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进行解读,提出把德国职教元素融入“1+X”证书内容,形成三方(德国手工行会、企业、学校)共建的“1+N”多维度多层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1+X”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论述其他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改革:强化能力要素,加强“1+X”融合型师资队伍培训;建设适应“1+X”实训项目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开发“1+X”实训实践教材。
  【关键词】中职学校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体系 构建 “1+X”证书制度 课证融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42-06
  “1+X”证书制度是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将“学历证书 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X”充分对接,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方向。“1+X”证书制度中的证书,是全面涵盖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能力,对学习成果的重新认定,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何落实“1+X”证书制度是现阶段职业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家整体的制度设计框架下,广西的“1+X”证书制度也在扎实推进,按計划、按步骤、按要求建立适合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技能人才解决方案。
  一、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解读
  2019 年 4 月 17 日,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主要负责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开发与建设,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1+X”证书的培训。依照标准,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设置有两种:第一种是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二种是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两种证书包括五大系统共十大模块,如表 1 所示。
  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 10 个项目 27 本,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 5 个项目 13 本。15 个项目合计有 40 本初、中、高 3 个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被确定为“1+X”证书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标志着“1+X”试点工作开始进入正轨。各类大中专院校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要执行部门,在开展培训、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根据标准要求,要充分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1+X”证书培训内容,将课程体系、培训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过程和生产(培训)过程各方面进行充分衔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实际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与实施,同时对教师、教材、教法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汽车行业输送更高质量的毕业生。
  中职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利于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而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更有利于精准服务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2019 年成为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在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及种子培训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下,结合德国机动车机电师(KFZ-Mechatroniker)培训体系和培养标准,初步制定了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并开始培训与考核的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要点
  (一)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方法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方针,而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有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有两个特点:一是复合性特点突出,应具备较高的电子和电气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二是实践性特点突出,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性特点更加突出。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对应的岗位需求、人才培育的定位分类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而大多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原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发展过来的,“1+X”证书制度及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通过深入开展专业发展比较研究,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引入德国机动车机电师(KFZ-Mechatroniker)培训体系和培养标准,探索出一套具有德国职教元素和融入“1+X”证书内容,并形成三方(德国手工行会、企业、学校)共建的校厂结合、能力模块(四段拆分式)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也充分体现了“1+X”项目的“对接国际标准”的要求。因此,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在构建融入“1+X”内容的(四段拆分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时参照了德国的培训体系和标准体系,上岗前接受职业培训,毕业后可以接受职业教育,主要体现有以下四点。
  第一,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分别横向和纵向拓展。横向开设多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管理、(新能源)农机使用与维护等多个专业方向(“1+N”)的课程体系,多维度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纵向将课程设置实行多层次化,从公共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阶层递进式体系,实施能力渐进式培养。横向和纵向课程体系的建立,使课程体系体现岗位群能力要求,满足本专业学生多元化就业岗位和技能考核培训的需要。
  第二,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四段拆分式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德国手工行会、企业、学校三方的资源,“在校学习、实践锻炼穿插交替进行”等组织模式。第一阶段以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职业基本素质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第二阶段让学生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岗位所需能力,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明确今后就业岗位;第三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技能)方向进行学习时,运用德国职教标准方法进行“1+X”证书的考证训练,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同时,经过培训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就业适应性;第四阶段进行就业前的顶岗实习,有利于“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第三,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依据“1+X”证书制度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组织采用课证融通一体化教学模式,选用德国职业教育六步教学法即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以“实训车间”为主要平台,强调专业技能知识训练,并按基礎实践课教学、专业技术实践课教学、顶岗实践教学等各自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将“1+X”证书标准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将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相结合,强调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第四,在评价方式上,结合德国职教元素,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由教师主导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以及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向实习效果的三维立体评价模式,遵循整体性、指导性、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重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校厂结合、能力模块化”(四段拆分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 1 所示。
