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访之前,应做更多的沟通和铺垫,只有让家长打消心中的顾虑,才能和老师真心地畅谈。因此,班主任应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可以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班主任,除了每天的教学、管理班级事务之外,家校沟通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沟通和交流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无奈与尴尬。
家访吃了“闭门羹”
按照学校之前的惯例,新学年每周三下午放学后是家访日。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学期真正去家访的教师少之又少。其中有教师工作繁忙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家长的不配合,使很多教师觉得没有必要去自讨没趣。
作为一名新接手班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家访是一条能够帮助自己快速融入班级、拉近师生关系的便捷通道。在家访中,可以快速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感知家长的教育水平,获知家长对学校、学生的期望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于是,一开学我便在班级微信群里将家访的事情告知了全体家长,并积极询问哪位家长周三有时间。没想到等了半天却悄然无声,我有些失落和无奈,只好指名几位家长,告知会在周三放学后去家访。之后开展的几次家访还算顺利,但明显感觉家长和学生都很局促和拘谨,似乎与老师无话可说,气氛也有些尴尬和沉闷。
之后第五周的家访,让我记忆犹新。那次家访的对象是班级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他有一双好看的大眼睛,可上课时那双大眼睛却没有神采。一到下课,他总是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偶尔交上来的作业也是字迹潦草,甚至错误满篇。有一次上课时,我特意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只是怯怯地站着就是不说话,无论我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这孩子怎么了?”我觉得有必要去他家中家访,与家长一起协商帮助孩子的办法。可当我告诉他要去家访时,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有些胆怯和害怕,可惜我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
放学之后,我按照开学登记的家庭住址登门家访。兰州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就电闪雷鸣。我只能快速向前,生怕自己被泡在大雨之中。终于我在一个狭窄的小巷里找到了一栋矮小的出租房。在确认过门牌号之后我赶紧敲门,却始终无人应答。我急忙在微信群里联系家长,始终没有回应。通过其他热心家长,我得到了家长的联系电话,拨打过去却一直是关机状态。是走还是继续等呢?家访的时间已经提前一周通知家长了,家长应该知道老师今天要登门。这是我到这个学生家的第一次家访,不能徒劳无功啊,索性再等等吧!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却始终不见家长的踪影。雨越下越大,此刻我想回家却发现没有带伞,只有乖乖地待在狭窄阴暗的楼梯间里冻得瑟瑟发抖!终于雨势小了,等了半天的我只得赶紧坐车回家……回家后我收到了家长的微信消息,大意是自己家庭条件比较差,夫妻俩都是打工者,请假比较困难,不适合家访。
这次失败的家访,只是许多不和谐家访中的一例。从中不难看出,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盲点。在家访之前,应做更多的沟通和铺垫,只有让家长打消心中的顾虑,才能和老师真心地畅谈。因此,班主任应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进师访”受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访形式已经有些落伍甚至让人尴尬。例如,有些家长比较重视个人隐私,不愿意将家庭住址和家庭状况暴露于外人面前;有些家长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多以租房为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不愿意给老师留下不佳的印象;更有些家长因为家庭纠纷、夫妻离异等原因,担心老师知道后会对孩子有歧视……这些都会导致家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家访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变化。
面对走家入户家访的尴尬局面,我积极调整心态。首先利用QQ、微信等渠道,与家长积极沟通,以自己的真诚在较短时间内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并且见缝插针地给家长普及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子之道,特别是我把家访的内容“报忧”改为“报喜”,使家访内容变为: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做好事了,老师就家访……这种家访形式我戏称为“生进师访”。这样的家访,在学生心中已经成为荣誉和骄傲的象征。这种方式实施后,很快被家长接受,使家访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期待,一些原本抵触家访的家长,慢慢地卸下了思想包袱,甚至有的家长主动邀请我去家里坐坐,一起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利用网络拓宽沟通渠道
现在喜欢使用QQ、微信等方式沟通的家长越来越多。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种沟通方式,建QQ群或微信群,作为群主不但要在群里随时上传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课余生活的照片、视频,对优秀作业进行及时展示,而且可以在日志中表达对学生教育的看法和对家长的期望等。这种形式的交流,家长不用抽出专门时间与老师面对面,便可直观快捷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实时动态。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也可以直接给老师留言、评论。我在微信群中还专门设置了“周末聊天室”,在固定时间内,针对学生集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家长们也积极献策,畅所欲言,达到了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学生一天中除了按照课程规划完成科目学习外,仍有大部分课余时间自由支配。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但是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班主任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相关的家校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例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班主任可以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讲端午节的由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学习包粽子、做香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利用周末時间,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走入社会这所大学校,开展春季植树、户外拓展、街头义卖、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更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广泛接触社会,融入自然。在活动中,学生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作为组织者的班主任,要在学生一言一行中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的得失,从而“对症下药”。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利于家长与教师更直接地交流,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作者系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教师)
