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9至21日召开的“新时代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世界音乐院校合作论坛”,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共同主办,由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爱课程网和华夏乐府在线音乐课程联盟承办,并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联盟参与协办。会议以“新时代国际合作音乐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专家,围绕文化多样性和数字化时代在线课程进行主题报告。值此良机,正是为全世界寻求合作的音乐教育者创造环境,也昭示了音乐教育在新时代的本质。未来的音乐教育者们,为何联合,如何联合,答案已浮出水面。
文化多样性与数字化在逐日愈发开放的历史总的趋势中已经不容漠视,信息交互使全世界的文化资源触手可及,交流和共享必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走在前列的音乐教育者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红利,从2012年中国音乐学院发起“世界高等音乐院校合作论坛”开始,迄今历时四届,不但达成了促进全球音乐院校合作的“北京共识”“布里斯班共识”,还落成了全球开放音乐学院和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活动随着在线技术的发展而联系得更加紧密,形成了实质上的能够共享音乐教育资源的全球社区。促成这一系列活动和机构的谢嘉幸教授表示:“文化多样性和数字化是全球当代音乐教育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如何坚持传统?我们如何走向未来?文化多样性与数字革命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前提。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文化多样性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音乐土壤,数字革命使构建音乐教育的全球社区成为可能。”
文化多样性是全球文化交流的源动力,但也形成了关于传统的一对悖论。它既以更为广阔的文化资源的交流冲击着传统,同时又必须坚守着传统才能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员。长久以来,我国始终处于所谓的文化“南风不竞”的“被输出”的弱势地位,不仅在于历史的原因,还在于通过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和迭新一脉相传而又永葆生机、面向未来的新的传统。但另一方面,长期缺乏展示的平台,始终囿于与外来文化相竞逐的境地。在近年的国际活动和机构设立中,已经向好发展,慕课时代的到来,在以实体为主的传统文化传播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时代的可能。或许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庆国调研员所言:“借助慕课的自身优势,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能够获得更多传播与传承的机会,从而推动我国在线音乐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传统音乐文化不但适合且更有利于与在线媒体相结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副校长也认为:“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传递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让他人自愿地想做你做的事情,并非出于强迫。这是软实力的本质,是对国际关系中的比较现代化的解读。”(梁宝华)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传统教育资源。先秦以来,音乐的教育即是“立人之本”的教育,千百年来,这一传统延及至今,或受侵扰,但从未断绝,“音乐教育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使命,在把情感提升到深层文化境界方面,或许是最有利的。内在于生命深处的旋律,不仅是生命机能的自然表达,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心魄所寄。因而音乐对于个体,乃至群体和民族、国家的意义,以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影响而论,不可谓不大矣!”(杨和平)我们现在说的文化交流是以文化多样性作为前提,而文化多样性又以坚守传统为前提。传统使不同地域的族群有了交流的资本,却无不面临传统音乐式微的境地。即便在文化大熔炉的北美,这里“有红色骄傲和红色力量,美国的原住民,要有黑色的骄傲和黑色的力量,我们那里有很多黑人,课程也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还有棕色的骄傲和棕色的力量,他们来自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音乐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只讲一种主流音乐是不对的。”(Patricia Shehan Campbell)在流行音乐和艺术音乐分别有市场和体制的保证之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几乎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或许慕课将是一种有效途径。尽管不能否认当信息更多地通过网络维系会带来一些问题,“现代科技的讽刺在于它不能带来亲密感,社交媒体不能把我们紧密联系,而是更加分离。”(Randall Everett Allsup)但更多的积极一面,它不仅能够突破目前所呈定势的壁垒,还能够将传统音乐搬到线上以便传播和保存,最重要的是与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同步交互。“虚拟课堂使物理空间缩小,使人们了解到之前不熟悉的概念,让陌生的声音变得有影响力……线上教育在国际跨文化环境中已经变化很大,能够引发不同的音乐思维。我们能够听到来自海外的同行的声音,参与不熟悉的音乐。”(Steven Morrison)所以,“我们的理念是,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音乐教育的机会。”(Alex Ruthmann)
