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冠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的分支阻塞、血栓的形成可以使人身体的一部分心肌因为失去了血液供血而导致坏死的病症。以下是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康复期间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些亲身体会。
【关键词】 康复期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
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具有心悸、前胸痛、心绞痛、血压降低、气喘、脉搏微弱等症状,可产生严重后果[1]。经过介入性治疗或溶栓以后,缺血的心肌可以再度得到灌注,从而能恢复心肌细胞的造血功能,但是恢复以后的心肌细胞很有可能还会出现梗死和缺血以及坏死的现象。因此,医院的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到康复期的护理指导,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是不容忽视的。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接诊心肌梗死MI患者235例,其中女患者为107例,男患者为128例,平均年龄为59岁,且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气喘、心绞痛以及脉搏微弱等失常表现。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除了6例因为合并心衰死亡以外,其余的229例治疗效果均满意。
2 康复期护理
2.1 监测 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以后随即开展治疗,同时,护理工作也应该同时展开。防治和监测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持续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呼吸监测、血压,并且要及时观察心功能、血压、心律的变化,为避免猝死和及时做出治疗提供客观资料,同时还要备足抢救药物和除颤器等等。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的能力而且要训练有素,保证心电图的监测质量,控制心律失常的事情发生。护理人员应该没隔20-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脉搏和心率呼吸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再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因为很可能会伴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粘膜、皮肤部位有无出血、穿刺部位、瘀斑等有无出血,患者是否有咖啡样、黑便、血性呕吐物等,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意识对光反射和瞳孔的异常变化,而且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分泌物和尿液有无变化等。如发现患者有出现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等症状的时候,应该立刻通知医生进行诊治,积极抢救患者。因此,这就要求进行监测的患者必须要极度的对工作负责,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病变的可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
2.2 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不稳定,偏执己见;(2)过分乐观,盲目自信;(3)过分依赖,疑病恐惧;(4)消极人生,悲观厌世;(5)焦虑、抑郁、惶惶不安。大多数的患者在患心肌梗死之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患者的情绪极度低落、悲观厌世等一些不良的精神状况。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对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一些激素都有好处,能够使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修复。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到在日常的护理当中的头痛技巧,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科学的护理方式和诚恳的护理态度让患者充分的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做到这些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向其患者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得到家属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卧床休息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情绪和病情都不是非常稳定,容易发生并发症,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卧床休息,并且谢绝探访,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为情绪波动大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患者的日常活动就应该由护理人员协助对其进行,从而来减少患者的心脏负荷和体力消耗等[2]。在发病的第二周患者可以稍做一些床上的简单活动,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还可以稍作站立和室内行走等等,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的量,且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应该适当的进行延长。
2.4 饮食护理 因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动量小,所以肠胃蠕动的量也在减小,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低胆固醇和低盐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发病后的前三天应该让患者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如:肉汤、温热果汁、藕粉、菜汤等等,做到少食多餐,一天食5-6次,一次的量应该为110毫升-140毫升。因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所以应该在患者心肌梗死过后给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的饮食,其中脂肪占整体总热量的25%-30%以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别占56%和15%。而且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液体和钠盐的摄入应该根据尿量、排汗量以及有没有心力衰竭、呕吐量来做适当的调节。
2.5 康复锻炼以及合理用药 让患者保持适度的锻炼,锻炼的方式有:慢跑、打太极、快走等等一些不剧烈活动的运动。嘱咐患者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要立刻中断活动或者是减少活动的量;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药,并且督促病人避免漏服、及时服药,给患者讲解有关药物的副作用和作用等,发现不良状况立即就医。要求病人在进行外出的时候要随身携带保健盒,向病人交代药物的用法用量,提醒患者检查是否有过期药物,若有过期要及时更换[3]。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服用药物不能缓解症状的要及时则近就医。
3 总结
通过对235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体会到对于患者来说护理工作很重要。所以,只有我们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合理的安排饮食,适量的服用镇静和止痛药物,抱住患者正确认识心肌梗死,做好康复期的指导,彻底的使护理工作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胡凤彦,余春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9(20):162-163.
[2]宋敏娟,冯丽敏,吕风荣,马莲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0(34):117-119.
[3]孙英.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9,19(06):236-237.
