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速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如何界会影响他国对中国正在崛起这一事实的看法,探讨中国崛起论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将从中国崛起这一概念本身出发,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国家关系学者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中国崛起论;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一、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崛起论
(一)国内外开始广泛讨论中国崛起的起点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速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从一般认为,对于中国崛起的广泛讨论开始于美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的《北京共识》的发表。他是第一個较为系统的阐释“中国模式”的外国学者,
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曾提出,“中国经济再迅速增长个十几年,美国就又要棋逢对手了。”这种说法无疑代表着一种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在“崛起”的中国形象被不断塑造并强化的同时,西方世界关于“中国崩溃”的预言也几乎在以同一时间和同样的热度不断蔓延。中国崩溃论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必须防范中国的崛起,对中国的崛起不抱有好感。因此,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如何界会影响他国对中国正在崛起这一事实的看法,探讨中国崛起论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中国官方提出“和平崛起论”
回到语言本身去看,主导话语一旦形成会产生规范,直接影响行为体。同时,主导话语会构建身份,框定行为体的认知域,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话语可以塑造身份,建构认知,影响对外政策的选择。因此,中国崛起如何界定至关重要。
关于中国的崛起在中国指的是“和平崛起”论,“和平崛起”是在2003年底由胡锦涛、温家宝正式向世界宣示的。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利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讲坛发表《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讲演,面向美国以至全世界首次阐述了“和平崛起”这个主题,公开宣示中国决心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2004年3月14日下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对“和平崛起”作出了十分明确而详尽的阐释。同时表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官方对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一贯态度,最明确的无疑是中国崛起走会坚定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契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三)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
对于中国的崛起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大致梳理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国外的看法包括,1、中国崛起导致亚洲安全困境,这种看法认为中国邻邦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中国建立商业纽带上,而忽视了中国正在扩大其战略步伐的事实,长期代价将是中国邻国安全选择减少,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削弱,最终导致安全困境。2、强国必霸论,以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它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美国要全力以赴阻止中国取得地区霸权。而中国的大部分邻国则会联合美国遏制中国权力。结果将是更加激烈的安全竞争。3、权力转移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是排他性的,会取代美国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且中国和美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争夺经济优势的长期性竞争中。4、华裔秩序重现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担心中国会恢复“华裔秩序”,布热津斯基就曾指出“历史使中国的精英倾向于认为中国是世界理所当然的中心”恢复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重新成为东亚的中心。5、均势论,亨廷顿就是该观点的代表,该观点认为,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的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它在该地区的影响,以及恢复期在东亚传统霸权的可能性,迫使其他大国要么“搭车”和适应这一发展,要么“用均势来平衡”和试图遏制中国的影响。
从国内对中国崛起论的看法来看,观点分为以下几种,1、和平崛起论,以郑必坚为首的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崛起将会走一条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与传统西方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崛起”新道路。2、合作发展论,该观点认为中国必将走一条与东亚合作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繁荣和力量平衡。3、非美国式崛起模式论,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时,提出在崛起战略的选择上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观点理解,如今中国不可以效仿美国就像当年美国不可能效仿英国一样。4、经济福利论,这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大大增强对亚洲的经济福利,扩散互惠,而一个繁荣富强的东亚将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的机遇,中国与东亚地区正形成新的地区主义。
二、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崛起现状
回到中国自身实力来评估,现在的中国是否已经强大到作为一种威胁而存在呢,尤其是,是否会威胁到“威胁论”始作俑者本身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衡量一国的实力因素有很多,很多人只重视分析中国崛起的经济因素的衡量,却忽视中国在其他因素上是否有增长。本文选取三个主要因素来简述当前中国的崛起的实际情况。
(一)经济层面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从经济上看,中国在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543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2011年中国的农业占比由1978年的28.2%降到2011年的10.1%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1年的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国家。”
并且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人口基数大,地区贫富差距大,中国的经济状况虽然总体上处于增张状态,但是约瑟夫·奈指出,“使用中国崛起来表达中国现状可谓不当,用恢复更准确”。中国虽然在2009年贸易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贸易国,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国家,生产的很多产品都附加值低,与世界贸易强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相比缺乏顶尖品牌,中国只是贸易量大,但是从构成上与德国和美国相比没有那么复杂。 (二)军事实力
从军事实力上看,军事力量是大国崛的“核心构成象征”。在2007年时,中国军费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法国的15.76%,德国的14.33%。由此可看出中国对军事力量的投入占国家开支的比重比较小。在2007年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2008年时中国国防支出比上年増长17.5%。2009年比上年增长18.5%。虽然近两年中国对研发军事装备的投入有相应增加,仍然十分緩慢。可看出中国的军事高精尖武器装备与世界其它军事大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2015年的国庆大阅兵的阅兵仪式上,中国领导人宣布裁军30万。中国国防费的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防费用只能说是保持着适度的増长,其军事实力远没到军事强国的程度。
