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耐庵是个千古奇才、大文豪,四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由于他志向远大,一心功书又不愿做官,走上了一条坎坷流浪的人生路,有关他的后裔在安徽蚌埠市怀远的史实,大家估计知之甚少,笔者经过多年考察论证,据魏庄镇出土明代古碑及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调查,叙述如下: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与刘伯温(1311---1375年)是同门弟子,施耐庵年长些,做事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精灵些,一步三计,三计难活一计。刘伯温非常尊敬师兄,施耐庵也很爱护师弟。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老师向他俩问道:“两位徒儿,准备将来干啥?”刘伯温风快地说:“治国平天下!”施耐庵想到晚上,才向老师回话:“遇则治天下,阻则自己受。”
刘伯温听愣了,师父说:“施耐庵讲的对,谁能保着一根竿子爬到头呢?”满师之日,师父对两位徒儿说:“现在朝纲不振,政治腐败,天下大乱,即将到来,你俩会不会各保其主,翻脸不认人,师兄弟干起来?”两人都干脆地答道:“不会。”第二天,先生送别他俩,嘱咐说:“日后,望你俩记住:同窗谊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携。切切。”两人记住了。辞了先生,各奔前程。
不久,他们同去京城赶考,结果他们成了同榜进士。这年十月初,施耐庵被任命浙江钱塘县尹,本来不想做官的,此时他心中忽地一闪念,仍怀着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希望,便告别要奔赴高安为县丞的师弟刘伯温去了南方就任。他们双双到任后,看到官府欺压百姓都痛恨元朝政治的腐败,他们两人都为官不长也都弃之归乡。
元末农民大起义。施耐庵帮助张士诚拉了队伍,做了军师。张士诚随着人马增多,地盘扩大,他不能居安思危,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选一次美女。正直的施耐庵谏发九次,都未听;第十次,施耐庵又谏了,张士诚还是不听。施耐庵挂冠而去。隐到家里,养着桑蠶,过着耕织、写书生涯。清朝清光绪年间的文人王钟麒在《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中说:“施氏少负异才,自少乞老,未获一伸其志,痛社会之黑暗,疾朝廷之专横,乃以一已之理想,构成此书”。
清光绪年间的江荫香,别号伯绥氏,在《梦花馆笔谈》中写道:“耐庵博通今古,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运、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当春秋胜日,自携书一卷、一盍、一奚僮载酒后随,登山临水,倾尊狂饮,放怀长吟,超脱潇洒如神仙。”《滕王阁序》中说“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意思是:遥望长安在日下,指点苏州在云间。日之下,又暗含长安为京都意(古以“日下”为都城)。吴会:吴郡,今江苏苏州。云间:云中,又暗指出吴地的古称(吴地古名“云间”)。用王勃的话说:“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意即经这一篇序的意思同时写一首诗,四韵,意思是“滕王阁诗”八句。
由此可见,王勃与施耐庵等才智之士均用武无地,报国无门,无路请缨,所以,耐庵墓刻王勃“滕王阁诗”是抒发的失意之悲,是对时代的抨击,也是对社会的控诉。这是施耐庵墓刻“滕王阁诗”深层的意义所在。
