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环境給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抓住艺术类大学生的特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建设工作平台是提质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艺术类大学生 党建 创新
  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高校党建的重要性,同时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高达9.86亿人,而高校的青年群体们更是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忠实粉丝。新媒体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所促进的教育移动终端规模的加速度扩充、教育教学数据量的持续扩大,都在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艺术学科党务工作者更应当充分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建设新的平台,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思路与方法。
  一、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更新工作理念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做好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首先需要积极更新党建工作理念,要与时俱进,紧抓时代及环境特征,以推动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一,全员要充分认识专业特点及新媒体的重要性,始终把党在高校线上线下的统领作为高校党建工作之“魂”;党建是艺术类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和抓手。艺术类高校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要积极履行责任,重视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艺术类专业教师、学生的特点,通过统筹和优化新媒体的各方面资源,提高艺术类院系党建活力,增强党建工作的效力,形成忠于党、维护党、热爱党的声势,凝成新媒体环境下的聚合之力。
  第二,要建立将新媒体技术有效运用进艺术类大学生党建的全过程的工作理念,始终将“互联网+”作为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建之“策”;要把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的融合,如艺术教学、艺术实践、艺术管理等,同时始终借助新媒体技术、结合互联网网上网下活动,发挥网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新媒体与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共生,实现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线上线下的党性锤炼、党员培养覆盖大学教育的全天候全过程。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建立全媒体融合的工作理念,始终将自上而下的全媒体融合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之“要”。习近平指出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是篇大文章。艺术类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应当要响应号召,形成全媒体融合的党建工作理念,艺术院系的各校园媒体应紧跟步伐,做优、做强、做活艺术类大学生网络思政及党建工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模式
  新媒体环境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充分融合新媒体与艺术创新工作模式,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的开展党建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性的发展“互联网+艺术”的党建模式,对于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理论建设、支部规范建设、党员发展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第一,“互联网+艺术”党建模式是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政治理论建设的有效路径,新媒体环境下,应当将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与线上线下红色艺术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探索“互联网+艺术”的党建模式。艺术类大学生对艺术实践活动往往较敏感且积极性高,利用这一特点,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的红色艺术活动。以笔者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某艺术类院系为例,笔者组织开展了如“从革命歌曲的演绎说起——谈中共党史”“一带一路沿线的民歌演唱及国际关系说”“从歌剧《爱莲说》话党内反腐的必要性”等等“互联网+艺术”的红色实践活动,结合线上展开讨论及宣传征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模式大幅提高了艺术类大学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形式等的引入及串联,将党的光辉历史及丰功伟绩以平实有趣的艺术语言、以引人关注的艺术手段,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渗入其中,深入学生的心中,真正做到入耳入心,达到政治理论学习的目的,从而加强了院系政治理论建设。
  第二,“互联网+艺术”党建模式是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支部规范建设的有效路径。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工作的组织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规范支部建设。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示范支部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探索性的开展网上“三会一课”中的学习环节,提交网上思想汇报,在特殊时期借助必要工具,保障党组织的基本制度得以严格遵循。在艺术类高校,大学四年级部分艺术专业学生有长达半年的在外艺术实习期,而同一支部的党员学生很难分配到集中的地点进行实习,于是可以探索性地运用网上支部的形式,召开网上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等,用视频的方式开展民主生活会,借助实习各地的革命文化及红色艺术资源,借助网络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以视频的方式参观学习及讨论。这种模式的选择确保了即便在大四实习期、寒暑假期,“三会一课”等制度仍然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第三,“互联网+艺术”党建模式是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建设的有效路径。党员发展是艺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擅长表演,如何透过其日常行为表现考察到学生的真实表现及品质是培养、考察的关键。其一,建立大数据下的动态考核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轨迹。通过对其在BBS、微博、朋友圈所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分析其语言修养及其品德修养等等。其二,建立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电子信息档案,借助新媒体开展考察发展打卡,将原来的纸质档案变成纸质加电子数据党员档案,甚至将其个人的爱党题材的艺术表演视频放入其中,方便未来党员数据的调集及党员艺术人才的使用。其三,借助互联网随时随地开展谈心谈话。艺术类大学生较普通文化学生专业练习时间长,演出频率高,课余时间少,借助新媒体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师生双方的空档时间、碎片时间进行谈心谈话。   三、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工作平台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等媒介的高度融合,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等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党建工作要抓住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开拓创新,搭建交互性强的党建工作平台。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来说,要在工作平台的页面设计、内容呈现、线上活动组织等方面下功夫,以满足艺术类大学生新、特、奇、潮等群体性性格特点。
  第一,要建设便捷性强的手机党校。以往在艺术类大学生的党员发展及培养过程中,主要由传统的党校进行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阶段的课程培训。在实际的课程组织中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因专业方向多,课时分散,造成艺术类大学生的党校课程往往设置在周末。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学生的专业方向分为声乐、钢琴、器乐,其中器乐还分为大提琴、阮、笛子等。学生们的主专业课程均为一对一的小课,课时十分分散,很难有集中的时间段用以安排党校课程。建立网上党校能很好的解决时间的问题,给师生提供便利。教师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教学,也可以通过提前录制课程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要建立交互性好的网上支部。艺术类大学生相对其他专业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琴房、画室、练功房练习各自的专业技巧,而区别于普通文化大学生群体性的在图书馆、教室阅读复习,他们多为单独练习。党员与党员之间、积极分子与党员之间的日常现实互动较少。随着自媒体的普及、运用,网络虚拟空间交流的便捷给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党建工作应抓住这一契机,运用新媒体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相应的数字校园的党建网络平台,设置网上支部功能,没有相应条件的学校也应当借助微信群、QQ群等网络讯息工具,建立网上支部,以方便支部间的交流,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如大四实习期、寒暑假期,通过网上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等。
  第三,要开辟吸引度高的网宣平台。网络信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信息量暴增,在海量信息中,如何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建立权威又提高吸引度是建设网宣平台的关键。艺术类大学生往往喜欢直观、感性、趣味性强的事物,在为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建设网络宣传平台时,要牢牢把握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特点。在发布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和热点时要选择艺术类大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强的形式,将视听素材与平面文字进行融合,把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形成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别具一格的弘扬社會正能量和传播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政治网络阵地。
  新媒体环境给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抓住艺术类大学生的特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建设工作平台是提质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0711806737774293&wfr=spider&for=pc.2021.2.4/2021.3.4.
