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拉黑”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自己被人“拉黑”往往很偶然。
  那天的聚会上,遇到许久不见的一个姑娘。你们亲切地打招呼,诉说真不该这么久不见的遗憾。以前有那么熟吗?起码共事过,还曾一起出游。在往返的漫长航班上,如此真实地吐露过心声:对老板的不满、同事的八卦、儿时的经历、父母的近况,以及爱情故事……然后,就是微信朋友圈里的送花点赞逗趣与关怀。
  聚会结束后,很快就看到她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回应你对某件事的感慨。突然想,有些日子没见这姑娘了,她忙什么?好奇害死猫——当你搜索她的朋友圈,找到的不是她的行踪,而是惊觉自己被屏蔽了。
  顿时惊诧、愤怒还有不甘。于是不假思索地在设置里选择了“不让她看我的朋友圈”。凭什么啊?你屏蔽了我,却能够随时看我的朋友圈?!愤愤不平地做完这件事后,却发现自己太过小气,有点冤冤相报的冲动。更多还是不屑:为什么要去效仿自己不太看得上眼的作为?岂不有失水准?
  屏蔽你的人可能不只这姑娘。而你在选择不让一些人看你的朋友圈时,也没有介意别人知道“真相”时的不满。除非是不加区分地接受所有人,当你通过一个人“成为朋友”的请求时,已经将自己在朋友圈里的生活向对方开放,再费心地做各种区分设置,纯属多余。
  是的,你会说朋友圈早就不是“朋友”的圈子了,你不能拒绝领导,不能拒绝客户,不能拒绝各种社会关系的加入,不能……所以只好将他们分门别类。哈哈,告诉你吧,某天的早上,我在朋友圈里发微信说,如此好的天气真不适合上班,结果,一进办公室就被领导调侃:你不是不打算上班的么?你当然不想让一些人知道你提前下班看电影去了,或者对某项工作的抱怨,或者比较私密的个人事件,所以你会选择屏蔽一些人,有些时候甚至是直接拉黑,这没错。不过,我想讨论的是:如果你被别人拉黑了,怎么办?
  拉黑别人和被人拉黑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不然,也不会经常有那种“看看谁把你拉黑”的无聊测试。你敢说你没有收到过这样的测试信息?甚至,你有没有发过此类测试?我没试过,不过据说不管用。其实我倒是很欣赏那种直接拉黑的坦荡,明明白白拒绝对方,直截了当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干脆利落。
  我們是不是挺怕被别人拒绝呢?拉黑或者不让你看朋友圈,都是大众社交中的拒绝方式。对待被拒绝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人不以为意,有人愤而反击,有人暗自思量……可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被拒绝?为什么一定要出现于他人的生活中?
  年轻人说,我们这一代,分手就取关。再也不用恶狠狠地说“绝交”这两个好有压力的字了,取关拉黑就好。幸福就是看到“最后一次登录”的状态变成“在线”再变成“正在输入”,想起木心的《从前慢》……
  从前的慢,让一切有了回味和沉淀的时间。在这样的网络时代里,我们逼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逼着作出快速反应。距离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哪怕海角天涯,微信也能将你的关切他的问候瞬间传达。以至于一些时候,来不及细想,没办法回避,在速来速去速战速决的回应中,你真的想好了吗?时常,我的脑子里会出现武林高手对决时的刀光剑影,还有围棋大师下快棋时的落子如飞。他们可是偶然为之,我们却要时刻准备出手或接招,你可以说信息和表达已经碎片化,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生活,也要随之碎片化么?分手了,真的只是取关那么简单?
  有没有想过,我们在手机在键盘上的指尖飞舞,在朋友圈里的进进出出,可能都是为了刷存在感。我们要证明自己与别人相关,担心一件事众所周知而你却毫不知情,可这种“存在”多半只是一厢情愿。对于他人的生活而言,10个旁观者和100个旁观者,没有多大差别。
  你也许会说,真正有差别的是两个人的生活。的确,爱人之间,另一个的存在至关重要。而即便在这样的“不可或缺”中,你或者TA,依然在一些时候需要对方缺席。
  与初恋女友一见钟情,一起读大学、硕士、博士,一起出国,然后结婚生子,几乎算是罕见的完美爱情。可浪漫故事的男主角,每晚在给儿子讲完故事,哄他入睡,安顿好妻子独自回到书房时,却感觉自己像困兽一样,恨不能拼尽全力冲破铁笼。
  不是不够爱,也不是生活不好。而是,当个人空间被不停挤压变得越来越狭窄逼仄时,会本能地恐惧,进而奋起抗争。我不知道,有多少生活于幸福中的夫妻,有过离家出走的冲动,渴望一个独自存在的空间?
  “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在理查德·耶茨有关婚姻的小说《革命之路》里,我记住了这句话。
  是的,一些时候,你不需要他人的存在,别人也会理所当然地屏蔽你。真正的亲密关系,不在于你们有多近,而在于你们有多远;真正的存在,是消失之后留下的空间。至近至远东西,至亲至疏夫妻。
  至于朋友圈,拉黑就拉黑呗,多大个事?日渐增多的“朋友”里,少几个又如何?
