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学地理教育新的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要求在地理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要符合新课程标准。我们一方面要实行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应对高考,有很多教师认为高考和素质教育是对立的,其实不然,现在的高考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处处突显新课改精神。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2010江苏高考地理试题。
一、立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新课程理念,精选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作为试题主要内容。
近几年的江苏地理卷。考核内容中气候一直是比重最高的,今年也是如此。今年试卷中包括单纯考气候的内容和区域地理中涉及的气候内容,合计分值超过30分,占整张试卷比重的四分之一强。
今年我国的干旱、洪涝现象比比皆是,危害甚为严重。以此为背景材料,所命试题如下: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l 22题。
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1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关于气候这一知识专题,这次试卷中涉及的考点还有: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地中海气候及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区分、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典型分布、中国东部雨带的分布、干湿区的分布、全球变暖及其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台风及夏季风对区域的影响、风向对石油污染的影响等。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为我们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关注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近几年,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特别多,尤其是地震灾害,再加上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我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次试题中更多地涉及了生存环境与区域的发展问题。如下题: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不断,我国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台湾高雄地震,美洲的海地、智利地震等等,地震灾害还会诱发其它灾害,如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改道,水库溃堤,疾病传染等等。尽管自然灾害我们不能根治,但我们能防,我们要分析地震的成因,分布规律,使地震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强调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提高教师、学生对“3s”技术的重视。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在3s体系中他们各自充当着不同的角色,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3S"技术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3s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球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对21世纪人类的世界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了解或初步应用现代地理科学技术,为将来参加社会工作提供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保障,但很多教师因为自己对“3s”技术的一知半解,在地理课堂上不够重视,讲解不够透彻,使学生对“3S"技术的应用领域产生混淆。现在高-考题中(如第12题)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内容,这就为我们地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运用与分析现代信息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时代发展潮流的需求。
四、关注热点问题,充满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上海世博会、全球变暖,能源问题、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等无一不是围绕热点知识、循环经济等内容考查的。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下题:
图1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再如能源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如下题:
综上所述,本次高考题密切联系新课程理念,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处处突显新课改精神,加快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立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新课程理念,精选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作为试题主要内容。
近几年的江苏地理卷。考核内容中气候一直是比重最高的,今年也是如此。今年试卷中包括单纯考气候的内容和区域地理中涉及的气候内容,合计分值超过30分,占整张试卷比重的四分之一强。
今年我国的干旱、洪涝现象比比皆是,危害甚为严重。以此为背景材料,所命试题如下: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2l 22题。
2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1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关于气候这一知识专题,这次试卷中涉及的考点还有: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地中海气候及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区分、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典型分布、中国东部雨带的分布、干湿区的分布、全球变暖及其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台风及夏季风对区域的影响、风向对石油污染的影响等。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我们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为我们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关注环境问题和区域发展,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近几年,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特别多,尤其是地震灾害,再加上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我们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次试题中更多地涉及了生存环境与区域的发展问题。如下题: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近几年世界各地地震不断,我国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台湾高雄地震,美洲的海地、智利地震等等,地震灾害还会诱发其它灾害,如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改道,水库溃堤,疾病传染等等。尽管自然灾害我们不能根治,但我们能防,我们要分析地震的成因,分布规律,使地震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强调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提高教师、学生对“3s”技术的重视。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即“3S”技术,在3s体系中他们各自充当着不同的角色,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3S"技术是当前人类快速获取大区域地球动态和定位信息的唯一手段,3s的应用改变人类观测地球和信息处理的方式,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对21世纪人类的世界观和生活、生产以及信息交流方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了解或初步应用现代地理科学技术,为将来参加社会工作提供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保障,但很多教师因为自己对“3s”技术的一知半解,在地理课堂上不够重视,讲解不够透彻,使学生对“3S"技术的应用领域产生混淆。现在高-考题中(如第12题)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内容,这就为我们地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运用与分析现代信息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时代发展潮流的需求。
四、关注热点问题,充满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上海世博会、全球变暖,能源问题、墨西哥湾石油泄漏等无一不是围绕热点知识、循环经济等内容考查的。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
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下题:
图12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再如能源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如下题:
综上所述,本次高考题密切联系新课程理念,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处处突显新课改精神,加快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