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凡我和人聊天,说到自己是搞原创漫画的,往往就要面对这么一个问题,“中国(大陆)漫画是不是不太行啊?”这些人里,有些从来不看漫画,有些则是积年的日漫读者,这两者给人的感觉明明截然相反,但他们问出来的问题,或说脑海里的认知,倒是出人意料的一致。
实际情况是否如他们所想一般?恐怕恰恰相反。
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大陆的原创漫画产业正处于一个平台与作者纷纷涌现的时期(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皆然)。以创作环境而论,虽然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但相较于5155时代后期那恶劣的条件,如今新人作者出道的难度之低,优秀作者的工作回报之厚,至少已经让他们可以从一种“挣扎求生”的状态中解放出大部分的精力,并将之投入创作中,以期得到更出色的作品。
而在期刊行业整体萎靡收缩的形势下,原创漫画期刊更使实现了强势的逆市上扬——以我自己所在的全彩原创漫画杂志《漫画SHOW》为例,零九年底创刊,仅用一年时间,便迅速实现了从 64页半月刊到100页旬刊的三级跳,达到25万册的单期销量。更将在杂志两周年之即,升格成为内地继《漫画世界》和《知音漫客》之后的第三本漫画周刊——同样是周刊之路,这两本杂志之前都走了整整五年。
《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即便是日本这样的漫画大国数十年的积累,也不过上述三本漫画周刊而已,还全都是少年向。少女、青年向漫画平台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半月刊。这当然还不能说明我们具备了如他们一般的底蕴,“JUMP”的黄金时期,《龙珠》连载还健在的时候,单期六百万的销量如今看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神话……
不过我们进步的速度终归是肉眼可见的。
人民邮电出版社筹办了《尚漫》,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则投资了《特别优漫》,更多的资本正向这个新兴的行业涌来。日本角川书店业已在内地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天闻角川,从自己拿手的轻小说领域入手,开始向这个市场进军;实力不弱于它的日本讲谈社,也已经在广西开始了出版业务上的合作洽谈。
那么,为何在这种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还总有人继续抱着“中国原创漫画没什么发展”的老观念不放手(或者说到中国动漫,就轻蔑地觉得只有喜羊羊这样的幼儿向产品)?这种认识的盲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诚然,如我一般身处行业内的人(不仅仅是出版者和创作者,也包括渠道商等关系群体),不会出现这种偏颇的认知,但这个依旧年轻的行业,本身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渗透到主流文化圈之中。即便读者群持续扩大,但相对低龄化的市场,同样不具备能够左右他人认知的话语权。
近年来能让大陆原创漫画走入公众视野的,较有影响力的事件,算来算去,恐怕也就只有夏达春晚送画这么一件了。而在这一事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还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极其反感的“美女漫画家”头衔。不管是对于她本人,还是对于整个原创漫画行业而言,这都不算是什么有趣的结果……
类型文学总沾上了文学二字,动画则可以往影视方向靠拢,大家认知起来相对容易。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几大门类里,大概就只剩下鼓吹了多年第九艺术的概念,但是依旧没人理会的游戏这个难兄难弟陪着漫画一起了。或许有人觉得,“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世事本来如此”,但事实上,如果无法朝正确的方向引导公众认知,得不到外力的推动,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举步维艰。
如何才能对外传递更多的信息,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这样画漫画”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够形成成熟,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的漫画类型,其实不算很多。采用助手与责编协助制度的日式漫画,美国两大漫画公司主导下的美式漫画,以及创造性的设立流水线分工生产模式的香港漫画,大体上也就是这三者鼎足而立。大陆的原创漫画创作,主要的参考与学习对象是日式漫画,不过在其基础上,也因为内地的实际情况,具备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由主要作者完成故事脚本、分镜、勾线等主要工作,由助手完成贴网点,画背景等次要工作——这个是日式漫画创作的基本模式。日本搞了几十年漫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职业体系。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漫画家,但即便你不具备独立创作的才能,也可以以助手为职业,在这个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我们却并不具备这种“专职助手”的产生条件。当所有人都是抱持着成为漫画家的理想而投于这个行业时,也许他们一开始会选择在助手的位置上学习和磨练,但在机会出现时,没有人会轻易把机会放过。而如前所述,我们现在所处的,又恰恰是一个平台众多,资源却相对较少,新人容易出头的阶段。
于是当漫画家的助手出现状况时,寻求可用的替补人员就成了一个让人特别为难的问题。作品质量反复波动,创作量难以稳定,作者在培训新助手时疲于奔命等状况也会随之陆续发生。
吸血鬼题材漫画《血族》的作者爱欧,对于这一点即深有体会。由于对助手的技能要求较高,他一直无法真正组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精锐小团队。“我对助手的能力要求,甚至高过目前的很多杂志连载作者的水平,但有这个水平的人,谁还做助手?”
