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这条道路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纺织工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走出长期囿于凭票供应的短缺困境,而且在上世纪末就一跃变成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纺织强国,迎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历史见证。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将贯穿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纺织工业将不断从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因而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今天
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一百多年灾难深重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艰苦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这也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曲折发展的30年。这30年,纺织工业经济建设过程是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解放前,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30%,纺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6.74%,而當时的纺织工业仅有500万锭处于30年代落后技术的棉纺加工能力,布的总产量还不到19亿米,全国人民过着缺衣少被的生活。发展纺织工业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涉及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它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949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选派钱之光同志任纺织工业部党组书记和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曾山同志任部长,但从未到任),领导全行业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高昂热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迎难而上,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纺织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建成了一大批新兴纺织基地,改善了全国纺织战略布局;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及早地创建了纺织装备制造体系以及确立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这两大发展战略。终于在建国后三十年,基本建成了新中国的纺织工业体系,为纺织工业长远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到1978年,全国棉纺锭达到1561.9万锭,棉纱产量是1950年的5.45倍,布产量是1950年的4.38倍;化纤产量几乎是从无到有,发展到28.5万吨,丝织品产量增长了10.7倍,毛织物产量增长了17.2倍,苎麻、亚麻织物产量增长了50倍,纺织机械制造从1949年全国仅有7个修配厂,到1978年增加到153个,产值从420万元扩大到8.27亿元。在70年代经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准,为缓解纺织原料极其短缺的困境,决定引进技术兴建总产量可达35万吨的上海、辽阳、天津、四川等四大化纤厂(分别在80年代投产)。经过30年艰苦创业,1978年全国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278.5亿元,比1952年增长4.48倍,人民缺衣少被的状况得到重大改善。同时,1978年纤维制品出口创汇24.31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9.1%,有效缓解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进出口贸易持续逆差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30年,取得了旧中国千百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成就来之不易,但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非如当初人们所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重大挫折,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9页)”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起,“‘左’的思想发展导致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比较大的错误,使我们受到惩罚。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减产,市场上的商品很少,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36页)”“一九六二年开始好起来,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结果一九六六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这是一场大灾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7页)”“‘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3页)”“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6页)”这就使得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32页)”
纺织工业在这30年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胜利完成以后,从1957年开始到1966年,这十年中,经历三年经济困难,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以3.65%的速度负增长,1962年棉花产量还不到1955年的一半,布产量25.3亿米,只相当于1950年水平,大跃进过后,大批纺织企业关停。在中央采取正确方针后,到1965年,棉纱、棉布产量才恢复到1959年的水平。1966年布产量73.10亿米,这十年全国人均布产量从8.04米增加到9.80米,年均每人增长17.6公分。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全国布产量扩大到88.40亿米,增长20.93%,但人口同期增长25.72%,人均布产量减少了0.37米。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30页)后来又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页)”“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6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了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名义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扩大了225倍,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55美元跃升至2017年超过8800美元,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从1978年276万吨跃升到2016年5420万吨,扩大了19.6倍,占世界比重从10%上升到53.4%,从不能满足对国内人民敞开供应的短缺产业,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中国每年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9公斤(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8%)上升到20公斤(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纺织服装出口额从24.31亿美元扩大到2017年的2745亿美元,扩大了127.4倍,2016年出口的服装总量相当于全世界人口每人4件;此外,中国纺织工业已从生活消费品生产扩展到产业用技术纺织品生产,从传统制造技术迈入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制造体系的时代,向世界纺织强国迈进。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今天。不坚持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未来。
二、摸着石头过河,引领纺织工业走上强国之路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于一打纲领。”(马克思:《致威·布拉克的信》)
“摸着石头过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象表述,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光辉思想。陈云在1980年12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在12月25日的闭幕会上,邓小平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讲话,说:陈云同志的“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地总结了我国31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40年改革历程,就是沿着“摸着石头过河”这一重要指导方针,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一步一步逐步走来,每一步改革都伴随着更深一层的思想解放,更大胆的体制性突破。
(一)改革在农村起步,城市改革试验