正是由于这些需要,催生了慕课的快速发展。从2012年《纽约时报》称之为的“慕课元年”开始,迄今呈加速度上升的趋势,在爱课程中心董建波副主任的报告中提到:“目前全球使用慕课的学习者总量8100万人,参与的高校超过了800所,共建设了在线课程9400万。从2013年的中国慕课元年开始……国内的平台有十多家,截止到今年4月份,我国上线的课程已经达到了五千门,学习的人数达到了7000人次。”如果从历史积累量来看,“从2012年到2018年,Class Center上對在线70多个平台的统计……2017年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40%。”(杨阳)在国家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2017年国家入选课程:490门;入选高校:120所,部属60所,省属60所;部属高校入选课程:412门;地方高校申报课程:78门;本科课程468门,专科课程22门;涉及课程平台12家,9家国内平台,3家国外平台。从整个平台来看,爱课程占到了65.7%,超过了所有平台的总和……艺术类的课程只占到了5%左右。”(董建波)艺术总类5%的占有量已经很低,在全部12门类(不计其它)中排名第七位,略高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和农学。然而更甚者,“国内课程资源音乐类比例极低,中国本土音乐相关(非专题)内容仅占1.2%……(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音乐学科课程2门,只占0.4%。”(尹爱青)可见目前音乐教育界的投入力度仍然不够,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就如2017年成立的“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课程,收效很好,屡有反馈。“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作为华夏乐府全球开放音乐学院的始发站,是我们2016年确定下来的,通过从平台建设入手打造一批在线音乐课程,实现慕课课程落地之路。”创始人谢嘉幸教授借此提出了未来音乐在线课程O2O模式的基本特征,即“课堂语言转向视频语言、讲台转向平台、共性化转向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他亲自录制的《创造你的音乐生活——大学音乐指南》“第一轮选课达到两万人次以上,打破常规的通识课程设计思路,采用了‘入乐’‘用乐’‘评乐’‘配乐’和‘作乐’五乐作为这门课程基本的大纲构建。学生的评价认为,‘这门课最大的优点,是超越了音乐本身,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音乐’,这样的一门课,并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态度,去思考人生,真正让音乐丰富我们生活的态度与方向,有了课程的延伸。”(陈瑾)
“华夏乐府”被寄予的期待在于它不止是“华夏的乐府”。在线技术手段必然将加速信息的流动,“英国预测技术专家,詹姆斯·马丁预测知识倍增的周期,预算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容量占当时的知识总量的1%。”(韩启超)这意味着仅仅局限于“华夏的乐府”,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不符合时代需求。阻隔交流,既不能使全世界受益,也不能使中国的文化受益。但如果它成为“全世界的华夏乐府”,它“惠及的将是中国的文化,及其即将走向未来的那种独立性和气魄。”(刘小龙)如前所述,既然在线课程将面对的是全世界的信息交互,我们就应当“需要一个开放的音乐课程,不能只是将华夏乐府的重点放在中国。”(David Hebert)作为共享资源的平台,除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学生,也应当作为一个传统音乐资源的展示和交流的媒介,“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特别是华夏乐府,首先应吸引国际学生,将重点放在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区别、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上,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和文化的关系。这对于国际学生是一个吸引点。”(梁宝华)传统音乐一定会成为“在线”的重要资源,反过来,数字化也可以极大程度保存部分所展示的传统资料。新兴的力量承载着古老的精神,面向全世界,这与过去的流行音乐和艺术音乐数十年发展至如今成为世界“显学”的方式和意义截然不同。迈向国际是中国在线课程平台的未来趋势,华夏乐府并不是最早的实践者,特别是在线下方面,如设立于丹麦的“音乐孔子书院”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都取得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刘月宁)。不过,华夏乐府通过在线的方式保护传统,借以与它文化交流,进而提出了共享的在线课程大原则,却是前瞻的、创新的,它使全球的传统音乐资源拉近了距离,不再是遥远和陌生。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之间的关系,不能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要继承和梳理传统文化……然后吸收外来文化,使在线教育更好地走向未来。”(郭克俭)
会议还设置了六个不同议题的分论坛,包括:高校在线课程论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论坛,美育与传统音乐论坛,海外专家论坛,中国乐器教育化、国际化、智能化论坛和学前音乐教育论坛。来自世界各地区的专家、教授、研究生以及机构、企业代表发言人,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和不同视角,提出观点并探讨。具有新意的是“中外音乐教育对话”,在座16位专家,来自中国9名(其中2名分别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国专家7名,如历届论坛一样,达成了“金华共识”。
音乐教育者對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仅在于应对多元文化的坚守传统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命题,更在于如何应对未来的数字革命中的音乐教育,他们将慕课横贯其中用作桥梁。借用谢嘉幸教授的结束语:“地球是圆的,也是平的,今天我们都是慕课人。全世界音乐教育者联合起来!为实现音乐教育资源与课程的全球共享,为搭建音乐教育的全球社区贡献我们的力量!”
