许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如何运用,甚至也包括一些老师。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列举了四种学习方法,并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加以详细说明。这些方法包括:演绎、归纳、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所有说明都以同一问题为材料,从而给读者以启示:一个思想政治问题可以这样学,也可以学得通、学得活,前后形成一个体系,恰当灵活地运用,巧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共同学习诗歌。(板书:诗歌)我姓李,李白的李。(板书:李白)提到李白,他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静夜思》。(板书:静夜思)谁能背一下这首诗,并说说大意?  生: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诗人)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师:这
【摘要】本文试图对学生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影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论述,以期对学生管理工作者起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班级管理 作用    班集体的优劣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直接的,管理好班集体,使之发挥“鲇鱼效应”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一样,班
【摘 要】化学史课程资源,化学中的人文韵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化学史 课程资源 探究 人文精神    新课程资源中有很多内容,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言,明确地提出了六条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知识与技能;第二,过程与方法,具体的体现是,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方法、形成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了解一名单亲幼儿的孤僻行为,帮助他恢复健康的心理,从班级的被拒绝、不接纳的群体脱离出来,使他变得开朗、合群,远离孤僻,这对他自身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单亲家庭 孤僻行为 个案研究  一、提出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是家长容易做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由于单亲家长出于补偿心理,格外地娇惯、放纵孩子。另一方
教学语言是连接师生感情的桥梁,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对象,陈述道理,传授知识和技能等,传递教学信息的纽带。课堂教学语言讲求语音美、讲态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它可以使教学艺术化,让课堂充满活力,丰富多彩,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一种美的声音中愉悦地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人格。  1、语言的语音美  好的教学语言,音质甜润清亮、优美、令人悦耳爽心,并且具有变化的特点,能模
【关键词】氛围 情景 梯度 开放 结合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探究式教学中的教和学是分不开的,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外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
【摘要】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指导和影响着语言行为,伴随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外语学习者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文化 外语学习 跨文化交际 先进文化    西方文化和文明在近代对我国产生了深刻和全面的影响。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了
【摘要】讲评课是落实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在复习阶段,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因此,研究和掌握试卷讲评的一般规律,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对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不重视讲评课、学生厌倦讲评课的现象,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实践,以求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从其心理机制看,这既是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主动去分析思考,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小学阶段开展问题导学研究,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