刘伯温第一次请施耐庵出山是朱元璋带队伍打到长江,刘伯温做了军师。自此,朱元璋节节胜利,地盘不断扩大。这一年,队伍从兴化经过,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主公,我有一个师兄,家住这里,想请你一道去看望看望。”朱元璋说:“嗨,是你师兄,又不是我师兄,我去干啥呢?”刘伯温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无不通晓,有经天纬地之才,比我强百倍……”朱元璋笑着打断他的话说:“军师,得了,得了。你们读书人喜欢圈子,说半天,还不是要我学刘备请孔明吗?成,走。”于是,两人一道去访施耐庵。
施耐庵在家听说朱元璋的队伍从淮河这里过,想起老师临别的话,晓得师弟一定要来,就嘱咐家里人说:“近日无论何人来找,就说我出门访友,三年方归。”说罢躲了起来。刘伯温领着朱元璋来到施家,家人说:“先生,家主出去啦,三天后回来。”刘伯温说:“那好。施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师弟刘伯温和主公朱元璋来访。三天后再来,望他务必等等。”说罢,就走了。
家人把“三年”错成“三天”,施耐庵听了干急无汗。他没有对家人发脾气,只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事儿。
施耐庵这人“倔”得很。他跟张士诚干过军师,最讲做人义气,不愿再帮朱元璋。古话说“佳人不保二主、好马不配二鞍”嘛!再说,他精通《周易》会看麻衣相,他看到朱元璋额大下巴小,好干绝情的事,所以就怎么也不愿出山。但又无奈老同学盛情。他想,要让刘伯温死了这条心才好。当时,他正在写《封神》。一看书稿,乐了。“让《封神》帮我度过这一关吧!”于是第四天,东方才露鱼肚白,他便把《封神》摆在桌上,然后悄悄地——连家人也没打个招呼——就下乡了,跟老农“两文钱买条瓠子——刮刮谈”去了。朱元璋和刘伯温按时来了。
家人把俩迎进家中,让他俩在书房坐下,说:“我家先生早晨喜欢遛田埂。你俩坐坐,我去找!”其实施耐庵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为官两年后就决心在不为官。
朱元璋坐下,瞥眼看到桌上的《封神》,就随手翻着看。朱元璋这人怪,看书从后面往前面看。看到书上写的尽是些云里来、雾里去、土里遁的事,飘飘缈缈,不觉边际,心里便有几分不乐,觉得施耐庵太玄缓啦!因此对刘伯温说:“施耐庵这人太玄啦,恐怕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见我们。”刘伯温一听,急得满头是汗,陪着小心说:“主公,他确有本事,你再看看。
朱元璋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哪咤降生,来劲了,目不转静地边看边笑,手还不断地比划着。待看到哪咤闹海,他不觉诵出声来,连连叫绝:“好,好!军师,东海叫他写的真美啊!这东海,可就是淮安那个东海?”刘伯温忙答道:“是的。这里人说,‘海向东流,江向北流’,海就是东海,江是长江。”朱元璋眼不离书,点头称赞说:“施先生,有本事!”
刘伯温听了乐滋滋的,轻轻舒了一口气,抹下帽子放在桌上。朱元璋继续专心地看《封神》,一点不急,看样子是非把施耐庵等到不可。看着,看着,当看到哪咤与李靖闹翻,迫父,追父,要杀父时,他眉头皱了个大疙瘩,把书移推到一边。心想,施耐庵在唆使人犯上作乱,要照施耐庵的话去做,不是要形成‘子迫父,臣迫君’的局面了吗?那我姓朱的还能坐稳江山吗?想到这些,他伸了个懒腰,说:“军师,算了!我们队伍齐整,人手不缺。我不想请他了。” 刘伯温没有办法,朱元璋起身,他只好跟在后面,离开了施家。走出村子,刘伯温忽然说:“主公,你等一步,我的帽子忘了,我去拿来。”朱元璋答应了。刘伯温回到书房,拿起帽子,谁想帽底下,竟是一只桑蚕茧。再仔细看,还有一幅丹青,画面上是一条河,一个渔翁。正依着大片的桑田钓鱼哩。刘伯温看渔翁怪面熟的,瞅了瞅,竟是自己。他恍然大悟,急忙收了画。原来,这是施耐庵用画点拨刘伯温。同时刘伯温也明白一只蚕茧的意思了,施耐庵在家著书种桑养蚕了,早已喜爱归隐生活。