国曜麟
文化多样性与数字化在逐日愈发开放的历史总的趋势中已经不容漠视,信息交互使全世界的文化资源触手可及,交流和共享必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走在前列的音乐教育者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红利,从2012年中国音乐学院发起“世界高等音乐院校合作论坛”开始,迄今历时四届,不但达成了促进全球音乐院校合作的“北京共识”“布里斯班共识”,还落成了全球开放音乐学院和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活动随着在线技术的发展而联系得更加紧密,形成了实质上的能够共享音乐教育资源的全球社区。促成这一系列活动和机构的谢嘉幸教授表示:“文化多样性和数字化是全球当代音乐教育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如何坚持传统?我们如何走向未来?文化多样性与数字革命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前提。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文化多样性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音乐土壤,数字革命使构建音乐教育的全球社区成为可能。”
文化多样性是全球文化交流的源动力,但也形成了关于传统的一对悖论。它既以更为广阔的文化资源的交流冲击着传统,同时又必须坚守着传统才能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员。长久以来,我国始终处于所谓的文化“南风不竞”的“被输出”的弱势地位,不仅在于历史的原因,还在于通过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和迭新一脉相传而又永葆生机、面向未来的新的传统。但另一方面,长期缺乏展示的平台,始终囿于与外来文化相竞逐的境地。在近年的国际活动和机构设立中,已经向好发展,慕课时代的到来,在以实体为主的传统文化传播中,提供了另一种基于时代的可能。或许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庆国调研员所言:“借助慕课的自身优势,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能够获得更多传播与传承的机会,从而推动我国在线音乐教育国际化,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传统音乐文化不但适合且更有利于与在线媒体相结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浙江师范大学李伟健副校长也认为:“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手段,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传递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让他人自愿地想做你做的事情,并非出于强迫。这是软实力的本质,是对国际关系中的比较现代化的解读。”(梁宝华)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传统教育资源。先秦以来,音乐的教育即是“立人之本”的教育,千百年来,这一传统延及至今,或受侵扰,但从未断绝,“音乐教育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使命,在把情感提升到深层文化境界方面,或许是最有利的。内在于生命深处的旋律,不仅是生命机能的自然表达,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心魄所寄。因而音乐对于个体,乃至群体和民族、国家的意义,以精神和心理层面的影响而论,不可谓不大矣!”(杨和平)我们现在说的文化交流是以文化多样性作为前提,而文化多样性又以坚守传统为前提。传统使不同地域的族群有了交流的资本,却无不面临传统音乐式微的境地。即便在文化大熔炉的北美,这里“有红色骄傲和红色力量,美国的原住民,要有黑色的骄傲和黑色的力量,我们那里有很多黑人,课程也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还有棕色的骄傲和棕色的力量,他们来自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音乐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只讲一种主流音乐是不对的。”(Patricia Shehan Campbell)在流行音乐和艺术音乐分别有市场和体制的保证之下,传统音乐的保护几乎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或许慕课将是一种有效途径。尽管不能否认当信息更多地通过网络维系会带来一些问题,“现代科技的讽刺在于它不能带来亲密感,社交媒体不能把我们紧密联系,而是更加分离。”(Randall Everett Allsup)但更多的积极一面,它不仅能够突破目前所呈定势的壁垒,还能够将传统音乐搬到线上以便传播和保存,最重要的是与全世界各民族文化同步交互。“虚拟课堂使物理空间缩小,使人们了解到之前不熟悉的概念,让陌生的声音变得有影响力……线上教育在国际跨文化环境中已经变化很大,能够引发不同的音乐思维。我们能够听到来自海外的同行的声音,参与不熟悉的音乐。”(Steven Morrison)所以,“我们的理念是,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音乐教育的机会。”(Alex Ruthmann)