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7.9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82%,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邓小平说:“这一次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55页)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穷则思变,冒着被打成“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搞了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的生死状,这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村改革运动。在1978年底,中央制定了这个方针,几年功夫就见效了。农村改革成功给纺织工业带来三大重要影响。一是,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棉花产量以年均23.2%的速度增长,1984年产量达625.8万吨,是六七十年代最高年产量的2.44倍;二是,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土地,从此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力军;三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邓小平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8页)打破了國营经济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纺织服装业成为乡镇工业十五大产业之一,其产值在“七五”末已达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30%。
在农村改革同时城市改革试验。一是,对外开放试验。邓小平同志说:“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79页)陆续兴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和确定14个开放城市。纺织工业在深圳组建华联纺织联合公司,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直接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补偿贸易的热潮风涌大地。1982年,由中信公司在日本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将其募集资金的80%投资“仪征化纤”工程(占30%股份),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开启了借外债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的先河。二是,国营企业简政放权试验。扩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采取“松绑”“放权让利”“投资拨改贷”“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利改税”等政策。
国务院在1983年底宣布取消布票制度,市场完全放开。从此,中国告别了人民群众衣被供应短缺的历史。
(二)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82年党的十二大宣布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城市改革迈出石破天惊的第一步。首先突破了社会主义不能搞商品经济的禁区,认定社会主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二,突破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实行两权分离,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83页)“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91页)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继续突破,例如,推行厂长负责制、生产资料正式成为商品、国企可以发行股票上市、国有企业可依法破产、改革所有制结构,集体、个体经济、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大发展、宏观经济以间接管理为目标,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开辟了一批经济开放区。落实轻纺优先政策和促进纺织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纺织品外贸体制改革,批准成立一些工贸公司等。
1984~1992年,纺织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27.23%,贸易顺差增长了5.7倍。中国占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比重从6.4%上升到10.2%;纺织促使全国扭转了从1984年以来贸易持续逆差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内容。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运遭到严重挫折。在我国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破解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造成改革迈不开步子的许多重大误区,如姓“资”还是姓“社”、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右”还是“左”等等,成为党的十四大之前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迈出新的一步,1994年提出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方案。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在市场体系方面,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在社会保障方面迈出重大步子。
纺织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僵化体制下积累了沉重的包袱,连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1997年,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决定,“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并在199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纺织全行业从1998年到2000年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一批纺织国企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国有纺织企业退出。中央动员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120万纺织职工下岗再就业政策和有关纺织国企业战略调整的政策。到2000年终于完成了中央部署。纺织国企与1997年相比,户数减少了23%,销售额增长44.59%,亏损企业数下降1/3,增加值增长61.34%,全行业扭转连续6年亏损,转盈69亿元。全行业在2000年出口额已达530.4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3.7%。
1979~2000年,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总共四次党代会,施行了第六、七、八、九个五年规划建设。纺织工业的改革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24.7%,纺织服装出口为占世界14.8%,已经建成世界纺织大国。改革使纺织工业资本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全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全部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下降到24.67%,法人资本占18.91%,私人资本占12.15%,港澳台资本占17.45%,外商资本占12.00%。在服装行业中,国家资本只占7.98%。纺织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迎接21世纪新的机遇、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纺织工业在2000年底正式宣布,将在新世纪开启从世界纺织大国建成世界纺织强国新的征程。
(四)加入WTO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接轨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到与全球化接轨的全新的阶段。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78页)因此,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一步。
加入WTO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获得国际竞争平等权利,有利于维护我国合法权利,实现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打破体制束缚,纺织企业如鱼得水,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主体缩短在技術和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是,我国比较优势充分释放,2000年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中,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比重是62%;而在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比重只占22.6%,2015年中国对美国、欧盟纺织服装出口额比2000年提高8.46倍,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14.8%上升到38%。
WTO需要中国,世界看好中国的开放政策,看好中国是世界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看好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中国加入WTO后,大量资金、品牌商、技术和人才投向中国。国际投资获得巨额回报,中国获得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中外共赢。
与中国加入WTO同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世界接轨,撤销了工业行业政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纺织行业自我服务与自律的社团法人,从站在全球化市场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在行业内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促进升级、开拓两个市场谋发展;对政府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国际舞台运用国际话语权,协助政府开展民间外交,化解在中国入世初期由美欧等国掀起的中国纺织服装“威胁论”,参与多种国际性活动,组织大型国际论坛、宣传中国政策、促进贸易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由中纺联贸促会举办的国际性专业展会从2000年13.34万平方米,到2016年扩大到104.56万平方米,参展商从543户扩大到1.5万余户,吸引世界各国大批采购商云集展会。
