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王朔小说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来自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渗透到中国的文学界并产生一系列变体,后新时期文学受其影响,后现代主义特征尤为突出。而王朔作为后新时期文坛的个性
  作家更是把后现代主义熔铸到他的小说,这不仅表现在人物形象及艺术技巧的选择上,还表现在他离经叛道的语言和女性视角的选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新时期;王朔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对于此学说的持续时间有不同说法,其中有一说是指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1]。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被学术界认为一场国际性的文化思潮,它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在80年代广泛传播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在世界观上信奉多元论,消解中心;在文学上,反对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在叙事上,反对宏大敘事和英雄歌颂。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人们对“文革”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二、王朔的人生经历与叛逆性格
  90年代成为以飞扬跋扈的文字横行文坛的痞子作家,王朔在中国拥有众多读者。王朔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他不仅吸收而且独创着自己的后现代主义。王朔在童年时代便随父母来到北京郊区一个部队大院生活,大院里有各地的人,唯独没有北京人。王朔成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而北京更是那个动乱年代的动乱中心,他的成长经历也是与大的时代背景相符的。上中学后,王朔搬进了城,朝阳门的城根下,他和北京的语言发生了直接交流。在此之前,他对北京文化几乎没什么认识。而他自己也一直不认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在公开的文字或场合中,王朔对许多名人有言词激烈的批评,关于王朔及其作品的争议,自从其1990年代初其成名后至今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一)人物形象方面
  王朔的后现代主义首先表现在人物的选择以及人物的世界观上。新写实小说家试图用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还原当代人的本真生活状态,这里的人物总是渺小的,平凡的,甚至满是缺点和任性,甚至和完美沾不上一点边。读者找不到对社会、对历史作过贡献的人。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所以,反英雄、反典型成为新写实小说真实观的重要表现。这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英雄,反对崇高不谋而合,而我们绝对不能说这时王朔的抄袭,这应该是王朔的思想自由外漏。以《过把瘾就死》为例,“我”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本来是社会的骄傲,与杜梅的结合应该是个不错的婚姻,可是在这场婚姻里,原先幻想美好爱情的杜梅不仅没有得到爱情,却扮演着一个怨妇,做着大多数妇女应做的家务但是没有得到自己渴望的丈夫关心体贴。她是犹豫怀疑甚至总是歇斯底里的少妇,他是自以为战功无数,光荣璀璨但生活里却沦为一个平庸“不合格”的丈夫。他们站在自己勾画的世界里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尝试宽容但终究投降于自己的脾气。小说的结尾,疯狂和任性归于平静和理智,走向小市民的幸福。这是王朔基于中国语境创新的后现代主义人物特点:俗却追逐雅,任性也追逐理智。在他的小说里,我们看到千千万万种庸常的生活方式,每一种都灰色,但都真实可信,似乎每一种组合起来也就成了整个世界。
  (二)语言方面
  王朔的后现代主义其次表现在语言的离经叛道和独特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经常以符号代替语言,以反经典的语言叙述。王朔的语言和高雅沾不上一点边,甚至有些下流粗俗,但是读着却不觉得反感,甚至有些痛快,淋漓尽致,亲切。1993年,王蒙对王朔在所谓正统文学批评领域所获得的现象级地位表示赞扬:“他和他的伙伴们的‘玩文学’恰恰是对横眉立目、高踞人上的救世文学的一种反动。”“他撕破了一些伪崇高的假面。而且他的语言鲜活上口,绝对地大白话,绝对地没有洋八股党八股与书生气。”[2]《过把瘾就死》里“我”形容自己老婆杜梅的装束时说“头上那缕头发用火筷子烫的吧?哪垃圾箱拣的这条黑网眼的连袜裤?再在肩上钉点亮片脖子上挂串玻璃珠子耳朵上挂俩钥匙环你就齐了—你去哪儿?”[3]“我”语言貌似粗劣,但是却符合大众的身份。“我”就像个街头小流氓,调戏一位穿着不合适的少妇。就如英达在《王朔的语言》中说的一样:“王朔对俚语、方言、行话、切口、新词、译音的运用,无不以生动形象准确传神为标准,堪称无可比拟,无可替代,读来令人拍案叫绝.......”[4]王朔曾在《王朔自选集》的序言里澄清:“我不认为我和老舍那时代的北京人有什么渊源关系,那种带有满足色彩的古都习俗,文化传统到我这儿齐根斩了。我的心态、做派、思维方式包括语言习惯毋宁说更受一种新文化的影响。”[5]王朔说的这种新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所以王朔多少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
  (三)反讽的运用
  王朔的后现代主义还表现在对反讽,戏拟技巧的运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世界里充满对主流,经典的解构,其表现在写作技巧方面就在于对反讽的运用,人物表现出扭曲变形,常常以自我戏拟形式出现,反讽和认同荒谬的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了自嘲、沉默、颓废、反英雄特征。这种反讽不仅表现在对经典和崇高的解构,还表现在语言的独创和黑色幽默。无论是《一点正经没有》中胖师傅用公鸡精心调配的那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菜肴,还是《顽主》中的电影《奥比多斯驴在行动》,或是空中小姐中天使化身的王眉,都是王朔反讽的对象,它们看似高雅,时尚,要么贯穿古今,要么接轨国际,但越是这样,就越讽刺。这种反讽无意在无意中构造又解构着意义。《过把瘾就死》中的“我”再也受不了小领导的做作,爆发了自己的不满,这也是反讽的无可忍耐吧。
  (四)女性视角的选择
  王朔的后现代主义还表现在对他的女性视角。后现代主义主张维护女权主义,用细腻大胆地笔触描写女性的心理甚至是性心理。众所周知,池莉,方方,王安忆,徐坤等女性作家对于女性话语的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作为男性作家的王朔却站在女性的视角下来诠释爱情婚姻乃至友情,代表着被封建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来宣扬她们的需求和反抗。《空中小姐》中当王眉发现现实的爱情和旧梦不再符合时,竟说出:“过去,你很潇洒。歪戴着帽子,背着手枪,站在军舰的甲板上,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你。那时我总在想,你心里一定充满着什么我不知道的、遥远的、美好的东西。而现在,我一眼就看得穿你心里有什么。”一个大男人如此洞悉一个女性的心理,想必很细心体会女人的思绪,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肯定不能忍受如此的犹豫,这不仅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女性的爱惜,而我们不能认为这样的女性就无理取闹,相反很真实。《过把瘾就死》中杜梅以女性的视角审视期盼她的婚姻,不仅仅满足于柴米油盐的女主人形象,还希望自己的丈夫是自己灵魂的伴侣,把自己当成宝贝而不是一个女仆人,所以她再也受不了丈夫的冷漠和清淡,终于向丈夫呐喊离婚甚至不惜骂自己贱,一个女人得受多大的冷落和屈辱才会如此的打击自己,不惜贬低为自己伸冤.
