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飘飘的年代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文人的幸福感哪家强?
   有人会说是唐,李白写个诗,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这种待遇,幸不幸福?
   有人会说是宋,柳永搞个读者见面会,朝底下喊:大家都说说在什么地方能听到我的词呀?底下喊成一片: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词。这种一呼百应,幸不幸福?
   还有人会说是晋,大家见面就喝喝酒吹吹箫磕磕五石散,磕嗨了就赤身裸体地跑出去:这天地都是我的房子,这房子都是我的衣服,你们怎么都钻我衣服里来了?这种自由奔放,幸不幸福?
   幸福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不像经济民生水平那样可以找到具体量化的指标。况且文人团体又是个性特别强烈的一群人,要找到一个适用于大部分人的指标恐怕会众口难调。当然,从文学史角度而言,一般认为,浪漫主义开始复苏的魏晋南北朝,以及受其影响颇深的唐与宋,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代。但毕竟想象力和创造力决定的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他们的幸福感。
   始皇帝以法家治天下,秦亡后汉高祖尊黄老,文景两朝继之。但这毕竟都是短之又短的历史时期。至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察举制选拔官吏,开始以中央集权的力量驾驭文人的思想。从此文人的命运便与庞大的帝国捆绑在一起,每个文人都被努力吸纳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个体。维持长达两千年之久的文官制度,放眼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创作中对于个性的表达,往往都是基于一种对抗的目的而非顺应时代的大趋势。所以当汉亡之后,集权统治出现暂时的松动,愤世嫉俗的竹林七贤就一下子可以把这种对抗推到极致。后来隋文帝的打压没有消灭这种对抗,唐高宗的自信又给予这种对抗一段继续生长的空间,所以这种浪漫主义才得以延续下来。但这,一定不是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主流。
   这就塑造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使在中国文学史最璀璨的页数上,那些最伟大的文学家统统混得很惨。最为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这些伟大的作品,在当时的视角下统统是非主流。
   李白最为崇拜的二谢——谢眺与谢灵运,统统都不到中年就死于政争;李白自己只被玄宗欣赏了一年就抛离京城,晚年更因为站错队伍被发配夜郎;杜甫干脆就一辈子都没如意过,每天发着各种各样的牢骚,不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司马光若不是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到洛阳,不会有那么多闲工夫琢磨他的《资治通鉴》;苏东坡若是能留在京城做官也不会跑到赤壁去念两句“千古风流人物”;有井水的地方就有的柳词,其中又唱出三变先生多少的辛酸与失意,“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那有没有文人真正能够主宰思想潮流的时代?有,在先秦。
   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完成过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松散的政治体制下文人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着。那未必是一个文采飞扬的时代,却是一个能产生如此多思想流派,并能自由争鸣,由文人的意愿去主导政治主张的时代。
   当我们回忆孔子在卫灵公面前的洒脱,回忆孟子在梁惠王面前的讥诮,回忆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的博学,哪怕回忆韩非子那句两千多年来我们仍没有做到的“君无为,法无不为”,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那个时代的兼容并蓄所震撼。
   这才应该是文人幸福感最强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奇迹——在一个没有印刷术、没有纸张的时代,靠笨重的木简记载、传播的文字,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并有如此大量的典籍流传至今,足以证明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文字、思想的看重与珍视。
其他文献
1.1753年(乾隆十八年),苏禄(菲律宾)“老苏丹”上《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将本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图,这是因为苏禄被西班牙百般欺凌,强弱不敌,希望依托中国,寻求庇护。但此时乾隆正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岸线以外并无兴趣,甚至认为华侨都是“汉奸”,死不足惜,殖民者杀死华侨对中国有利。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他显然不会对纯属“外人”的苏禄请求有丝毫积极回应。苏禄希望成为“中国固有领土”的请求最终被婉言
期刊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有个小故事。  “前几天,高平子的孙子来,他引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空洞的话,我问他:‘怎么叫为天地立心,你解说给我听听。’”  这孩子大概就愣在那儿了。  胡适说:“你的祖父是学天文的,你不应该再引这些不可解的话。”
期刊
朱元璋立法宗旨:“官体制”比神明更崇高  中国周代以后官制的变化漫长而复杂,所以完整梳理“官威”的历史需要专门的学术工作。但如果着眼于对今天影响最大的方面——“官本位体制”与“中国走出历史三峡”究竟是什么关系?则本文可以做一个尽量简明通俗的回答。  我们对“官威”的理解不妨从朱元璋的一套法令谈起,选择这里入手是因为到朱元璋时代,中国传统政体已高度成熟,其一系列特征充分确定。  来看这个经典的法案:
期刊
我祖父(梁漱溟)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吃得比较咸,他经常看我加酱油,却没有批评我,而是找到一本科普的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勒出来让我看。当时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我在客厅做俯卧撑。他说钦宁你抽空把这个看一看。那本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我看完文章之后自然懂它的道理,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   他对人、对事物都是非常包容和宽容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大概是1984年,西方的舞蹈刚刚进入中国
期刊
中国有句名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是世上无完人,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葛拉西安《智慧书》也说:“世人都不免有某种道德污点或性格缺陷……即使最完美者,也有缺陷。”缺点为人人所有,一个人有缺点、弱点,不用忧心忡忡。   大约是造物主的微妙安排,人的缺点可能与其才智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关系:缺点多的人,其才智的潜能可能更大,精神病患者而为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岂但人,物甚
期刊
丝绸之路,一个美丽而充满遐想的名字。  张骞凿空西域,丝路就此兴盛,这本就是一次前无古人的重要开拓。  自此之后,无数人怀着不同的梦想,在这条路上行走和追求。  1400年前,隋炀帝在甘肃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再次彰显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600年前,明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中外交往的空前发展。  丝绸之路作为欧亚之间贸易、文化的交流带,  是世界人民友好往来之路,是不断延伸发展
期刊
一提起郑和下西洋,人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时至今日,国内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也大多停留在“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但实际上,郑和下西洋并非没有经济上的算计,其最终“入不敷出”,不能一应归罪于对政治的让步,明政府对经济规律本身的无知和漠视,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郑和下西洋起于明成祖的永乐朝,终于明宣宗的宣德朝。在永乐年间,明政府五征沙漠,四征交趾,疏通运河,大修北京城
期刊
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听得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此乃十足的“戏说”和“穿越”!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帝王之令分别称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圣旨”。   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期刊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有钱,就是任性”。但其实任性并非有钱人的专利,历史上任性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孔子,周游列国,大道不行,累累如丧家之犬,还要一路向北,追寻梦想,还不够任性吗?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说的就是孔老夫子这种人。   历史上,最悲凉的任性莫过于忠臣的死谏了。常言道,“文死谏,武死战”,很多文臣便死在这句话上。三国时,刘备入川,刘璋欲出迎,黄权、李恢先后谏言不可,皆被斥退。刘璋出城
期刊
●人到了一定年龄:不和社会较真,因为较不起;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  不和朋友较真,因为不能弃;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身体;  不和亲人较真,因为伤和气;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  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要继续。  人生下好自己的棋,演好自己的角色,健康地活着,平淡地过着,真实地爱着,乐此不疲地忙着,就是一种完美,就是一种财富,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种幸福!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有些人,似荷,只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