【关键词】 康复期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
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具有心悸、前胸痛、心绞痛、血压降低、气喘、脉搏微弱等症状,可产生严重后果[1]。经过介入性治疗或溶栓以后,缺血的心肌可以再度得到灌注,从而能恢复心肌细胞的造血功能,但是恢复以后的心肌细胞很有可能还会出现梗死和缺血以及坏死的现象。因此,医院的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到康复期的护理指导,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是不容忽视的。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接诊心肌梗死MI患者235例,其中女患者为107例,男患者为128例,平均年龄为59岁,且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气喘、心绞痛以及脉搏微弱等失常表现。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除了6例因为合并心衰死亡以外,其余的229例治疗效果均满意。
2 康复期护理
2.1 监测 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以后随即开展治疗,同时,护理工作也应该同时展开。防治和监测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持续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呼吸监测、血压,并且要及时观察心功能、血压、心律的变化,为避免猝死和及时做出治疗提供客观资料,同时还要备足抢救药物和除颤器等等。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护理人员应该具有正确识别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的能力而且要训练有素,保证心电图的监测质量,控制心律失常的事情发生。护理人员应该没隔20-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脉搏和心率呼吸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再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同时因为很可能会伴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粘膜、皮肤部位有无出血、穿刺部位、瘀斑等有无出血,患者是否有咖啡样、黑便、血性呕吐物等,观察患者有无瞳孔、意识对光反射和瞳孔的异常变化,而且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分泌物和尿液有无变化等。如发现患者有出现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等症状的时候,应该立刻通知医生进行诊治,积极抢救患者。因此,这就要求进行监测的患者必须要极度的对工作负责,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病变的可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
2.2 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1)情绪不稳定,偏执己见;(2)过分乐观,盲目自信;(3)过分依赖,疑病恐惧;(4)消极人生,悲观厌世;(5)焦虑、抑郁、惶惶不安。大多数的患者在患心肌梗死之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患者的情绪极度低落、悲观厌世等一些不良的精神状况。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对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一些激素都有好处,能够使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修复。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到在日常的护理当中的头痛技巧,真正走进患者的内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科学的护理方式和诚恳的护理态度让患者充分的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做到这些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向其患者家属解释患者的病情,得到家属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2.3 卧床休息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周情绪和病情都不是非常稳定,容易发生并发症,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卧床休息,并且谢绝探访,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防止因为情绪波动大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患者的日常活动就应该由护理人员协助对其进行,从而来减少患者的心脏负荷和体力消耗等[2]。在发病的第二周患者可以稍做一些床上的简单活动,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还可以稍作站立和室内行走等等,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的量,且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应该适当的进行延长。
2.4 饮食护理 因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活动量小,所以肠胃蠕动的量也在减小,导致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低胆固醇和低盐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患者发病后的前三天应该让患者吃一些流质的食物,如:肉汤、温热果汁、藕粉、菜汤等等,做到少食多餐,一天食5-6次,一次的量应该为110毫升-140毫升。因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所以应该在患者心肌梗死过后给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是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的饮食,其中脂肪占整体总热量的25%-30%以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别占56%和15%。而且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液体和钠盐的摄入应该根据尿量、排汗量以及有没有心力衰竭、呕吐量来做适当的调节。
2.5 康复锻炼以及合理用药 让患者保持适度的锻炼,锻炼的方式有:慢跑、打太极、快走等等一些不剧烈活动的运动。嘱咐患者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要立刻中断活动或者是减少活动的量;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药,并且督促病人避免漏服、及时服药,给患者讲解有关药物的副作用和作用等,发现不良状况立即就医。要求病人在进行外出的时候要随身携带保健盒,向病人交代药物的用法用量,提醒患者检查是否有过期药物,若有过期要及时更换[3]。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服用药物不能缓解症状的要及时则近就医。
3 总结
通过对235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体会到对于患者来说护理工作很重要。所以,只有我们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合理的安排饮食,适量的服用镇静和止痛药物,抱住患者正确认识心肌梗死,做好康复期的指导,彻底的使护理工作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胡凤彦,余春慧.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9(20):162-163.
[2]宋敏娟,冯丽敏,吕风荣,马莲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0(34):117-119.
[3]孙英.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09,19(0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