(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党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党中央作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决定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六)“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作用,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7年10月8日我党召开了十九大,这是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动员全党,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围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发扬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页)”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十九大号召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八)建设纺织强国
40年改革开放,纺织工业在上世纪最后20年完成了从一个落后并短缺的产业向世界纺织大国的转变,从21世纪第一年就开启了由大变强的新的征程。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党先后召开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等共四次党代会,实施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共四个五年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为建设纺织强国提出客观需要,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应对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于2012年5月制定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聚焦四大主攻目标,全力推进“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可持續发展强国、纺织人才强国”建设。国务院于2015年5月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纺织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引导和鼓舞。
(1)加快第一生产力升级,建设纺织科技强国
纺织行业把第一生产力升级,作为纺织由大变强的基石。从2004年开始,接连在三个五年规划制定“纺织科技发展纲要”,在“十一五”组织实施十项先进成套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28类涉及纤维材料、先进工艺、服装纺织品创新、环境工程、信息化以及基础性研究攻关项目。在“十二五”加大纺织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开发,组织50项重点攻关和266个项目产业化,推广110项。在“十三五”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组织突破六大类30项共性关键技术(245个子项),推广100项先进技术。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授权专利达14.56万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48万项。产生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纺织装备制造跨国公司;发展了战略性高性能、高功能纤维材料和自动化、智能化纺纱织造、染整及服装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建成一批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或部分智能化棉纺织厂、针织厂、印染厂、无纺制造厂、服装厂;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异军突起,高技术纺织品生产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使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成为纺织各行业的主导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实施名牌战略,建设纺织品牌强国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纺织工业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在全行业倡导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理念,即以“质量”为生命、“创新”为灵魂、“快速反应”为活力、“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德的价值体系,从“十一五”开始倡导提高科技和品牌两个贡献率,倡导营造品牌文化生态,推动产业升级,根本改变以往处在国际供应链底端的落后状态。到2015年,纺织服装行业拥有注册商标数量为21300件,是2010年的3.1倍,其中占企业总数19%的大中型企业拥有的注册商标数占86.3%,是行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在2016年,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调查130个品牌样本企业,平均利润率11.07%,比全行业平均利润率5.46%高出一倍。一些拥有较高价值的品牌企业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保护,许多中国著名纺织、服装、纺机、化纤品牌企业以拥有自主品牌为吸引力走出去上市、购并、投资兴建控股合资企业,引入国际创新资源。
(3)发展绿色纺织,建设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
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中国纺织工业建设纺织强国的战略性任务。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以来,发展绿色纺织一直是不同阶段强国建设的重要攻关项目。仅在2010至2015年,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0%,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预计到2020年,能耗再下降18%,用水量再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再下降10%。再利用纤维比重已从2010年的9.6%(约400万吨)达到2015年的11.3%(约600万吨)。 (4)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纺织人才强国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60页)
邓小平于1977年就针对长期“左”的政策,发表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7页)这成为解放知识分子的春风,让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没有人的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纺织工业走上强国之路,主要依靠不断发展壮大的四支队伍,即科技队伍、教育队伍、经营管理队伍、技能职工队伍。
纺织科学技术人才无论在生产开发第一线还是前沿攻关实验室,无论是数以十万计的小微企业,还是特大型跨国公司,无不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本。技术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创新能手加上遍布生产第一线的技能人才,已经是一支庞大的技术队伍。
一百年前,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先驱张謇有句名言,叫“父教育,母实业”,他在1902年创办大批纺织企业和多所纺织学校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他的理想无法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纺织工业和纺织教育才真正大规模发展起来。现在已具备一大批学科带头人、教授讲师和科研骨干队伍。2015年全国约有200多所大学设置了纺织服装类学科,在校生大约有78万人。各种成人教育、中高技能教育蓬勃发展,含纺织服装类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约300所。高校不仅源源不断地向行业输送本科和研究生人才,而且源源不断地输送科学研究成果。
经营管理是生产力。管理绩效在于提高生产力所有要素的使用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效益,它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创新驱动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互联网时代的新的生产方式,激发了广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成长。中国纺织工业融入全球化进程之快,是与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强、管理经验丰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爱国敬业的高素质企业家和领军人才队伍分不开的。
中国纺织产业大军不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爱国敬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四有”风采。现代制造技术融入纺织工业,促进从传统操作向创造劳动转变,工匠精神得到发扬。纺织工业持续开展表彰劳动模范(五年一次),表彰优秀工程师,开展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了职工群众的创造力。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人数从2008年1172.08万人开始逐年下降,到2015年已下降到972.60万人,人均年营业额从2008年的29.23万元/年·人,上升到72.58万元/年·人(其中化纤制造业为154.47万元/年·人)。
依靠广大企业捐助发展起来的“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对推动行业科技教育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从1998年到2016年净资產已达11269.58万元,表彰了科技成果1185项(其中22项获国家奖),奖励师生1289人。由香港著名爱国爱港实业家查济民先生捐资建立的“香港桑麻基金会”,从1992年成立,到2017年已奖励青年科技人员314人、优秀教师691人、优秀学生6266人。2011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行业内持续开展了对纺织学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学术成果、行业重要专利等的奖励。
