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千多年前孔子宣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今天两会期间热议“幸福指数”,一时间“快乐”和“幸福”穿越时空汹涌而至,急切敲门,倏忽撞心,引人热情欢呼。
然而,何谓“快乐”?“幸福”何在?这又是一个很少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可奇怪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倾向都无一例外地锁定这一个梦幻般的目标上,仿佛它近在眼前,仿佛它不请自来,仿佛它弗言而明。结果呢,芸芸众生大都收获了一箩筐酸甜苦辣,其间满蕴着失意和落魄,唯独找不着多少快乐和幸福。有时候,一不留神,居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临机逮住了纯净的“幸福”,可那常常是守株待兔式的“喜出望外”。不过老子早就提醒“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人们还是赶紧警醒起来为宜,须知它不过是一笔额外的债务,期限一到,免不了还要连本带利地偿还,当初的那丁点儿快乐、幸福终归要被后来的忧愁、痛苦给抵销得一干二净。所以,古人云“知足常乐”,这大抵是快乐幸福不起来的一种自我解嘲吧。现代经济学家还给它编写了一个似乎可以精确计算的公式:快乐=收益÷欲望,意思是说,收益越高就越快乐越幸福,但人们的“收益分子”终归有限,那就只好靠缩减“欲望分母”来提高“快乐幸福值”了,倒也暗合了佛与儒的“有求皆苦,无欲则刚”。然而,在凡夫俗子看来,把自身的欲望都压扁了,自己的“快乐幸福”大概干瘪得跟“无聊寡味”相差无几了。
那么,人们还要不要追求快乐幸福呢?它到底是个什么尤物这般让人欢喜让人忧?说到底,快乐、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应该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和行为后果无关。倘若不是如此,即快乐、幸福竟然呈现为某种实物,那么谁又会不把它搞到手来,吃进肚里,好让自己整天咧开嘴巴乐个没完,幸福无边呢?
既然快乐幸福与否只是一个心理现象,我们就得好好在心理学的海洋里苦苦寻觅,细细琢磨其“心理态势”究竟处在总体精神存在的什么位置上,看它如何被触发,让人们欢天喜地?
神经生理学实验表明,神经系统有一个相对固定兴奋模式和活动区间。一般情况下,它保持在某种中间紧张状态,这种稳定的“神经张力”使得生物得以维持自身正常的对外反应。也就是说,神经活动不能长时间地留守在兴奋或抑制的任一极点上,过度兴奋就会“乐极生悲”引起超常的抑制,过度抑制又会“否极泰来”引发超常的兴奋。所以说,人们心理活动无非是一系列低智情绪活动的总和,它的控制中心位于大脑高级皮层以下的丘脑网状系统。于是,每个人的常态心理都必须保持在这条无苦无乐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无论其生活条件的优劣状态如何。换言之,任何引发快乐幸福感受的心理刺激同时也为相反的心理动势做好了铺垫,反之亦然。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高下相倾”。于是,表现生存状况极优越的人与表现生存状况极恶劣的人都同样备受种种“苦恼的煎熬”和“欢乐的鼓励”,就象一个流浪汉获得一口果腹之食所引发的快感决不亚于一个大富翁赶赴一席盛宴所带来的愉悦。在贾宝玉看来,他的快乐幸福一点儿也不比刘姥姥的多,但在刘姥姥眼里,宝黛之流一定永远快乐、幸福无边,何曾想到他们照样整日里唉声叹气甚至以泪洗面。
叔本华说,生命意志只能象钟摆一样始终晃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过,这实在是一个大误会,他其实如我们普通大众一样在企求无震荡摆动的“快乐”而不可得,才说出如此泄气的话。殊不知一切“快乐”其实也只能产生于这个颠簸不止、摇摆不停的心理动势之中,因为心理震荡正是生物求存最基本的精神应激方式。所谓“快乐”、“幸福”说到底就是人们趋利的情绪化生理冲动;所谓“痛苦”、“忧愁”,说到底是人们避害的情绪化机体反应。趋利的效果一旦达成,随后而来的利益即使源源不断,心理态势也必须回复到可以再度敏锐反应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所以,人们的快乐感并不会因为收益不止而永不减退,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原理即为明证;反之避害的警惕一旦形成,随后而来的危害即使挥之不去,心理态势也同样必须回复到再度敏锐反应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所以人们的痛苦感亦不会因为麻烦无休而常驻心头,受救助者的热泪感动即为佐证。