公元1365年夏,正是往年插秧的季节,施耐庵正在授徒,忽然房东主人徐麒来问:“施先生,根据今年的雨水你看种什么庄稼最好?”施耐庵沉思片刻说:“依愚弟见,不妨改种荞麦,定能收益非浅!”果然不出施耐庵所料,这年夏天大旱,少数仍坚持种水稻的农民,日夜车水也无济于事,水稻茎干瘪,结果颗粒无收。
而种荞麦则获当年大丰收。公元1366年,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便率兵还师南京,派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師二十万,往苏州讨伐张士诚。徐达部队抵达江阴,因天气干旱异常,军马一下子都得了瘟病,先是拉稀,接着便无力站立,不吃不饮,一二日躺下就再也站不起来,几百匹战马三五天就咽了气。徐达和常遇春急得无法可想,只得星夜派人报告南京的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军情,连忙把刘伯温找来说:“先生,军马遭瘟病,这如何是好?”刘伯温对这突如其来的瘟情也很伤脑筋,想了许久才说:“据臣所知,施耐庵不但精通天文地理,而且有高明医术,他的才能和见识非一般人相比,想当初他见元朝政治黑暗,便从钱塘挂印辞官而去,现在隐居江阴,依愚臣所见,只要寻访到施耐庵下落,马瘟的事就不难解决了。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立刻写信让徐达和常遇春寻找施耐庵,事隔一天,徐达常遇春回报说,施耐庵日前令当地百姓送来荞麦喂军马,马瘟当即消除,军马已相安无事了。朱元璋听了很高兴,非常敬佩施耐庵,于是和刘伯温商量说:“先生,看来施耐庵果真是奇才,应以厚金聘之。”“不,他决不会因此而轻易出山的。”朱元璋听了很为难,那怎么办呢?“这样吧,还是我亲自走一趟试试看吧。”于是,刘伯温带两个随从,立马就上了路。
刘伯温第二次请施耐庵。施耐庵见刘师弟到来十分高兴,倾其所有,备酒款待。席间,互诉话别之情。施耐庵诚挚地说:“贤弟深的朱公信赖,将建立不朽功勋,甚是高兴。”刘伯温听了得意地说:“谈起朱公,确是人中豪杰,豁达大度,不爱金钱,不贪美女,礼贤下士,可与历史上汉高祖、唐太宗相提并论。”“说的极是,当今元朝气数已尽,陈友谅被灭,张士诚只管割让,朱元璋得天时,占地利,又有人和,朱家王朝的建立,将是指日可待。”
“英雄所见略同,宏论有根有据!”刘伯温话锋一转说:“师兄博学多才,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如能辅佐朱公,我敢担保,将不失封侯之位!”施耐庵听了,不假思索地说:“我不能与你相比,你长期追随朱公左右,策划帷幄,屡建奇功,我无寸功可言,怎敢奢望封侯呢?”刘伯温听了,微笑着拿出朱元璋亲笔信说:“好说,好说!朱公久仰师兄大名,此次又解马瘟之危,故十分敬重于你,特令愚弟前来,请师兄出山。”施耐庵早有所料,轻轻一笑:“承蒙朱公厚意,我已不是在京会试时年富力强了,今年已年逾花甲,老眼昏花,著述自谴了却此生,已无他求。”刘伯温起初满以为施耐庵不过是谦让而已,故极力相劝,施耐庵为明心迹,指着门前不远处小山说:“贤弟若能使小巫顷刻化为平地,我才能随你而去。”刘伯温等候了几天说服不了施耐庵,便悻悻地回复朱元璋去了。
刘伯温走后,一连几天施耐庵闷闷不乐,房东关心地问:“刘伯温两次请你出山,不知先生尊意如何?”“我只想在此开馆授学著书,根本不想为官。我料想朱元璋不会善罢甘休,定然还会来纠缠,因此而苦恼。”“是啊,朱元璋眼看就要当皇帝了,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违背了就是大逆不道,文招不动,必然武请,看来开馆和著书必须要躲躲了。”这一天施耐庵在涂山脚下得月楼上请了几桌客答谢几年相处的情分,正在开怀畅饮时,只听得街上一片杂乱声,不好了朱元璋兵马打来了。
众人听了,大惊失色,施耐庵便安慰大家说:“诸位休要惊慌,只管开怀畅饮,让我下楼看个究竟便知分晓。”说完施耐庵拱了下手,便走下楼,来到大街上,见百十名兵丁正蜂拥而来,便暗自想:这里没有张士诚一兵一马,他们到此何干?莫不是武请我来了,现在不走更待何时?他跑回酒店,从酒楼的后窗一跳,水上便泛起一片涟漪,人已不见了,施耐庵水性好,一游就是7、8里,逃官成功,施耐庵上岸后喜出望外。