中国纺织工业继承发扬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在新形势下积极倡导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倡导先进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
(5)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纺织制造技术已具备世界最大的产业规模。
2017年全国棉纺锭已达到1.18亿锭总规模,其中“十二五”以来逐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或部分智能化的生产线的总规模已达500万锭,万锭用工约15~20人,目前成为世界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先进生产能力。全行业棉纺生产万锭用工早已从本世纪初300人左右,下降到60人左右。另外,针织行业已有全流程智能化,夜间生产无人值守的工厂;印染行业无水、清洁工艺正处在产业化进程;化纤行业、无纺织布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都在发展之中。
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生产、交换、消费方式持续地改变。纺织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形成一批大型特大型跨国企业、企业集团,它们以其资本、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增强对两个市场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改变着无数小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活力,它们以其新技术带来的精准、高效、高质量,不断增强对两个市场的应变能力。一些流程工艺适宜大规模生产,而一些离散型工艺适宜小型化、个性化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中、小、微企业,无不在价值规律驱使下,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形成大大小小的集群经济。产业集群作为新型社会化生产方式,与纺织专业市场成为孪生姊妹,构成现代纺织工业的生产方式。
截至2016年底,与中纺联建立公共服务试点联系的纺织产业集群达199个。分布在全国20个省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其中地级区域11个,县级区域92个,镇级区域96个。有44个集群在中西部地区。试点集群内纺织服装企业总户数为195400户,工业总产值42618.2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国一万平方米以上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894家,经营面积达到7052万平米,商户111.52万个,年交易额2.11万亿元。其中参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试点市场升级的专业市场共410家。目前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总额已达9780亿元,占市场总交易额的46.35%。专业市场正在金融、物流、信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发布市场指数、法律等第三方服务等方面稳步升级。专业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云集的重要场所。 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发展。
201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39105户,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比重已从2000年24.67%下降到2.28%,集体资本占比1.11%;法人资本占34.24%;私人资本占38.22%;港、澳、台及外商资本占24.14%。从2000年到2016年,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扩大了41.5倍,年均增长26.2%,东部10省年均增长24.8%,中部6省年均增长31.4%,西部12省年均增长27.1%东北三省年均增长17.5%。
201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约1454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9.93%,规模以下小企业出口交货值超过规模以上企业。
从2000年到2015年世界纤维产量增长了71.93%,中国同期纤维加工量增长了289.7%,这15年世界纤维总产量增长了3967万吨,而同期中国增加了3940万吨,占世界总增量的99.3%;其中世界合成纤维总量增长了3249万吨,中国增产了3587.3万吨,即中国之外的国家的合成纤维总产量减少了338.3万吨。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2001年为14.83%、2005年为23.94%、2010年为34.11%、2015年已达38%。“十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3351.62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1.58倍;“十一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8029.8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1.9%;“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12774.6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8.8%。
三、面向新时代,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国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已从32年前占世界的比重1.89%追赶到9.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7年这一比重又改写成15.5%。这是我党在40年前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理性检验。
中国纺织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发展到今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功不可没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有力见证。在新时代,纺织工业仍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与整个工业经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发展,与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决定了它的历史定位将更加巩固。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完成新时代的使命,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尽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判断,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名义GDP总量与美国之比,从9.08%上升到63.19%,人均名义GDP与美国之比,从2.09%追赶到14.86%,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美两国人均名义GDP绝对值之差,是从10363美元扩大到50636美元,扩大了4.88倍,中国的追赶只是实现了绝对值之差的增加率逐渐缩小,其中在1978~1990年均扩大7.08%,在1990~2000年均扩大4.18%,在2000~2010年均扩大2.15%,在2010~2017年均扩大2.07%。从中看得出,虽然我国已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但距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有很长的奋斗历程。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优势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引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重大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谋划和布局,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人均GDP既反映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反映出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国在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占53.6%,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占39.2%,而衣着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7.03%(在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衣着7.54%,173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衣着占5.68%,575.4元)。城乡消费差别之大,既是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又是中国内需潜力巨大的根源,按2016年的状况,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衣着消费总额就增加0.94%。
面向新时代,要实现建国一百年宏伟目标,仍需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继续把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放在中心位置,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把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场深刻的伟大革命长期深入下去。纺织行业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和各项大政方针,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实现纺织工业由大变强,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勇前进。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著名讲话中曾说过:“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今天的中国纺织工业,不仅以其巨大的发展、升级和贡献,一再地证明着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一再地显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且正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中国纺织工业的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这条道路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纺织工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走出长期囿于凭票供应的短缺困境,而且在上世纪末就一跃变成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纺织强国,迎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巨变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历史见证。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将贯穿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纺织工业将不断从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因而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今天
