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有平衡兼顾的智慧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也给所有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作为语文教师,要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學,要有平衡兼顾的智慧,解决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些矛盾:“把兴趣作为出发点”和“知识不总是好玩的”、“培养创新”和“忽视了语文基础技能”、“强调合作意识”和“依赖别人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注重综合实践”和“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特色”。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教育实践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师;平衡兼顾;智慧
  “人的现代化或说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和前提,而基础教育又是国民素质培育和提高的根本途径。”[1]因此,我国政府把“科教兴国”当成“最大的任务”来抓,把它作为富国强邦的战略选择。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变革,这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和矛盾,毕竟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平衡兼顾的智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解决好这些矛盾。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验出发,谈以下几点思考。
  1解决“把兴趣作为出发点”和“知识不总是好玩的”之间的矛盾
  著名的美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学习中,有些知识并不是好玩和容易的,甚至是枯燥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平衡好核心知识和学生活动兴趣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当然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教师仍然要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因此,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主动、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让学生真正愉快地参与教学中来。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不能将学生置于配角之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如故事引入、生活现象引入、设置情景讨论引入等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要看效果,必须让学生思维行动起来,参与进来,并通过积极内化,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解决“培养创新”和“忽视了语文基础技能”之间的矛盾
  新的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能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达不到预先的教学效果。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引退了。这样做导致学生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有一些课堂上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度过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
  面对这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充分担任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完全尊重肯定学生的言论,不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拔高,学生是不会进步的。因此,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高于学生,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认识到,引导学生在原有的,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事物、道理、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修正,使其逐步提高、更趋完善就能够满足需要的话,就不必强求学生去另辟蹊径,因为在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同样能够被激活,同样能很好地做到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同步、辩证、有机的结合,同样能在貌似求同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而这样一个加工、改造、修正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不能把创新教育仅仅作作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喊在嘴上,也不能在宝贵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作一些无谓的创新。要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扎实的训练、自由的表达中进行高效的、自主的学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素质。
  3解决“强调合作意识”和“依赖别人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之间的矛盾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学生更加希望能与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借助于团体的力量,众人的智慧,问题会变得容易解决。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问题解决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仍然是被动地进行学习,只是少数学生包揽一切,还有些学生在小组中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与交流,甚至是滥竽充数,把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拿为己用,没有真正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会变成一种纯粹形式上的“合作”,不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不到培养和加强,还会使学生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平衡兼顾的智慧,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并及时发现小组成员合作过程中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保证小组每个成员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教师还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适当的评价,主要可以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与完成情况、与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与坏、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4解决“注重综合实践”和“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特色”之间的矛盾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都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扣住课本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开展了丰富的语文活动课:演唱、舞蹈、朗诵、辩论、表演……可是活动结束,许多语文教师的心中都产生这样的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呢?
  其实,语文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活动,它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和对象,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把语文实践活动和一般活动区别开来,强化语文实践活动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功能。在活动中进行语言交际、语言积累训练以及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线。这样,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与古诗相关的语文知识,也掌握了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真正上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2]总之,要当好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还应拥有教学的策略和智慧,不断提高自己教学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文安、陈东升著.《国民素质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页
  [2]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53页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情感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渠道。本文重点阐述了英语课堂情感教学的方法策略:移情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寓教于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实施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挖掘教材,情感共鸣。在教学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  【关键词】情感;教学;策略  1引言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理科学探究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程; 创新; 能力  1教学创新的内容  当前实验的研究和创新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具的
期刊
教学工作中,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学生的智力因素、思想表现、个性特点、学科知识状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在十多年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得到老师的关爱、受学校重视、往往都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少数优等生。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的希望,教书育人。从教育的公平性而言,“问题学生”实际上比出类拔萃的少数优等生更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  1创设情境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
期刊
【摘要】多一份的宽容,多一些的理解,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难相处,但当我们一直认为是对方的错,是对方对不起自己,我们就很难反省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就习惯性去找对方的错,纵然自己有错,也会加以掩饰,替自己找无数个借口,证明自己只是失误,根源还是要推到别人的身上。  【关键词】宽容;理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宽容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气质。宽容他人,你是仁者、智者。学会宽容,你的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和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这说明了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努力创设一种宽容民
期刊
有感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心中想到一联:老师,教案,粉笔,黑板,传道授业,满堂灌,过;学生,书本,钢笔,笔薄,问古论今,一脑惑,渴;如要加一横批的话,就“教与学”吧。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今天,过时的方式必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或许早就“两耳已闻窗外事,一心岂在历史书”,这样的情况就必然会使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无法达到。做为历史老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把历史课堂变成知识万花园,把学生的
期刊
【摘要】兴趣来源于对未知问题的探究,对知识要渴求,激发兴趣营造良好的政治课教学氛围,学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便能更主动,更高效地学习。使政治课教学成为快乐教学,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就必定会大大提高,因此,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兴趣教学;政治课;实践与应用;启发;引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
期刊
【摘要】高师声乐教学一直采用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个别课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为学生学习声乐演唱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声乐课程的要求,将声乐教学个别课的授课方式改为小组课的授课的方式,并科学地组织实施小组课,使学生达到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教学要求。本文从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及课时安排等几个方面对个别课与小组课作了比较。  【关
期刊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力提供充足的保证。那么,如何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呢?现就所在乡镇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析为切入点,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