(三)中国的软实力的对外影响
从软实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在文化软实力上具有先天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古代中国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巨大辐射力上,还体现在东亚崛起浪潮中儒家文化的促进作用。软实力,是一国对他国在文化或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能力。如何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地位,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外得到良好传播,中国观点更广泛的他国所接受,这是影响中国软实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要注重生产易于为世界所接受的中国文化,中国近几年创办的孔子学院无疑对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重要推动手段,同时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不能只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固然是其优势,但是,中国如何再生产易于被这个时代的世界接纳的中国文化,从而保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活力这一点同样需要兼顾。
三、反思中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应对
国际环境的角度着眼,中国的崛起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国际社会对待中国的崛起的态度有一个从观望到接受的变化过程,近几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投行”,提出“构建人类民与共同体”。无疑是对中国在成长为大国之路上更有担当的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持乐观的接受态度。
从历史上看,崛起国和霸权国之间的战争更多是因为缺乏沟通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双方都不知对方国家的想法,出于自身的不安全感才导致战争的最终爆发。中国官方一再声明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充分表明了中国态度。“崛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既有世界霸主采取什么手段维护其主导地位。”当前,国内学者和政策专家都憧憬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然而,中国如何崛起,如何应对中国崛起选择适合战略则更需要决策者和战略家为中国顺利崛起而谋划。
参考文献:
[1]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390页。
[2](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张莉等译,中信出版社,2010 年,第329页。
[3]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391页。
[5][美]玆比格紐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130页。
[6]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的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页。
[7]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附录: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中国能否和平崛起。440页。
[8]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的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38页。
[9]银洪兴主编,全面深化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2页。
[10]封永平, 军事力量观的嬗变与大国崛起[J]. 现代国际关系,2005,(07):7-12.
[11]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12]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 国际观察,2007,(02):15-26.
[13][美]玆比格紐·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134页。
[14]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可能选择”,载《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第11— 14页。
关键词:中国崛起论;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一、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崛起论
(一)国内外开始广泛讨论中国崛起的起点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速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从一般认为,对于中国崛起的广泛讨论开始于美国乔舒亚?库珀?雷默的《北京共识》的发表。他是第一個较为系统的阐释“中国模式”的外国学者,
学者米尔斯海默在他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曾提出,“中国经济再迅速增长个十几年,美国就又要棋逢对手了。”这种说法无疑代表着一种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在“崛起”的中国形象被不断塑造并强化的同时,西方世界关于“中国崩溃”的预言也几乎在以同一时间和同样的热度不断蔓延。中国崩溃论概念的提出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必须防范中国的崛起,对中国的崛起不抱有好感。因此,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如何界会影响他国对中国正在崛起这一事实的看法,探讨中国崛起论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中国官方提出“和平崛起论”
回到语言本身去看,主导话语一旦形成会产生规范,直接影响行为体。同时,主导话语会构建身份,框定行为体的认知域,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说,话语可以塑造身份,建构认知,影响对外政策的选择。因此,中国崛起如何界定至关重要。
关于中国的崛起在中国指的是“和平崛起”论,“和平崛起”是在2003年底由胡锦涛、温家宝正式向世界宣示的。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利用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讲坛发表《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讲演,面向美国以至全世界首次阐述了“和平崛起”这个主题,公开宣示中国决心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2004年3月14日下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对“和平崛起”作出了十分明确而详尽的阐释。同时表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中国官方对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一贯态度,最明确的无疑是中国崛起走会坚定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契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三)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
对于中国的崛起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大致梳理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国外的看法包括,1、中国崛起导致亚洲安全困境,这种看法认为中国邻邦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同中国建立商业纽带上,而忽视了中国正在扩大其战略步伐的事实,长期代价将是中国邻国安全选择减少,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削弱,最终导致安全困境。2、强国必霸论,以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它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美国要全力以赴阻止中国取得地区霸权。而中国的大部分邻国则会联合美国遏制中国权力。结果将是更加激烈的安全竞争。3、权力转移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是排他性的,会取代美国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且中国和美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争夺经济优势的长期性竞争中。4、华裔秩序重现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担心中国会恢复“华裔秩序”,布热津斯基就曾指出“历史使中国的精英倾向于认为中国是世界理所当然的中心”恢复中国在亚洲的中心地位,重新成为东亚的中心。5、均势论,亨廷顿就是该观点的代表,该观点认为,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的经济的增长会导致它在该地区的影响,以及恢复期在东亚传统霸权的可能性,迫使其他大国要么“搭车”和适应这一发展,要么“用均势来平衡”和试图遏制中国的影响。