他一生喜爱游山玩水,更喜爱这淮河涂山,于是他在躲官途中带着家眷后裔就住在隶属凤阳府的怀远城扎了根,虽然在怀远这地盘上常常会发生元军和淮军的反复拉锯战,但他明白,自己的老家—盐城大丰白驹将再也不是他的久留之地,只有每年的清明偷偷回去祭奠一下先人,去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来怀远魏庄镇采访出土的明代嘉靖年代古碑,记者们反复调查取证;一是因为明朝大迁移,二是为逃官,才得知施耐庵后裔来怀远居住的真相,《施氏家谱》怀远支主笔施福明据考证就是施耐庵第十九世孙。(据施氏古家谱字辈排列:文章传家远,善心德久长。万文长学有,多福自己求)目前全县已有族人几万人,分布在兰桥、魏庄、唐集、马城、淝南等八个乡镇,全国施耐庵后裔已有几十万人,大部分分布生活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台湾等地。
刘伯温第三次请施耐庵出山,是朱元璋做皇帝后听说施耐庵在写一本《水浒》,书中有煽动农民造反之意,便派刘伯温一边把施耐庵“请来”打进天牢,一边把《水浒》搞来看看,当朱元璋把整部书稿读完后,发现书中是替天行道、招安,只反贪官不反皇上。于是就把人放了,还颁发圣旨对其进行了褒扬。那块表彰施耐庵的圣旨碑,现在还存放在盐城大丰市的施耐庵纪念馆里。
但朱元璋要求施耐庵为官,却遭到施耐庵的第三次拒绝。施耐庵怕不测之灾,他带着家人从盐城来到怀远躲了起来,直到75岁死后人们才发现专门躲起来著述的施耐庵早已完成《水浒传》的写作!后来,明朝建国后不久,刘伯温听了早年施耐庵对其进行的前景预测,果然失踪也躲了起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时,所有功臣都被烧死,惟独刘伯温听了施耐庵的话而幸免。
作者简介:
蔚楠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理事、中国寺庙文化促进会理事、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农村月刊杂志社新闻部副主任。作品散见《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科学导报》、《南京晨报》。《中国新农村月刊》暨百家新媒体。其中《湖光山色》等五幅作品入选《中国摄影报》2016中国罗平新风景摄影展,《黄鹿井记忆》组图入选《中国摄影》杂志社“十笏园摄影大展”,作品《晨曦》在五台山普化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华夏寺庙文化网、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中国寺庙文化促建会举办的2017中国五台山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暨正念正心诗文书画笔会获得金奖。五台山普化寺永久收藏并被授予“正念正心-2017弘扬国学杰出艺术家”称号。
施福明: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乡雨》《少年朱元璋》《守望乡土》《鼓王传奇》《榴城》等十多部300多万字作品出版,创作影视作品剧本《知青岁月》《快乐乡村》《岛城媳妇》《父亲》《村里村外》《孝坊》(与张国远先生合作)《偷菜》《疯娘》和《网吧》及50集历史年代剧《槐乡情仇》等多部共计186集被国家广电总局公开播映,其中《知青岁月》等影片3部获得国际二、三等电影艺术节编剧奖。创作的报告文学《淮河船家女》获得全国一等奖,创作的报告文学《蚌埠市人大代表秘密绑架案》获得中国首届法制好新闻奖。创作的散文《怀远石榴》荣获2015年全国“中华情”散文大赛银奖,论文《试论中国远古第一首歌诞生涂山》获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论文一等奖并被编入大学教材。编排的舞剧《村姑锣鼓》、《淮河黑毛驴》等获华东六省一市综艺大赛一等奖。2001年创立中国第一个乡村哑剧社,100多个原创哑剧小品获得国内许多电视台综艺比赛几十个大奖。