  [2]赵茜.新媒体时代河南高校党建工作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49.
  [3]徐丽玉.后MOOC时代智慧党建的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8(21):170-172.
  [4]赵妍.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党建”模型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21):185-187.
  项目: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资助项目(17D05) “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碧瑜(1985.1-),女,博士在读,湖南师范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一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灰暗的、空濛的、凄苦的一年,也是在痛苦中砥砺前行的一年。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  我清楚地记得而立之年的雨季,“慢慢游”的人力车穿过淅淅沥沥的春雨,在青石街上急急行走,寒风像一把风刀,刮着我的心。我深情而哀伤地凝视着春姑娘曼妙的身姿,把千年古韵弹奏,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像苦雨在眼前刺痛地滑落。老天爷呀,为什么那么不公平,把一个白血病嫁祸给了我天真
期刊
石鑫进,苗族,湖南花垣县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已在《装饰》《中国古代史——初中历史插图解读与欣赏》《文艺生活》等省级以上书刊上发表插图近千帧。漆画《抗日先锋》选入2001年7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湖南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美展,《润》获湖南省第二届漆画展优秀作品奖,并先后发表于《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已有数幅国画
期刊
史树青先生去世后,许多人撰文谈与他感人至深的交往,谈他超群的记忆力,谈他深厚的文献功底,谈他的博学多识,谈他长达七十年鉴定生涯中的种种奇遇,谈他晚年对民间“国宝”超乎寻常的热忱。在我们这些同他有过不短接触的晚辈眼里,他不过是个跟文物打交道久了有癖好的一般北方老头。很多人敬重他,也有些人不认他。晚年他一门心思要把从地摊上买来的“越王勾践剑”捐献给国家,他所在的国家博物馆不愿收,还有人劝他“算了”,然
期刊
导论:当下即是此时此地。相对于过去与将来的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相对于不同地域、不同场所的空间概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砚的问题,会有什么不一样?  于砚而言,当下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的。砚,从先民的实用需求而来,晋人书法、宋元山水……无一不有砚的功劳。砚,从一味实用的简朴稚拙到规规矩矩,然后慢慢文人化、艺术化,及至那样形形色色,真可谓蔚为大观!当今的砚林,依然热闹。复古的砚、天成的砚、文人的
期刊
摘要:我国古旧书籍文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举世罕见,但是由于年代、纸张的特殊性,导致此类书籍存在利用局限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书籍的发展情况,其后详细论述了古旧书籍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对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策略加以分析,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古旧书籍 数字化 发展 现实问题 思考  1.引言  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至夏商周,下至近现代,每个时代均留下了大量的典籍文献。这
期刊
明代绘画承元文人画的余波,并加以发挥,逐步走向多元,成为一个画风迭变、画派繁兴的朝代。在绘画的门类和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在艺术流派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画坛上地方流派逐渐发展壮大,明初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中期发展具象文人画风格的吴门画派以及晚期的松江派等都对清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画法方面,水墨山水和写
期刊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他接地气的画风和对普通百姓的关注,特别是对乡村社会图景的细微而深刻的描绘,对当代中国乡村题材的绘画创作颇有借鉴价值。  1565年,勃鲁盖尔开始创作一组以时令更替为主题的《四季》(The Months)组画,用代表性的农业活动及气候特征展
期刊
摘要: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文化价值是黔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因素之一,是黔北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地域文化、浙大西迁文化、匠心文化等角度研究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文化价值,对于探索文化自信的新征程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 核心文化 地域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匠心文化  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产生、传承与发展,是生活习俗、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多
期刊
摘要:20世纪以来,绘本课程及其应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笔者在文中首先梳理了绘本的来源、发展史、研究史、应用史等文献资料,而后在汲取优秀绘本课程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小学美术课堂进行了先“启发+总结”、后“临摹+创作”式创新模式的教学应用与探索,列文如下,祈方家斧正。  关键词:绘本 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 故事创作  现代绘本概念是日本对图画书的统称,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我国传到日本的
期刊
摘要:譚延闿擅长写楷书,且行、草亦精,尤以颜书誉满天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谭延闿传世作品,从谭延闿书法艺术渊源出发,讨论谭延闿书法艺术特色。谭延闿书法艺术的精华在于其专学颜真卿书法,但能从历代书家书法中汲取营养,并博采众长而化为己有。同时,文中选取了部分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谭延闿手札,梳理和介绍了谭延闿的书法交往历史。  关键词:谭延闿 书法 渊源 特色 交往  民国时期,国民党内有吴稚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