带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将有限的创作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更细致的分工与合作,建立从助理到主笔的垂直体系,以期保持创作状态的稳定。和香港漫画的模式有些相似,只是分工一般不会细到“一个人专画头发,另一个人专画眼睛”的程度。个人看来,香港漫画流水线的模式过于机械,对创造力可能造成消极影响。而香港漫画近年的衰落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工作室模式下,资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调配与运用,三剑客工作室,夏天岛,潜艇工作室,天津神界等,都是国内运作的较为成功的案例。
“你需要一个责编”
大场鸫和小畑健的《食梦者》里,对日本漫画杂志的编辑部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确切地说,故事里的编辑部,就是以现实中的《周刊少年JUMP》编辑部为原型)。虽然多少有理想化的嫌疑,但大体上来说,还是能很容易的通过故事了解日本编辑的工作方式。
在日式漫画创作的过程中,“责任编辑”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和传统意义上的责任编辑略有区别,漫画责编不但要深入的参与到作品创作中,对脚本、分镜、上色等各个环节提出意见与建议,更要积极主动的与作者进行沟通,从创作到生活,对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是因为漫画创作有其特殊性。一部长篇连载,动辄画上五到十年,如何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作者的创作状态稳定,是相当考验人的问题。而由于长期处于关在家中埋头赶稿的状态,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漫画作者的平均人际交往能力,与普通人比也相差甚远……
日本的漫画责编,采取的是一对一的跟进模式。一般而言,一个责编面对的,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位连载作者。加上众所周知的,日本人的职业素养普遍较高,因此这个模式确实能流畅运转。到了我们这边,水土不服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来是我们的杂志,除了漫画之外,往往还要插入一些其他的企划内容;二来我们的作者,职业性也难比日本同行,这更加大了沟通与跟进的难度;三来……以这种十项全能式的要求来进行选拔,想招到令人满意的人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资格老一些的责编,多半有着动漫撰稿人的经历,或者根本就是从早年的动漫资讯志编辑转职而来,要应付这样的要求,还算行有余力,又或者能很快适应。但新入行的编辑们,其素质往往就与这样的标准相差甚远。他们可能拥有不错的文字素养,但对动漫游等青少年流行文化领域接触偏少;精通宅文化的,又可能在基本的编辑能力上有着严重欠缺。
缺乏合用的人才,导致现有的编辑必须同时面对更多的作者,挂一漏万的各类失误,也就成了不算罕见的现象。现在各级学校里动漫相关类的专业已经不算少了,“漫画责编”这一方向,却还是个空白,若有有识之士,真不妨试着做上一做……
实际情况是否如他们所想一般?恐怕恰恰相反。
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大陆的原创漫画产业正处于一个平台与作者纷纷涌现的时期(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皆然)。以创作环境而论,虽然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但相较于5155时代后期那恶劣的条件,如今新人作者出道的难度之低,优秀作者的工作回报之厚,至少已经让他们可以从一种“挣扎求生”的状态中解放出大部分的精力,并将之投入创作中,以期得到更出色的作品。
而在期刊行业整体萎靡收缩的形势下,原创漫画期刊更使实现了强势的逆市上扬——以我自己所在的全彩原创漫画杂志《漫画SHOW》为例,零九年底创刊,仅用一年时间,便迅速实现了从 64页半月刊到100页旬刊的三级跳,达到25万册的单期销量。更将在杂志两周年之即,升格成为内地继《漫画世界》和《知音漫客》之后的第三本漫画周刊——同样是周刊之路,这两本杂志之前都走了整整五年。
《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即便是日本这样的漫画大国数十年的积累,也不过上述三本漫画周刊而已,还全都是少年向。少女、青年向漫画平台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半月刊。这当然还不能说明我们具备了如他们一般的底蕴,“JUMP”的黄金时期,《龙珠》连载还健在的时候,单期六百万的销量如今看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神话……
不过我们进步的速度终归是肉眼可见的。
人民邮电出版社筹办了《尚漫》,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则投资了《特别优漫》,更多的资本正向这个新兴的行业涌来。日本角川书店业已在内地成立了合资子公司天闻角川,从自己拿手的轻小说领域入手,开始向这个市场进军;实力不弱于它的日本讲谈社,也已经在广西开始了出版业务上的合作洽谈。
那么,为何在这种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还总有人继续抱着“中国原创漫画没什么发展”的老观念不放手(或者说到中国动漫,就轻蔑地觉得只有喜羊羊这样的幼儿向产品)?这种认识的盲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诚然,如我一般身处行业内的人(不仅仅是出版者和创作者,也包括渠道商等关系群体),不会出现这种偏颇的认知,但这个依旧年轻的行业,本身的影响力还不足以渗透到主流文化圈之中。即便读者群持续扩大,但相对低龄化的市场,同样不具备能够左右他人认知的话语权。
近年来能让大陆原创漫画走入公众视野的,较有影响力的事件,算来算去,恐怕也就只有夏达春晚送画这么一件了。而在这一事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还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极其反感的“美女漫画家”头衔。不管是对于她本人,还是对于整个原创漫画行业而言,这都不算是什么有趣的结果……