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一百多年灾难深重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艰苦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这也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曲折发展的30年。这30年,纺织工业经济建设过程是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解放前,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30%,纺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6.74%,而當时的纺织工业仅有500万锭处于30年代落后技术的棉纺加工能力,布的总产量还不到19亿米,全国人民过着缺衣少被的生活。发展纺织工业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涉及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它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949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选派钱之光同志任纺织工业部党组书记和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曾山同志任部长,但从未到任),领导全行业广大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以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高昂热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迎难而上,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纺织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建成了一大批新兴纺织基地,改善了全国纺织战略布局;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及早地创建了纺织装备制造体系以及确立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这两大发展战略。终于在建国后三十年,基本建成了新中国的纺织工业体系,为纺织工业长远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到1978年,全国棉纺锭达到1561.9万锭,棉纱产量是1950年的5.45倍,布产量是1950年的4.38倍;化纤产量几乎是从无到有,发展到28.5万吨,丝织品产量增长了10.7倍,毛织物产量增长了17.2倍,苎麻、亚麻织物产量增长了50倍,纺织机械制造从1949年全国仅有7个修配厂,到1978年增加到153个,产值从420万元扩大到8.27亿元。在70年代经毛泽东、周恩来亲自批准,为缓解纺织原料极其短缺的困境,决定引进技术兴建总产量可达35万吨的上海、辽阳、天津、四川等四大化纤厂(分别在80年代投产)。经过30年艰苦创业,1978年全国衣着类商品零售总额278.5亿元,比1952年增长4.48倍,人民缺衣少被的状况得到重大改善。同时,1978年纤维制品出口创汇24.31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9.1%,有效缓解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进出口贸易持续逆差的压力。
新中国成立30年,取得了旧中国千百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成就来之不易,但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非如当初人们所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重大挫折,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差,“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9页)”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起,“‘左’的思想发展导致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比较大的错误,使我们受到惩罚。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减产,市场上的商品很少,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36页)”“一九六二年开始好起来,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结果一九六六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这是一场大灾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7页)”“‘文化大革命’当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23页)”“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6页)”这就使得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32页)”
纺织工业在这30年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胜利完成以后,从1957年开始到1966年,这十年中,经历三年经济困难,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每年以3.65%的速度负增长,1962年棉花产量还不到1955年的一半,布产量25.3亿米,只相当于1950年水平,大跃进过后,大批纺织企业关停。在中央采取正确方针后,到1965年,棉纱、棉布产量才恢复到1959年的水平。1966年布产量73.10亿米,这十年全国人均布产量从8.04米增加到9.80米,年均每人增长17.6公分。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全国布产量扩大到88.40亿米,增长20.93%,但人口同期增长25.72%,人均布产量减少了0.37米。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30页)后来又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页)”“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6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创造了奇迹,中国的经济总量(名义GDP)由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122亿元,扩大了225倍,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从155美元跃升至2017年超过8800美元,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从1978年276万吨跃升到2016年5420万吨,扩大了19.6倍,占世界比重从10%上升到53.4%,从不能满足对国内人民敞开供应的短缺产业,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中国每年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9公斤(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8%)上升到20公斤(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纺织服装出口额从24.31亿美元扩大到2017年的2745亿美元,扩大了127.4倍,2016年出口的服装总量相当于全世界人口每人4件;此外,中国纺织工业已从生活消费品生产扩展到产业用技术纺织品生产,从传统制造技术迈入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制造体系的时代,向世界纺织强国迈进。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今天。不坚持改革开放,就没有纺织工业的未来。
二、摸着石头过河,引领纺织工业走上强国之路
马克思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于一打纲领。”(马克思:《致威·布拉克的信》)
“摸着石头过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象表述,反映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光辉思想。陈云在1980年12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陈云文选》第3卷第279页)在12月25日的闭幕会上,邓小平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讲话,说:陈云同志的“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地总结了我国31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40年改革历程,就是沿着“摸着石头过河”这一重要指导方针,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一步一步逐步走来,每一步改革都伴随着更深一层的思想解放,更大胆的体制性突破。
(一)改革在农村起步,城市改革试验