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文化文化工作者,同年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素质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与刘伯温(1311---1375年)是同门弟子,施耐庵年长些,做事稳重,三步一计,计计得中。刘伯温精灵些,一步三计,三计难活一计。刘伯温非常尊敬师兄,施耐庵也很爱护师弟。转眼三年过去了。一天,老师向他俩问道:“两位徒儿,准备将来干啥?”刘伯温风快地说:“治国平天下!”施耐庵想到晚上,才向老师回话:“遇则治天下,阻则自己受。”
刘伯温听愣了,师父说:“施耐庵讲的对,谁能保着一根竿子爬到头呢?”满师之日,师父对两位徒儿说:“现在朝纲不振,政治腐败,天下大乱,即将到来,你俩会不会各保其主,翻脸不认人,师兄弟干起来?”两人都干脆地答道:“不会。”第二天,先生送别他俩,嘱咐说:“日后,望你俩记住:同窗谊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携。切切。”两人记住了。辞了先生,各奔前程。
不久,他们同去京城赶考,结果他们成了同榜进士。这年十月初,施耐庵被任命浙江钱塘县尹,本来不想做官的,此时他心中忽地一闪念,仍怀着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希望,便告别要奔赴高安为县丞的师弟刘伯温去了南方就任。他们双双到任后,看到官府欺压百姓都痛恨元朝政治的腐败,他们两人都为官不长也都弃之归乡。
元末农民大起义。施耐庵帮助张士诚拉了队伍,做了军师。张士诚随着人马增多,地盘扩大,他不能居安思危,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选一次美女。正直的施耐庵谏发九次,都未听;第十次,施耐庵又谏了,张士诚还是不听。施耐庵挂冠而去。隐到家里,养着桑蠶,过着耕织、写书生涯。清朝清光绪年间的文人王钟麒在《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中说:“施氏少负异才,自少乞老,未获一伸其志,痛社会之黑暗,疾朝廷之专横,乃以一已之理想,构成此书”。
清光绪年间的江荫香,别号伯绥氏,在《梦花馆笔谈》中写道:“耐庵博通今古,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运、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当春秋胜日,自携书一卷、一盍、一奚僮载酒后随,登山临水,倾尊狂饮,放怀长吟,超脱潇洒如神仙。”《滕王阁序》中说“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意思是:遥望长安在日下,指点苏州在云间。日之下,又暗含长安为京都意(古以“日下”为都城)。吴会:吴郡,今江苏苏州。云间:云中,又暗指出吴地的古称(吴地古名“云间”)。用王勃的话说:“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意即经这一篇序的意思同时写一首诗,四韵,意思是“滕王阁诗”八句。
由此可见,王勃与施耐庵等才智之士均用武无地,报国无门,无路请缨,所以,耐庵墓刻王勃“滕王阁诗”是抒发的失意之悲,是对时代的抨击,也是对社会的控诉。这是施耐庵墓刻“滕王阁诗”深层的意义所在。
刘伯温第一次请施耐庵出山是朱元璋带队伍打到长江,刘伯温做了军师。自此,朱元璋节节胜利,地盘不断扩大。这一年,队伍从兴化经过,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主公,我有一个师兄,家住这里,想请你一道去看望看望。”朱元璋说:“嗨,是你师兄,又不是我师兄,我去干啥呢?”刘伯温只得打开天窗说亮话:“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无不通晓,有经天纬地之才,比我强百倍……”朱元璋笑着打断他的话说:“军师,得了,得了。你们读书人喜欢圈子,说半天,还不是要我学刘备请孔明吗?成,走。”于是,两人一道去访施耐庵。
