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教学方法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促使学生实现异步成长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法旨在通过科学划分学生层次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遵循学生认知发育特点所开展的数学教育改革活动。可以说,如果可以顺利落实分层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能真正理解有意义、成功的数学学习经验,这就可直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分层教学的指导活动,本文也将展现落实分层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小学高学段来说,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内化,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作业设计一定要真正做到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真正展现作业的价值,对学生的学习切实起到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内涵
分层作业设计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统一要求下,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内容。这种分层作业设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促进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分层教学内涵和价值的充分体现。
二、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
1.深入考察,划分层次
开展分层作业设计,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这就需要深入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平时检测和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和了解,综合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数学成绩、学习能力相当的为一个层次,可以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以此来作为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依据。优等生指数学基础扎实、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3;中等生指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2;学困生指数学学习习惯欠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6。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层次进行作业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主体分层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练习设计,全面发展
得法于,得益于课外。数学学习不是仅在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业习题的练习。通过作业习题的实战,能使数学知识深入根植学生心中,并能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针对一个知识点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题目,主要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附加题等。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A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样的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又是多少?B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这三个层次的题目都是围绕长方体的体积和面积展开的,但是在难度上有所差异。A层次题目比较直观,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即可得出,比较适合学困生,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指导他们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B层次题目需要根据棱长总和来确定高,进而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针对中等生而设计;C层次题目需要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而计算体积,能够培养优等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困生和中等生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的热情。而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会更加注重提升拓展,进行较难题目的挑战,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这种作业层次设计,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提优”和“辅差”,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3.优化评价,提升实效
作业评价的分层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部分,主要分為当面批改和“等级+简语”的方式。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采取当面批改作业的方式,注重对这类学生的引导,对其学习方法、习惯等不足找到原因,并用赏识的眼光批阅他们的作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用激励的评价,使学生的习惯得到正向强化,重拾学习信心;对于中等生,注重鞭策评价,指出学习中的不足,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其思路点拨,设计更高层次的习题让这类学生“吃饱”,从而使其在能力上不断得到发展。另外,作业批改应该使用鲜明的评价语言,如“等级+简语”的形式,针对学生个人特点给予评价。例如,班上某名学生平时爱动脑筋,善于思考问题,但是作业完成不认真,教师就可以采取“良好+你与众不同”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
结语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带给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层次发展是动态的,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主体层次和作业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中,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质疑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48-149.
[2]傅友梅.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分层作业浅探[J].读写算,2020(29):151-152.
[3]刘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4]彭爱萍.试论分层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45.
[5]赵红玉.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34-135.
[6]王峰.分层作业,分出活力——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60.
[7]吴静环.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40.
[8]徐世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2.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小学高学段来说,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内化,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作业设计一定要真正做到多措并举,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真正展现作业的价值,对学生的学习切实起到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内涵
分层作业设计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统一要求下,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作业内容。这种分层作业设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促进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分层教学内涵和价值的充分体现。
二、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
1.深入考察,划分层次
开展分层作业设计,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这就需要深入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对学生的平时检测和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和了解,综合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数学成绩、学习能力相当的为一个层次,可以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以此来作为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依据。优等生指数学基础扎实、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3;中等生指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2;学困生指数学学习习惯欠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一般占班级人数的16。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层次进行作业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学生主体分层时,一定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2.练习设计,全面发展
得法于,得益于课外。数学学习不是仅在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业习题的练习。通过作业习题的实战,能使数学知识深入根植学生心中,并能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针对一个知识点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题目,主要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附加题等。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A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样的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又是多少?B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C层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这个纸盒的体积是多少?这三个层次的题目都是围绕长方体的体积和面积展开的,但是在难度上有所差异。A层次题目比较直观,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即可得出,比较适合学困生,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指导他们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B层次题目需要根据棱长总和来确定高,进而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针对中等生而设计;C层次题目需要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而计算体积,能够培养优等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学困生和中等生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的热情。而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会更加注重提升拓展,进行较难题目的挑战,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这种作业层次设计,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提优”和“辅差”,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3.优化评价,提升实效
作业评价的分层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部分,主要分為当面批改和“等级+简语”的方式。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采取当面批改作业的方式,注重对这类学生的引导,对其学习方法、习惯等不足找到原因,并用赏识的眼光批阅他们的作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用激励的评价,使学生的习惯得到正向强化,重拾学习信心;对于中等生,注重鞭策评价,指出学习中的不足,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注重给予其思路点拨,设计更高层次的习题让这类学生“吃饱”,从而使其在能力上不断得到发展。另外,作业批改应该使用鲜明的评价语言,如“等级+简语”的形式,针对学生个人特点给予评价。例如,班上某名学生平时爱动脑筋,善于思考问题,但是作业完成不认真,教师就可以采取“良好+你与众不同”的评价方法,让学生耳目一新。
结语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带给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层次发展是动态的,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主体层次和作业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中,更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质疑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48-149.
[2]傅友梅.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分层作业浅探[J].读写算,2020(29):151-152.
[3]刘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4]彭爱萍.试论分层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45.
[5]赵红玉.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思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34-135.
[6]王峰.分层作业,分出活力——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60.
[7]吴静环.试析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40.
[8]徐世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