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7.9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82%,该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邓小平说:“这一次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55页)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穷则思变,冒着被打成“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搞了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的生死状,这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村改革运动。在1978年底,中央制定了这个方针,几年功夫就见效了。农村改革成功给纺织工业带来三大重要影响。一是,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棉花产量以年均23.2%的速度增长,1984年产量达625.8万吨,是六七十年代最高年产量的2.44倍;二是,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土地,从此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力军;三是,农村发展商品生产。邓小平说:“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出路问题。农民不往城里跑而是建设大批小型新型乡镇。”(《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8页)打破了國营经济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纺织服装业成为乡镇工业十五大产业之一,其产值在“七五”末已达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30%。
在农村改革同时城市改革试验。一是,对外开放试验。邓小平同志说:“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79页)陆续兴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和确定14个开放城市。纺织工业在深圳组建华联纺织联合公司,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直接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补偿贸易的热潮风涌大地。1982年,由中信公司在日本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将其募集资金的80%投资“仪征化纤”工程(占30%股份),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开启了借外债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的先河。二是,国营企业简政放权试验。扩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采取“松绑”“放权让利”“投资拨改贷”“解决企业社会负担过重”“利改税”等政策。
国务院在1983年底宣布取消布票制度,市场完全放开。从此,中国告别了人民群众衣被供应短缺的历史。
(二)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82年党的十二大宣布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城市改革迈出石破天惊的第一步。首先突破了社会主义不能搞商品经济的禁区,认定社会主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二,突破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观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实行两权分离,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83页)“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91页)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改革继续突破,例如,推行厂长负责制、生产资料正式成为商品、国企可以发行股票上市、国有企业可依法破产、改革所有制结构,集体、个体经济、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大发展、宏观经济以间接管理为目标,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开辟了一批经济开放区。落实轻纺优先政策和促进纺织企业技术改造,以及纺织品外贸体制改革,批准成立一些工贸公司等。
1984~1992年,纺织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27.23%,贸易顺差增长了5.7倍。中国占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比重从6.4%上升到10.2%;纺织促使全国扭转了从1984年以来贸易持续逆差的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基本内容。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运遭到严重挫折。在我国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南巡讲话深刻破解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造成改革迈不开步子的许多重大误区,如姓“资”还是姓“社”、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右”还是“左”等等,成为党的十四大之前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迈出新的一步,1994年提出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方案。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在市场体系方面,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在社会保障方面迈出重大步子。
纺织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许多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僵化体制下积累了沉重的包袱,连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1997年,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决定,“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并在199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求纺织全行业从1998年到2000年淘汰1000万落后棉纺锭,一批纺织国企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国有纺织企业退出。中央动员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120万纺织职工下岗再就业政策和有关纺织国企业战略调整的政策。到2000年终于完成了中央部署。纺织国企与1997年相比,户数减少了23%,销售额增长44.59%,亏损企业数下降1/3,增加值增长61.34%,全行业扭转连续6年亏损,转盈69亿元。全行业在2000年出口额已达530.4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3.7%。
1979~2000年,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总共四次党代会,施行了第六、七、八、九个五年规划建设。纺织工业的改革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24.7%,纺织服装出口为占世界14.8%,已经建成世界纺织大国。改革使纺织工业资本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0年全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全部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下降到24.67%,法人资本占18.91%,私人资本占12.15%,港澳台资本占17.45%,外商资本占12.00%。在服装行业中,国家资本只占7.98%。纺织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迎接21世纪新的机遇、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纺织工业在2000年底正式宣布,将在新世纪开启从世界纺织大国建成世界纺织强国新的征程。
(四)加入WTO改革开放与全球化接轨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入到与全球化接轨的全新的阶段。邓小平说:“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78页)因此,这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重要一步。
加入WTO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获得国际竞争平等权利,有利于维护我国合法权利,实现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打破体制束缚,纺织企业如鱼得水,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主体缩短在技術和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是,我国比较优势充分释放,2000年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中,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比重是62%;而在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比重只占22.6%,2015年中国对美国、欧盟纺织服装出口额比2000年提高8.46倍,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2000年14.8%上升到38%。
WTO需要中国,世界看好中国的开放政策,看好中国是世界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看好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中国加入WTO后,大量资金、品牌商、技术和人才投向中国。国际投资获得巨额回报,中国获得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中外共赢。
与中国加入WTO同时,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世界接轨,撤销了工业行业政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纺织行业自我服务与自律的社团法人,从站在全球化市场的第一天起,就致力于在行业内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促进升级、开拓两个市场谋发展;对政府部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国际舞台运用国际话语权,协助政府开展民间外交,化解在中国入世初期由美欧等国掀起的中国纺织服装“威胁论”,参与多种国际性活动,组织大型国际论坛、宣传中国政策、促进贸易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由中纺联贸促会举办的国际性专业展会从2000年13.34万平方米,到2016年扩大到104.56万平方米,参展商从543户扩大到1.5万余户,吸引世界各国大批采购商云集展会。
