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 走在京城幽静的古巷——国子监街,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在打量路边一家家特色小店的同时,这古老街道的牌楼、影壁、石碑以及高大茂盛的古柏,四合院斑驳的红院门,儒家庙宇的清幽恬静,都为整条街道平添了几分儒雅、闲适的气息, 蕴蓄着京城古巷有趣的故事。
京城仅存的牌楼街
国子监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朝叫“国子监孔庙”,清朝称“成贤街”,民国以后又叫“国子监 ”,1965年正式命名“国子监街”,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街。
如今, 在这条街道上还有许多大杂院的民居,仍保存着旧京城街巷的风貌, 仅牌楼就有4座, 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东西街口各一座,匾额题“成贤街”,国子监两侧各一座,匾额题“国子监”,是典型的三间两柱式牌楼,椽柱繁复交错,漆着皇宫式样的红、绿、蓝、金四色花纹, 朱红石柱的石头基座已经凹凸不平, 布满划痕,和新漆的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家住国子监西街80多岁的刘老爷子告诉我:“以前, 北京城各种各样的牌楼至少有70多座。记得1923年, 北京兴有轨电车,要从东四、西四牌楼下通过,由于牌楼太矮过不去, 只得将牌楼加高。就为这,元明清时期的木头柱子都换成石头或水泥的了。国子监的牌楼也不例外,两边四根斜撑的戗柱就被去掉了, 原来的木牌楼,也改成水泥的了。我15岁那年,国子监两个牌楼之间路面铺的可是大城砖,皇帝来的时候,要‘黄土垫道,净水泼街’。这在当时, 住在国子监的老少爷们儿都知道有这一说。”
精美绝伦的影壁石碑
在国子监街上,遗存着一些文物古迹。影壁是老北京胡同建筑不可缺少的,它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冖”形的,称雁翅影壁。
住在国子监街60多岁的梁大兴五味杂陈地说: “现在, 国子监大门对面的一字影壁是重新翻建的, 孔庙大门对面,也复建了一座琉璃八字影壁。记得我小时候,国子监的影壁不是现在这样的。1958年大跃进时候,正对国子监大门是一座三面墙的琉璃影壁, 而书里记载的琉璃雕花瓦、红砖墙的著名的国子监雁翅影壁, 因占地大, 阻碍交通, 早就被拆除了。”
“要说古迹, 不能不说‘下马碑’。”梁大兴边说边指着孔庙旁的下马碑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 只见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下马石碑映入眼帘。下马石通高两米有余,由于长久的风雨侵蚀,碑身显得有些斑驳,碑底座绘有威龙、祥云浮雕,碑身上用满、汉、蒙、藏、回、托忒六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意思是说,文官到这儿得下轿,武官到这儿得下马,以此表示对孔子的敬重。可见, 早在古代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无论来者社会等级如何,崇礼尚学之风也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此外,国子监后边国学胡同有一座祭祀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庙,叫韩文公祠,也称土地庙,庙的大部分已被拆除。另外,国子监街西边路南还有两座庙,距离西口不远处是国子监的火神庙,如今庙内已改为民居,但从临街山门精美的石雕看,还能想象出当年寺庙香火鼎盛的样子。从火神庙往东原本是灶君庙,现在几乎不复存在了。而位于路北的箭厂胡同,倒是当年学生们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
依稀可见的明清老路
50多岁的李先生祖辈住在国子监。面对如今的国子监街,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汉黄旗人, 我家从明朝就住在国子监。过去的国子监特别幽静,听老辈说,国子监地下还有一条明清老路, 路面上中间是砖路,两头是石子路, 柏油路是30年代民国时铺的。住在国子监的老街坊很多都在施工时看到过这个地下老路, 还有清朝使用的管道系统呢。那些管道埋得都有三四米深,宽也得两米,左、右、下三面是大城砖,上面盖着青石板。都过去多少年了,还好好的能用。”
梁大兴说: “以前施工队挖路时,看到过国子监牌楼下面并不是现在的平地,而是六七十厘米高的白石阶, 路面的砖上还刻有古印章。这些明清老路的旧貌, 我特别想让后人知道, 也让他们看看以前的国子监是啥样。”
据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曾经勘测过国子监地下老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办公室负责人对此这样表示,当年北京市文物局在离管道路径稍远的地段进行了仔细勘察,勘测到了大约两米长、一米宽、5厘米厚的青石板。因以前修路时不注意弄碎了, 保护得不好,又考虑到国子监街是交通要道,于是考察后就回填了。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住在国子监50多年的金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感慨地说: “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那条明清老路。”