  四、小结
  作为90年代当红作家,王朔不仅在技巧风格人物形象等方面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根据中国的语境对后现代主义进行重构,王朔的作品不仅受大众的喜爱,也深受高雅文化电视电影的青睐。
  参考文献:
  [1]http://zh.wikipedia.org/wiki/后现代主义.
  [2]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杂志,1993(1).
  [3][5]王朔.王朔自选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梁欢.名人眼中的王朔[M]. 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要】: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其论著《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些观点和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评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
期刊
【摘要】:《格林童话》是闻名世界的童话故事集,也是语篇分析研究的经典素材。本文将结合普洛普(Vladimir Propp)提出的童话故事叙事语篇分析模式以及心理语言学派提出的相关叙事语篇分析的理论对《格林童话》中的童话故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和风格,给中国童话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格林童话》;叙事结构;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也称话语分析,是对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
期刊
【摘要】: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被遗弃者的形象:佩科拉、麦肯·戴德第二和奶娃。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三个被遗弃者的形象,窥探托妮·莫里森探索黑人精神出路的歷程。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寻根之旅  一、美不单单是眼中所见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把重心放在了社会最柔弱的成员——女性儿童佩科拉身上,她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双无与伦比的“最蓝
期刊
【摘要】:莫奈的《睡莲》是美术史上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印象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主要分析莫奈不同发展阶段所创作《睡莲》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莫奈;睡莲;光与色  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终其一生追求和表现着瞬间的视觉印象,描绘着大自然中变化无穷的光与色,哪怕是在后期双眼患有白内障,也还在忠实地表现着那盛开着的莲花。在笔者看来,他最让人心动的艺术作品不是被称为印象派开
期刊
【摘要】:《我的名字叫红》是一部精彩的爱情、哲思、谋杀推理小说。作为叙事大师,其叙事技巧使整部小说在国际上刮起了研究热潮。笔者欲从叙述者的可靠性与否、叙述时间(时序、时长)叙述技巧体验帕慕克给我们带来的叙事惊喜。  【关键词】:可靠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时长  一、可靠与不可靠的叙述者  “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或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这里所说的是,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相吻合。[
期刊
【摘要】:拜伦诺曼武士的家族传统加之他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造就了其公子哥和革命者的双重性格,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统一体。本文试图从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所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探究拜伦人格中孤独忧郁的公子哥气质和积极入世的革命战斗者的双面性。  【关键词】:拜伦;人物形象;人格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19世纪初期英国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为浪漫主义诗派的“宗主”(鲁迅语)。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有所提高,人们陶醉于眼前的虚假物质繁荣,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解放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似乎慢慢被人们遗忘。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中,倡导人本主义批评理论以批判性以人的单向度的为核心重点,以实现人的本质的解放为最终目标。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作为与人本主义批判理论同时代的著作,反映当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意识。将同时代的批判理论与文学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从产生时起便充满了争论,其发展到了今天,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网络文学既为文学拓展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尽管如此,这不应该成为否定网络文学的理由,研究者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让科技与人文二者相互结合,引导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虚拟;超文本  一、什么是网络文学  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还引发了关于文学有没有本质的
期刊
【摘要】:高建群笔下的小说创作是通过风俗、神话、传说、歌谣,以及历史事件、物件、手工艺作品等这些饶有意味的特殊的符号来加以表现,为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正因此,高建群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一定的历史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建群小说的美学风格分析,探讨多种文化并存下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图景,探讨历史和小说创作的关系,呈现一种地域性的美。  【关键词】:陕北文学;历史题材;地域性审
期刊
【摘要】:《南方有令秧》的故事发生在万历年间,唐府的一道门将内外分割成了两个世界,封闭却有着有限的交通,很多人将之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同样一座府邸,同样是一群女人,不同的是一个充满了明争暗斗,一个只是想着如何活下来。本文从唐府门内与门外两个世界进行切入,门内的世界主要讲述唐府如何用“谎言”来获取贞节牌坊,通过主要人物的形象与事件,分析《南方有令秧》体现的社会状况;门外的世界从当代的角度出发思索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