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花都区机电排灌管理总站,广东,广州,510800)
【摘要】随着我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加强,建筑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花都嘉华广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项目; 主体工程; 水土保持; 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在建設项目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评价与审批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完善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隐患,避免由于项目决策、选址或者布局、施工组织等问题,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威胁,从源头加强控制。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有关分析与评价内容为重点与难点部分。以下结合笔者参与的花都嘉华广场项目,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工程概述
花都嘉华广场项目位于花都区迎宾大道以北,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2.68hm2,其中居住区用地8.81hm2和其他用地3.87 hm2。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755mm,年蒸发量为1276mm。花都区土壤为花岗岩赤红壤和潴育性水稻土。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影响,原生林不复存在,植被群落较贫乏。本项目征地范围现有植被主要为荒草。
2 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2.1 主体工程选址与规划评价
当前,本工程的一期建设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结合主体工程的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状况来看,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以草地为主,地质条件可满足建设要求。项目区的规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场地开挖与填筑,避免水土流失;规划尽量利用现有草地设置公共绿地,既保护了现有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项目区建筑物基底平整是在区内进行以挖作填,没有区外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减少影响范围。另外,该项目区交通方便,建筑材料可通过106国道和迎宾大道直达现场。因此,项目选址与规划布置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是基本合理的。
2.2 水土保持制约因素评价
本工程选址未涉及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未涉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以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监测站,也未涉及生态脆弱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选址和建设方案不存在水土保持绝对性制约因素。
2.3 石方平衡评价
本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约7.05万m3,土石方填筑总量为6.24万m3,表土0.81万m3(用于项目区后期复绿用土)。一期工程土方开挖2万m3,回填利用3万m3,从项目区北部的二期工程用地调入土方1万m3,二期工程土方开挖5.05万m3,回填利用3.24万m3。项目区内土方调配平衡。从水土保持平衡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土石方挖填总量较大,项目区内土方调配平衡,土方调配基本合理可行。建议项目二期工程动工前,剥离的表层土,待场地平整结束后回填利用;项目区不存在弃土,避免了土方的乱堆乱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4施工方案评价
本工程施工方法以机械施工为主、并适当配合人工的方法,很据施工工艺要求,初步规划施工时序和施工进度。项目区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场区三通(道路、通水、通电),截、排水沟、排水和排污管道、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工程和支撑开发的外部配套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公共区布置紧凑、方便,施工道路安排尽量利用原有道路。项目区每年进入9月中旬以后,降雨减少,至翌年4月上旬,均是少雨天气,是施工的最好时机,因此土石方挖填安排在此时段作业,可以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土石方调运尽量在相邻地块间调运,避免了长距离运输,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说,较为有利。
施工期土石方挖填等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及其图层结构,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了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其径流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尽可能地控制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减少土石方挖填数量,尽早恢复地表植被,施工时执行先栏后弃的原则。
3 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建议
对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以及相关施工区域,应结合工程的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率。对于施工基地、弃渣场、土料场等,完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3.1 工程防护措施
一方面,结合工程所处的地形、弃渣场的位置等,采取拦渣措施。在沟道中堆置弃渣的位置设计拦渣坝;如果在河道旁边或者沟道旁边堆置弃渣,也需要采取拦渣坝;在斜坡顶堆置弃渣,需设置一道拦渣墙;另一方面在土料场的开挖线周围,随着地形的变化,布置一道排水沟;在沟道弃渣场的底部位置,设置暗沟;结合区域的实际集雨面积,计算洪峰流量,以确定排水沟位置与尺寸。
3.2 土方防护措施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工种的施工进度不同,渣土、表层耕植土等需要临时堆放,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因此,临时堆放土方的场所,应尽量选择工程的后期用地,不影响项目正常施工;可采取在堆场周围围护装土草袋的方法,上面覆盖稻草或者塑料薄膜,既降低成本,也方便利用。
3.3 植被防护措施
对于小坡度开挖的情况,应在坡面实行植被措施,且主体工程的各个施工区,也要应用植被。例如,在渣面采取植草措施,但是考虑到植草皮的成本问题,也可选择散播草籽的方法;土料场的开挖面可以实行植树固土方法;而一般主体工程周边对绿化要求较高,可以适当植树种草;而对于工程项目区域内的裸露地表,需进行覆土处理,同时恢复植被。
4 结论
4.1 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方调配要坚持前期后期紧密结合,特别是场区表土剥离后,要集中堆放,以备施工结束后的覆土绿化;场地平整与地下建筑施工相结合,杜绝重复挖填,土石方转运过程中要避免乱堆滥放、扬尘污染和堵塞破坏排水设施。
4.2 土方开挖时,应尽量避免在雨季、大风季节施工,如果不可避免在雨季、风季施工,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要防止破坏征地边界外的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避免污染酒店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4.3 施工前做好施工生产生活区域内的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注意保护挖、填方的边坡稳定;用机械施工时,边坡坡度应适当减缓,施工时要阻止水流进入施工区域内,采取临时排水沟等措施,防止地面积水。
总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家强调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需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客观评价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与监督,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升工程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卉芳.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几项问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1)
[2]郑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问题探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
[3]朱太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考虑水流失[J].中国水土保持,2006(6)
[4]高强、赵健、邹翔.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1)
[5]姜德文.运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主体工程设计及水土保持方案[J].中国水土保持,2010(12)