施耐庵在家听说朱元璋的队伍从淮河这里过,想起老师临别的话,晓得师弟一定要来,就嘱咐家里人说:“近日无论何人来找,就说我出门访友,三年方归。”说罢躲了起来。刘伯温领着朱元璋来到施家,家人说:“先生,家主出去啦,三天后回来。”刘伯温说:“那好。施先生回来,请你告诉他,师弟刘伯温和主公朱元璋来访。三天后再来,望他务必等等。”说罢,就走了。
家人把“三年”错成“三天”,施耐庵听了干急无汗。他没有对家人发脾气,只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事儿。
施耐庵这人“倔”得很。他跟张士诚干过军师,最讲做人义气,不愿再帮朱元璋。古话说“佳人不保二主、好马不配二鞍”嘛!再说,他精通《周易》会看麻衣相,他看到朱元璋额大下巴小,好干绝情的事,所以就怎么也不愿出山。但又无奈老同学盛情。他想,要让刘伯温死了这条心才好。当时,他正在写《封神》。一看书稿,乐了。“让《封神》帮我度过这一关吧!”于是第四天,东方才露鱼肚白,他便把《封神》摆在桌上,然后悄悄地——连家人也没打个招呼——就下乡了,跟老农“两文钱买条瓠子——刮刮谈”去了。朱元璋和刘伯温按时来了。
家人把俩迎进家中,让他俩在书房坐下,说:“我家先生早晨喜欢遛田埂。你俩坐坐,我去找!”其实施耐庵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为官两年后就决心在不为官。
朱元璋坐下,瞥眼看到桌上的《封神》,就随手翻着看。朱元璋这人怪,看书从后面往前面看。看到书上写的尽是些云里来、雾里去、土里遁的事,飘飘缈缈,不觉边际,心里便有几分不乐,觉得施耐庵太玄缓啦!因此对刘伯温说:“施耐庵这人太玄啦,恐怕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见我们。”刘伯温一听,急得满头是汗,陪着小心说:“主公,他确有本事,你再看看。
朱元璋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看到哪咤降生,来劲了,目不转静地边看边笑,手还不断地比划着。待看到哪咤闹海,他不觉诵出声来,连连叫绝:“好,好!军师,东海叫他写的真美啊!这东海,可就是淮安那个东海?”刘伯温忙答道:“是的。这里人说,‘海向东流,江向北流’,海就是东海,江是长江。”朱元璋眼不离书,点头称赞说:“施先生,有本事!”
刘伯温听了乐滋滋的,轻轻舒了一口气,抹下帽子放在桌上。朱元璋继续专心地看《封神》,一点不急,看样子是非把施耐庵等到不可。看着,看着,当看到哪咤与李靖闹翻,迫父,追父,要杀父时,他眉头皱了个大疙瘩,把书移推到一边。心想,施耐庵在唆使人犯上作乱,要照施耐庵的话去做,不是要形成‘子迫父,臣迫君’的局面了吗?那我姓朱的还能坐稳江山吗?想到这些,他伸了个懒腰,说:“军师,算了!我们队伍齐整,人手不缺。我不想请他了。” 刘伯温没有办法,朱元璋起身,他只好跟在后面,离开了施家。走出村子,刘伯温忽然说:“主公,你等一步,我的帽子忘了,我去拿来。”朱元璋答应了。刘伯温回到书房,拿起帽子,谁想帽底下,竟是一只桑蚕茧。再仔细看,还有一幅丹青,画面上是一条河,一个渔翁。正依着大片的桑田钓鱼哩。刘伯温看渔翁怪面熟的,瞅了瞅,竟是自己。他恍然大悟,急忙收了画。原来,这是施耐庵用画点拨刘伯温。同时刘伯温也明白一只蚕茧的意思了,施耐庵在家著书种桑养蚕了,早已喜爱归隐生活。
公元1365年夏,正是往年插秧的季节,施耐庵正在授徒,忽然房东主人徐麒来问:“施先生,根据今年的雨水你看种什么庄稼最好?”施耐庵沉思片刻说:“依愚弟见,不妨改种荞麦,定能收益非浅!”果然不出施耐庵所料,这年夏天大旱,少数仍坚持种水稻的农民,日夜车水也无济于事,水稻茎干瘪,结果颗粒无收。