因此,处在快乐心境下的人最容易遭受痛苦的反击,利益小失就痛苦无比;处在痛苦心境下的人最容易蒙受快乐的召唤,危害稍减就如沐春风。总之,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得不让自己日常心态处于天演而成的无聊宁静基线上;另一方面,任何人的心理波动都必须围绕着这条基线上下震荡,而且其平均振幅并不会由于客观处境的不同而缩减或膨胀,这一点谁也不吃亏,最终完全表达成那条无法超脱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是谓“苦乐均衡律”,如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往复,演绎春夏秋冬。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快乐幸福就如同这天演的自然规律,有着生长收藏,花开花落,人们固然未必能把春留住,却可以在幸福来敲门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然而,何谓“快乐”?“幸福”何在?这又是一个很少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可奇怪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倾向都无一例外地锁定这一个梦幻般的目标上,仿佛它近在眼前,仿佛它不请自来,仿佛它弗言而明。结果呢,芸芸众生大都收获了一箩筐酸甜苦辣,其间满蕴着失意和落魄,唯独找不着多少快乐和幸福。有时候,一不留神,居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临机逮住了纯净的“幸福”,可那常常是守株待兔式的“喜出望外”。不过老子早就提醒“有无相生、前后相随”,人们还是赶紧警醒起来为宜,须知它不过是一笔额外的债务,期限一到,免不了还要连本带利地偿还,当初的那丁点儿快乐、幸福终归要被后来的忧愁、痛苦给抵销得一干二净。所以,古人云“知足常乐”,这大抵是快乐幸福不起来的一种自我解嘲吧。现代经济学家还给它编写了一个似乎可以精确计算的公式:快乐=收益÷欲望,意思是说,收益越高就越快乐越幸福,但人们的“收益分子”终归有限,那就只好靠缩减“欲望分母”来提高“快乐幸福值”了,倒也暗合了佛与儒的“有求皆苦,无欲则刚”。然而,在凡夫俗子看来,把自身的欲望都压扁了,自己的“快乐幸福”大概干瘪得跟“无聊寡味”相差无几了。
那么,人们还要不要追求快乐幸福呢?它到底是个什么尤物这般让人欢喜让人忧?说到底,快乐、幸福只不过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应该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和行为后果无关。倘若不是如此,即快乐、幸福竟然呈现为某种实物,那么谁又会不把它搞到手来,吃进肚里,好让自己整天咧开嘴巴乐个没完,幸福无边呢?
既然快乐幸福与否只是一个心理现象,我们就得好好在心理学的海洋里苦苦寻觅,细细琢磨其“心理态势”究竟处在总体精神存在的什么位置上,看它如何被触发,让人们欢天喜地?
神经生理学实验表明,神经系统有一个相对固定兴奋模式和活动区间。一般情况下,它保持在某种中间紧张状态,这种稳定的“神经张力”使得生物得以维持自身正常的对外反应。也就是说,神经活动不能长时间地留守在兴奋或抑制的任一极点上,过度兴奋就会“乐极生悲”引起超常的抑制,过度抑制又会“否极泰来”引发超常的兴奋。所以说,人们心理活动无非是一系列低智情绪活动的总和,它的控制中心位于大脑高级皮层以下的丘脑网状系统。于是,每个人的常态心理都必须保持在这条无苦无乐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无论其生活条件的优劣状态如何。换言之,任何引发快乐幸福感受的心理刺激同时也为相反的心理动势做好了铺垫,反之亦然。正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高下相倾”。于是,表现生存状况极优越的人与表现生存状况极恶劣的人都同样备受种种“苦恼的煎熬”和“欢乐的鼓励”,就象一个流浪汉获得一口果腹之食所引发的快感决不亚于一个大富翁赶赴一席盛宴所带来的愉悦。在贾宝玉看来,他的快乐幸福一点儿也不比刘姥姥的多,但在刘姥姥眼里,宝黛之流一定永远快乐、幸福无边,何曾想到他们照样整日里唉声叹气甚至以泪洗面。
叔本华说,生命意志只能象钟摆一样始终晃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过,这实在是一个大误会,他其实如我们普通大众一样在企求无震荡摆动的“快乐”而不可得,才说出如此泄气的话。殊不知一切“快乐”其实也只能产生于这个颠簸不止、摇摆不停的心理动势之中,因为心理震荡正是生物求存最基本的精神应激方式。所谓“快乐”、“幸福”说到底就是人们趋利的情绪化生理冲动;所谓“痛苦”、“忧愁”,说到底是人们避害的情绪化机体反应。趋利的效果一旦达成,随后而来的利益即使源源不断,心理态势也必须回复到可以再度敏锐反应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所以,人们的快乐感并不会因为收益不止而永不减退,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原理即为明证;反之避害的警惕一旦形成,随后而来的危害即使挥之不去,心理态势也同样必须回复到再度敏锐反应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所以人们的痛苦感亦不会因为麻烦无休而常驻心头,受救助者的热泪感动即为佐证。
因此,处在快乐心境下的人最容易遭受痛苦的反击,利益小失就痛苦无比;处在痛苦心境下的人最容易蒙受快乐的召唤,危害稍减就如沐春风。总之,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得不让自己日常心态处于天演而成的无聊宁静基线上;另一方面,任何人的心理波动都必须围绕着这条基线上下震荡,而且其平均振幅并不会由于客观处境的不同而缩减或膨胀,这一点谁也不吃亏,最终完全表达成那条无法超脱的无聊宁静基线上,是谓“苦乐均衡律”,如太阳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往复,演绎春夏秋冬。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快乐幸福就如同这天演的自然规律,有着生长收藏,花开花落,人们固然未必能把春留住,却可以在幸福来敲门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