正是由于这些需要,催生了慕课的快速发展。从2012年《纽约时报》称之为的“慕课元年”开始,迄今呈加速度上升的趋势,在爱课程中心董建波副主任的报告中提到:“目前全球使用慕课的学习者总量8100万人,参与的高校超过了800所,共建设了在线课程9400万。从2013年的中国慕课元年开始……国内的平台有十多家,截止到今年4月份,我国上线的课程已经达到了五千门,学习的人数达到了7000人次。”如果从历史积累量来看,“从2012年到2018年,Class Center上對在线70多个平台的统计……2017年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40%。”(杨阳)在国家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2017年国家入选课程:490门;入选高校:120所,部属60所,省属60所;部属高校入选课程:412门;地方高校申报课程:78门;本科课程468门,专科课程22门;涉及课程平台12家,9家国内平台,3家国外平台。从整个平台来看,爱课程占到了65.7%,超过了所有平台的总和……艺术类的课程只占到了5%左右。”(董建波)艺术总类5%的占有量已经很低,在全部12门类(不计其它)中排名第七位,略高于哲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和农学。然而更甚者,“国内课程资源音乐类比例极低,中国本土音乐相关(非专题)内容仅占1.2%……(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音乐学科课程2门,只占0.4%。”(尹爱青)可见目前音乐教育界的投入力度仍然不够,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就如2017年成立的“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课程,收效很好,屡有反馈。“华夏乐府音乐在线课程联盟作为华夏乐府全球开放音乐学院的始发站,是我们2016年确定下来的,通过从平台建设入手打造一批在线音乐课程,实现慕课课程落地之路。”创始人谢嘉幸教授借此提出了未来音乐在线课程O2O模式的基本特征,即“课堂语言转向视频语言、讲台转向平台、共性化转向个性化的私人定制”。他亲自录制的《创造你的音乐生活——大学音乐指南》“第一轮选课达到两万人次以上,打破常规的通识课程设计思路,采用了‘入乐’‘用乐’‘评乐’‘配乐’和‘作乐’五乐作为这门课程基本的大纲构建。学生的评价认为,‘这门课最大的优点,是超越了音乐本身,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音乐’,这样的一门课,并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态度,去思考人生,真正让音乐丰富我们生活的态度与方向,有了课程的延伸。”(陈瑾)
“华夏乐府”被寄予的期待在于它不止是“华夏的乐府”。在线技术手段必然将加速信息的流动,“英国预测技术专家,詹姆斯·马丁预测知识倍增的周期,预算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容量占当时的知识总量的1%。”(韩启超)这意味着仅仅局限于“华夏的乐府”,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不符合时代需求。阻隔交流,既不能使全世界受益,也不能使中国的文化受益。但如果它成为“全世界的华夏乐府”,它“惠及的将是中国的文化,及其即将走向未来的那种独立性和气魄。”(刘小龙)如前所述,既然在线课程将面对的是全世界的信息交互,我们就应当“需要一个开放的音乐课程,不能只是将华夏乐府的重点放在中国。”(David Hebert)作为共享资源的平台,除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学生,也应当作为一个传统音乐资源的展示和交流的媒介,“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特别是华夏乐府,首先应吸引国际学生,将重点放在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区别、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上,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和文化的关系。这对于国际学生是一个吸引点。”(梁宝华)传统音乐一定会成为“在线”的重要资源,反过来,数字化也可以极大程度保存部分所展示的传统资料。新兴的力量承载着古老的精神,面向全世界,这与过去的流行音乐和艺术音乐数十年发展至如今成为世界“显学”的方式和意义截然不同。迈向国际是中国在线课程平台的未来趋势,华夏乐府并不是最早的实践者,特别是在线下方面,如设立于丹麦的“音乐孔子书院”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都取得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刘月宁)。不过,华夏乐府通过在线的方式保护传统,借以与它文化交流,进而提出了共享的在线课程大原则,却是前瞻的、创新的,它使全球的传统音乐资源拉近了距离,不再是遥远和陌生。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之间的关系,不能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要继承和梳理传统文化……然后吸收外来文化,使在线教育更好地走向未来。”(郭克俭)
会议还设置了六个不同议题的分论坛,包括:高校在线课程论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论坛,美育与传统音乐论坛,海外专家论坛,中国乐器教育化、国际化、智能化论坛和学前音乐教育论坛。来自世界各地区的专家、教授、研究生以及机构、企业代表发言人,从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和不同视角,提出观点并探讨。具有新意的是“中外音乐教育对话”,在座16位专家,来自中国9名(其中2名分别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国专家7名,如历届论坛一样,达成了“金华共识”。
音乐教育者對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仅在于应对多元文化的坚守传统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命题,更在于如何应对未来的数字革命中的音乐教育,他们将慕课横贯其中用作桥梁。借用谢嘉幸教授的结束语:“地球是圆的,也是平的,今天我们都是慕课人。全世界音乐教育者联合起来!为实现音乐教育资源与课程的全球共享,为搭建音乐教育的全球社区贡献我们的力量!”
国曜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