(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党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党中央作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决定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六)“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政府作用,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7年10月8日我党召开了十九大,这是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动员全党,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围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发扬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页)”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十九大号召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八)建设纺织强国
40年改革开放,纺织工业在上世纪最后20年完成了从一个落后并短缺的产业向世界纺织大国的转变,从21世纪第一年就开启了由大变强的新的征程。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党先后召开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等共四次党代会,实施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共四个五年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为建设纺织强国提出客观需要,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应对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于2012年5月制定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聚焦四大主攻目标,全力推进“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可持續发展强国、纺织人才强国”建设。国务院于2015年5月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纺织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引导和鼓舞。
(1)加快第一生产力升级,建设纺织科技强国
纺织行业把第一生产力升级,作为纺织由大变强的基石。从2004年开始,接连在三个五年规划制定“纺织科技发展纲要”,在“十一五”组织实施十项先进成套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28类涉及纤维材料、先进工艺、服装纺织品创新、环境工程、信息化以及基础性研究攻关项目。在“十二五”加大纺织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开发,组织50项重点攻关和266个项目产业化,推广110项。在“十三五”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组织突破六大类30项共性关键技术(245个子项),推广100项先进技术。
“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授权专利达14.56万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48万项。产生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纺织装备制造跨国公司;发展了战略性高性能、高功能纤维材料和自动化、智能化纺纱织造、染整及服装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建成一批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或部分智能化棉纺织厂、针织厂、印染厂、无纺制造厂、服装厂;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异军突起,高技术纺织品生产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使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成为纺织各行业的主导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
(2)实施名牌战略,建设纺织品牌强国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纺织工业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在全行业倡导四位一体的品牌价值理念,即以“质量”为生命、“创新”为灵魂、“快速反应”为活力、“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德的价值体系,从“十一五”开始倡导提高科技和品牌两个贡献率,倡导营造品牌文化生态,推动产业升级,根本改变以往处在国际供应链底端的落后状态。到2015年,纺织服装行业拥有注册商标数量为21300件,是2010年的3.1倍,其中占企业总数19%的大中型企业拥有的注册商标数占86.3%,是行业品牌建设的主力军。在2016年,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调查130个品牌样本企业,平均利润率11.07%,比全行业平均利润率5.46%高出一倍。一些拥有较高价值的品牌企业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保护,许多中国著名纺织、服装、纺机、化纤品牌企业以拥有自主品牌为吸引力走出去上市、购并、投资兴建控股合资企业,引入国际创新资源。
(3)发展绿色纺织,建设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
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中国纺织工业建设纺织强国的战略性任务。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以来,发展绿色纺织一直是不同阶段强国建设的重要攻关项目。仅在2010至2015年,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0%,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预计到2020年,能耗再下降18%,用水量再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再下降10%。再利用纤维比重已从2010年的9.6%(约400万吨)达到2015年的11.3%(约600万吨)。 (4)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纺织人才强国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460页)
邓小平于1977年就针对长期“左”的政策,发表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07页)这成为解放知识分子的春风,让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没有人的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纺织工业走上强国之路,主要依靠不断发展壮大的四支队伍,即科技队伍、教育队伍、经营管理队伍、技能职工队伍。
纺织科学技术人才无论在生产开发第一线还是前沿攻关实验室,无论是数以十万计的小微企业,还是特大型跨国公司,无不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本。技术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创新能手加上遍布生产第一线的技能人才,已经是一支庞大的技术队伍。
一百年前,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先驱张謇有句名言,叫“父教育,母实业”,他在1902年创办大批纺织企业和多所纺织学校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他的理想无法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纺织工业和纺织教育才真正大规模发展起来。现在已具备一大批学科带头人、教授讲师和科研骨干队伍。2015年全国约有200多所大学设置了纺织服装类学科,在校生大约有78万人。各种成人教育、中高技能教育蓬勃发展,含纺织服装类专业的高等职业学校约300所。高校不仅源源不断地向行业输送本科和研究生人才,而且源源不断地输送科学研究成果。
经营管理是生产力。管理绩效在于提高生产力所有要素的使用质量和系统的整体效益,它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创新驱动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互联网时代的新的生产方式,激发了广大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成长。中国纺织工业融入全球化进程之快,是与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社会责任感强、管理经验丰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爱国敬业的高素质企业家和领军人才队伍分不开的。
中国纺织产业大军不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爱国敬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四有”风采。现代制造技术融入纺织工业,促进从传统操作向创造劳动转变,工匠精神得到发扬。纺织工业持续开展表彰劳动模范(五年一次),表彰优秀工程师,开展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了职工群众的创造力。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人数从2008年1172.08万人开始逐年下降,到2015年已下降到972.60万人,人均年营业额从2008年的29.23万元/年·人,上升到72.58万元/年·人(其中化纤制造业为154.47万元/年·人)。
依靠广大企业捐助发展起来的“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对推动行业科技教育进步发挥着重大作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从1998年到2016年净资產已达11269.58万元,表彰了科技成果1185项(其中22项获国家奖),奖励师生1289人。由香港著名爱国爱港实业家查济民先生捐资建立的“香港桑麻基金会”,从1992年成立,到2017年已奖励青年科技人员314人、优秀教师691人、优秀学生6266人。2011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行业内持续开展了对纺织学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学术成果、行业重要专利等的奖励。
中国纺织工业继承发扬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在新形势下积极倡导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倡导先进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
