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必须重构,要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学习 学习方式
1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如果教师能经常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迎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末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出规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非常重视让学生实践操作,“使实践操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教学《圆周长》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材料,除了提供给硬纸圆(便于滚动),纸上画”的圆,绳、尺子等,还可以提供纸片圆(便于折叠儿让学生借助己有的知识经验去想、去操作。有的学生用绳测法,有的用滚动法,还有的用折叠法都能测出圆周长,这些实验都很简单,但对学生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直到他们发现纸上(或黑板上)画的圆不便于用他们发现的方法测量时,教师再适当点拨,启发大家继续通过实验,找出求圆周长的方法。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图形,从亲自感知到理性概括;使孩子饱尝了人类认识世界所经历的疑惑、惊讶、诧异、激奋和掌握知识的自觉感,从而使学生知、情、意同步发展,将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2 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围绕所讨论的问题,根据白己的能力分担一项工作,通过合作、充分讨论、交流、尝试获得方法,达成共识。小组合作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动”起来,使班级教学处于一种热烈的研究、探讨的氛围中,而且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调、合作的意识。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充分利用了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当然,合作学习只有在适当的教学时机中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沦,老师和学生一同学习、思考,对产生的各种观点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教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了解了两个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方向有哪些情况之后可以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刚和小明骑车同时从相距500米的A,B两地出发小明每分行200米,小刚每分行30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距5千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由于题目缺少两个人运动的方向,个人确定的方向不同会导致题目的不同条件和解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把各种方法都罗列出来,思考所补的条件和解法的依据,学生能得到:①同向(a.小明在一前,小刚在后;b.小刚在前,小明在后);②相向;③背向多种解法。学生在遇到类似的缺少条件的多解题时,也不会不知所措或局限于一种角度的考虑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了培养。
3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寻”,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每个学生学习数学都离不开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经验”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活背景也就成为了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教师应让学生从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和情境、有趣的数学事实、富有挑战的问题出发,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小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问题解决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理解、把握知识,而且能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学习的真实性、实用性,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加减法估算》时,我先创设情景设疑:小阳在课上没有用笔算,一眼就发现298+984=1382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非常感兴趣,在积极思考得到答案的同时也体验估算的现实作用和生活化。又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单翼飞机的构造图,运用多媒体技术从中抽取部分零件,再由具体的零件抽象成直线。这样既能在上课的一开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较自然地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不同的位置关系,也能让学生感知抽象的几何形体,不是课本和老师凭空想出来的。因此数学内容应当具备小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小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从事主动的、有效的学习。
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学一生有用的东西。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学习 学习方式
1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如果教师能经常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迎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末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出规律,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非常重视让学生实践操作,“使实践操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教学《圆周长》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材料,除了提供给硬纸圆(便于滚动),纸上画”的圆,绳、尺子等,还可以提供纸片圆(便于折叠儿让学生借助己有的知识经验去想、去操作。有的学生用绳测法,有的用滚动法,还有的用折叠法都能测出圆周长,这些实验都很简单,但对学生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直到他们发现纸上(或黑板上)画的圆不便于用他们发现的方法测量时,教师再适当点拨,启发大家继续通过实验,找出求圆周长的方法。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图形,从亲自感知到理性概括;使孩子饱尝了人类认识世界所经历的疑惑、惊讶、诧异、激奋和掌握知识的自觉感,从而使学生知、情、意同步发展,将来更好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2 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围绕所讨论的问题,根据白己的能力分担一项工作,通过合作、充分讨论、交流、尝试获得方法,达成共识。小组合作不仅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动”起来,使班级教学处于一种热烈的研究、探讨的氛围中,而且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调、合作的意识。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充分利用了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当然,合作学习只有在适当的教学时机中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沦,老师和学生一同学习、思考,对产生的各种观点的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教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了解了两个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方向有哪些情况之后可以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刚和小明骑车同时从相距500米的A,B两地出发小明每分行200米,小刚每分行30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距5千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由于题目缺少两个人运动的方向,个人确定的方向不同会导致题目的不同条件和解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把各种方法都罗列出来,思考所补的条件和解法的依据,学生能得到:①同向(a.小明在一前,小刚在后;b.小刚在前,小明在后);②相向;③背向多种解法。学生在遇到类似的缺少条件的多解题时,也不会不知所措或局限于一种角度的考虑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得到了培养。
3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寻”,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每个学生学习数学都离不开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经验”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活背景也就成为了小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教师应让学生从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和情境、有趣的数学事实、富有挑战的问题出发,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小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从事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问题解决等活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理解、把握知识,而且能使他们感觉到数学学习的真实性、实用性,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加减法估算》时,我先创设情景设疑:小阳在课上没有用笔算,一眼就发现298+984=1382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事非常感兴趣,在积极思考得到答案的同时也体验估算的现实作用和生活化。又如在教学《平行线》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单翼飞机的构造图,运用多媒体技术从中抽取部分零件,再由具体的零件抽象成直线。这样既能在上课的一开始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较自然地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不同的位置关系,也能让学生感知抽象的几何形体,不是课本和老师凭空想出来的。因此数学内容应当具备小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活背景—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小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从事主动的、有效的学习。
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学一生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