而种荞麦则获当年大丰收。公元1366年,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便率兵还师南京,派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師二十万,往苏州讨伐张士诚。徐达部队抵达江阴,因天气干旱异常,军马一下子都得了瘟病,先是拉稀,接着便无力站立,不吃不饮,一二日躺下就再也站不起来,几百匹战马三五天就咽了气。徐达和常遇春急得无法可想,只得星夜派人报告南京的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军情,连忙把刘伯温找来说:“先生,军马遭瘟病,这如何是好?”刘伯温对这突如其来的瘟情也很伤脑筋,想了许久才说:“据臣所知,施耐庵不但精通天文地理,而且有高明医术,他的才能和见识非一般人相比,想当初他见元朝政治黑暗,便从钱塘挂印辞官而去,现在隐居江阴,依愚臣所见,只要寻访到施耐庵下落,马瘟的事就不难解决了。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立刻写信让徐达和常遇春寻找施耐庵,事隔一天,徐达常遇春回报说,施耐庵日前令当地百姓送来荞麦喂军马,马瘟当即消除,军马已相安无事了。朱元璋听了很高兴,非常敬佩施耐庵,于是和刘伯温商量说:“先生,看来施耐庵果真是奇才,应以厚金聘之。”“不,他决不会因此而轻易出山的。”朱元璋听了很为难,那怎么办呢?“这样吧,还是我亲自走一趟试试看吧。”于是,刘伯温带两个随从,立马就上了路。
刘伯温第二次请施耐庵。施耐庵见刘师弟到来十分高兴,倾其所有,备酒款待。席间,互诉话别之情。施耐庵诚挚地说:“贤弟深的朱公信赖,将建立不朽功勋,甚是高兴。”刘伯温听了得意地说:“谈起朱公,确是人中豪杰,豁达大度,不爱金钱,不贪美女,礼贤下士,可与历史上汉高祖、唐太宗相提并论。”“说的极是,当今元朝气数已尽,陈友谅被灭,张士诚只管割让,朱元璋得天时,占地利,又有人和,朱家王朝的建立,将是指日可待。”
“英雄所见略同,宏论有根有据!”刘伯温话锋一转说:“师兄博学多才,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如能辅佐朱公,我敢担保,将不失封侯之位!”施耐庵听了,不假思索地说:“我不能与你相比,你长期追随朱公左右,策划帷幄,屡建奇功,我无寸功可言,怎敢奢望封侯呢?”刘伯温听了,微笑着拿出朱元璋亲笔信说:“好说,好说!朱公久仰师兄大名,此次又解马瘟之危,故十分敬重于你,特令愚弟前来,请师兄出山。”施耐庵早有所料,轻轻一笑:“承蒙朱公厚意,我已不是在京会试时年富力强了,今年已年逾花甲,老眼昏花,著述自谴了却此生,已无他求。”刘伯温起初满以为施耐庵不过是谦让而已,故极力相劝,施耐庵为明心迹,指着门前不远处小山说:“贤弟若能使小巫顷刻化为平地,我才能随你而去。”刘伯温等候了几天说服不了施耐庵,便悻悻地回复朱元璋去了。
刘伯温走后,一连几天施耐庵闷闷不乐,房东关心地问:“刘伯温两次请你出山,不知先生尊意如何?”“我只想在此开馆授学著书,根本不想为官。我料想朱元璋不会善罢甘休,定然还会来纠缠,因此而苦恼。”“是啊,朱元璋眼看就要当皇帝了,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违背了就是大逆不道,文招不动,必然武请,看来开馆和著书必须要躲躲了。”这一天施耐庵在涂山脚下得月楼上请了几桌客答谢几年相处的情分,正在开怀畅饮时,只听得街上一片杂乱声,不好了朱元璋兵马打来了。
众人听了,大惊失色,施耐庵便安慰大家说:“诸位休要惊慌,只管开怀畅饮,让我下楼看个究竟便知分晓。”说完施耐庵拱了下手,便走下楼,来到大街上,见百十名兵丁正蜂拥而来,便暗自想:这里没有张士诚一兵一马,他们到此何干?莫不是武请我来了,现在不走更待何时?他跑回酒店,从酒楼的后窗一跳,水上便泛起一片涟漪,人已不见了,施耐庵水性好,一游就是7、8里,逃官成功,施耐庵上岸后喜出望外。
他一生喜爱游山玩水,更喜爱这淮河涂山,于是他在躲官途中带着家眷后裔就住在隶属凤阳府的怀远城扎了根,虽然在怀远这地盘上常常会发生元军和淮军的反复拉锯战,但他明白,自己的老家—盐城大丰白驹将再也不是他的久留之地,只有每年的清明偷偷回去祭奠一下先人,去年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来怀远魏庄镇采访出土的明代嘉靖年代古碑,记者们反复调查取证;一是因为明朝大迁移,二是为逃官,才得知施耐庵后裔来怀远居住的真相,《施氏家谱》怀远支主笔施福明据考证就是施耐庵第十九世孙。(据施氏古家谱字辈排列:文章传家远,善心德久长。万文长学有,多福自己求)目前全县已有族人几万人,分布在兰桥、魏庄、唐集、马城、淝南等八个乡镇,全国施耐庵后裔已有几十万人,大部分分布生活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台湾等地。