(5)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纺织制造技术已具备世界最大的产业规模。
2017年全国棉纺锭已达到1.18亿锭总规模,其中“十二五”以来逐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或部分智能化的生产线的总规模已达500万锭,万锭用工约15~20人,目前成为世界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先进生产能力。全行业棉纺生产万锭用工早已从本世纪初300人左右,下降到60人左右。另外,针织行业已有全流程智能化,夜间生产无人值守的工厂;印染行业无水、清洁工艺正处在产业化进程;化纤行业、无纺织布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都在发展之中。
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发展迅速。
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的生产、交换、消费方式持续地改变。纺织工业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形成一批大型特大型跨国企业、企业集团,它们以其资本、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增强对两个市场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改变着无数小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活力,它们以其新技术带来的精准、高效、高质量,不断增强对两个市场的应变能力。一些流程工艺适宜大规模生产,而一些离散型工艺适宜小型化、个性化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中、小、微企业,无不在价值规律驱使下,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合作,形成大大小小的集群经济。产业集群作为新型社会化生产方式,与纺织专业市场成为孪生姊妹,构成现代纺织工业的生产方式。
截至2016年底,与中纺联建立公共服务试点联系的纺织产业集群达199个。分布在全国20个省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其中地级区域11个,县级区域92个,镇级区域96个。有44个集群在中西部地区。试点集群内纺织服装企业总户数为195400户,工业总产值42618.2亿元。截至2016年底,全国一万平方米以上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894家,经营面积达到7052万平米,商户111.52万个,年交易额2.11万亿元。其中参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试点市场升级的专业市场共410家。目前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总额已达9780亿元,占市场总交易额的46.35%。专业市场正在金融、物流、信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发布市场指数、法律等第三方服务等方面稳步升级。专业市场已成为国际采购商云集的重要场所。 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发展。
201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39105户,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比重已从2000年24.67%下降到2.28%,集体资本占比1.11%;法人资本占34.24%;私人资本占38.22%;港、澳、台及外商资本占24.14%。从2000年到2016年,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扩大了41.5倍,年均增长26.2%,东部10省年均增长24.8%,中部6省年均增长31.4%,西部12省年均增长27.1%东北三省年均增长17.5%。
201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约1454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49.93%,规模以下小企业出口交货值超过规模以上企业。
从2000年到2015年世界纤维产量增长了71.93%,中国同期纤维加工量增长了289.7%,这15年世界纤维总产量增长了3967万吨,而同期中国增加了3940万吨,占世界总增量的99.3%;其中世界合成纤维总量增长了3249万吨,中国增产了3587.3万吨,即中国之外的国家的合成纤维总产量减少了338.3万吨。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2001年为14.83%、2005年为23.94%、2010年为34.11%、2015年已达38%。“十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3351.62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1.58倍;“十一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8029.8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1.9%;“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贸易顺差12774.6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8.8%。
三、面向新时代,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国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已从32年前占世界的比重1.89%追赶到9.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7年这一比重又改写成15.5%。这是我党在40年前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真理性检验。
中国纺织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发展到今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功不可没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有力见证。在新时代,纺织工业仍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与整个工业经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发展,与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越来越紧密,决定了它的历史定位将更加巩固。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完成新时代的使命,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中国尽管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判断,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名义GDP总量与美国之比,从9.08%上升到63.19%,人均名义GDP与美国之比,从2.09%追赶到14.86%,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中美两国人均名义GDP绝对值之差,是从10363美元扩大到50636美元,扩大了4.88倍,中国的追赶只是实现了绝对值之差的增加率逐渐缩小,其中在1978~1990年均扩大7.08%,在1990~2000年均扩大4.18%,在2000~2010年均扩大2.15%,在2010~2017年均扩大2.07%。从中看得出,虽然我国已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但距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有很长的奋斗历程。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优势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引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重大调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谋划和布局,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人均GDP既反映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反映出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国在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占53.6%,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占39.2%,而衣着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7.03%(在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衣着7.54%,173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衣着占5.68%,575.4元)。城乡消费差别之大,既是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又是中国内需潜力巨大的根源,按2016年的状况,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国衣着消费总额就增加0.94%。
面向新时代,要实现建国一百年宏伟目标,仍需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继续把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放在中心位置,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工业的历史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把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场深刻的伟大革命长期深入下去。纺织行业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和各项大政方针,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实现纺织工业由大变强,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勇前进。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著名讲话中曾说过:“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今天的中国纺织工业,不仅以其巨大的发展、升级和贡献,一再地证明着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一再地显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且正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中国纺织工业的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