  (二)“1+N”多维度多层次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在重构课程体系后,课程内容也要相应地随之改变,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一步衔接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以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充分体现“职业能力本位—模块化教学—职业等级技能标准—‘1+X’证书制度技能标准”这条主线,如图 2(见下页)所示为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下面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间接或者直接带动一批就业机会和岗位,主要是新能源车辆的售后、汽车研发电气化和配件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方面,无论是在售前还是售后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行业,都会需要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人才,所以在构建“1+N”多维度多层次课程体系时,在专业设置上,横向开设多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体系,包括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管理、新能源农机使用与维护等多个专业方向(“1+N”)的课程体系,再融合“1+X”证书制度标准指标。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定,汽车专业领域“1+X”证书包括五大系统十大模块,十大模块再细分成 15 个具体的项目,每个项目经强化培训就可各考一个职业岗位技能证书。学生在第三阶段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就可考取一个 X 职业岗位技能证书。另外,学校将以汽车专业群为依托,根据专业方向增设专业拓展课程如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与营销等作为选修课,并增加其他级别模块课程,学生可考取若干个 X 证书。多维度(维修、服务等)、多层次(初、中、高三个等级证书)的阶层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工作岗位需求。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经培训考核又可获得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不但能满足学生不同就业岗位的需要,而且能提升学生的适岗就业能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图 3(见上页)为“1+X”证书制度下汽车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图。
  2.课程内容与“1+X”职业标准对接。当前汽车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通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识能力)。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分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所需的技术关键能力出发,将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所要开设的课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到课程的转换,从而确定本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范围。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学校在构建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过程中,把标准指标的技能考核点和汽车构造与维修的部分内容相融合。比如,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模块,学生应具备动力系统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的检测维修、检查保养技术能力,因此学校设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等 6 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课证融通模块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内容有机融入正常课堂教学中,既保持原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又融合“1+X”职业标准的技能考核点,达到课程与证书相互融通。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可参加 X 证书培训考核,从而获得相应级别的证书,达到复合型高技能技术人才的要求,实现课程内容与“1+X”证书职业标准对接。
  那么,具体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1+X”职业标准对接?主要通过课程内容与证书考核的课证融通,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模块化课程,方法如下。
  第一,在课程的设置上,路径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计划(融合‘1+X’标准指标)—教学课程对应技能等级模块—教学内容对应技能等级技能点—实训项目对应实训教材指标”。可参考《汽车职业技能师资培训手册》。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主要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电工基础;第二阶段(第三学期)是学生到汽车行业企业对口专业岗位进行教学见习;第三阶段(第四、五学期)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的课程,设置多个就业岗位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课程,即专业核心课,作为必修课。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模块即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作为重点建设模块,先行先试,表 2 是课证融通对应表。
  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抛开传统的授课内容,对照“1+X”证书技能等级标准,将原有的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重组,确定新的教学模块,且新的教学模块实训项目参照职业标准的实训教材指标,既保持了原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又融合职业标准的技能考核点,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1+X”的课证融通,利于学生顺利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第二,在教学模式上,路径为“职业能力本位—模块翻转理实一体化教学”。可参考《汽车职业技能考核准则》。
  为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突出 X 证书考核技能点的重要性,既要有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又要确保学生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充分引入德国汽车职业课程标准的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开展“课前导预习、课中导学习、课后导拓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组织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用德国职业教育六步教学法即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实践工作有机统一,更好地实现“1+X”证书制度的推广实施。   第三,在评价考核设计上,结合德国的培训体系和标准体系,执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法评价方式,路径为“培训教材—教、学、评同步对应—课前、课中、课后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可参考培训考核站设备与工具清单。
  从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評和教师评价;从评价内容上有课前学习评价、课中学生评价和课后学习评价;从评价手段上采用智慧教学平台、手机和评价表进行评价;课中学习借用汽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评分标准来评价,确保操作技能水平。第三学期和第六学期为学生在企业进行教学见习和顶岗实习阶段,由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本质,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把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过程、实训方法等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与职业所需的能力培养的方向对接,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环节对应,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当前学校构建的课程体系就是在原来旧的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汽车各专业课程特点,把传统的专业实训内容进行重组与分模块,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为标准,基于实际生产的实训任务,从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过程、实训方法等进行重构。同时利用智慧校园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自学的资源,学生在实训教学之前先在智慧校园平台预习,提前熟悉实训任务、设备装置、实训要求,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根据预习内容尽快进行项目的学习,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在组织教学时,选择体现职业岗位所需的教学模块,融入汽车“1+X”证书培训考核要点,贴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而且在第二学期和第六学期,还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见习和实习,保证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和深度,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打破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表 3 为课程名称与实践教学内容对应表。
  三、其他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改革
  重构课程体系后,在师资队伍、实训资源、教材上也分别进行相应改革,以使课程体系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各项分别如下。
  (一)强化能力要素,加强“1+X”融合型师资队伍培训
  教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素质关系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质量。以“外培、内训、优化、提高”为基本思路,加强“双师型”“持证型”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升“双师”素质。为了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与实践应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汽车专业“1+X”试点工作的开展,2019 年 6 月,学校选派 4 位老师参加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的实训指导师资培训证学习,充分学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评项目全部内容,保证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在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过程中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培训考评质量。在此基础上,经过培训的老师作为种子团队,按考核标准及配分评分标准以点带面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最终形成汽车专业按“1+X”证书制度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同时,深化中德合作,2018 年 7 月,与德国手工业行会协商合作办学,签订《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授权协议书》《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师资培训协议书》《中德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等四项合作协议。2019 年,已经启动中德合作培训,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在广西建立了唯一的“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引进德国汽车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开设“德国手工行会班”,已开始进行德国职教理论与中国职教环境相结合的落地研究与实践,提高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企业岗位实践能力和国际接轨能力。此外,引进行业及企业兼职教师,采取校外培训和校内培训、项目实施训练相结合,中德两地教师培训、联合认证方法,使教师实操技术与企业一线技术同步。通过校企师资互融,共同提升,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推进“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