[6]王治国、朱党生、纪强,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设计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06(12)
【摘要】随着我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加强,建筑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花都嘉华广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项目; 主体工程; 水土保持; 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在建設项目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评价与审批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完善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隐患,避免由于项目决策、选址或者布局、施工组织等问题,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威胁,从源头加强控制。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有关分析与评价内容为重点与难点部分。以下结合笔者参与的花都嘉华广场项目,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工程概述
花都嘉华广场项目位于花都区迎宾大道以北,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2.68hm2,其中居住区用地8.81hm2和其他用地3.87 hm2。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755mm,年蒸发量为1276mm。花都区土壤为花岗岩赤红壤和潴育性水稻土。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影响,原生林不复存在,植被群落较贫乏。本项目征地范围现有植被主要为荒草。
2 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2.1 主体工程选址与规划评价
当前,本工程的一期建设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结合主体工程的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状况来看,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以草地为主,地质条件可满足建设要求。项目区的规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场地开挖与填筑,避免水土流失;规划尽量利用现有草地设置公共绿地,既保护了现有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项目区建筑物基底平整是在区内进行以挖作填,没有区外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减少影响范围。另外,该项目区交通方便,建筑材料可通过106国道和迎宾大道直达现场。因此,项目选址与规划布置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是基本合理的。
2.2 水土保持制约因素评价
本工程选址未涉及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未涉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以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监测站,也未涉及生态脆弱区、国家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因此,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选址和建设方案不存在水土保持绝对性制约因素。
2.3 石方平衡评价
本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约7.05万m3,土石方填筑总量为6.24万m3,表土0.81万m3(用于项目区后期复绿用土)。一期工程土方开挖2万m3,回填利用3万m3,从项目区北部的二期工程用地调入土方1万m3,二期工程土方开挖5.05万m3,回填利用3.24万m3。项目区内土方调配平衡。从水土保持平衡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土石方挖填总量较大,项目区内土方调配平衡,土方调配基本合理可行。建议项目二期工程动工前,剥离的表层土,待场地平整结束后回填利用;项目区不存在弃土,避免了土方的乱堆乱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2.4施工方案评价
本工程施工方法以机械施工为主、并适当配合人工的方法,很据施工工艺要求,初步规划施工时序和施工进度。项目区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场区三通(道路、通水、通电),截、排水沟、排水和排污管道、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工程和支撑开发的外部配套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公共区布置紧凑、方便,施工道路安排尽量利用原有道路。项目区每年进入9月中旬以后,降雨减少,至翌年4月上旬,均是少雨天气,是施工的最好时机,因此土石方挖填安排在此时段作业,可以避免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土石方调运尽量在相邻地块间调运,避免了长距离运输,从水土保持角度来说,较为有利。
施工期土石方挖填等活动,破坏了原地貌及其图层结构,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了抗蚀能力,在降雨及其径流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应尽可能地控制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减少土石方挖填数量,尽早恢复地表植被,施工时执行先栏后弃的原则。
3 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建议
对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以及相关施工区域,应结合工程的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率。对于施工基地、弃渣场、土料场等,完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3.1 工程防护措施
一方面,结合工程所处的地形、弃渣场的位置等,采取拦渣措施。在沟道中堆置弃渣的位置设计拦渣坝;如果在河道旁边或者沟道旁边堆置弃渣,也需要采取拦渣坝;在斜坡顶堆置弃渣,需设置一道拦渣墙;另一方面在土料场的开挖线周围,随着地形的变化,布置一道排水沟;在沟道弃渣场的底部位置,设置暗沟;结合区域的实际集雨面积,计算洪峰流量,以确定排水沟位置与尺寸。
3.2 土方防护措施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工种的施工进度不同,渣土、表层耕植土等需要临时堆放,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因此,临时堆放土方的场所,应尽量选择工程的后期用地,不影响项目正常施工;可采取在堆场周围围护装土草袋的方法,上面覆盖稻草或者塑料薄膜,既降低成本,也方便利用。
3.3 植被防护措施
对于小坡度开挖的情况,应在坡面实行植被措施,且主体工程的各个施工区,也要应用植被。例如,在渣面采取植草措施,但是考虑到植草皮的成本问题,也可选择散播草籽的方法;土料场的开挖面可以实行植树固土方法;而一般主体工程周边对绿化要求较高,可以适当植树种草;而对于工程项目区域内的裸露地表,需进行覆土处理,同时恢复植被。
4 结论
4.1 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方调配要坚持前期后期紧密结合,特别是场区表土剥离后,要集中堆放,以备施工结束后的覆土绿化;场地平整与地下建筑施工相结合,杜绝重复挖填,土石方转运过程中要避免乱堆滥放、扬尘污染和堵塞破坏排水设施。
4.2 土方开挖时,应尽量避免在雨季、大风季节施工,如果不可避免在雨季、风季施工,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要防止破坏征地边界外的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避免污染酒店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4.3 施工前做好施工生产生活区域内的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注意保护挖、填方的边坡稳定;用机械施工时,边坡坡度应适当减缓,施工时要阻止水流进入施工区域内,采取临时排水沟等措施,防止地面积水。
总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家强调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需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客观评价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与监督,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升工程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卉芳.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几项问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1)
[2]郑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问题探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
[3]朱太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考虑水流失[J].中国水土保持,2006(6)
[4]高强、赵健、邹翔.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1)
[5]姜德文.运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主体工程设计及水土保持方案[J].中国水土保持,2010(12)
[6]王治国、朱党生、纪强,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设计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