刘伯温第三次请施耐庵出山,是朱元璋做皇帝后听说施耐庵在写一本《水浒》,书中有煽动农民造反之意,便派刘伯温一边把施耐庵“请来”打进天牢,一边把《水浒》搞来看看,当朱元璋把整部书稿读完后,发现书中是替天行道、招安,只反贪官不反皇上。于是就把人放了,还颁发圣旨对其进行了褒扬。那块表彰施耐庵的圣旨碑,现在还存放在盐城大丰市的施耐庵纪念馆里。
但朱元璋要求施耐庵为官,却遭到施耐庵的第三次拒绝。施耐庵怕不测之灾,他带着家人从盐城来到怀远躲了起来,直到75岁死后人们才发现专门躲起来著述的施耐庵早已完成《水浒传》的写作!后来,明朝建国后不久,刘伯温听了早年施耐庵对其进行的前景预测,果然失踪也躲了起来。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时,所有功臣都被烧死,惟独刘伯温听了施耐庵的话而幸免。
作者简介:
蔚楠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理事、中国寺庙文化促进会理事、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农村月刊杂志社新闻部副主任。作品散见《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科学导报》、《南京晨报》。《中国新农村月刊》暨百家新媒体。其中《湖光山色》等五幅作品入选《中国摄影报》2016中国罗平新风景摄影展,《黄鹿井记忆》组图入选《中国摄影》杂志社“十笏园摄影大展”,作品《晨曦》在五台山普化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华夏寺庙文化网、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中国寺庙文化促建会举办的2017中国五台山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暨正念正心诗文书画笔会获得金奖。五台山普化寺永久收藏并被授予“正念正心-2017弘扬国学杰出艺术家”称号。
施福明: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理事。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乡雨》《少年朱元璋》《守望乡土》《鼓王传奇》《榴城》等十多部300多万字作品出版,创作影视作品剧本《知青岁月》《快乐乡村》《岛城媳妇》《父亲》《村里村外》《孝坊》(与张国远先生合作)《偷菜》《疯娘》和《网吧》及50集历史年代剧《槐乡情仇》等多部共计186集被国家广电总局公开播映,其中《知青岁月》等影片3部获得国际二、三等电影艺术节编剧奖。创作的报告文学《淮河船家女》获得全国一等奖,创作的报告文学《蚌埠市人大代表秘密绑架案》获得中国首届法制好新闻奖。创作的散文《怀远石榴》荣获2015年全国“中华情”散文大赛银奖,论文《试论中国远古第一首歌诞生涂山》获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论文一等奖并被编入大学教材。编排的舞剧《村姑锣鼓》、《淮河黑毛驴》等获华东六省一市综艺大赛一等奖。2001年创立中国第一个乡村哑剧社,100多个原创哑剧小品获得国内许多电视台综艺比赛几十个大奖。2004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文化文化工作者,同年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素质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