从国内对中国崛起论的看法来看,观点分为以下几种,1、和平崛起论,以郑必坚为首的中国学者认为,中国崛起将会走一条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与传统西方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崛起”新道路。2、合作发展论,该观点认为中国必将走一条与东亚合作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繁荣和力量平衡。3、非美国式崛起模式论,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时,提出在崛起战略的选择上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观点理解,如今中国不可以效仿美国就像当年美国不可能效仿英国一样。4、经济福利论,这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大大增强对亚洲的经济福利,扩散互惠,而一个繁荣富强的东亚将为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的机遇,中国与东亚地区正形成新的地区主义。
二、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崛起现状
回到中国自身实力来评估,现在的中国是否已经强大到作为一种威胁而存在呢,尤其是,是否会威胁到“威胁论”始作俑者本身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衡量一国的实力因素有很多,很多人只重视分析中国崛起的经济因素的衡量,却忽视中国在其他因素上是否有增长。本文选取三个主要因素来简述当前中国的崛起的实际情况。
(一)经济层面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从经济上看,中国在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543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2011年中国的农业占比由1978年的28.2%降到2011年的10.1%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1年的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国家。”
并且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人口基数大,地区贫富差距大,中国的经济状况虽然总体上处于增张状态,但是约瑟夫·奈指出,“使用中国崛起来表达中国现状可谓不当,用恢复更准确”。中国虽然在2009年贸易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贸易国,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国家,生产的很多产品都附加值低,与世界贸易强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相比缺乏顶尖品牌,中国只是贸易量大,但是从构成上与德国和美国相比没有那么复杂。 (二)军事实力
从军事实力上看,军事力量是大国崛的“核心构成象征”。在2007年时,中国军费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法国的15.76%,德国的14.33%。由此可看出中国对军事力量的投入占国家开支的比重比较小。在2007年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2008年时中国国防支出比上年増长17.5%。2009年比上年增长18.5%。虽然近两年中国对研发军事装备的投入有相应增加,仍然十分緩慢。可看出中国的军事高精尖武器装备与世界其它军事大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2015年的国庆大阅兵的阅兵仪式上,中国领导人宣布裁军30万。中国国防费的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防费用只能说是保持着适度的増长,其军事实力远没到军事强国的程度。
(三)中国的软实力的对外影响
从软实力的角度来看,中国在文化软实力上具有先天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古代中国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巨大辐射力上,还体现在东亚崛起浪潮中儒家文化的促进作用。软实力,是一国对他国在文化或意识形态等方面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能力。如何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地位,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国外得到良好传播,中国观点更广泛的他国所接受,这是影响中国软实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要注重生产易于为世界所接受的中国文化,中国近几年创办的孔子学院无疑对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重要推动手段,同时值得思考的是,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不能只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固然是其优势,但是,中国如何再生产易于被这个时代的世界接纳的中国文化,从而保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活力这一点同样需要兼顾。
三、反思中国对于中国崛起的应对
国际环境的角度着眼,中国的崛起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国际社会对待中国的崛起的态度有一个从观望到接受的变化过程,近几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投行”,提出“构建人类民与共同体”。无疑是对中国在成长为大国之路上更有担当的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持乐观的接受态度。
从历史上看,崛起国和霸权国之间的战争更多是因为缺乏沟通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双方都不知对方国家的想法,出于自身的不安全感才导致战争的最终爆发。中国官方一再声明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充分表明了中国态度。“崛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既有世界霸主采取什么手段维护其主导地位。”当前,国内学者和政策专家都憧憬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然而,中国如何崛起,如何应对中国崛起选择适合战略则更需要决策者和战略家为中国顺利崛起而谋划。
参考文献:
[1]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390页。
[2](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张莉等译,中信出版社,2010 年,第329页。
[3]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中国国防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391页。
[5][美]玆比格紐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130页。
[6]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的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页。
[7]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 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附录: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中国能否和平崛起。440页。
[8]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的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38页。
[9]银洪兴主编,全面深化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2页。
[10]封永平, 军事力量观的嬗变与大国崛起[J]. 现代国际关系,2005,(07):7-12.
[11]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12]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 国际观察,2007,(02):15-26.
[13][美]玆比格紐·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134页。
[14]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可能选择”,载《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第11—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