类型文学总沾上了文学二字,动画则可以往影视方向靠拢,大家认知起来相对容易。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几大门类里,大概就只剩下鼓吹了多年第九艺术的概念,但是依旧没人理会的游戏这个难兄难弟陪着漫画一起了。或许有人觉得,“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世事本来如此”,但事实上,如果无法朝正确的方向引导公众认知,得不到外力的推动,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举步维艰。
如何才能对外传递更多的信息,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这样画漫画”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够形成成熟,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的漫画类型,其实不算很多。采用助手与责编协助制度的日式漫画,美国两大漫画公司主导下的美式漫画,以及创造性的设立流水线分工生产模式的香港漫画,大体上也就是这三者鼎足而立。大陆的原创漫画创作,主要的参考与学习对象是日式漫画,不过在其基础上,也因为内地的实际情况,具备了一些自己的特点。
由主要作者完成故事脚本、分镜、勾线等主要工作,由助手完成贴网点,画背景等次要工作——这个是日式漫画创作的基本模式。日本搞了几十年漫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职业体系。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漫画家,但即便你不具备独立创作的才能,也可以以助手为职业,在这个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我们却并不具备这种“专职助手”的产生条件。当所有人都是抱持着成为漫画家的理想而投于这个行业时,也许他们一开始会选择在助手的位置上学习和磨练,但在机会出现时,没有人会轻易把机会放过。而如前所述,我们现在所处的,又恰恰是一个平台众多,资源却相对较少,新人容易出头的阶段。
于是当漫画家的助手出现状况时,寻求可用的替补人员就成了一个让人特别为难的问题。作品质量反复波动,创作量难以稳定,作者在培训新助手时疲于奔命等状况也会随之陆续发生。
吸血鬼题材漫画《血族》的作者爱欧,对于这一点即深有体会。由于对助手的技能要求较高,他一直无法真正组成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精锐小团队。“我对助手的能力要求,甚至高过目前的很多杂志连载作者的水平,但有这个水平的人,谁还做助手?”
带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将有限的创作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更细致的分工与合作,建立从助理到主笔的垂直体系,以期保持创作状态的稳定。和香港漫画的模式有些相似,只是分工一般不会细到“一个人专画头发,另一个人专画眼睛”的程度。个人看来,香港漫画流水线的模式过于机械,对创造力可能造成消极影响。而香港漫画近年的衰落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工作室模式下,资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调配与运用,三剑客工作室,夏天岛,潜艇工作室,天津神界等,都是国内运作的较为成功的案例。
“你需要一个责编”
大场鸫和小畑健的《食梦者》里,对日本漫画杂志的编辑部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确切地说,故事里的编辑部,就是以现实中的《周刊少年JUMP》编辑部为原型)。虽然多少有理想化的嫌疑,但大体上来说,还是能很容易的通过故事了解日本编辑的工作方式。
在日式漫画创作的过程中,“责任编辑”是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和传统意义上的责任编辑略有区别,漫画责编不但要深入的参与到作品创作中,对脚本、分镜、上色等各个环节提出意见与建议,更要积极主动的与作者进行沟通,从创作到生活,对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是因为漫画创作有其特殊性。一部长篇连载,动辄画上五到十年,如何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作者的创作状态稳定,是相当考验人的问题。而由于长期处于关在家中埋头赶稿的状态,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漫画作者的平均人际交往能力,与普通人比也相差甚远……
日本的漫画责编,采取的是一对一的跟进模式。一般而言,一个责编面对的,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位连载作者。加上众所周知的,日本人的职业素养普遍较高,因此这个模式确实能流畅运转。到了我们这边,水土不服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来是我们的杂志,除了漫画之外,往往还要插入一些其他的企划内容;二来我们的作者,职业性也难比日本同行,这更加大了沟通与跟进的难度;三来……以这种十项全能式的要求来进行选拔,想招到令人满意的人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资格老一些的责编,多半有着动漫撰稿人的经历,或者根本就是从早年的动漫资讯志编辑转职而来,要应付这样的要求,还算行有余力,又或者能很快适应。但新入行的编辑们,其素质往往就与这样的标准相差甚远。他们可能拥有不错的文字素养,但对动漫游等青少年流行文化领域接触偏少;精通宅文化的,又可能在基本的编辑能力上有着严重欠缺。
缺乏合用的人才,导致现有的编辑必须同时面对更多的作者,挂一漏万的各类失误,也就成了不算罕见的现象。现在各级学校里动漫相关类的专业已经不算少了,“漫画责编”这一方向,却还是个空白,若有有识之士,真不妨试着做上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