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上行的中欧班列

来源 :丝路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共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逐步蔓延、航线部分停飞、道路受阻、对外贸易通道不畅的情况下,这样逆势增长的成绩,凸显了中欧班列的独特价值,跑出了中国稳外贸、稳外资、促经济的坚定信心。
  通道优势尽显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重箱率保持高位,去回程基本平衡。其中,东中西3条通道以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都运转正常,没有因疫情造成滞留拥堵的现象。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去程开行城市主要是西安、成都、重庆等,回程班列按照到达数量最多的城市依次为成都,西安、重庆,主要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板材。
  2020年1月下旬恰逢中国春节假期,又遇到疫情爆发,面对叠加性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防疫措施和出货量减少等因素,海运公司及航空公司采取裁撤運力等举措,取消了大量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上及空中航线。
  而由于中欧间国际铁路货运受疫情影响较轻,再加上班列运输时效快、到达欧洲内陆国家灵活方便,随着2月初中国各主要中欧班列线路逐步恢复开行,部分自春节积压的出口订单在海运及空运运力短缺的情况下,开始转向依靠中欧班列出口至国外。
  预计从3月初开始,随着中国各地逐步大规模复工复产,以及受政府为恢复受疫情影响的经济而推出的诸如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费等物流扶持政策的利好,加上1月底至整个2月积压的出口订单,整个出口市场将会出现了一次反弹。
  这会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的运力增加。从重庆、西安、山东、合肥等地出口班列情况来看,部分线路订舱已经预定到了四月份。而从班列开行来看,部分地方加大扶持力度,中欧班列预计将进入恢复性增长。
  面临严峻挑战
  虽然中国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升级导致全球风险加剧。生产、航运、物流、人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摆,短期内将给中欧间的海空运运力的恢复带来不确定性。
  在现阶段欧洲对于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不会中断的情形下,预计第二季度中欧班列去程货源将比较充实。但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附带作用,是否可以在未来两至三个月内得到控制,将决定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的表现。
  据德意志银行预测,受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近期经济低迷的影响,亚洲出口继2019年下降0.6%后,将于今年将继续下降3.7%。该行还表示,近期出现的油价下跌可能利好大多数亚洲经济体国内需求。但从历史数据分析,往往不利于出口。进入3月复工后,多地外贸厂商反映,由于欧美地区疫情形势变化迅速,消费预期收缩,品牌纷纷取消或收缩外贸订单规模,使得刚刚复工的外贸行业面临困难。
  欧元区的特定行业如汽车厂商已经陷入停产潮。3月17日,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关闭欧洲所有工厂2-3周时间。就在同一日,两家法国车企雷诺和PSA也宣布暂停生产。除了整车厂,布雷博(Brembo)、马瑞利(MagnetiMarelli)等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亦需要停工停产。这将意味着这些车企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将会减少。
  因此2月复工复产后中欧班列的货源主要为春节及疫情防控时期内积压的外贸订单库存及日用消费品货源。如欧洲工厂不能尽早复工复产,在需求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货源势必也将受到影响。
  积极需要对策
  由于各国均已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抗疫措施,诸如减少人员流动、交通中断甚至封闭国境等,中欧班列沿途经过的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德国等均已宣布采取上述措施,因此境外口岸换装及末端最后一公里卡车配送预计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需加强与沿线铁路场站的沟通与协调,将相关国家由于采取防疫措施对于境外运行时效的附带影响降至最低。
  在疫情冲击带来海空运运力短缺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发挥了中欧间第三条物流通道的积极作用,各地尤其是西安、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通道作用,尤其是在特定市场开发、目标客户的选择上下功夫。应突出中欧班列时效快、保障稳、服务优的特点,尤其在目前海运运力减少、空运费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突出中欧班列小批量、灵活、快速的优势,形成一批特定客户群体,将体量做大做稳做强,适时减少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在外贸出口货源可能减少的情况下,需要更加注重中欧班列回程班列的发展。目前回程货源组织、班列开行仍然面临较大困难,回程班列货源仍然以低附加值的俄罗斯进口板材为主。部分回程货源组织受限于沿途国家海关政策,如欧洲生鲜类产品无法通过俄罗斯到达中国,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的对接协调作用,在相关市场开放、放宽过境贸易清单、通关便利等方面加强合作。中国国内则需要通过海关监管、铁路方面的进一步改革,破除壁垒、释放政策红利,为回程班列货源组织开行提供政策支持,更好利用回程班列服务中国国内复产复工及消费需求。
  (杨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服务协调中心国际事务高级联络员)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27日,首个非洲版“新冠肺炎自测评估系统”在四达时代手机应用正式上线。该系统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四达时代集团共同研发,四达时代集团为这个系统提供了法语、葡语以及东非地区最大语种斯瓦希里语的翻译。  目前,该软件在国内外已有1000多万人使用过,并获得良好的反饋。  助力非洲民众抗击疫情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杨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已经
期刊
“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这是中国外交的主线,更是灵魂。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文中提到,“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围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79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融入世界,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经济困难,但是我们还得拿出必要数量的援外资金。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要用相当数量来援助,中国发展以后不要忘记这一点。”2013年3月19日,国家
期刊
现在,包括阿塞拜疆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造成的困扰。在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时,阿塞拜疆除了通过提供援助、网络声援等多种渠道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还采取了必要的紧急措施,加强国内管制,做好防控措施。如今,阿塞拜疆政府已成立高级别工作组并采取了_一系列全面、彻底和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如暂时关闭学校、大学、幼儿园、餐饮场所等。  我们利用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巨大努力换取的时间,采取措施
期刊
国际社会作为见证者,目睹了中国人民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采取空前的措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建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已取得了显著而积极的成果。  毫不夸張地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全球抗击疫情大流行的最前沿。中国正无私地将抗疫的丰富经验与全球共享,为国际社会应对公共卫生领域最可怕的威胁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如既往都是乌兹别克斯坦亲密可靠的朋友,久经考验的伙伴,乌方高度重视乌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乌中友谊源
期刊
编者按: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使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的全国两会推迟到5月终于胜利召开。李克强总理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三次提到“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在第七部分“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中指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
期刊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需要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在法律法规和纠纷解决机制层面完善制度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司法裁判机关是“一带一路”法治保障的重要环节。  2019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一带一路”意见》。该意见是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与扩散给各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正造成愈加严峻的挑战,病毒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这是一次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的全球“大考”,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团结一致,病毒才能彻底被击垮。我非常赞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峰会上所说的,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和团结应对。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必须
期刊
2020年3月,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但全球疫情仍十分严峻,数十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油价和股市暴跌,主要经济体纷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并出台财政救助政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前所未有。  历史一再证明,扩大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3月4日,中
期刊
2020年春天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巨大的动荡。这既是对世界防疫体系和金融体系的考验,更是对全球化体系的大考。有观点认为,这次疫情将终结全球化,迫使各国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链带来的风险,实体产业回归本土。  这看起来有一些事实支撑。从时间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月初中国由于疫情爆发,影响向全球供应链提供产品,当时是订单已
期刊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下简称“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防疫部署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调指出“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特别是在当前国外疫情蔓延形势下,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国内市场正当其时。总体来看,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随着国内外有序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回补政策实施落地,疫情压抑下的消费需求将加快释放和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