(编辑 韩旭)
[email protected]
京城仅存的牌楼街
国子监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明朝叫“国子监孔庙”,清朝称“成贤街”,民国以后又叫“国子监 ”,1965年正式命名“国子监街”,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街。
如今, 在这条街道上还有许多大杂院的民居,仍保存着旧京城街巷的风貌, 仅牌楼就有4座, 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东西街口各一座,匾额题“成贤街”,国子监两侧各一座,匾额题“国子监”,是典型的三间两柱式牌楼,椽柱繁复交错,漆着皇宫式样的红、绿、蓝、金四色花纹, 朱红石柱的石头基座已经凹凸不平, 布满划痕,和新漆的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家住国子监西街80多岁的刘老爷子告诉我:“以前, 北京城各种各样的牌楼至少有70多座。记得1923年, 北京兴有轨电车,要从东四、西四牌楼下通过,由于牌楼太矮过不去, 只得将牌楼加高。就为这,元明清时期的木头柱子都换成石头或水泥的了。国子监的牌楼也不例外,两边四根斜撑的戗柱就被去掉了, 原来的木牌楼,也改成水泥的了。我15岁那年,国子监两个牌楼之间路面铺的可是大城砖,皇帝来的时候,要‘黄土垫道,净水泼街’。这在当时, 住在国子监的老少爷们儿都知道有这一说。”
精美绝伦的影壁石碑
在国子监街上,遗存着一些文物古迹。影壁是老北京胡同建筑不可缺少的,它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冖”形的,称雁翅影壁。
住在国子监街60多岁的梁大兴五味杂陈地说: “现在, 国子监大门对面的一字影壁是重新翻建的, 孔庙大门对面,也复建了一座琉璃八字影壁。记得我小时候,国子监的影壁不是现在这样的。1958年大跃进时候,正对国子监大门是一座三面墙的琉璃影壁, 而书里记载的琉璃雕花瓦、红砖墙的著名的国子监雁翅影壁, 因占地大, 阻碍交通, 早就被拆除了。”
“要说古迹, 不能不说‘下马碑’。”梁大兴边说边指着孔庙旁的下马碑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 只见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下马石碑映入眼帘。下马石通高两米有余,由于长久的风雨侵蚀,碑身显得有些斑驳,碑底座绘有威龙、祥云浮雕,碑身上用满、汉、蒙、藏、回、托忒六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意思是说,文官到这儿得下轿,武官到这儿得下马,以此表示对孔子的敬重。可见, 早在古代尊卑分明的封建社会,无论来者社会等级如何,崇礼尚学之风也是人人必须遵守的。
此外,国子监后边国学胡同有一座祭祀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庙,叫韩文公祠,也称土地庙,庙的大部分已被拆除。另外,国子监街西边路南还有两座庙,距离西口不远处是国子监的火神庙,如今庙内已改为民居,但从临街山门精美的石雕看,还能想象出当年寺庙香火鼎盛的样子。从火神庙往东原本是灶君庙,现在几乎不复存在了。而位于路北的箭厂胡同,倒是当年学生们练习骑马射箭的地方。
依稀可见的明清老路
50多岁的李先生祖辈住在国子监。面对如今的国子监街, 他深有感触地说:“我是汉黄旗人, 我家从明朝就住在国子监。过去的国子监特别幽静,听老辈说,国子监地下还有一条明清老路, 路面上中间是砖路,两头是石子路, 柏油路是30年代民国时铺的。住在国子监的老街坊很多都在施工时看到过这个地下老路, 还有清朝使用的管道系统呢。那些管道埋得都有三四米深,宽也得两米,左、右、下三面是大城砖,上面盖着青石板。都过去多少年了,还好好的能用。”
梁大兴说: “以前施工队挖路时,看到过国子监牌楼下面并不是现在的平地,而是六七十厘米高的白石阶, 路面的砖上还刻有古印章。这些明清老路的旧貌, 我特别想让后人知道, 也让他们看看以前的国子监是啥样。”
据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曾经勘测过国子监地下老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办公室负责人对此这样表示,当年北京市文物局在离管道路径稍远的地段进行了仔细勘察,勘测到了大约两米长、一米宽、5厘米厚的青石板。因以前修路时不注意弄碎了, 保护得不好,又考虑到国子监街是交通要道,于是考察后就回填了。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住在国子监50多年的金大爷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感慨地说: “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那条明清老路。”
(编辑 韩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