  摘自腾讯大家
其他文献
在职场上,有一种最常见的角力,就是争夺一个有利位置。什么是有利位置呢?说穿了,就是下一棒。比如说甲负责盖房子,乙负责装潢,那么乙一定要等甲把房子盖好之后才能工作,所以乙就是甲的下一棒。有时候我们会换一个名词来说,叫作需求单位。  各位不要小看“需求单位”这四个字。在办公室里,这四个字有时候等同于“皇上驾到”。如果乙是下一棒,乙就是需求单位,同时乙就占了有利的位置。照常理说,乙要等甲先做完,而且时间
期刊
她送过得力属下的父母一对情侣围巾。她在美国出差,看到街头一对老人戴,于是拍了照片特意找来的。附上照片,祝他们恩爱永远。我们去她那个属下的家里玩儿,老人特意拿出来说,自家孩子都没这么仔细,真的很感动。  我家早餐习惯清粥腐乳,她有次来家里玩儿,我妈叨念家乡自酿的腐乳密密的一层辣,没想到她就记下了。有次她去湖南出差,看到农家有自酿的腐乳,死活跟人家要,弄了一坛子回来。唉,那么重。我妈因此每吃早餐就提起
期刊
他是位著名的心理咨询大师,她是位年过五旬、从没结过婚的、富有的女人。他成功治愈的病患,将她介绍给了他,说她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非常沮丧。他从病患口中还获悉,她唯一的乐趣就是上教堂;她没有朋友,从不和任何人交谈,哪怕与之朝夕相处十多年的管家和女仆,她也不愿和他们多说一句话。  一天晚上,他打了她的电话,小心翼翼地表明了身份,她极不情愿地和他聊了聊。他说希望参观她的屋子,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难道你愿意让
期刊
獲知自己患晚期肝癌,李业峰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最多只能活两个月”,李业峰感到很绝望。他才39岁,却经历了和同龄人太不一样的人生。  家境一般的他和美丽贤惠的刘芳结婚后,大女儿却因为父母血型问题,一出生便是脑瘫儿。现实无情地考验着这对相爱的夫妻,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彼此。李业峰心疼刘芳更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有几次,刘芳从梦中醒来,发现本来睡得好好的父女俩都不在身旁,刘芳急了,后来才知半夜里女儿
期刊
父親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  父亲是爱我们的吗?他对我们到底是出于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有深井一样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根本不会打开?  我不知道。  和父亲的矛盾激化是在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描写了一对年轻夫妻,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移居到云南的一个小镇,种菜、做饭、骑车、在月光下读书写字,恬静淡然的画面如诗一般美丽。我相信,这样的镜头会触动无数人的心灵,他们内心深处一定或多或少地向往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更确信,没有几个人能够像他们一样把理想变成现实。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向上不易,放下更难。  人總在出世、  入世的撕扯中挣扎前行  Anita,一位看上去柔
期刊
当医生说出“请通知她的家人”这句话时,就是她的生命到了最后的关头。可是对于这位弥留之际的女士,却意味着迎来了人生最美妙的时刻。  她现年41岁,生活在美国。半年前,多年未生育的她,得知自己怀孕了。但是与喜讯结伴而来的是残酷的身体信息,头痛欲裂,看东西模糊,CT检查,她患了脑癌。  女士面临抉择,两条命,只能留其一。但当她的故事被我们所知时,她一定是选择了放弃化疗,放弃自己,她不能让药物在杀死癌细胞
期刊
晚上九点,地铁里站着几个疲惫的年轻人。一个小伙子讲着电话:“跟你们说了不是加班,北京错峰下班都这个点!我工作不累,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地铁到站,一大拔人挤上车。小伙子有点慌:“就这样嘛,你们照顾好自己……”一边说,一边抱歉地冲旁边的同事笑,好像生怕他们戳穿。  其实,谁会不理解呢?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北漂”,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再苦再累,只字不提,净捡好听的说。一个学生告诉
期刊
标志着台湾娱乐盛世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终于叫停,蔡康永请辞,在他发出微博后不久,小S也在微博上表态,两人共同进退,浮华世道,唯独他俩还真有同生死,共患难的劲儿。众人免不得一番感慨,不经意地,一个问题慢慢浮上了我的心头,那就是为什么小S与蔡康永可以这么好。  一般来说,一个节目的男女主持通常关系都会不错,毕竟一起战斗那么多年,说起来也是利益共同体,亲密战友那是肯定的。所以就算到了现在,倪萍见了忠祥
期刊
今天家里的汽车尾号限行,于是乘地铁上下班。每周一天绿色出行,也还不错,可以和先生一同乘坐公交地铁。晚上下班前和先生约定在地铁六号线朝阳门站的车尾几节车厢处汇合,他会在进地铁东单站时打电话给我。我放下电话,整理好办公桌,关闭电脑从容下楼,走出单位过一个过街天桥即可到地铁六号线朝阳门站口,这样,我们两人到达约定地点的时间差不多。我若早到站台,排在临门位置可以看到到达列车内的他,他一个招手,不用下车,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