  (二)建设适应“1+X”实训项目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广西机电工程学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是自治区级重点汽车运用维修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根据课程体系横向和纵向的规划建设。横向课程体系对应有基础实训室、专项实训室、综合实训室,分别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汽车涂装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实训室、汽车修理实训室、汽车仿真实训室(机房)、汽车营销室、农机修理实训室,占地面积近 3000 平方米,实训设备价值近 1700 万元。为适应课程体系的纵向发展及“1+X”证书对实训设备及场地的需求,2019 年,新建设近 500 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实训楼,采用对接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来建设。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建设要求,购置剪式举升机、超薄小剪式举升机、尾气排放系统以及电脑、摄像仪等一批等实训设备。为创设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实训条件,提高实践性教学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还计划改扩建原有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底盘(自动变速器系统)、汽车电气、汽车维护等 4 间实训室,并更新添置相应的“1+X”实训设备,为开展“1+X”课程教学提供硬件保证。
  2.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及更新网络教学平台、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提升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水平,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抽象的工作过程可视化,达到真车上无法实现的培训项目及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
  (三)开发“1+X”实训实践教材   实行“课证融通”一体化模块教学,执行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课程体系,必须有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相配套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参考德国的培训体系和标准体系,体现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法教学元素,结合职业等级技能培训考核标准,编制“1+X”课程实训实践教材。教材体现职业技能考证要求,并配有相关的技能规范操作流程,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能力的企业典型任务、以满足教学和学生训练需求,达到提高考核通过率的目的。另外,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也是教师个人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过程。
  “1+N”多维度多层次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了汽车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与国际标准、国际方法接轨,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培养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特点。今后,要推进“1+X”证书制度的深入实施,严格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对接国际标准,梳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培养更好更多的汽车行业复合型技能人才。
  【參考文献】
  [1]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中“X证书”考核标准探讨[J].职教论坛,2019(7).
  [2]褚义景.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3).
  [3]马 铮,龚福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4).
  [4]杨进峰.基于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试点工作的思考与实施[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9(5).
  [5]屈亚锋.基于不同岗位等级下的“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课程模块体系构建——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6]王升平.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汽车职业技能证书构建[J].时代汽车,2019(10).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N多维度多层次中职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A012)。
  【作者简介】来 君,女,汉族,籍贯广西横县,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与本科学院教育的衔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与实践。
  (责编 李 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内容为例,论述如何借助“职教云”和“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实施“资源+活动+反馈”网络教学模式,具体阐述课前准备、线上授课和课后作业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资源+活动+反馈 网络教学模式 职教云 腾讯课堂 内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66-0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托“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升级课堂流程;借助虚拟实验,创设物理情意;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课堂体验;抓住知识的本质,提升能力高度。  【关键词】深度学习 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143-03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
期刊
【摘 要】本文阐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背景,分析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例,阐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对未来的展望,为中职学校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校 创业孵化基地 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37-03  当前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为例,探讨从多角度开发文字、数据、实验、信息技术等多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落实物理课程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83-03  教材是实施新课程的直接课程资源,但单一的课程资源难以承担全面落实培养学科核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进行解读,以人教版《乡村和城镇》教学为例,论述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地理学习策略:地理学习目标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学习内容重视地理知识结构;学习实施建构地理学习思维;学习评价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关键词】地理学习策略 浅层学习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57-0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物资学校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为例,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校企衔接度不够、教师参与度较低、班主任主动性差及学生安全知识欠缺等问题,提出将顶岗实习管理效果检测、问题处理加入管理模式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及管理办法,构建精准化的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精准化 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本文分别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小组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酒店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针对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缺乏主动性、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等问题,提出构建“四方联动,双元合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论述具体的实施措施:更新观念,突出服务功能;培育家长,积极参与配合;优势联合,双元合作共育;训育结合,自我管理养成。  【关键词】中职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 四方联动 双元合作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高中数学优质课《平均变化率问题》为例,阐述在教学中设计问题,以问题带动和引导学生掌握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概念课 问题引导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116-03  新高考改革即将到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在数学概
期刊
【摘 要】本文以 Premiere CC 视频编辑课程为例,论述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技术实训课程中应用,提出借助雨课堂平台,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按照“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能力拓展”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设计,并从课前线上自主预学习、课中强化实训操作教学、课后线上拓展提高等步骤实施,以增加课堂互动、增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操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实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