(责编 宋行军)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可以促进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班主任,除了每天的教学、管理班级事务之外,家校沟通也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沟通和交流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无奈与尴尬。
家访吃了“闭门羹”
按照学校之前的惯例,新学年每周三下午放学后是家访日。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学期真正去家访的教师少之又少。其中有教师工作繁忙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家长的不配合,使很多教师觉得没有必要去自讨没趣。
作为一名新接手班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家访是一条能够帮助自己快速融入班级、拉近师生关系的便捷通道。在家访中,可以快速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感知家长的教育水平,获知家长对学校、学生的期望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于是,一开学我便在班级微信群里将家访的事情告知了全体家长,并积极询问哪位家长周三有时间。没想到等了半天却悄然无声,我有些失落和无奈,只好指名几位家长,告知会在周三放学后去家访。之后开展的几次家访还算顺利,但明显感觉家长和学生都很局促和拘谨,似乎与老师无话可说,气氛也有些尴尬和沉闷。
之后第五周的家访,让我记忆犹新。那次家访的对象是班级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他有一双好看的大眼睛,可上课时那双大眼睛却没有神采。一到下课,他总是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偶尔交上来的作业也是字迹潦草,甚至错误满篇。有一次上课时,我特意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只是怯怯地站着就是不说话,无论我怎么鼓励都无济于事。“这孩子怎么了?”我觉得有必要去他家中家访,与家长一起协商帮助孩子的办法。可当我告诉他要去家访时,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有些胆怯和害怕,可惜我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
放学之后,我按照开学登记的家庭住址登门家访。兰州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就电闪雷鸣。我只能快速向前,生怕自己被泡在大雨之中。终于我在一个狭窄的小巷里找到了一栋矮小的出租房。在确认过门牌号之后我赶紧敲门,却始终无人应答。我急忙在微信群里联系家长,始终没有回应。通过其他热心家长,我得到了家长的联系电话,拨打过去却一直是关机状态。是走还是继续等呢?家访的时间已经提前一周通知家长了,家长应该知道老师今天要登门。这是我到这个学生家的第一次家访,不能徒劳无功啊,索性再等等吧!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却始终不见家长的踪影。雨越下越大,此刻我想回家却发现没有带伞,只有乖乖地待在狭窄阴暗的楼梯间里冻得瑟瑟发抖!终于雨势小了,等了半天的我只得赶紧坐车回家……回家后我收到了家长的微信消息,大意是自己家庭条件比较差,夫妻俩都是打工者,请假比较困难,不适合家访。
这次失败的家访,只是许多不和谐家访中的一例。从中不难看出,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盲点。在家访之前,应做更多的沟通和铺垫,只有让家长打消心中的顾虑,才能和老师真心地畅谈。因此,班主任应有效地和家长沟通,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进师访”受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访形式已经有些落伍甚至让人尴尬。例如,有些家长比较重视个人隐私,不愿意将家庭住址和家庭状况暴露于外人面前;有些家长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多以租房为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不愿意给老师留下不佳的印象;更有些家长因为家庭纠纷、夫妻离异等原因,担心老师知道后会对孩子有歧视……这些都会导致家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家访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变化。
面对走家入户家访的尴尬局面,我积极调整心态。首先利用QQ、微信等渠道,与家长积极沟通,以自己的真诚在较短时间内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并且见缝插针地给家长普及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子之道,特别是我把家访的内容“报忧”改为“报喜”,使家访内容变为: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做好事了,老师就家访……这种家访形式我戏称为“生进师访”。这样的家访,在学生心中已经成为荣誉和骄傲的象征。这种方式实施后,很快被家长接受,使家访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种期待,一些原本抵触家访的家长,慢慢地卸下了思想包袱,甚至有的家长主动邀请我去家里坐坐,一起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利用网络拓宽沟通渠道
现在喜欢使用QQ、微信等方式沟通的家长越来越多。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种沟通方式,建QQ群或微信群,作为群主不但要在群里随时上传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课余生活的照片、视频,对优秀作业进行及时展示,而且可以在日志中表达对学生教育的看法和对家长的期望等。这种形式的交流,家长不用抽出专门时间与老师面对面,便可直观快捷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实时动态。有什么建议或意见也可以直接给老师留言、评论。我在微信群中还专门设置了“周末聊天室”,在固定时间内,针对学生集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家长们也积极献策,畅所欲言,达到了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学生一天中除了按照课程规划完成科目学习外,仍有大部分课余时间自由支配。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但是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班主任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开展相关的家校活动,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例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班主任可以邀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讲端午节的由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学习包粽子、做香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利用周末時间,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走入社会这所大学校,开展春季植树、户外拓展、街头义卖、环保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更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广泛接触社会,融入自然。在活动中,学生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作为组织者的班主任,要在学生一言一行中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的得失,从而“对症下药”。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利于家长与教师更直接地交流,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
(作者系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教师)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